廈門特區擴大_難改樓市博弈現狀
隨著廈門島內外一體化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已將投資目光轉移至島外
邵芳卿
6月20日,國務院批准廈門特區從廈門本島擴至全市,即擴到島外各區。消息傳開,在廈門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這項政策是否對廈門樓市產生較大影響?
近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結果顯示,短期內仍難改變廈門樓市博弈狀態,長期則利好。
博弈仍然繼續
從數據上,看不出新政策的刺激效應。
截至24日16時許,廈門購房者熟悉的廈門房地產聯合網上,一項名為「廈門特區擴至全市,你會去島外買房嗎?」的調查顯示,參與的297人中55.6%表示會買。
20日至24日,廈門房價均價分別為每平方米9462元、10097元、9435元、9223元和11145元,成交套數分別為8、15、25、30和8套,而政策公布前本月最高值為16日的17883元和2日的90套。
作為島外翔安區樓市的拓荒者,特房集團不認為新政策近期會對樓市有影響。
「遠期看好島外樓市,近期恐怕沒什麼影響。」23日,特房集團市場研究部雷黎表示,特區擴大遠期或讓樓盤增值,但消息面世迄今集團樓盤銷售情況平穩,市場仍停留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區間。
「遠期是否增值僅是購房的一個因素。」雷黎指出,目前開發商和購房者仍處於國家政策觀望博弈狀態,特區擴大政策消息不可能短期內讓樓市成交量有所增長。
在未發現合適項目前,務實的部分開發商仍暫時按兵未動。
前段時間,發展連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許清水已前往島外的集美、海滄等區考察。
「島外土地較多,但也要看有無合適項目機會。」許清水對本報記者說。
在有的開發商看來,是否進軍廈門島外,還有待於一些實質性優惠政策出臺。
「島內沒地,政府引導開發商往島外拿地,但島內外真正一體化仍需時日,也要看島外規劃布局而定。目前需要更寬鬆的政策環境。」諾林(廈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林世榮說,特區擴大近期對島外樓市不會有什麼影響。
他分析稱,島外各區是廈門工業集中區,且交通、教育、購物、就醫等條件仍遠落後於島內,這決定了購房客戶群以中低端為主,與島內的高端客戶群為主有顯著區別。「好比香港九龍和新界的差異,人們還是喜歡群集在文化經濟發達的中心城區。」
有待一體化提升
實際上,在新政策出臺之前,從年初廈門市推動島內外一體化以來,開發商逐鹿島外進程明顯加快,各區新項目風起雲湧。
在廈門虎年第一拍上,金帝集團以32.53億的高價拍下同安的四幅地塊,佔地約750畝,總建築面積達100萬平方米。
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德文稱,此舉意在配合廈門島內外一體化大開發戰略,看重的是環東海域同安濱海新城的巨大發展潛力。而四個地塊將一天然湖擁入懷中,相當於廈門島內的篔簹湖。
匯景集團董事長莊景德認為,島內外一體化建設的啟動及海峽兩岸產業互動的愈加頻繁,都證明未來的美好前景。但他也希望島外的學校、市政配套、水電、醫院建設力度再大一些。
雖然近期廈門房市交易量下跌明顯,但林世榮認為,廈門樓市價格下跌空間較小,國家如無新的措施出臺,之前新政對特區樓市的影響已經消化。他認為,隨著島外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城市一體化逐步形成,遠期樓市仍然看好。
「特區擴大政策對廈門島外各區樓市影響很大。」廈門市房地產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陳守正對本報記者分析說,福廈高鐵開通、島外BRT投入使用,這些因素均利於廈門島外樓市發展。
(責任編輯:r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