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漕運總督究竟是什麼官?六部都管不住而且還有兵權!

2021-01-21 私家野史

漕運總督是明、清兩朝中央政府派出的統管全國漕運事務的高級官員,品級為從一品或正二品。始設於明景泰二年(1451年),駐節於南直隸淮安府城(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全稱為「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不僅管理跨數省長達3000多華裡的運河沿線,並且還管理地方行政事務,在明代和清初(1649-1659)兼廬鳳巡撫,管理鳳陽府、淮安府、揚州府、廬州府和徐州、和州和滁州3州;並且各省的督糧道,都隸屬於漕運總督。

漕運總督可以有親轄武裝部隊,還有水師營。仿地方總督、巡撫之「督標」、「撫標」,而稱之為「漕標」。今據《光緒會典》載:漕運總督所親轄「漕標」共分本標左、中、右、城守、水師七營,兵額3400餘人。轄制武職官佐,最高為從二品的副將。並節制魯、豫、蘇、徽、贛、浙、鄂、湘八省漕糧衛、所(因上述八省漕糧歸漕運總督管轄,其餘省份糧務歸地方總督、巡撫)。

總督按清代官場規矩,尊稱「漕臺」。因其領兵,故又尊稱為「漕帥」。又因兼兵部侍郎及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故出行儀仗、官銜燈籠署「總漕部院」。沿海收糧起運、漕船北進、視察調度、彈壓運送等,均需總督親稽。每年漕船北上過津後,循例要入覲皇帝,匯報漕糧完成諸事。鹹豐年間因戰事頻仍,鹹豐皇帝特令漕運總督節制江北鎮、道,鹹豐十年裁撤江南河道總督,其河工調遣、督護及守汛、防險事務,均由漕標部隊兼管,這是漕運總督權威最重之際。漕運總督不受部院節制,向皇帝負責,可專摺奏事。

相關焦點

  • 清朝的漕運總督究竟是什麼官?六部都管不住而且還有兵權!
    漕運總督是明、清兩朝中央政府派出的統管全國漕運事務的高級官員,品級為從一品或正二品。始設於明景泰二年(1451年),駐節於南直隸淮安府城(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全稱為「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不僅管理跨數省長達3000多華裡的運河沿線,並且還管理地方行政事務,在明代和清初(1649-1659)兼廬鳳巡撫,管理鳳陽府、淮安府、揚州府、廬州府和徐州、和州和滁州3州;並且各省的督糧道,都隸屬於漕運總督。
  • 清朝的六部尚書是幾品官?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
    清朝的統治模式基本沿襲明朝,稱之為「清承明制」,包括官職體系。清朝的官職體系中,六部尚書是非常重要的官職,六部即「三省六部制」的六部,起源於隋朝時期,此後的歷朝歷代,都沿襲三省六部制,可見其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
  • 清朝人人想幹的漕運總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有的官職被叫做「清水衙門」,意思就是沒有什麼油水,而有的則被稱為「肥差」,手上有實權,還能搞點外快。 漕運在歷史上一直是個重要的部門。唐代以前,長安城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糧食和其他物資從中原運到陝西,甚至還要通過京杭大運河再轉黃河,運輸量非常大,而管理運輸的部門就被稱為漕運衙門。明朝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後,重新疏通了京杭大運河,這條運河就成為了溝通南北方物資的重要通道。漕運總督的職位最早是在1451年明代宗時就已經設立,清朝沿用明朝官制,在淮安設立的漕運總督衙門。
  • 清朝的中堂、部堂、中丞都是什麼官?哪個官最大?
    我們在看關於清朝時期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裡面一些人稱呼某位官員叫「中堂大人」、「部堂大人」、「中丞大人」,那麼這些被稱為中堂、部堂、中丞的大人都是什麼官呢?「中堂」是清朝對大學士的尊稱。清朝最高的實權機構是六部,各部都設有滿、漢兩名一把手,稱為尚書(從一品)。為了避免兩名尚書之間互相推諉情況的發生,皇帝往往會任命大學士專管一部,協調兩名尚書的工作。六部辦公的地方都稱為「堂」,各部滿漢官員分坐左右,大學士獨坐大堂中間,因此也就被稱為「中堂」。「部堂」是清朝對大部分總督的尊稱。
  • 都是封疆大吏,總督和巡撫哪個官職大?清朝究竟有幾大總督?
    在以清朝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中,我們總是能看到總督、巡撫這樣的官職名稱。那麼,總督和巡撫究竟哪個官職大?實際上,總督和巡撫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封疆大吏」。其中:「總督」在朝廷則為顯官、在地方則是一方軍政首腦,全稱是「總督某地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如: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負責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官階一般是正二品,但如果總督同時身兼兵部尚書則可官居從一品。
  • 清朝總督、提督、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誰的官更大?
    清朝時期,地方上級別最高的文官是總督,級別最高的武官是提督和駐防將軍。由於這幾個官職都屬於省級最高長官,因此也被稱為封疆大吏。那麼,清朝的總督、提督、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誰的官更大呢?總督是一省或二三省的最高長官,掌管治下省份的行政、經濟及軍事大權,官階為正二品。不過,為了方便管理,按照清朝慣例,總督一般都會加兵部尚書銜兼督察院右都御史,從而使總督名正言順地擁有領兵的權力和督查官員的權力,官階也因此提升為從一品。
  • 清朝的六部尚書是幾品官?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
    清朝的統治模式基本沿襲明朝,稱之為「清承明制」,包括官職體系。清朝的官職體系中,六部尚書是非常重要的官職,六部即「三省六部制」的六部,起源於隋朝時期,此後的歷朝歷代,都沿襲三省六部制,可見其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
  • 清朝六部尚書和地方總督誰的實權、品級更高一些?
    如果要說到清朝總督和清朝尚書的誰的權力更大一些,這其實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因為清朝每個總督、每個尚書手中掌握的權力都是不一樣的。在這六部尚書中,每個人的權力都是不一樣的,其中以吏部尚書所掌握的權勢最為龐大,因為掌管著全國各地官員們的調免權,所以他們就是真正的萬官之首、被稱之為天官。如果單純從權力上來比的話,這一點任何清朝總督都比不過清朝的吏部尚書。
  • 都是封疆大吏,總督和巡撫哪個官職大?清朝究竟有幾大總督?
    在以清朝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中,我們總是能看到總督、巡撫這樣的官職名稱。那麼,總督和巡撫究竟哪個官職大?實際上,總督和巡撫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封疆大吏」。其中:「總督」在朝廷則為顯官、在地方則是一方軍政首腦,全稱是「總督某地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如: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負責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官階一般是正二品,但如果總督同時身兼兵部尚書則可官居從一品。
  • 清朝的中堂、部堂、中丞都是什麼官?哪個官最大?
    我們在看關於清朝時期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裡面一些人稱呼某位官員叫「中堂大人」、「部堂大人」、「中丞大人」,那麼這些被稱為中堂、部堂、中丞的大人都是什麼官呢?「中堂」是清朝對大學士的尊稱。清朝最高的實權機構是六部,各部都設有滿、漢兩名一把手,稱為尚書(從一品)。為了避免兩名尚書之間互相推諉情況的發生,皇帝往往會任命大學士專管一部,協調兩名尚書的工作。六部辦公的地方都稱為「堂」,各部滿漢官員分坐左右,大學士獨坐大堂中間,因此也就被稱為「中堂」。「部堂」是清朝對大部分總督的尊稱。
  • 清朝總督和尚書,官都很大,為什麼更多的人選擇總督
    跟總督需要應對各地複雜環境不同,尚書作為京官,許多事情可以按照規章制度辦事,按部就班,一般不會出什麼差錯,公務上也沒有那麼繁雜。而總督因為偏重於軍務,需要應對的事情更多一些。但是,隨著時間演變,總督相比尚書,開始逐漸成為更多清朝官員的首選。這種變化並非沒有緣由。
  • 清朝總督、提督、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誰的官更大?
    清朝時期,地方上級別最高的文官是總督,級別最高的武官是提督和駐防將軍。由於這幾個官職都屬於省級最高長官,因此也被稱為封疆大吏。那麼,清朝的總督、提督、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誰的官更大呢?總督是一省或二三省的最高長官,掌管治下省份的行政、經濟及軍事大權,官階為正二品。不過,為了方便管理,按照清朝慣例,總督一般都會加兵部尚書銜兼督察院右都御史,從而使總督名正言順地擁有領兵的權力和督查官員的權力,官階也因此提升為從一品。
  • 淮安總督漕運部院遺址,總督天下漕運,何等威赫
    從河下古鎮有多條公交線路到鎮淮樓下車,這裡的景點很集中,包括周總理故居、周總理紀念堂、淮安府署等都在周邊,步行可達。鎮淮樓雄踞淮安區城中心,是古城淮安的象徵,本地人習慣叫它鼓樓,鼓樓前現在是市民休閒公園。
  • 為什麼漕運總督和內務總管都是正二品官銜?原來是這樣!
    清朝官制當中,漕運總督和內務總管這兩個職位,都是屬於官銜較高的職位,屬於正二品官職。這麼高級別的官職,足以說明這個職位本身的重要。漕運總督,內務府總管,這兩個職位負責的領域,當然是各不相同。那麼,它們到底有多重要,為什麼都是屬於正二品官銜呢?先來講講漕運總督。
  • 清朝時的漕運總督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為了保證漕運的安全,從明朝開始就設立了專門的機構進行管理,不過有明一朝,漕運總督不屬於固定官制,時有時無,到了清朝順治年間,漕運總督一職已經形成定製,正式納入朝廷官職體系。 清朝最高級別的封疆大吏是總督,總督一省或數省的軍政行政,威風八面。
  • 清朝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尚書、總督、巡撫都是什麼官?
    在觀看影視劇的時候,不免會聽到一些清朝的官職的名稱,例如常常聽到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巡撫、尚書等等。「尚書」放在今天相當於什麼?和珅、紀曉嵐到底是多大的官?明晰一些清朝的官職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劇情。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清朝的官職。
  • 清代「漕運總督」什麼級別?從一品官階,堪比戶部尚書
    清朝的時候,北京地區的糧食,基本是依靠東三省和江淮地區的糧食。而且,主要走水路。因為相比陸路交通的不便,水路速度更快,且成本更低。東三省的糧食需要走海路,到山東後,交給商販運往北京。江南糧食則主要走京杭大運河、長江、淮河等水系。把糧食運到北京。漕運的重要,讓清朝特意設立了「漕運總督」這一職位,專門負責管理漕運事務。
  • 解讀:「漕運總督」有權調動轄區軍隊嗎?「調動權」他才有
    從順治年間開始,漕運就被清朝提到一個極高的位置。北京的錢糧供給,都需要依靠漕運提供。康熙曾把漕運、河道、鹽政列為「三大政」。而負責全國漕運事務的漕運總督,地位自然也高於尋常官員。從官職人選就可以看出。在清朝前期,漕運總督基本都是八旗為主。到後期,到後期才逐漸轉為漢人官員。
  • 清朝六部尚書都是從一品,為何還分貴賤高低?六部中數誰最憋屈?
    清朝六部尚書都是從一品,為何還分貴賤高低?六部中誰最憋屈?清官退休怕人笑話,裝十多箱爛磚充門面,乾隆:給他換成真金白銀。常看清宮劇的朋友,對於孫嘉淦的名字並不陌生。從孫嘉淦的升遷履歷來看,他由工部侍郎調任吏部侍郎、由刑部尚書調任吏部尚書,都是獲重用升遷。其實,在清朝中早期,六部尚書都是從一品,六部左右侍郎都為從二品,同為尚書與侍郎為何還會分有三六九等呢?原來,六部雖然同為直接對皇上負責的從一品機構,由於其職守不同,各部職官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也略有不同。
  • 淮安總督漕運部院遺址,總督天下漕運,何等威赫
    從河下古鎮有多條公交線路到鎮淮樓下車,這裡的景點很集中,包括周總理故居、周總理紀念堂、淮安府署等都在周邊,步行可達。鎮淮樓雄踞淮安區城中心,是古城淮安的象徵,本地人習慣叫它鼓樓,鼓樓前現在是市民休閒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