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某地人大開會改握手為作揖,引起國民各種討論,稱讚者有之,詆毀者亦有之。其實,不管握手和作揖都是禮節的一種展現,不存在握手一定比作揖文明或進步的論斷。只是近百年來我國為了效法西方,所以學習握手。
這次國際大疫情,中國防疫抗疫行動高效,國民民族自信心爆棚。恰逢兩會時期,有地方政府開會,恢復揖禮。小編不禁感慨,華夏禮儀古風,久不見於廟堂矣。此地此舉,望他地他人多多學習。
作揖禮和拱手禮自周朝至新中國成立都是漢族民間傳統的一種禮節。拱手為禮,是古代賓主相見時常用的禮節。兩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彎,表示向人敬禮。因為不需要觸碰手部,它相比於外國人的握手有更衛生的特點。然而,近代隨著西方文化傳入中國,中國人接受並使用握手禮,像作揖這樣優美的見面行禮方式卻漸漸地被中國人所摒棄甚至遺忘。
其實,隨著中國復興,國民自信心逐漸增強,新生代追溯祖宗禮法必成自然。漢服興盛、國學再起、宋明影視高評,這種種跡象無不表示,崇洋媚外的時代即將過去,恢復華夏古禮將成時尚。
最後介紹一下何為拱手作揖。拱手作揖是將自己的雙手握住,向來賓不斷搖晃。其動作,又分兩種,一是將兩手掌互抱,謂之「拱手「;一是將兩手掌平合,謂之「作揖」。拱手;用於迎送賓客,是一般性禮節;作揖,用於敬神,尊長,是更誠厚之禮儀。另外,拱手作揖一般遵循男左女右的原則,大家不要做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