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飛安會」申請7千萬經費重組華航空難飛機殘骸

2020-12-26 搜狐網

  人民網香港7月11日電 臺灣消息:負責調查「華航」CI611 空難事件的「行政院」航空器飛航安全委員會為重組打撈到飛機殘骸,已向行政院申請動用第二預備金,估計費用達新臺幣7000萬元。

  「飛安會」執行長戎凱說,已解讀完的兩具飛機「黑匣子」對失事調查幫助有限,現在一定要靠飛機殘骸重組來還原事實真相,「飛安會」並沒有這項預算,特別向「行政院」申請第二預備金,費用是7000萬元。7000萬元除用於為飛機殘骸重組租用器具及聘請專業人員外,還包括飛機殘骸從澎湖海運到桃園空軍基地的海上及陸上的運輸費用。

  因「雷馬遜」及「娜基莉」兩個颱風影響,「華航」飛機殘骸打撈作業暫停了1星期,進度稍受影響。戎凱指出,目前已打撈到約40%的殘骸,未來將加速打撈作業,希望趕在8月中旬前完成打撈。(王堯)

 


相關焦點

  • 華航失事飛機關鍵殘骸未尋獲 飛安會重組調查受阻
    華航失事飛機關鍵殘骸未尋獲飛安會重組調查受阻 2002年8月29日09:33  中國臺灣網   針對華航CI611空難飛機失事調查,「行政院」飛航安全委員會目前已經著手進行重組工作,不過由於部分關鍵殘骸尚未尋獲,因此重組工作出現停頓
  • 華航空難打撈結束:殘骸八成 遺體179具 原因不明
    中新網10月28日電 臺灣「華航」空難的殘骸及罹難者遺體打撈作已經結束,負責調查的臺當局「飛安會」通過對從海底撈起的客機約80%的殘骸的檢視,基本確定解體點是在飛機後機身。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飛安會」發現,飛機油箱殘骸呈異常的波浪形扭曲狀,因此,對於失事因素,不排除在金屬疲勞之外仍可能有外力介入。  今年5月25日,臺灣「中華航空」一架航班號為CI611的747-200客機在澎湖縣馬公外海墜毀,機上共有225名乘客與機組人員。
  • 臺「飛安會」公布「華航」空難黑匣子記錄部分內容
    新華網臺北6月23日電 臺灣「行政院飛安會」在今天下午的說明會上,公布了「華航」「5·25」空難失事飛機兩個黑匣子中「坐艙通話記錄器」的大致內容,指出錄音顯示機組人員操作無異常情況,飛機失事前有異樣聲音,而最終的判讀結果將於下周公布。
  • 華航空難日恰逢臺當局「飛安會」成立四周年
    中新網香港5月26日消息:臺北訊,『華航「CI611班機5月25日在馬公外海發生墜海意外,而負責調查的臺灣當局「行政院航空器飛航安全委員會」昨天正好成立滿四周年。  據「中央社」報導,「飛安會」成立前,臺灣所有民航機空難事故都由「交通部民航局」負責調查,常遭「球員兼裁判」批評,1998年2月2日「華航」發生大園空難,同年3月18日,「國華」航空飛機在新竹外海墜海,當局決定成立一個獨立調查的機構,「飛安會」於是在同年5月25日成立。  鄭重聲明:關於臺灣華航飛機失事的新聞信息,系中新網特稿,未經書面授權,不得採用。
  • 華航空難調查定論 稱對全球高齡飛機維修有啟示
    案,「飛安會」在調查這起震驚航空界的飛安事件上,因發 現老舊飛機的修補瑕疵引發金屬疲勞,特別發布飛安通 告,也因此找到有五架與華航類似而還未出事的飛機, 對全球高齡機維修有重大貢獻。  華航CI611二00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在澎湖外海失事後,「飛安會」立即組成項目小組調查,當時很快就排除天候、航管及人為操作飛航因素,接下來從打撈起的飛機殘骸中,也未發現有外力介入引發飛機爆炸的證據,且從雷達資料、殘骸分布及傷亡情況顯示,飛機是在高空解體。
  • 「華航」空難證據公布 金屬疲勞是飛機解體主因
    本報訊 臺北消息:臺灣「行政院」飛航安全委員會昨日召開記者會,證實「華航」空難失事飛機有多處機身殘骸出現金屬疲勞導致飛機解體的證據,另外在飛機左側五號門下緣也發現飛機曾在20年前使用與機身不同材質不鏽鋼修補的痕跡。
  • 「華航」空難調查報告確定空中解體及金屬疲勞
    中新網6月3日電 臺當局「飛安會」今天上午公布「華航」CI-611飛航事故調查事實資料報告。資料報告中確定飛機是在空中解體,並未發現任何外力介入,或是與天候、人為、機械有關的異常證據;但從撈起的飛機殘骸中發現多處金屬疲勞。
  • 「華航」空難續聞:黑匣子本周吐出空難之謎?(圖)
    本報綜合消息 據新華社電,臺灣「華航」5·25空難飛機的正副駕駛遺體昨天尋獲,同時打撈出水的還有飛機機頭和一個引擎。而黑匣子的解讀工作也正在進行,臺灣飛安會稱,如果可能的話下周二將公布兩個黑匣子的解讀結果。
  • 臺525空難新發現:華航防腐檢修工作出現重大過失
    華夏經緯網3月1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發生在前年的華航5.25空難,臺「行政院」飛安會今天公布最新調查發現:華航維修部門對於失事客機的撈起的殘骸中所發現的腐蝕部位,原本應該排定檢查,但卻赫然發現:檢查工作根本沒做!
  • 臺公布華航空難黑匣子內容
    2002-06-24 09:15:04        臺灣「行政院飛安會
  • 臺灣華航空難客機經調查已證實有金屬疲勞現象
    臺灣華航空難客機經調查已證實有金屬疲勞現象7個月前在澎湖外海發生空難的客機,經調查已證實有金屬疲勞現象,且金屬疲勞源自20餘年前機尾擦地產生的刮痕。  今年5月25日,臺灣華航的這架波音747客機在執行臺北到香港的飛行途中,墜毀於澎湖外海,機上225名乘客與機組人員全部遇難,引起全球廣泛關注。  臺灣「飛安會」執行長戎凱24日稱,臺灣「中科院」從打撈起的殘骸中檢測出飛機有金屬疲勞現象;臺灣「飛安會」將殘骸檢體送飛機製造商美國波音公司確認,也證實有金屬疲勞現象。
  • 沈啟:臺「飛安會主委」及「委員」一併請辭
    因身份遭質疑,臺「飛安會主委」沈啟今天表示,「主委」及「委員」職務會一併請辭。    臺「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天審查飛安全委員會2016年度預算,因沈啟今年初才從臺「民航局長」職位退休,8月接任「飛安會主委」。但因她「民航局長」任內,復興航空發生澎湖等重大空難,新職位遭「立委」質疑。
  • 臺灣「華航」空難黑匣子記錄至少顯示出三處疑點
    臺灣「華航」空難黑匣子記錄至少顯示出三處疑點 2002年6月25日17:25  新華網   新華網臺北6月25日電 臺灣「行政院飛安會」今天下午公布了「華航」空難失事飛機飛航資料記錄器的事實資料,結果顯示至少有
  • 35年10起空難澎湖成百慕達?
    ,經過搜救人員的全力搜救,至昨日下午7時,已打撈出71件飛機殘骸和33件搭載貨物以及駕駛員的手寫飛行紀錄,搜救船艦已搜尋到失事復興貨機的黑匣子訊號,機上正、副駕駛仍然下落不明。搜救人員在失事海域陸續打撈出飛機殘骸和所載物品,但是機上53歲的正駕駛和34歲的副駕駛仍然下落不明。依據貨機失事前與塔臺的通話紀錄與雷達資料顯示,飛機是在21日凌晨1時56分從雷達上消失的,失蹤地點在澎湖西南15公裡處的海上。  臺灣「民航局長」張國政昨日中午證實,搜救船艦已搜尋到失事復興貨機的黑匣子訊號,目前已請「海軍」獵雷艦前往定位。
  • 臺灣方面稱「華航空難」主要原因是飛機空中解體
    中國臺灣網6月3日消息 臺「行政院飛安會」今天上午公布去年華航CI611澎湖外海事故調查事實資料報告,確定飛機是空中解體,但未發現任何外力介入或與天候、人為、機械相關證據。轉自搜狐  據臺灣媒體報導,根據臺「飛安會」公布的事實資料報告,經過檢視CI611航班的初級、次級雷達訊號、殘骸分布及傷亡資料,確定飛機是空中解體,但未發現任何外力介入證據,也無火燒、煙燻、爆炸的證據,同時也沒發現天候及與人為有關的飛航管制、飛航操作、保安,及與機械有關的發動機異常證據。
  • 復興空難:黑盒子訊號尋獲 貨機曾載華航罹難者
    復興失事貨機:曾負責載運華航罹難者遺體回臺北  2002年12月22日16:00   中新網12月22日電 21日凌晨失事墜海的臺灣復興航空ATR72貨機,之前也曾經出現在新聞事件中,今年5月「華航」在馬公發生空難,這架貨機就擔任載運罹難者遺體回臺北的任務。
  • 「華航」空難打撈物品交接儀式在泉舉行
    」空難打撈物品交接儀式在泉舉行 2002年6月18日16:35  人民網   人民網6月18日電 6月17日,「華航」空難搜尋打撈物品交接儀式在泉州石獅祥龍碼頭舉行,中國紅十字總會、福建省紅十字會和臺灣紅十字組織
  • 「華航」失事客機油箱扭曲不排除外力介入
    「華航」失事客機油箱扭曲不排除外力介入
  • 華航空難飛機座艙語音通話記錄器顯示有異常聲音
    華航空難飛機座艙語音通話記錄器顯示有異常聲音 2002年6月23日16:09  新華網   新華網臺北6月23日電(記者程瑛 範麗青)臺灣「行政院飛安會」今天下午就華航「5·25」空難失事飛機座艙語音通話記錄器解讀內容進行說明,記錄器顯示有異常聲音
  • 華航空難黑匣子已定位 但海象不佳難以打撈
    華夏經緯網5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交通部長」林陵三昨天說,本月二十五日失事墜入澎湖外海的華航CI611黑匣子位置,已經確定在北緯二十三度五十八分、東經一百一十九度四十分,也就是空難發生當天首先發現屍體的位置,海軍已進行打撈工作。 不過,臺「飛安會」執行長戎凱說,由於海象不佳,不利於打撈黑匣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