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空難打撈結束:殘骸八成 遺體179具 原因不明

2020-12-16 搜狐網
  華航空難打撈結束:殘骸八成 遺體179具 原因不明

  2002年10月28日15:3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28日電 臺灣「華航」空難的殘骸及罹難者遺體打撈作已經結束,負責調查的臺當局「飛安會」通過對從海底撈起的客機約80%的殘骸的檢視,基本確定解體點是在飛機後機身。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飛安會」發現,飛機油箱殘骸呈異常的波浪形扭曲狀,因此,對於失事因素,不排除在金屬疲勞之外仍可能有外力介入。

  今年5月25日,臺灣「中華航空」一架航班號為CI611的747-200客機在澎湖縣馬公外海墜毀,機上共有225名乘客與機組人員。

  此次空難的定點打撈在九月底完成,當局「飛安會」委託臺灣漁船以鋼網來回打撈的工作也因澎湖海域進入強勁的東北季風期而在昨天停止。

  「飛安會執行長」戎凱說,目前總計撈起失事客機約80%的殘骸及179具罹難者遺體,其中有4具因在海中浸泡過久,無法以DNA檢驗確定身份,目前有175具身份獲得確認。

  戎凱說,已撈起的失事客機殘骸已全部送往桃園重組並同步調查失事原因,已撈起的殘骸都沒有燒灼現象,碎裂情形嚴重的殘骸大都集中在失事地點的東邊海域。

  「飛安會」根據殘骸碎裂分布及雷達軌跡,幾已確定解體點在飛機後機身。

  另外,「飛安會」最近在檢視失事客機油箱時,發現油箱殘骸呈波浪形狀扭曲,與飛機其它殘骸的大角度彎曲情形不同,值得懷疑。至於是否有外力造成,仍待調查,金屬疲勞因素也尚未排除。

  戎凱說,「飛安會」正加速調查「華航」空難失事原因,將視現有證據是否充分再決定明年要不要繼續打撈殘骸,但受限於調查經費,還無法擬訂明年的調查及打撈計劃。(肇瑩如)

Untitled Document

相關焦點

  • "華航"空難發現5具遺體 包括香港工務局長之子
    中新網香港6月10日消息:臺北訊,臺灣「華航」空難打撈人員昨天在機首及前段機艙殘骸發現五具都繫著安全帶的罹難者遺體。目前已經撈起其中三具遺體並確認身份。  已確認身份的三具遺體分別是是乘坐商務艙的龍徹明、香港人李宗傲,和瑞士人Heer Luigi。
  • 「華航」失事客機油箱扭曲不排除外力介入
    「華航」失事客機油箱扭曲不排除外力介入
  • 「華航」空難續聞:黑匣子本周吐出空難之謎?(圖)
    本報綜合消息 據新華社電,臺灣「華航」5·25空難飛機的正副駕駛遺體昨天尋獲,同時打撈出水的還有飛機機頭和一個引擎。而黑匣子的解讀工作也正在進行,臺灣飛安會稱,如果可能的話下周二將公布兩個黑匣子的解讀結果。
  • 華航空難第二天找到80具遺體29人身份被確認
    臺灣的「交通部長」林陵三表示,華航空難事件至今晚八時半止,總計尋獲八十具遺體,確認身份的有二十九人,其中二十五人已由家屬領回,四人待認領,其餘都在靈堂進行檢驗與辨認工作,今晚將徹夜搜索,如海象適宜也將進行黑盒子打撈工作,明天上午八時將召開今晚搜索結果記者會。
  • 印尼打撈到更多亞航空難客機殘骸和遇難者遺體
    印尼打撈到更多亞航空難客機殘骸和遇難者遺體"← →"翻頁 當地時間2015年1月2日,印尼龐卡蘭布翁,印尼國家搜救中心的成員抵達機場,拿著在亞航航班QZ8501失事海域打撈到的漂浮客機殘骸
  • 直擊臺灣華航空難善後 「悲情72小時」
    傷心澎湖島  救護車、靈車往來穿梭,載著一具具裝在屍袋或棺木裡的遺體。在悽婉的哀樂聲中,令堂內外淚飛如雨,到處是悲戚的面容,到處是哀痛的哭泣。草坪擺滿保存遺體的冰櫃和棺木,原本清新的空氣如今夾雜著屍體發出的強烈異味和令人窒息的哀戚氣息。
  • 死難者可能還在座位上 華航空難最大殘骸已被鎖定
    南方網訊 華航空難40米長的大型殘骸昨晚(6月6日)經由臺灣海軍獵雷艦所拍攝到的錄像帶,證實確實存在,從影帶中可清楚看到「INA AIR」(「中華航空」)的字樣,華航人員也證實該段機體包括了前、中段機體,包含了頭等、商務與經濟等五到23排的的座位,判斷仍有罹難者遺體在裡面。
  • 水下攝影發現"華航"客機前艙殘骸 艙中發現屍體
    中新網香港6月3日消息:臺北訊,臺灣海軍獵雷艦昨天進行水下攝影后,基本確認斜插在海床的40米長不明物體為失事的「華航」客機機艙,並分析認為是第20排座位以前的前艙。潛水人員昨晚連夜下水,在機艙的餐車旁發現有屍體。  目前,這架失事的「華航」客機前艙部分還有30餘名乘客未尋獲。
  • 大陸全力協助華航空難救援工作
    5月25日發生的臺灣華航空難事件牽動著兩岸億萬同胞的心,截止到5月28日中午,臺灣有關方面已經派出133隻船艇和23架次的軍機參與搜救行動,雖然搜尋的隊伍不斷擴大,但是搜尋的效果依然不太理想,到目前為止,失事飛機的黑匣子以及大部分遇難者遺體仍然沒有找到。5月27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此起事故中的不幸罹難者表示了沉痛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
  • 華航空難牽兩岸
    主持人 李峰:今天我們來繼續關注臺灣華航公司空難事故的善後處理情況,目前臺灣的搜救工作還在進行,大陸也出動了人力、物力,全力進行救助,關於飛機解體的原因,外界是眾說紛紜,目前尚無定論,那麼大陸專家對此有什麼樣的看法?目前大陸協助的海上救助工作進展如何呢?
  • 臺「飛安會」申請7千萬經費重組華航空難飛機殘骸
    人民網香港7月11日電 臺灣消息:負責調查「華航」CI611 空難事件的「行政院」航空器飛航安全委員會為重組打撈到飛機殘骸,已向行政院申請動用第二預備金,估計費用達新臺幣7000萬元。  「飛安會」執行長戎凱說,已解讀完的兩具飛機「黑匣子」對失事調查幫助有限,現在一定要靠飛機殘骸重組來還原事實真相,「飛安會」並沒有這項預算,特別向「行政院」申請第二預備金,費用是7000萬元。7000萬元除用於為飛機殘骸重組租用器具及聘請專業人員外,還包括飛機殘骸從澎湖海運到桃園空軍基地的海上及陸上的運輸費用。
  • 「華航」空難調查報告確定空中解體及金屬疲勞
    據島內媒體報導,去年5月25號發生的「華航」CI-611空難到現在已經逾一年,今天(3日)上午「飛安會」公布這一年來所搜證調查的「事實報告」,說明海底打撈區域,公布打撈過程方塊圖以及雷達軌跡墜機記錄。
  • 澎湖海域殘骸為"華航"機身貨艙 定位錨屢被衝走
    中新網香港6月5日消息:臺北訊,臺灣「華航」空難的打撈人員及臺灣海軍人員昨天中午在澎湖海域潛入海底,確認大殘骸為失事客機機身貨艙。但由於澎湖海域海象惡劣,打撈船的定位錨及海軍定的雷標都被衝走,嚴重影響作業進度。  臺灣海軍已在澎湖目鬥嶼北方12海浬處測得40米長、10米寬及6米高的殘骸,疑為機艙部分。
  • 澎湖海域殘骸為「華航」機身貨艙 定位錨屢被衝走
    中新網香港6月5日消息:臺北訊,臺灣「華航」空難的打撈人員及臺灣海軍人員昨天中午在澎湖海域潛入海底,確認大殘骸為失事客機機身貨艙。但由於澎湖海域海象惡劣,打撈船的定位錨及海軍定的雷標都被衝走,嚴重影響作業進度。  臺灣海軍已在澎湖目鬥嶼北方12海浬處測得40米長、10米寬及6米高的殘骸,疑為機艙部分。相關單位認為殘骸中有旅客遺體的可能性很大。
  • 24晝夜搜尋「華航」空難殘骸 祖國大陸給予無私協助
    」空難殘骸 祖國大陸給予無私協助 2002年6月26日11:17  新華網   兩岸齊悼,同胞共戚,祖國大陸各界以各種方式對「華航」空難給予深切關注和幫助。
  • 華航空難黑匣子已定位 但海象不佳難以打撈
    華夏經緯網5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交通部長」林陵三昨天說,本月二十五日失事墜入澎湖外海的華航CI611黑匣子位置,已經確定在北緯二十三度五十八分、東經一百一十九度四十分,也就是空難發生當天首先發現屍體的位置,海軍已進行打撈工作。 不過,臺「飛安會」執行長戎凱說,由於海象不佳,不利於打撈黑匣子的工作。
  • 臺當局官員指外界所傳「華航」空難原因均屬臆測
    臺當局官員指外界所傳「華航」空難原因均屬臆測 2002年5月29日16:5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香港5月29日消息:臺北訊,臺灣當局「交通部次長」張家祝今天表示,「華航」空難的原因要等到黑匣子等證物找到後,由專家進行研判
  • 華航空難調查定論 稱對全球高齡飛機維修有啟示
    華航空難調查定論 稱對全球高齡飛機維修有啟示   中新網6月3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臺灣當局「行政院」「飛安會」今天公 布華航CI611事故調查事實資料,雖然失事原因還未定
  • 不眠不休26個日夜 上海救撈局「華航」空難救助紀實
    臺灣搜救機不時在我們頭上盤旋,旁邊還不停地有臺灣救撈船擦「身」而過,都在為尋找死難同胞的遺體和打撈飛機殘骸盡著最大努力,雙方時常還用海上通信互致問候。  黃連福:在海峽中線附近我們能很清楚地收到臺灣電視,開始看見臺灣民眾都指責臺灣當局不讓大陸船參與救撈,後來聽說我們兩艘船趕來救援,他們很高興。那些天台灣電視還時常有報導說,福建沿海漁民自發在海峽中線附近打撈到空難者遺體。
  • 復興空難:黑盒子訊號尋獲 貨機曾載華航罹難者
    復興失事貨機:曾負責載運華航罹難者遺體回臺北  2002年12月22日16:00   中新網12月22日電 21日凌晨失事墜海的臺灣復興航空ATR72貨機,之前也曾經出現在新聞事件中,今年5月「華航」在馬公發生空難,這架貨機就擔任載運罹難者遺體回臺北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