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登飛來峰》,雄心激揚,天地為讓,唯斯人而有斯言

2020-12-09 聆思贅言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宋代:王安石《登飛來峰》

"詩言志",王安石這首《登飛來峰》,真言志之詩。飛來峰已然很高,上面又有千尋的高塔,則高出雲外。立得高,則看得遠,沒有了屏障,則天下盡在我眼中。王安石借說"高",以表達自己澄清天下的高遠志向。其雄心,其自信,舉世莫及,令人敬服。

人生在世,都有其志向,而不同的人,志向有所不同。有人志在謀福天下蒼生,此聖人之屬,天地間最罕有的,從古到今,也就出了幾個。有的人有志於功業、文章,以修身、治國、平天下為己任,這些人數量不少,大概有一萬個人裡面有一個,也不過是邀名之徒。大部分人都是庸碌貪利之輩,蠅營狗苟而已。為自己、為家人,終生忙忙碌碌,積聚車、房、財、貨,永不厭足。還有少數的巖居穴藏或乞討裝瘋的隱士,不是被世界拋棄,就是拋棄了世界。

不同志向的人,其所關懷的事情不同,其所憂慮的事情也不同。同樣是憂慮,有的人為世界的善否而憂慮,有的人為自己的得失而憂慮。同樣憂慮,境界卻有高下。志向越大的人,他的世界也越寬,志向越小,其格局見識也越狹隘。唯志向,寧為大,不為小。

王安石可稱得上是有志於功業、文章一類人中的佼佼者,有著非凡的見識和抱負,為實現自己的宏大理想而前行。讀他的《登飛來峰》詩,佩服他的雄心壯志,可知他當日登上飛來峰言志之時,便知自己將來必然會身居高位,做出一番不朽的功業。

相關焦點

  •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登飛來峰》
  • 王安石《登飛來峰》境界高遠,蘇軾「偷師」一首,同樣是千古名篇
    正在此時,蘇軾看了王安石青年時代寫下的一首詩,受到啟發,寫下了千古名篇《題西林壁》。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大才子蘇軾是怎樣向王安石「偷師」的。一、王安石《登飛來峰》《登飛來峰》——北宋·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 王安石《登飛來峰》:詩不賦題為哪般?心在凌雲腳踩峰!
    《登飛來峰》是王安石正值壯年時寫的一首七絕,詩人當時豪邁英發,不到30歲就任職浙江鄞縣知縣,並且在任期間政績卓著,受到皇帝嘉獎,任職期滿王安石獲恩準回故裡探親,途經杭州飛來山時便一登為快。這首詩手法奇特,給人以新奇之感,和那些庸俗的登山寫景之作是有本質區別的。
  • 登飛來峰·【宋代】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
    登飛來峰·【宋代】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
  • 王安石《登飛來峰》賞析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一、先介紹作者,同時介紹一些資料,順便講講我的一點看法。王安石(1021年~1086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字介甫,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人。
  • 只知道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他的這首詩讀過嗎
    王安石是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在還沒當上宰相的時候,路過杭州就曾寫下了膾炙人口的《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這首詩表明了王安石想要治理國家的志向。後來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就是副宰相。
  • 古詩文學習090:七年級下冊,王安石《登飛來峰》
    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飛來峰,即浙江紹興城外的寶林山,唐宋時其上有應天塔,故又俗稱「塔山」,古代傳說此山自琅琊郡東武(今山東諸城)飛來。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②〔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一說七尺)為一尋。③〔緣〕因為。
  • 學霸筆記: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雲遮蔽眼
    公元1050年夏,王安石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老家,途徑杭州,登上飛來峰,寫下了《登飛來峰》一詩。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是「王安石變法」的領袖人物,這場變法,這場改革,對宋代社會的影響非常大。他當上宰相的時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寫出俯覽天下的詩並不奇怪,可是寫《登飛來峰》的時候,他還離宰相還差了十萬八千裡,只是一個小小的知縣。為什麼一個小小知縣卻能寫出如此氣魄宏大的詩來呢?
  • 為你讀詩:《登飛來峰》,白雲之上,陽光燦爛
    你瞧,王安石在很多年前就明白這個道理,並寫下了《登飛來峰》。咱們先了解下王安石。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學才華自然驚豔。可王安石更出色的,卻在於他在政治上的才能。王安石小時候很聰明,愛讀書,他跟隨父親宦遊各地,接觸現實,體驗民間疾苦,覺察到當時嚴重的社會危機,就有了移風易俗之想法。
  • 初中八年級語文知識點之《登飛來峰》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八年級語文知識點之《登飛來峰》,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登飛來峰》   宋朝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 高考語文早讀17:《登飛來峰》《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
    01《登飛來峰》(王安石)42.《登飛來峰》(王安石)①飛來山上千尋塔,[助記] 詩人借峰上古塔之高,寫自己的立足點之高。②聞說雞鳴見日升。[助記] 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登飛來峰》中,反映詩人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登飛來峰》一詩中,語意雙關,蘊含站得高、看得遠的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下《登飛來峰》《遊山西村》賞析和練習
    全詩構思奇特,選擇角度新穎;登高望遠,卻沒有為描寫景物多費筆墨,而旨在生發議論。詩的前兩句寫景:飛來峰位於山巔,已經很高,峰上又有極高之塔,更是矗立雲霄,這是實寫。接下去說在雞鳴之時,站在塔上可見旭日東升,更以虛筆法,渲染烘託了塔的高入雲天,為接下來的議論抒情做好鋪墊。後兩句借景抒情,但一反常人感受。人們常用「浮雲蔽日」來比喻奸佞小人當道,君主昏庸無能。
  • 《登飛來峰》原文及翻譯
    注釋飛來峰:有兩說:一說在浙江紹興城外的林山。唐宋時其中有座應天塔。傳說此峰是從琅即郡東武縣飛來的,故名飛來峰。一說在今浙江杭州西湖靈隱寺前。千尋塔:很高很高的塔。尋,古時長度單位,八尺為尋。聞說:聽說。浮云:在山間浮動的雲霧。望眼:視線。緣:因為。
  • 趣聽詩詞|登飛來峰:聽說爬的山足夠高,白雲就追不上
    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登飛來峰》是王安石早年的一篇作品,寫這首詩時,王安石三十歲左右,對未來的政治生活充滿信心和鬥志,這首詩便透露著王安石的非凡抱負。
  • 登飛來峰賞析 王安石登飛來峰賞析
    《登飛來峰》這首詩看似是寫的景色,實際作者將自己的政治抱負都寫進了詩中,整首詩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吧!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 美登斯Midtex 企業簡介
    旗下擁有美登斯Midtex和0196兩個高端品牌,產品遠銷海內外各大線下實體終端,憑藉高質量的工藝技術及優秀的設計理念,美登斯布藝已成為家居行業內的重要引領者之一。來源:美登斯Midtex多年以來,美登斯布藝秉承「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經營理念,遵循「客戶第一、至誠至善」的服務理念,致力於為每一位美登斯客戶提供更好的合作體驗;公司大力加強設備及技術的升級與優化
  • 王安石登峰寫下這首詩,開頭就極具氣勢,結尾更是千古佳句
    王安石在《登飛來峰》一詩中就寫出來了自己胸中的大志,更成為了後代人表明心志的佳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表達自己所想之事的吧!《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詩人一開頭就說飛來山上有座高聳入雲的塔,立足之高,聽說在早上雞鳴之時可以看見旭日初升。
  • 蘇軾題西林壁與王安石登飛來峰同樣寫山,王安石為何受到質疑?
    前幾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蘇軾的《題西林壁》王安石的《登飛來峰》,哪一首詩哲理性更強?為什麼?前言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首先,蘇軾和王安石的這兩首詩都有深刻的哲理。至於誰的哲理性更強,單從詩本身來說,其實沒有什麼意義,也沒有什麼權威的比較方法。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4句有2句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讀再讀!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王安石的經典詩作《登飛來峰》。《登飛來峰》是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是王安石借登飛來峰,以及在飛來峰上所見到的景象,來抒發他政治上的高瞻遠矚,和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歷來很多人把這首詩看作是王安石實行新法的前奏。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王安石的這首《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 城宿、有家美宿「賣身」斯維登背後:民宿變局與資本棋局
    城市民宿品牌運營商有家美宿、城宿皆被斯維登集團全資收購,它們後面的股東有攜程、58集團和Airbnb,競合間彼此有了更多的共同利益。途家及斯維登聯合創始人羅軍在接受執惠專訪中表示,收購城市民宿品牌,是斯維登到了這個階段,具有戰略意義,包括構建更完善的業務線,高頻與低頻客群消費的打通互導,形成更大會員體系的可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