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家鄉臘肉香

2020-12-25 人網網絡

每年的冬至一到,氣溫降低,是做臘肉的最好時機。家鄉的臘肉裡,有多少故事,有多少風情,有多少親情,每每想起,心裡就會產生許多回憶。

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就是再難,冬至到了,父母都要想方設法,買上幾斤肉,切成條,灑上鹽,醃製二天,然後掛在廚房的橫柱上,肉在瓦槽風的吹拂中水分慢慢蒸發,十餘天后,肉就臘了。肉臘了,就要燻制,只有燻制過的肉才香。我看著父母起了一個火盆,裡面有木炭,燒得紅紅的,再將木渣,米糠灑在炭火上,一股濃煙便冒了起來,將火盆放進木框裡,上面架了鐵網篩,臘肉就擺放在篩裡,再在篩上覆蓋報紙,陣陣濃煙就在臘肉間遊走了。

燻制臘肉,是要守在一旁的,不時地向火盆中灑木渣,米糠,保持煙的濃度和火盆的溫度。臘肉慢慢變成金黃,滲出香香的油,人一聞,那臘香進入心中,就像吃上了臘肉一樣。

半天時間後,臘肉燻制好了,父母將臘肉又掛在廚房的橫柱上,讓瓦槽風繼續吹拂,將臘肉上的煙味慢慢消除。

望著那色香味全的臘肉,我垂涎欲滴,盼望著哪天吃上一片。父母說,忍忍吧,到大年初一那天,讓你吃個飽。

春節到了,清晨起來吃年飯,母親端上香噴噴的水煮雞,香噴噴的清蒸臘肉,我們兄弟姐妹迫不及待地舉筷吃了起來。我夾上一片臘肉,不顧熱燙,塞進口裡,大口吃了起來,那香,那味至今仍難以忘懷。

現在回想起來,才明白,那香,那味其實就是家的味道和父母的恩情。

後來,參加了工作,成了家,有了兒子,在山鄉的工廠裡,工作生活。

成家後,學會了做飯做菜,廠裡有大食堂,妻說要過自己的小日子,又不願下廚,我自然成了家裡的煮男。

有年的冬至到了,我也忙碌著做臘肉,做臘香腸。這是我第一次的製作。學著父母的做法,將肉切長條,用鹽醃製一天,掛在雙職工宿舍的走廊鐵絲上,二十多天後,肉在走廊的過道風的吹拂下臘了,就在屋後的空地上壘起磚灶

架上火盆,灑米糠,上燻篩,煙冒了起來,我一直守著,添著米糠,隔時翻著臘肉,聞到陣陣臘香,好像聞到兒時的味道,父母的恩情,心裡百感交集。

臘肉燻制好了,金黃金黃的,流著油,飄著香,我看著自己的傑作,心裡暖暖的。

後來,自己又學著做香腸,做豬血丸子,都做得很好。同宿舍的職工看了都誇我手藝好,請我去做他們指導。

有年冬至過後,買了一臺黑白電視機,家裡有了電視機,全家喜氣洋洋的。一天晚上,我屋後燻著臘肉,屋裡放著電視,我兩頭跑,燻著臘肉,看著電視,妻說一心不能二用,不要看電視了,去招呼臘肉。我一拍胸說,老師付了,不會出問題的。

看到一個劇情,很精彩,很刺激,我的心被情節抓住了,忘了後面的臘肉,妻也入劇情了,忘了督促我,看著看著,妻突然說起火了,我一愣,以為說劇情,說哪兒起火了,夢話。妻一扭頭,手指屋後說臘肉燒了。

我一看,壞了,只見屋後一片火光,忙跑到後面,快速將燻篩端開,撲滅了火 。篩上覆蓋的報紙全燒了,肉也燒得一片狼藉。挑揀出沒燒壞的,一看,只剩下一半了,心裡懊惱,大意失荊州 。妻說,不要悔了,吸取教訓,再重做一些就行了。

時光流逝,瞬間幾十年都過去了,但山鄉工廠的那個小家,冬至之後的臘肉,以及那晚的一場火都恍若昨天,回想起來,仍是那麼溫馨而甜蜜。

文/大海

圖/網絡

相關焦點

  • 道縣:冬至瑤家臘肉香
    冬至時節,按照習俗,瑤家每家每戶都要殺大豬、制臘肉,精肉鮮紅、肥肉透亮的瑤家臘肉是瑤族同胞日常享用和宴親待客最上乘的佳餚美食,也是每個離鄉瑤胞忘不了的家鄉味道。在道縣洪塘營瑤族鄉大洞田村,每年的冬至,一大早,家家戶戶就開始忙著殺大豬,燻制臘肉。大豬則是瑤民用野菜餵養一年以上的純土豬,挑肥瘦適宜的新鮮豬肉,然後用鹽厚厚地塗抹均勻,自然晾乾。
  • 家家臘肉飯面香
    到了這時,我看家家的餐桌上,都擱上了香噴噴的臘肉臘腸了。      我們老桂林話說:「冬至臘肉飯面香」。      記得小時候小雪大雪的節氣一過,家裡的老人家就忙碌著做臘肉和風腸了。每天煮飯時待飯鍋的水開了一會兒,將臘肉切成薄片撒在飯面上,飯熟了那臘肉的香味就竄得滿屋子都是。      「這是送飯的菜,不得吃空嘴!」
  • 冬至大過年--除了吃餃子,家鄉冬至還有哪些讓你懷念的美食?
    冬至大過年,作為在深圳出生廣州長大的孩子,這句話算是從小聽到大。這句話的傳統我特地去百度了下。(廣東人說」冬至大過年」是有根據的。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過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過新年是相差無幾的。
  • 冬至節將至,「冬至」是啥意思?冬至各地習俗不一樣,你家鄉呢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可見冬至節氣的在我們祖先心中的重要性。冬至的到來預示著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的開始,而春節是以春天的到來為一年的開始。冬至在古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因此也有了「冬至大過年」的說法。
  • 冬至過後,十堰人該灌香腸曬臘肉了!
    「 俗話說:冬至前後,醃魚醃肉。據說這天醃製的臘魚臘肉特別香,且不易壞。在十堰農村,有冬至灌臘腸、曬臘肉臘魚的習俗。臘肉臘魚是春節餐桌上一道豐盛佳餚,那香噴噴的味道讓人難以忘懷。這麼好吃的腊味食品怎樣做呢?教你幾手絕活兒,十堰人快動手開始做吧!
  • 冬至 | 讓我們在冬至這一天一起來思念家鄉的味道!
    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相當於春節。後來實施夏曆。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稱之為「亞歲」。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仿佛是基因裡與生俱來的,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戲稱冬至這一天為「餃子節」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據傳這種習俗,是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 冬至將至,正是醃臘肉的好時節,教大家臘肉的醃製方法,很簡單!
    民間有句諺語,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意思就是說按照正常的節氣來說,小雪過後就可以開始醃製各種醃菜,而過了大雪就可以醃製各種臘肉了,現在大雪剛剛過去了一個多星期,並且馬上就要到冬至了,正是醃製臘肉的好時候。
  • 冬至必吃的15種美食,看看你家鄉的有沒有上榜!
    客家 | 蘿蔔粄在廣東河源,冬至這天,客家人的習俗除了團圓菜席之外,唯一不可缺少的蘿蔔粄。蘿蔔粄是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美食。家家戶戶都會用糯米粉和蘿蔔絲、香菇、木耳、蝦米、瘦肉等做成蘿蔔粄。蘿蔔粄蒸熟後,香氣非常誘人,蘿蔔絲很鮮甜,而且還有臘肉的香味,咬上一口,皮薄肉厚,滿口留香,回味無窮。
  • 讀圖廣西1202|冬至來曬臘肉啦
    梧州近日,蒙山縣蒙山鎮農家樂農戶在自家屋門口前曬制臘肉中國長壽之鄉蒙山縣歷來就有冬至前後曬制臘肉習慣,近段時間,當地群眾紛紛在冬至前,利用晴天曬制臘肉。他們購買上好的豬肉,用科學方法製作,利用冬至期間良好天氣進行晾曬。農家庭院,樓頂陽臺,一串串臘肉,香噴噴的腊味撲面而來。目前每市斤靚臘肉的市場價格在68元左右。
  • 「鄭品家鄉味」之川味臘肉
    每到過年,吃一口家鄉味才能真正找到回家的感覺,但今年過年比較特殊,不少朋友選擇就地過年,一些身在鄭州的四川老鄉們,想吃一口臘肉,其實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臘肉該怎麼做
  • 廣東客家臘肉做法及詳細步驟,快來學做臘肉炒竹筍~
    臘肉是指肉經醃製後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製成的加工品。臘肉之所以稱為臘肉,可能跟臘肉一般都在臘月裡製作以待年夜飯之用有關。臘肉著名的品種有:廣式臘肉、湖南臘肉、四川臘肉廣式臘肉:以臘腩條最聞名,是用以豬的肋條肉(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
  • 江西各地冬至習俗大全,冬至快到了,遠方的你要回家吃團圓飯?
    12月21日,將迎來2020年冬至節氣,我們將迎來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飲食一直都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說法。不過,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那麼,在江西冬至時節都吃些什麼呢?
  • 冬至,吳川人怎麼吃腊味姜飯?電飯鍋就能做?
    每到冬至,吳川市的大街小巷就擺滿了各種剛從地裡挖出來的姜,有沙姜、辣姜、風姜、黑肉姜、黃姜、紫薑、紅姜、白姜等不下十種,平時難得一見的各種野薑也出現在冬至的市場上。這個時節,又適逢臘肉、臘腸、臘鴨等各種美味腊味上市。在冬至這天,人們都會買來各種各樣的生薑片和臘肉、臘腸、臘鴨,煮美味可口的腊味姜飯。
  • 品黔西南傳統冬至美食 回味溫暖家鄉味୧(๑•̀◡•...
    黔西南的冬至有很多的傳統美食,可以讓你過上一個滿意的冬至。並且隨著人們對於吃的研究越來越多,豆米火鍋已經不單單是豆米那麼簡單了,演變為今天的豆米豬腳、豆米臘肉、豆米排骨……真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 今天臘月初一,你家臘肉醃了嗎?醃製風乾臘肉,粉皮炒臘肉特別香!
    今天臘月初一,你家臘肉醃了嗎?醃製風乾臘肉,粉皮炒臘肉特別香! 今年天氣一直很暖和,之前一直不敢醃臘肉。 醃臘肉是我們家鄉的傳統,豬肉再貴,家裡也得醃一些掛起來。前幾天妹妹還打電話說,專門去老山上的農戶家殺豬,今年肉貴,和朋友合夥買了一頭,在農戶家現殺現醃,過年時只管提回來即可。 其實立冬後,就適合醃臘肉,天氣太熱醃臘肉,豬肉會變質腐壞。
  • 吃過這一碗腊味姜飯,暖意過冬至
    又稱為冬節的冬至,是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的節日,故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冬至不就是每年的12月21日嗎?為什麼今年是12月22日?冬至一般都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22日這兩日。因為冬至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冬至這天吃什麼?南北方大不同之餘,單獨就廣東來說,廣東的冬至風俗非常多樣。
  • 蒸臘肉時,肉不香加點「它」,臘肉好吃入味,還非常香
    蒸臘肉時,肉不香加點「它」,臘肉好吃入味,還非常香臘肉是老人家非常愛吃的一種食物,基本上每年快要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就會開始燻臘肉,而且一次性燻的非常多。以前愛吃臘肉的小朋友現在基本上都是能夠獨立的青年了,經常在外面工作的時候,還會想念家鄉的臘肉,所以經常會去超市買一些包裝的臘肉吃,以此來解解饞。
  • 香飄十裡,除了這口臘肉還有誰?
    臘肉,是中國民間喜愛的傳統美食,也是人們相互饋贈的佳品。相傳在上古夏朝時,人們於農曆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而十二月叫臘月。臘肉,就是在冬天將肉類以鹽漬經風乾或燻幹製成而得名。在寒冬臘月,做上一道臘肉菜餚,聞著香飄十裡,看著色澤紅潤誘人,嘗一口香綿味長。又到了臘肉飄香美好時光——聞著臘肉的飄香,體會歲月的輪迴,品味時光的美味。
  • 【冬至】殺年豬烘臘肉 慶豐收迎新年
    ▲大錫鄉小錫村村民 李文慶:今年賣了800多斤螺螄,大概10萬塊錢的樣子,房子也加高了,買條豬,殺了烘臘肉過年,開心!冬至未到,就已經有客戶早早預訂,只剩下7頭年豬。來自道縣的何克全就是蔣美秀的老客戶之一,今年他也早早地過來幫忙殺年豬,還親自操刀,殺豬、刮毛、切肉、掌廚。中午時分,一盤盤香噴噴的殺豬菜出鍋了,大家品嘗著農家的美味,也感受著美好生活的喜悅。
  • 冬至這個節有多隆重?今天來武漢就知道了
    武漢人習慣在冬至前後醃臘魚臘肉,最近走在街上,窗子邊都掛滿了令人垂涎的臘物,整個城市街巷飄蕩著陽光和微風的香氣。一碗排骨藕湯驅寒,一碗豆絲吃到媽媽味道,冬至這天,武漢人都在忙什麼?池莉筆下的武漢冬至這天,「轉眼間,大江南北,三鎮內外,凡有人居的地方,便布滿了臘肉臘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