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慈城東門村發現一處延續5000餘年聚落

2020-12-25 人民網

原標題:慈城東門村發現一處延續5000餘年聚落

記者昨日(12月17日)自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獲悉,慈城東門村發現一處延續5000餘年的聚落,出土廣富林文化遺存較為豐富,填補了寧紹地區文化序列上這一時段的空白。此外,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鎏金銅帶鉤和漢晉時期水井群也比較罕見。

東門村遺址位於江北區慈城鎮東門村舊址,海拔2.6米,分布面積約1.8萬平方米。今年7月至11月,為配合慈城古縣城迎春路區塊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在寧波市江北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聯合江北區文物管理所、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在遺址西部開展了1500平方米的搶救性考古發掘。

遺址堆積北高南低,呈緩坡狀,深度2.5米至3米,年代可劃分為河姆渡文化四期、良渚文化、廣富林文化、馬橋文化、商周、春秋戰國、漢晉、唐宋和明清9個時段,主體遺存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

發掘過程中共清理各時期房址、灰坑、灰溝、灶、燒土堆、水井、柵欄、柱坑、木樁群等遺蹟現象179處。出土陶、瓷、石、玉、銅、木、骨器等完整或可修復文物標本近600件。

專家認為,以往寧紹地區新石器時代末期和青銅時代較早階段遺存發現甚少,而東門村遺址出土了豐富且典型的廣富林文化和馬橋文化遺存,大大填補了這兩個階段的材料,可以完善寧波地區考古學文化序列。同時,也說明寧紹平原和環太湖區域從文化分野逐漸走向文化融合。

廣富林文化為新石器時代末期的一支考古學文化,主要分布在環太湖地區,目前蘇、浙、滬已發掘的廣富林文化遺址不到10處。寧紹平原以往只有慈城小東門遺址有零星發現。

專家介紹,出土的春秋戰國遺物有青銅兵器和飾品,最引人矚目的是一件鎏金銅帶鉤,鉤面有多道凸脊,通體鎏金,在浙江地區較為罕見。該期遺存相當于越文化階段,鎏金銅帶鉤的發現,說明這一時期聚落等級較高。

遺存中還發現了漢晉時期的水井。水井群類型豐富,按井壁材質分為磚、石和土壙三類,保存完好,較為罕見,為了解寧波先民造井技術和用水歷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此外,該遺址發現的馬橋文化二次搬運形成的燒土堆、銅渣、表面有銅綠的石棒及銅器足等疑似與鑄銅相關遺存,為探究該時期的手工業遺存提供了線索。

東門村遺址自河姆渡文化四期至明清,幾無間斷,延續5000餘年,為探究聚落空間形態變遷等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歷史時期,作為句章故城和慈城古城鄰近聚落,為了解城市和周邊聚落布局情況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東門村遺址的發現為慈城的文化旅遊品牌添加了又一項重要的文化元素,彰顯了慈城的歷史文化底蘊,增添了慈城的文化魅力。

東門村遺址出土遺存之豐富、文化序列之完整,在浙江地區較為少見。為踐行文物保護「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十六字方針和增加慈城古城的文化魅力,經與建設方協商,計劃將遺址已發掘的核心區域進行原址回填保護,建設小型遺址公園,並將保存較好的六朝磚井作原址展示。結合復原模型、圖文介紹標誌等宣傳展示重要遺存,合理利用考古資源,讓公眾共享考古成果。

(責編:郭揚、張麗瑋)

相關焦點

  • 寧波發現一處延續5000餘年的聚落遺址
    新華社寧波12月17日電(記者顧小立)記者從浙江省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獲悉,寧波近期發現一處延續5000餘年的聚落遺址,該遺址的發現完善了寧波地區考古學文化序列,為探究聚落空間形態變遷等提供了重要案例。
  • ...紹地區廣富林文化時段序列, 寧波慈城發現一處延續五千餘年聚落
    東門村遺址航拍照17日,記者從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了解到,寧波慈城東門村發現一處延續五千年的聚落。專家表示,本次發掘的東門村遺址出土廣富林文化遺存較為豐富,填補了寧紹地區文化序列上這一時段的空白。據悉,廣富林文化為新石器時代末期的的一支考古學文化,主要分布在環太湖地區,目前江、浙、滬已發掘的廣富林文化遺址不到十處。
  • 寧波首次考古發現漢晉水井群!位於慈城一處延續5000餘年的聚落遺址
    寧波考古界又傳好消息!12月17日,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公布了江北慈城東門村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東門村遺址位於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東門村舊址,遺址北部和東部原本臨近小山丘,大體處於C形山岙內,海拔約2.6米,分布面積約18000平方米。
  • 浙江發現延續五千餘年聚落 將完善寧波考古學文化序列
    圖為東門村遺址馬橋文化房址 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供圖中新網寧波12月17日電(江楊燁)12月17日,記者從浙江省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了解到,寧波已完成慈城東門村遺址考古挖掘。據了解,東門村遺址自河姆渡文化四期至明清時期,幾無間斷,延續五千餘年。該遺址將完善寧波地區考古學文化序列。圖為東門村遺址出土馬橋文化遺物 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供圖東門村遺址位於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東門村舊址,遺址北部和東部原本臨近小山丘,大體處於C形山岙內,海拔約2.6米,分布面積約18000平方米。
  • 五千年時光更迭 這個聚落從未缺席
    寧波慈城東門村遺址:五千年時光更迭 這個聚落從未缺席光明日報記者 曾毅 光明日報通訊員 幹杉杉  12月17日,浙江省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公布了江北區慈城鎮東門村遺址考古發掘成果。這是一處延續5000餘年的聚落,從中發掘清理出各時期遺蹟現象179處,出土完整或可修復文物標本近600件。出土的遺蹟、遺物中,一件春秋戰國時期鎏金銅帶鉤,在浙江地區較為罕見;一處漢晉水井群,系寧波地區首次發現。最為難得的是,該遺址遺存年代從史前至明清可劃分為9個時期,歷史發展的連貫性非常少見。
  • 10大重要發現寧波佔了半壁江山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昨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在紹興揭曉。在全省10個入選項目中,寧波成功入選5個,按遺址主體年代先後分別為:餘姚井頭山遺址、餘姚施岙遺址古稻田、寧波鎮海九龍湖應家遺址、寧波江北慈城東門村遺址、餘姚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    該評選也被稱為「浙江考古界的奧斯卡獎」,代表年度省內考古最高榮譽。
  • 2020浙江考古十大重要發現揭曉 寧波佔"半壁江山"
    昨日,歷經一天半的精彩匯報與無記名投票評選,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正式揭曉,全省共有10個項目入選,寧波成功入選5個,按遺址主體年代先後,分別為:餘姚井頭山遺址、餘姚施岙遺址古稻田、寧波鎮海九龍湖應家遺址、寧波江北慈城東門村遺址、餘姚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
  • 2020年度浙江考古十大重要發現,有你家附近的嗎
    寧波鎮海九龍湖應家遺址 應家遺址位於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應家村,分布面積約12000平方米。寧波江北慈城東門村遺址 東門村遺址位於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東門村北,南距餘姚江4.5公裡,東南距塔山僅百餘米。東門村遺址出土遺存年代跨度大,時代特徵鮮明,尤其是廣富林文化和馬橋文化兩時期遺存的發現,為完善寧波地區考古學文化序列增加了新的材料。
  • 遊在寧波之名鎮名村遊:慈城古鎮
    這一消息令不少日本人震驚,一批又一批地漂洋過海來到慈城,懷著一種朝聖尋根的心情,一定要親眼看看這千年木屐,希望能從中找到一種文化的認同。據目前的發現,最早穿上木屐的人應該就是慈城人。正如李白所吟,「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 浙江考古奧斯卡|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2
    應家遺址發掘區航拍照一、商周時期遺存以第⑥層為代表。發現水井、灰坑、灰溝和基槽等各類遺蹟90餘處,以及400餘個柱洞。柱洞群所構成的建築單元是本次重要發現,推測其主體原為日常居住的幹欄式建築。寧波江北慈城東門村遺址考古發掘-商周發掘單位: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項目負責人:王光遠匯報人:丁風雅東門村遺址,位於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東門村北
  • 寧波慈城 保護開發與群眾利益雙贏(得意隨筆)
    出寧波市區西北角,行車10餘公裡,一座古色古香的江南小城讓人眼睛一亮。這裡便是寧波聯結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門戶」和「客廳」——享有「中國古縣城標本」美譽的江北區慈城鎮  作為寧波市的一項重點文化建設項目,耗資逾8億元的慈城古城保護開發,經過4年多的努力,開始向世人展示其獨特的魅力。
  • 寧波慈城成為國慶長三角旅遊首選多彩活動滿足不同需求成關鍵
    的問題,對上海、杭州、寧波等長三角主流城市的常住居民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寧波異軍突起,成為國慶全家出遊的首選。「我們家選寧波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寧波疫情控制的很好,很安全。其次,是喜歡寧波慈城古縣城的活動內容,看宣傳裡說,國慶期間慈城既有適合我們年輕人的音樂比賽和表演,也有老少皆宜的古風集市,古風演藝。這樣的話跟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去玩,大家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會尬。
  • 寧波又發現一處重要遺址!
    應家遺址位於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應家村舊址,分布面積約12000平方米。本次考古共發現古代水井、灰坑、灰溝、基槽、柱洞群、燒土堆等各類遺蹟約220餘處,出土陶、瓷、石、銅、木器等各類完整或可復原文物約1000餘件。
  • 國慶長假寧波旅遊業全面復甦 慈城古縣城榮膺人氣榜榜眼
    以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寧波為例,為了打好這一千載難逢的翻身仗,市內A級景區紛紛發力,為遊客出遊大開便利之門。據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發布的數據顯示,長假期間,全市累計接待遊客941.02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2.8%;實現旅遊總收入69.15億元,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5.93%,以上兩項指標均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寧波又發現一處重要遺址
    本次考古共發現古代水井、灰坑、灰溝、基槽、柱洞群、燒土堆等各類遺蹟約220餘處,出土陶、瓷、石、銅、木器等各類完整或可復原文物1000餘件。 商周時期遺存發現水井、灰坑、灰溝和基槽等各類遺蹟90餘處,還有近400餘個柱洞,柱洞群所構成的建築單元是本次重要發現,目前推測為幹欄式建築,功能主要為當時先民的日常住所。出土的一捆用麻繩捆綁的竹片,可能與先民的儲藏行為有關。
  • 寧波發現一處重要遺址
    本次考古共發現古代水井、灰坑、灰溝、基槽、柱洞群、燒土堆等各類遺蹟約220餘處,出土陶、瓷、石、銅、木器等各類完整或可復原文物1000餘件。應家遺址考古發掘工作照。商周時期遺存發現水井、灰坑、灰溝和基槽等各類遺蹟90餘處,還有近400餘個柱洞,柱洞群所構成的建築單元是本次重要發現,目前推測為幹欄式建築,功能主要為當時先民的日常住所。出土的一捆用麻繩捆綁的竹片,可能與先民的儲藏行為有關。
  • 寧波景點:慈城清風園(中國清官文化園)
    總體來說,乾淨整潔人少清靜,很棒的景點,古鎮裡面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咖啡館,茶室,和比較特色的一個餐廳,入口處有很多特色小吃,慈城年糕,王阿姨油贊子等都是寧波傳統美味小吃,千萬不要錯過。 周邊公交信息:慈城東門口 - 公交站 669米途經公交車:339-1路 339-2路 339路東山村 - 公交站 795米途經公交車:339-1路 339-2路 339路慈城南門 - 公交站 807米清道觀 - 公交站 851米途經公交車:339-1路 339-2路 339
  • 寧波慈城一處宅院,深藏著顯赫的藥商文化,很多當地人都不知道
    去過慈城無數次,每一次去總能發現一些新的地方,不外乎一處古蹟或一種特產。但這次不一樣,無意間闖入的地方,讓我非常震撼——慈城竟然擁有如此博大精深的藥商文化,這是之前怎麼也想不到的。國慶期間偶然發現很多人在門口排隊,牆上粘著」藥商博物館「字樣,一時好奇,就進去了。這是一幢江南庭院式的大宅,房屋套著房屋,連環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