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閻錫山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年紀輕輕就統治了山西地區。讀過歷史的同學們都知道,當年閻錫山主政山西的時候修建了一條同蒲鐵路,但是比較特殊的是這條鐵路是窄軌鐵路。當時在全國內流行的是標準軌道鐵路,當山西修成窄軌鐵路的時候,外界的火車就無法順利的進入山西,於是世人就批判閻錫山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達到割據的目的才這樣修建的,當然我們不否認教科書有它的嚴謹性,但是修建窄軌鐵路真的是僅僅因為這個原因嗎?
坎坷的修建歷程
說實話,同蒲鐵路可是閻錫山朝思暮想很多年的一條鐵路。早在1928年他便向南京國民政府提出了要修建同蒲鐵路的計劃,但是南京政府十動然拒,於是閻錫山決定依靠山西自己的力量來修建這條鐵路。想好了就幹,隨後閻錫山便聘請工程師進行勘測,工程師認為由於修建費用十分浩大,恐怕山西難以支撐,建議修建窄軌鐵路,很不幸的是,1930年中原軍閥混戰閻錫山下臺,同蒲鐵路的工程也隨之停擺。1932年,閻錫山再度執政,山西之後又重新籌劃修建同蒲鐵路。按理說閻錫山心心念念的同蒲鐵路必定是要好好去做的,但是為什麼他沒有按照世界通用標準去進行呢?這個原因就多了。
法國人所埋下的坑起到一定作用
說起山西修鐵路,從1896年就開始提出來了,然而在1902年才最終確定下來,當時的中國督辦鐵路總公司向俄法國合資銀行借款達4000萬法郎準備修鐵路,開始修建的時候,清政府發現法國人居然要修建窄軌鐵路,就趕緊阻止,而法國以地勢險峻,工程艱巨為藉口,堅持採用窄軌,工程師核算如果要是修建寬軌的話,就要再追加一億法郎,問題在於當時的華俄道勝銀行都不允許再增加借款。雙方相持了好久,最終清政府只好讓步。到了閻錫山主政時期,如果要是修建寬軌鐵路的話,那麼就和本省內部的鐵路相衝突,總不能再把原有的鐵路給拆毀重修吧?
閻錫山還要算一把經濟帳
說起經濟帳,就是錢了。當時山西資源豐富,經濟發達,但是畢竟當時軍閥混戰,民不聊生,這就讓閻錫山不得不考慮如何省錢了。當1932年要修建同蒲鐵路的時候,由於沒有採用國際上的標準軌道,閻錫山在國內飽受非議,很多人都說他想要當土皇帝,故意修窄軌要隔斷山西與外地聯繫,說什麼山西物資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在閻錫山看來,如果要是修成寬軌鐵路的話,不僅費用昂貴(具體參考前面說的把窄軌換成寬軌,要增加一億法郎的投入),而且長年難以盈利,工程師核算當時如果要是採用標準軌道,需要投資9000多萬元,而用窄軌只需要3400萬元,寬軌鐵路運營20年才能夠撈回投資在當時中國的經濟條件下,山西財政能夠支撐起起多久的虧損呢?一釐一毫皆為民脂民膏啊。如果要是修成窄軌鐵路的話,不僅費用少,而且能夠很快盈利,達到反哺山西的目的。
在閻錫山看來,如果要修成標準軌道鐵路可以等到有錢之後再去整改。事實證明,閻錫山是對的,1935年,剛剛修建好的同蒲鐵路就達成了純盈利116.4萬元,同樣在運營成本上,它每公裡才1.87萬元,而同期修建的其他鐵路比如江南鐵路最低的也將近4萬元。在算經濟上閻錫山是比較成功的。
省錢但是不摳門
關於拿經濟帳說事這一點外界多次嘲諷閻錫山,比如當時的上海英文報紙就刊登過一幅漫畫,主題是土財主的閻錫山一邊撥算盤,一邊念念有詞,今天又進多少錢?閻錫山摳門的形象便傳開了,然而他真的摳門嗎?
當時閻錫山雖然是聘請外籍工程師來主持修建鐵路,但是他還收攬一大批國內的知名專家,並給予優厚的待遇。當時給到他們月薪為400到500大洋,比當時的廳長的工資還要高,在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亂世裡面,這個待遇足以說明閻錫山的誠心,如果他摳門怎麼坑開這麼高的工資呢?
當然了,我們現在誇讚閆西山經營有方,並不是為他平反,畢竟一個反動派的一個軍閥修建鐵路本質上還是剝削百姓的,修建鐵路也有其自身維護統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