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央視財經《一槌定音》)我國古代人家,從中堂到書房,瓷器是日常陳設中體現身份的器物,特別是宮廷中的瓷器就更是講究。前不久熱播的《如懿傳》中,宮裡新晉冊封的娘娘,不小心碰了皇上心愛的甜白釉香爐,但是錯認成了普通的白釉,而遭到皇帝嫌棄「粗鄙」。
說起甜白釉,最著名當屬明永樂時期出產的,本期《一槌定音》中,一件號稱明永樂甜白釉暗刻雙龍紋盤來到節目現場,是真是假引得現場奪寶人紛紛猜度。內行人看門道,觀眾朋友看完了熱鬧,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關於甜白釉的門道,它究竟有什麼魔力深得永樂帝的厚愛呢?
甜白釉屬於白瓷系,最著名的當屬明朝永樂年間燒制的作品。早期白瓷是做減法,把青瓷中的青色去掉,就燒造出了白瓷,在永樂一朝達到了頂峰。這一時期的白瓷胎體薄到了極致,如果是素麵的,看上去就像只有釉層。如果加上劃花工藝,則需要借光線透視,才能看出紋飾或款識來。
其實「甜白」這個名字並不是永樂當朝出現的,因為白糖的第一次出現大約是明晚期,晶瑩透亮,味道比當時的黑糖紅糖更甜美。而給瓷器的顏色賦予一種味道,也是體現了當朝文人的浪漫情懷啊!
永樂年間生產的瓷器種類豐富,但永樂皇帝認為「王」字上面就是「白」所以一直崇尚白色。再加上當朝白瓷工藝水平的登峰造極,使得他喜歡白瓷的程度甚至遠勝過玉器,據傳有外藩使臣進貢了玉碗,他覺得玉器的顏色還不如自己這燒的白瓷好看,便退了回去。
拍賣場上明代永樂甜白瓷屢創天價,後世歷朝仿製無數,但最終也只能以前朝作品作為崇拜的榜樣而已。
不管是電視劇中的甜白釉還是節目中的甜白釉,一定是因為這種瓷器有它獨特的絕世之美,才能得到廣泛的青睞,想知道甜白釉究竟有多麼吸引人,千萬不要錯過本周日晚《一槌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