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白釉瓷器市場行情,風格特徵,明嘉靖白釉瓷器值多少錢?

2020-12-16 還盼洞若觀火

嘉靖白釉瓷的精細之作可以和永樂白釉相媲美,非常細潤光亮。只是嘉靖白釉瓷中時有雜質或微閃灰色,修胎亦不如永樂規矩,立器有接口,圓器圈足比永樂略矮而且修足欠精細。其中嘉靖仿洪武和永樂雲龍紋盤、碗,釉面光潔,無橘皮紋,器裡也有暗印龍紋。常見的白釉器有:方瓶、執壺、方鬥杯、碗、爐、罐等。一般白釉有光素、暗花兩種。

明嘉靖 白釉暗刻雲龍紋罐

德化瓷塑

德化位於福建省中部,為中國瓷器的著名產地。德化瓷器始於宋代,明代得到很大發展。隨著佛教在中國的興盛,神仙佛像等雕塑藝術引起了瓷工們的極大興趣。元朝,德化瓷塑佛像相當盛行。明代,已形成自己的技法和風格,成為中國瓷塑藝苑中一朵獨特的藝術之花。當時的民間瓷塑藝術家何朝宗不但精於泥塑木雕,更精於瓷塑,他所創作的瓷塑觀音,造型優美,神韻感人,線條柔和,衣紋深秀。坐者莊嚴肅穆,衣角柔和飄垂;立者衣巾臨風飄拂,儼然駕雲渡海。何氏瓷塑堪稱一絕,被日本和歐洲國家譽為「東方藝術」。

何氏的瓷塑如來、彌勒、菩提、達摩、羅漢等儀態生動,神採奕奕。瓷塑觀音有72種造型,大、小規格200多種。其中以十八手觀音、立蓮觀音、坐巖觀音、披坐觀音最為著名。進入本世紀50年代以後,德化白瓷恢復燒遺傳統產品390多種,現代題材產品日益增多。

特點:德化窯以燒制白釉瓷器聞名於世。白瓷瓷質優良,潔白如玉,釉面晶瑩,光澤如絹,通體透明,享有中國「象牙白」、「奶油白」、「中國瓷器之上品」的美稱。

明嘉靖 甜白釉仰鍾杯

如何鑑別白釉

任何一件青花和五彩、粉彩都以白釉做底色。白釉的配方各朝各代都不一樣,元朝的白釉有白裡發黃、白裡發藍。洪武時白釉有青白、青灰、卵白多種。永樂宣德的白釉均為白中泛青,肥厚晶瑩。成化時則是白而滋潤,厚如凝脂,細膩溫潤。弘治釉又分為青灰、卵白、亮青三種,在聚釉處閃出淡淡的青色。萬曆時釉色肥厚瑩潤,白中泛青較為光亮,釉層薄的有「貼骨釉」之稱。厚薄不均為此時之特點。清三代的釉總的來講是光潤細膩,白中泛青者為多,雍正朝開始為了用於五彩和粉彩瓷,故白釉中又出現了粉白和漿白兩種,粉白顯得光亮,漿白色澤更白。而現代仿品白釉皆為白中泛灰或黃,遠不及古瓷的白色好看。

近年來,拍賣場上也不乏嘉靖白釉瓷的身影,價格均在幾十萬至百萬間,過千萬者比較少見,今年北京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十面觀止——十面靈璧山居諸家藏明清珍瓷」專場拍賣向來是私人中國御瓷收藏翹楚之一,在這個專場中,一件明嘉靖甜白釉仰鍾杯以350萬人民幣成交。春拍保利(廈門)的另一專場,「玄覽—重要古董器物專場」專場拍賣中,一件明嘉靖白釉暗刻雲龍紋罐又以34.5萬人民幣成交。

明16世紀17世紀 德化白釉渡海觀音立像

相關焦點

  • 美到極致是自然:帶甜味的白釉瓷器
    作者:馮瑋瑜如果說,既沒有複雜圖案紋飾、也沒有豐富色彩搭配的單色釉瓷器,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自然之美,那麼白釉瓷器就是單色釉瓷器裡,對「美到極致是自然」這一境界的經典詮釋。讓我們走進明代、宋代,欣賞這種最純潔最純淨的顏色。
  • 關於歷史上白釉瓷器,必須知道的事
    白釉瓷器是在青釉瓷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顏色的不同是因為釉中含鐵元素多少決定。白釉瓷器是在青器基礎上提純,去除鐵及雜質,當釉中含鐵量低於3%時,釉面呈現出的就是白色。白釉瓷器自隋唐燒製成功以來已經成為中國陶瓷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品種,工藝百花齊放,獨具時代特徵。
  • 歷代白釉瓷器特點總結
    白釉瓷器雖然裝飾並不豔麗,但是回歸本真之感更加獨特。白釉瓷器歷史悠久,自隋朝發展成熟以來,直到明清時期仍然傳承和創新,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瓷器精品。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歷代白釉瓷器的特點,通過全面的介紹,使您了解豐富的白釉瓷器收藏知識。
  • 明永樂青花瓷器市場行情,風格特徵,明永樂青花瓷器值多少錢?
    永樂青花瓷器的釉,基本上為白中泛青色,少數器有開片。青花有暈散現象。永樂青花(包括其他品種)瓷器的製作,除大盤、扁瓶等少數大件器外,多數器物的底部均已施釉,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時代特徵。第三:永樂青花紋飾帶有明顯的元代遺風,自成風格。如永樂龍紋身體瘦長,但比元代略肥,常見者為直披髮和豎披髮兩種姿態,爪比元代肥實。宣德龍紋身體變肥有披髮、豎發以及前衝發等數種姿態。永樂鳳紋較少,宣德則鳳紋多見,或龍鳳並用,或鳳紋與番蓮、雲紋相配。
  • 中國白釉瓷器(隋代-明代的白色變化)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瓷器裝飾方式中的另外一種裝飾方式叫「釉裝飾」方法。今天還是以天津博物館館藏的幾件不同時期的白釉瓷器來和大家分享白釉的發展。我們在前幾期分享的時候提到了瓷器按照裝飾方式分為「釉裝飾」和「彩裝飾」。
  • 白釉瓷器:從南北朝到現在明清時期都有哪些特點和時代特徵?
    白釉瓷器是我國古瓷中歷史比較悠久的一類瓷器,它萌發於南北朝,到隋朝時就已經發展成熟。白釉最早出現在漢代,比青釉瓷器晚了400多年,白釉瓷器開始是青白色的,因為瓷器中鐵的含量高於1%就是青色的,少於%1就是白瓷了,所以中國白瓷經歷青瓷、青白瓷、卵白釉、甜白釉、象牙白、白釉的發展過程。中國歷史上白瓷產地有德化白瓷、定窯白瓷以及刑窯白瓷等。
  • 五代定窯白釉瓷器8件,戰亂遺留下的璀璨,每1件都是精品!
    定窯白瓷五代定窯白釉瓷器8件,戰亂遺留下的璀璨,每1件都是精品!很難想像,在這樣一個戰亂年代能夠有多少珍貴璀璨的文物留下來。儘管如此,五代還是有包括書畫、青銅器,甚至瓷器等流傳了下來,由於篇幅所限,沒有辦法一一談到,本文我們就說說五代定窯白釉瓷器吧。
  • 明永樂皇帝是「白瓷控」 喜歡用甜白釉瓷器(圖)
    【故宮珍品瓷器】  宋·哥窯青釉梅花式洗  別具一格的「缺陷美」  哥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宋代哥窯瓷器的造型莊重、古樸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獨特神奇的紋片為裝飾而著稱。此次來自故宮的哥窯青釉梅花式洗,就讓我們領略了這一特色。
  • 淺談嘉靖朝御窯瓷器
    明嘉靖 澆黃地礬紅彩海水雲龍紋蓋罐從傳世品和出土物看,嘉靖朝景德鎮御器廠燒造的瓷器數量比以往各朝均明顯增加,但質量卻有所下降。所燒造瓷器品種有青花、澆黃地青花、青花加礬紅彩、澆黃地青花加礬紅彩、紅綠彩、五彩、鬥彩、澆黃地礬紅彩、澆黃地綠彩、澆黃地紫彩、白地綠彩、白地黃彩、白地礬紅彩、白地孔雀綠彩、礬紅地綠彩、灑藍地孔雀綠彩、紫地孔雀綠彩、素三彩、白釉、祭藍釉、回青釉、醬釉、仿龍泉釉、孔雀綠釉、澆黃釉、澆綠釉(瓜皮綠釉)、茄皮紫釉、礬紅釉、灑藍釉、白釉金彩、回青釉金彩、礬紅釉金彩、澆黃釉金彩、醬釉金彩、澆綠釉金彩
  • 臺北故宮珍藏的明代永樂甜白釉瓷器鑑賞
    明代永樂年間甜白釉瓷器的出現,讓人耳目一新,它比唐宋時期的白瓷、元代的卵白瓷更純潔、更滋潤、更剔透。因此,更令人愛不釋手。
  • 甜白,永樂大帝的白釉情結
    摘要:甜白瓷是在暗花刻紋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溫潤如玉的白釉然後燒制而成。景德鎮甜白釉的燒製成功,為明代五彩和鬥彩瓷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景德鎮窯青白釉品種流行於明代,以永樂、宣德紅釉及甜白釉為貴。甜白釉瓷器以碗、 盤、小壺、高足杯、梅瓶為多見,還有雙耳瓶、玉壺春瓶等。甜白釉瓷器特徵永樂甜白除了白釉有像白糖一樣膩白的感覺以外,胎體迎光或者用強光手電照射,可以呈現淺淡的粉紅色。
  • 中國陶瓷文化,永樂時期甜白釉瓷器中的珍品,署有年款的高足碗
    確認永樂青花壓手杯的更重要意義在於,它使我們明確了永樂御窯青花壓手杯開創了明、清官窯瓷器上以青花料書寫帝王年號款之先河。【甜白釉劃花纏枝蓮紋梅瓶】明永樂/高24.8釐米 口徑4.5釐米 足徑10釐米瓶小口,肩下漸斂,脛處略外撇,圈足,砂底無釉。
  • 探秘:定窯中的白釉易定款刻花梅瓶
    自古以來不論是收藏者還是使用者,傳統的區分方法是看其有無款識,北宋定窯瓷器有款識者即為貢瓷,反之為一般民用瓷,今天咱們就說說定窯中的易定款白釉刻花梅瓶。關於「易定」的含義,著名陶瓷學家汪慶正先生從「易」是陽的古代寫法考慮,認為「易定」似乎可以解釋為曲陽定瓷。著名陶瓷學家呂成龍先生根據「易」在古代有交換的意思,認為「易定」是可以用來交換的定瓷。
  • 甜白釉和白瓷區別 甜白釉正品鑑定是怎樣
    瓷器這個物品,古往今來一直都是在流行的前列中,瓷器不論是在裝飾效果還是使用情況上,都會特別好,但是在與選擇方面,也只有很到位才可以,往往事情不做到極致,肯定也是沒有太好的效果,而瓷器選擇也同樣,近期較流行的應該就是甜白釉與白瓷,那麼甜白釉和白瓷區別?甜白釉正品鑑定是怎樣?
  • 甜白釉和白釉有啥區別?收藏愛好者必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一槌定音》)我國古代人家,從中堂到書房,瓷器是日常陳設中體現身份的器物,特別是宮廷中的瓷器就更是講究。前不久熱播的《如懿傳》中,宮裡新晉冊封的娘娘,不小心碰了皇上心愛的甜白釉香爐,但是錯認成了普通的白釉,而遭到皇帝嫌棄「粗鄙」。說起甜白釉,最著名當屬明永樂時期出產的,本期《一槌定音》中,一件號稱明永樂甜白釉暗刻雙龍紋盤來到節目現場,是真是假引得現場奪寶人紛紛猜度。
  •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
    黃釉為歷朝帝王所推崇的專屬顏色,明清時期對於黃釉瓷器的管理極為嚴格,無論是祭祀還是禮儀制度,都對黃釉瓷器有明確的規定。明嘉靖 黃釉仰鍾杯高8.1、直徑12.2 釐米。侈口,弧腹,仰鐘形,圓圈足,通體施黃釉,足跟露胎,底以青花書「大明嘉靖年制」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
  • 青白釉VS天青釉,傻傻分不清!
    青白釉介於青白二色之間的一種釉色,又稱「影青」。創始於北宋前期,以景德鎮窯為代表。青白釉瓷器胎骨潔白,釉料中三氧化二鐵含量低於0.99%。釉質細薄晶瑩潤澤,質感如玉,加上胎體極薄,器上的暗雕花紋內外都可以映見,在花紋邊上,顯出一點淡青色暗影,其餘幾乎都是白色,故又有影青、映青、隱青、罩青之名南宋時,以景德鎮為中心形成了南方青白瓷系,除景德鎮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燒青白釉瓷器的窯場。元代的青白釉比宋代的青色略深,不似宋代那樣清澈透亮,形成明顯的時代風格。
  • 琺瑯彩瓷器價格一路猛漲
    五彩五彩瓷器,明嘉靖時期產生,有五彩和青花五彩。特徵:胎釉和青花、鬥彩相似,色彩主要為紅、黃、藍、綠、紫、黑等,但以紅彩為主,其繪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畫人的顏面,不填顏色,用紅色筆加勾,多用小開片,裂紋向下而緊合。
  • 市博物館「鎮館之寶」——白釉貼花折枝花紋梅瓶 亭亭如少女 工藝...
    出土於寮步鍾松雪家族墓據市博物館副館長張龍介紹,2003年2月,寮步鎮在進行工業園區建設時,在上屯村響堂嶺發現一處明代家族墓葬群(共8座),經全面發掘和清理,出土了陶器、瓷器、金器、銀器、錫器、木器、銅錢和石墓誌等文物60多件,其中就包括這對稀世梅瓶。
  • 同為傑出白瓷,明代「甜白釉」與德化白瓷有何區別
    明代德化白瓷香爐第一種:元代「樞府瓷」、明代甜白釉這裡將兩種名稱的瓷器放在一起介紹,是因為這兩種瓷器確為同一種瓷1、「甜白釉」的釉面白度遠超卵青色的樞府瓷,也可以這樣說,此時的甜白釉已經擺脫了自宋代以來青瓷的基本特徵。2、甜白釉的釉面乳濁感更加嚴重,它是明代以來各種彩瓷的基礎,明青花、鬥彩、釉裡紅均得益於此,這種富含乳濁感的瓷器素有「白如凝脂、素如積雪」之稱,大家可以腦補一下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