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白釉瓷的精細之作可以和永樂白釉相媲美,非常細潤光亮。只是嘉靖白釉瓷中時有雜質或微閃灰色,修胎亦不如永樂規矩,立器有接口,圓器圈足比永樂略矮而且修足欠精細。其中嘉靖仿洪武和永樂雲龍紋盤、碗,釉面光潔,無橘皮紋,器裡也有暗印龍紋。常見的白釉器有:方瓶、執壺、方鬥杯、碗、爐、罐等。一般白釉有光素、暗花兩種。
德化瓷塑
德化位於福建省中部,為中國瓷器的著名產地。德化瓷器始於宋代,明代得到很大發展。隨著佛教在中國的興盛,神仙佛像等雕塑藝術引起了瓷工們的極大興趣。元朝,德化瓷塑佛像相當盛行。明代,已形成自己的技法和風格,成為中國瓷塑藝苑中一朵獨特的藝術之花。當時的民間瓷塑藝術家何朝宗不但精於泥塑木雕,更精於瓷塑,他所創作的瓷塑觀音,造型優美,神韻感人,線條柔和,衣紋深秀。坐者莊嚴肅穆,衣角柔和飄垂;立者衣巾臨風飄拂,儼然駕雲渡海。何氏瓷塑堪稱一絕,被日本和歐洲國家譽為「東方藝術」。
何氏的瓷塑如來、彌勒、菩提、達摩、羅漢等儀態生動,神採奕奕。瓷塑觀音有72種造型,大、小規格200多種。其中以十八手觀音、立蓮觀音、坐巖觀音、披坐觀音最為著名。進入本世紀50年代以後,德化白瓷恢復燒遺傳統產品390多種,現代題材產品日益增多。
特點:德化窯以燒制白釉瓷器聞名於世。白瓷瓷質優良,潔白如玉,釉面晶瑩,光澤如絹,通體透明,享有中國「象牙白」、「奶油白」、「中國瓷器之上品」的美稱。
如何鑑別白釉
任何一件青花和五彩、粉彩都以白釉做底色。白釉的配方各朝各代都不一樣,元朝的白釉有白裡發黃、白裡發藍。洪武時白釉有青白、青灰、卵白多種。永樂宣德的白釉均為白中泛青,肥厚晶瑩。成化時則是白而滋潤,厚如凝脂,細膩溫潤。弘治釉又分為青灰、卵白、亮青三種,在聚釉處閃出淡淡的青色。萬曆時釉色肥厚瑩潤,白中泛青較為光亮,釉層薄的有「貼骨釉」之稱。厚薄不均為此時之特點。清三代的釉總的來講是光潤細膩,白中泛青者為多,雍正朝開始為了用於五彩和粉彩瓷,故白釉中又出現了粉白和漿白兩種,粉白顯得光亮,漿白色澤更白。而現代仿品白釉皆為白中泛灰或黃,遠不及古瓷的白色好看。
近年來,拍賣場上也不乏嘉靖白釉瓷的身影,價格均在幾十萬至百萬間,過千萬者比較少見,今年北京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十面觀止——十面靈璧山居諸家藏明清珍瓷」專場拍賣向來是私人中國御瓷收藏翹楚之一,在這個專場中,一件明嘉靖甜白釉仰鍾杯以350萬人民幣成交。春拍保利(廈門)的另一專場,「玄覽—重要古董器物專場」專場拍賣中,一件明嘉靖白釉暗刻雲龍紋罐又以34.5萬人民幣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