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瓷器:從南北朝到現在明清時期都有哪些特點和時代特徵?

2020-12-16 新零售小白

白釉瓷器是我國古瓷中歷史比較悠久的一類瓷器,它萌發於南北朝,到隋朝時就已經發展成熟。白釉最早出現在漢代,比青釉瓷器晚了400多年,白釉瓷器開始是青白色的,因為瓷器中鐵的含量高於1%就是青色的,少於%1就是白瓷了,所以中國白瓷經歷青瓷、青白瓷、卵白釉、甜白釉、象牙白、白釉的發展過程。中國歷史上白瓷產地有德化白瓷、定窯白瓷以及刑窯白瓷等。

北宋時期,制瓷工匠們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了完全成熟的程度。此時燒制的青白釉瓷器,白而不瑩,白中閃灰,清淡高雅,形秀色潤。明清時期,德化窯燒制了色澤光潤明亮的「象牙白」,永樂窯燒制了釉色溫潤如玉的「甜白釉」,這些都不失為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白釉是瓷器傳統釉色之一,真正的白釉應該是乳白色的乳濁釉,這種釉是近代才發明的。我國古代僅有元代樞府釉是失透的,其他白釉並不是白色的釉,而是將不含金屬氧化物呈色元素的釉料施於胎骨潔白的器物上,入窯高溫燒制而成的透明釉, 釉色因白潤瓷胎的映襯而顯出白色,現在習慣上將這種透明釉也稱為白釉。

唐、五代時期,白瓷在北方有很大的發展,增加釉面白度的措施由施化妝土改為選用高質量原料,提升了釉面光潔度接近高級細瓷標準。

 白釉渣鬥,高9.9cm,口徑12cm,足徑6.9cm。

渣鬥口外撇,口沿呈漏鬥形碗狀,扁圓腹,平底。器裡外施白釉,底無釉。此件渣鬥胎質潔白細膩,釉色瑩潤雪白,造型規整大方,在唐代白瓷中屬上乘之作。

代表宋代白瓷最高水平的定窯,白瓷燒制技術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釉色透明瑩亮為釉下彩釉上彩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定窯白釉花口盤,北宋,高2.4cm,口徑13.8cm,足徑8.2cm。
定窯白釉花口盤,北宋,高2.4cm,口徑13.8cm,足徑8.2cm。

 明清時期白瓷多為祭器,故數量不多,但不失精品。

景德鎮和德化發明了一些新白釉品種,明代甜白瓷的主要燒制在永樂、宣德兩朝。永樂甜白瓷有厚、薄兩種, 薄的一種主要是碗、盤、高足杯等類小件器,能達到光照見影的程度,這是有名的"薄胎"器,可以薄到半脫胎的程度:其他大件器都屬厚胎。

甜白釉僧帽壺,明永樂,高19.7cm,通流長16.7cm,足徑7.5cm。

清代康熙、雍正時對永樂的仿製也很成功。另外福建德化白瓷也以白瓷器享譽世界,釉細膩瑩潤,隱現肉紅色。有"象牙白"、"象牙黃",生產的品種包羅萬象,從佛前供器瓷雕到生活用品都大量燒制。著名藝人有何朝宗,林朝景等。

博物館,徵購,藏品139,67,371,711

德化窯白釉楸葉式洗,清康熙,高2.9cm,長13.2cm,寬11cm。

仿定窯白釉凸花蟠螭紋鳩耳尊,清乾隆,高20cm,口徑7.6cm,足徑7.8cm。

相關焦點

  • 歷代白釉瓷器特點總結
    白釉瓷器雖然裝飾並不豔麗,但是回歸本真之感更加獨特。白釉瓷器歷史悠久,自隋朝發展成熟以來,直到明清時期仍然傳承和創新,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瓷器精品。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歷代白釉瓷器的特點,通過全面的介紹,使您了解豐富的白釉瓷器收藏知識。
  • 明代永樂和宣德時期的瓷器特點有哪些?
    下面我們就從瓷器的釉色、器型和造型、紋飾、官窯和民窯等分析各有和不同這兩時期瓷器的釉色特點;在釉色上,主要有青花、白釉、青釉、紅釉、影青、冬青、藍釉、醬釉、釉裡紅、青花釉裡紅、青花礬紅彩等等,尤其被稱為「人造寶石」之稱的紅釉。
  • 明嘉靖白釉瓷器市場行情,風格特徵,明嘉靖白釉瓷器值多少錢?
    嘉靖白釉瓷的精細之作可以和永樂白釉相媲美,非常細潤光亮。只是嘉靖白釉瓷中時有雜質或微閃灰色,修胎亦不如永樂規矩,立器有接口,圓器圈足比永樂略矮而且修足欠精細。其中嘉靖仿洪武和永樂雲龍紋盤、碗,釉面光潔,無橘皮紋,器裡也有暗印龍紋。常見的白釉器有:方瓶、執壺、方鬥杯、碗、爐、罐等。
  • 永樂時期瓷器特點,拍賣1.4億不是沒有道理
    永樂瓷器在繼承元代瓷器工藝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此時期紅釉、甜白釉、青花瓷器獨樹一幟,在明清兩代瓷器中佔有重要地位。永樂瓷器器型比較優美秀麗,胎體厚薄適中,圈足矮淺,修胎工整。盤、碗等器型多有塌底現象,大盤為細沙底,琢器腹部接胎痕已經不是很明顯。這時期器型開始增多,受外來文化影響,出現了如:無擋尊、執壺、花澆、僧帽壺、魚簍尊、八方燭臺、折沿盆等新的造型。
  • 高古瓷為何敗給了明清瓷器
    一種說法是,高古瓷應是指包括東漢在內的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各朝代所製作燒成的各種瓷器。當然這種說法也是存在質疑的,比如說有人就認為,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瓷器還沒有真正達到學術意義上的瓷器標準,只是處於半瓷半陶的性質,到隋代才有真正意義上的瓷器出現。因此,高古瓷僅指隋唐五代宋元時期燒制的瓷器!
  • 美到極致是自然:帶甜味的白釉瓷器
    作者:馮瑋瑜如果說,既沒有複雜圖案紋飾、也沒有豐富色彩搭配的單色釉瓷器,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自然之美,那麼白釉瓷器就是單色釉瓷器裡,對「美到極致是自然」這一境界的經典詮釋。讓我們走進明代、宋代,欣賞這種最純潔最純淨的顏色。
  • 元明清三代青花瓷器特點詳細對比介紹
    青花瓷器備受世人喜愛,也備受世人矚目。青花瓷器的淡雅之風和優美的器型一直吸引著廣大收藏愛好者的投資目光。但是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器各有時代特點,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答疑解惑,詳細介紹這三朝青花瓷器的特點對比和歷史知識,使您品鑑青花瓷器知識的同時,見證我國的瓷器文化史。
  • 關於歷史上白釉瓷器,必須知道的事
    白釉瓷器是在青釉瓷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顏色的不同是因為釉中含鐵元素多少決定。白釉瓷器是在青器基礎上提純,去除鐵及雜質,當釉中含鐵量低於3%時,釉面呈現出的就是白色。白釉瓷器自隋唐燒製成功以來已經成為中國陶瓷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品種,工藝百花齊放,獨具時代特徵。
  • 知識篇:乾隆時期瓷器及瓷器款識特點
    今天與大家分享乾隆時期瓷器以瓷器款識特點:一、乾隆時期瓷器特點1、乾隆時期瓷器,除部分裝飾風格仍沿襲康熙、雍正遺風外,有集堆貼、彩繪、鏤孔、色釉等裝飾在單個瓷器上面的情況。5、乾隆時期青花瓷器青色雅麗,裝飾圖案的果實、葉瓣部位往往用點青法上色,因此有不同深淺的層次感。凡是用塗抹法上色的,則能看到和康熙時期一樣的水印指捺紋。6、乾隆時期豆青、仿哥釉、茶葉末釉等瓷器,色釉與胎的交接處,往往能看到細小的鋸齒紋,尤其以民窯瓷器為甚。
  • 中國陶瓷文化,永樂時期甜白釉瓷器中的珍品,署有年款的高足碗
    其造型和外壁上的紋飾與碗心畫葵花朵者相同,大小也相若。永樂青花壓手杯是見於明代文獻記載的古瓷名品,歷史上不斷有仿品出現,明代萬曆、清代康熙、民國及20世紀80年代以來,都曾仿燒過。但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四件永樂青花壓手杯,經過故宮博物院幾代古陶瓷專家的深入、細緻研究,可以確鑿無疑地將其定為永樂時期景德鎮御窯製品。
  • 「天下一」與「近悅遠來」:明清時期的漳州窯外銷瓷器
    漳州窯的外銷瓷以平和縣的南勝、五寨地區最為集中和最具代表性,目前的研究證實,揚名海外的「汕頭窯」、「克拉克瓷」、「交趾瓷」、「吳須赤繪」等著名外銷瓷品種的產地其實都在漳州各縣,可以歸屬漳州窯系。漳州在宋、元時期就開始大規模燒造瓷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是當時外銷瓷的主要產地之一。這和同時期漳州月港的興起密切相關。
  • 同為傑出白瓷,明代「甜白釉」與德化白瓷有何區別
    元代時期景德鎮在前朝的基礎上,出現了一種名為「卵白柚」的瓷器,是當時的一個新品種,今人在器物上發現了「樞府」字樣,因此人們稱之為「樞府」窯器,樞府就是元代大名鼎鼎的浮梁瓷局,興建於1369年,延續至明·洪武時期,卵白柚已成為宮廷用瓷,從窯址出土的瓷片來看,此時的卵白釉已經有了向永樂「甜白釉」發展的趨勢。
  • 細數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的那些寶貝之<中國瓷白釉瓷>
    白釉瓷器是我國古瓷中歷史比較悠久的一類瓷器,它萌發於南北朝,到隋朝時就已經發展成熟。到了唐代,白釉瓷器又有新的發展,瓷器燒成溫度達到了1200°C,瓷的白度也達到了70%以上,接近現代高級細瓷的標準,這一成就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中國白釉瓷器(隋代-明代的白色變化)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瓷器裝飾方式中的另外一種裝飾方式叫「釉裝飾」方法。今天還是以天津博物館館藏的幾件不同時期的白釉瓷器來和大家分享白釉的發展。我們在前幾期分享的時候提到了瓷器按照裝飾方式分為「釉裝飾」和「彩裝飾」。
  • 明代瓷器,不為人知的秘密
    它創燒於北宋晚期,因其以汝白釉施注的瓷器為主要特徵,故名為汝窯。瓷器收藏小辭典:生瓷———也稱反瓷。指不施任何釉即入高溫爐窯中,燒制而成的無釉瓷器。 最早的生瓷是在萬曆前後的景德鎮窯,到了清光緒時期更為普遍更為精細。其特點是:器身均有浮雕圖案,器物多見於文房用具。造型: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鑑別真偽的重要依據。
  • 明代永宣甜白釉色瓷器特點和瓷器鑑賞
    永宣甜白釉色瓷器特點 甜白釉瓷是由明永樂年間景德鎮官窯創製的一種高白度瓷器,是在暗花刻紋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溫潤如玉的白釉,經高溫燒制而成。 永樂時期甜白釉器物是宮中主要用瓷。
  • 知識篇:雍正時期瓷器及瓷器款識特點
    今天與大家分享雍正時期瓷器及瓷器款識特點:一、雍正時期瓷器特點1、雍正時期的瓷器,除了以仿明代永樂、宣德及成化瓷器為最普遍外,其突出的器型有牛頭尊、貫耳瓶、四連瓶、燈籠瓶、如意耳尊、桃洗及高足琵琶尊等。
  • 黃釉瓷器的鑑別要領和歷代特點
    黃釉,是一種以氧化鐵、氧化鎂、氧化錫為做色劑,在氧化氣氛下燒成的釉色,最早出現在漢代的釉陶上,熟悉古瓷器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早在商周時期的出土的瓷器上也有偏黃的器物,但是這些都不算真正的黃釉,屬於青釉。黃釉的種類分為兩種一種高溫釉一種低溫釉。
  • 明清翼龍紋時代特點
    應龍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殺了蚩尤和夸父。由於戰爭消耗能量過大,再也無力振翅飛回天庭,就悄然來到南方蟄居在山澤裡。閒居南方,應龍整日無所事事。物華變幻,鬥轉星移,一轉眼就到了大禹時代,洪水滔天,生靈塗炭。大禹肩負起拯救蒼生的重任,應龍前來幫忙,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
  •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
    黃釉為歷朝帝王所推崇的專屬顏色,明清時期對於黃釉瓷器的管理極為嚴格,無論是祭祀還是禮儀制度,都對黃釉瓷器有明確的規定。明嘉靖 黃釉仰鍾杯高8.1、直徑12.2 釐米。侈口,弧腹,仰鐘形,圓圈足,通體施黃釉,足跟露胎,底以青花書「大明嘉靖年制」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