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六
「卡西尼」號飛船
北京時間12月24日,「卡西尼」從1200千米的高空再次掠過泰坦(土衛六),這是它和「惠更斯」分離前最後一次掠過它。
在這樣的高度,我們能用肉眼分辨出「泰坦」所特有的「藍天和白雲」。這顆激動人心的星球更多的秘密我們必須穿越它濃密的大氣才能知道。
「卡西尼」所攜帶的子探測器—「惠更斯」號,於美國東部時間12月24日午夜(北京時間2004年12月25日中午)與「卡西尼」號成功分離,據NASA報導,分離過程十分順利,「惠更斯」開始獨自踏上登陸土衛六的歷程。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將以每小時2萬公裡的速度衝入土衛六大氣層,並最終在土衛六表面南緯10°,東經160°附近區域著陸。而那一天,將是揭開所有秘密的時刻,關於「泰坦」所有的傳奇:「海洋」、「生命」、「藍天和白雲」,將在那時繼續或者終結。「卡西尼」將在同一時刻掠過「惠更斯」的著落點的上空,從數千公裡的高空記錄下這一「人類探索地外生命的偉大時刻」。
「惠更斯」探測器由法國阿爾卡特空間公司負責製造。該項目負責人席佩爾表示,這7年中,他們每過半年都會通過遙測檢查「惠更斯」號的「身體狀況」。最近一次檢查(北京時間12月24日)表明,探測器狀態良好。
進入土衛六大氣層
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將進入土衛六大氣層,當「惠更斯」下降到距土衛六表面170千米的高度時,打開降落傘減速,同時拋掉隔熱底板,探測器所攜帶的各種科學儀器將開始分析土衛六的大氣層和表面。
測得的數據將發送到卡西尼號上,再把數據轉發回地球。
在探測器下降的最後幾百米,探測器上的白光燈將照亮土衛六的表面,使電腦能對其表面成分進行光譜分析,在整個下降過程中,母船將對探測器發回的無線電信號頻移進行持續的監測,由此推斷出土衛六上風的強度,而探測器上的大氣結構探測儀(HASI)則將測量溫度、氣壓以及探測這顆星球是否存在導致閃電的電場。整個下降過程預計將持續兩個半到三個小時。
著路將相當平緩
當然,我們並不能保證「惠更斯」號探測器百分之百安全地著陸,但是科學家們對土衛六表面是否被液態物質所覆蓋?是否存在生命?是否僅僅是一顆荒涼的冰質衛星?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惠更斯」號攜帶了一套地表科學儀器組件(SSP),它將在探測器著陸的最後階段發出聲波,以測量土衛六表面的崎嶇程度,HASI也將藉助雷達信號進行類似的測量。與此同時,「卡西尼」將累計環繞土衛六40次。
「惠更斯」號探測器著陸的最後階段將相當平緩,其速度只有每秒幾米。在著陸的那一剎那,探測器上的加速計將極其迅速地把數據通過高頻天線發送出去,由此可以在最短時間確定土衛六的表面的性質,它究竟是硬表面、積雪的表面還是液態的表面(水或者其它液化物的海洋)
沉入土衛六的「海洋」
如果探測器在著陸後還能繼續工作的話,那麼它有3到30分鐘的時間向「卡西尼」號母船發送數據,直到「卡西尼」號在土衛六的地平線消失為止。預計探測器將掉入到土衛六的「海洋」裡,它密閉的結構將可以測量這個遙遠海洋的溫度、密度和其他特性。與此同時,它將拍攝圖象,而探測器上的電腦也將嘗試對成分進行進一步分析。根據設計,探測器將緩緩沉入這顆遙遠星球的海洋中,然後嘗試再次浮起,向「卡西尼」號母船發送最後的信號,或許到那個時候,隨著「惠更斯」艱難地浮起,一些關於地外生命的偉大發現將震撼整個地球。
新聞連結 最後的結果
成功:將成為人類探索地外生命歷史上最劃時代的事件,土衛六上形形色色地迷題將被一一揭開,當然,土衛六是否存在生命?—或許將給我們帶來這一激動人心的答案。
失敗:惠更斯探測器可能在進入土衛六那稠密的大氣層時燒毀,也可能在最後階段撞上土衛六的山脈而失事,由於卡西尼計劃是人類有史以來投資最多、期望最高的探索地外生命計劃,惠更斯探測器在最後關頭的失敗將極大挫傷人類探索宇宙、尋找地外生命的熱情。美歐等國執行此類計劃的任務撥款無疑將大大受到影響,很多正在醞釀中的太空探索計劃可能胎死腹中。
「卡西尼」探測器
卡西尼(Cassini-Huygens)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的一個合作項目,主要任務是對泰坦(土衛六)以及土星的其他衛星進行空間探測。卡西尼土星探測器是人類迄今為止發射的體形最大、複雜程度最高的行星探測器。為完成探索土衛六這一激動人心的計劃,卡西尼讓同時代的其他行星探測器相形見絀:卡西尼重量超過5噸,足有兩層樓那麼高。我們這顆星球還沒有發射過如此之大的遠程空間探測器。
對於一個要在茫茫太空中獨自旅行35億公裡的機器來說,科學家相信探測器龐大的體積和重量是必要的:探測器需要更多的燃料以備不時之需;探測器需要更大的天線向地球傳回數據;就連探測器所攜帶的發電用核燃料也是最多的。由於卡西尼號要飛行到距離太陽很遠的地方,使用太陽能電池就顯得有些杯水車薪。作長距離旅行的行星際探測器,卡西尼攜帶放射性同位素發電機。這種發電機利用放射性元素裂變產生的熱量和宇宙中溫度的溫差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