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剛立秋,一場颱風的呼嘯,多地暴雨,牽動萬千國人的心。帝都也連下了幾場雨,入夜微涼,晨起清爽,秋味來勢洶洶,又到了貼秋膘的時候,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道街邊小館隨處可見的家常菜,宮爆雞球(宮爆雞丁)。
國內宮爆雞丁主要有三個版本,魯菜版用雞胸肉,必須有花生米和幹辣椒,主要突出糊辣味;川菜版用雞腿肉,配菜有筍丁或馬蹄丁,要急火爆炒;貴州版是鹹辣酸甜口,以此區別川菜。而在國外,宮爆雞丁相當於一個菜系,分為美國味宮爆雞丁、英國味宮爆雞丁、法國味……由此可見,宮爆雞丁在國外實紅。
還有一個則小故事佐證。2015年9月22日,羅馬教皇方濟訪問美國,老教皇就想吃華盛頓唐人街中餐館「老李記」的宮爆雞丁。據說老教皇年輕的時候,在美國參加交流活動吃過一次,便念念不忘,記了20年,最後在FBI的護送下,很低調的在「老李記」吃了一頓宮爆雞丁。在國外的影視劇中也常見宮爆雞丁的身影,如:
《老友記》第一季11集Chandler的母親在電視上說她喜歡吃kung pao chicken.
《白宮風雲》第二季18集Sam說」Get the kung pao chicken and come back here.」
《吉爾莫女孩》第二季15集Lorelai對Jess說」Youve got garlic chicken,kung pao chicken.」
《聖女魔咒》第四季4集Phoebe」kung pao chicken.」
《遙遠星際》第四季20集John說」Ill have the kung pao chicken,You want a spring roll?」
……
國內說到宮保雞丁的興起,不得不提一個人,丁寶楨(公元1820-1886年),字稚璜,貴州平遠人,同治元年(1863年)始任山東按察使,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升四川總督,為官清廉,整頓吏治,興辦洋務,興修水利,體恤民困,時人贊其「清絕一世」,在中國近代史上,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沈葆楨等人同為「中興名臣」。
相傳一日,丁寶楨在濟南微服私訪,到了中午,正覺飢腸轆轆之時,聞到一股香味,便循著香味走進一戶農家院。見一中年男子正在炒菜,上前詢問所做何菜,男子回答「爆炒雞丁」,並邀請丁寶楨品嘗。丁寶楨嘗後覺得味道鹹香,微帶香辣,雞肉鮮嫩,花生也十分酥脆,令人回味悠長,又詢問男子做法,男子一一告知。
丁寶楨回府後,一琢磨便把中年男子重金聘為家廚。每當親朋來訪,必用此道菜宴請賓客。後來,丁寶楨被調到四川做總督,臨行前特地便徵求男子意見,男子感謝丁寶楨知遇之恩,攜帶家眷隨丁寶楨入川。四川盛產辣椒,爆炒雞丁也入鄉隨俗,把胡椒換成了辣椒,成了川味爆炒雞丁。丁寶楨離世之後,四川某位官員把宮保雞丁這道菜進貢給了皇上,最後發展成為了宮廷名菜之一。因丁寶楨的官位頭銜為「太子少保」,又稱「宮保」,爆炒雞丁改為「宮保雞丁」,也寫作「宮爆雞丁」。
宮爆雞球
主料:去骨雞腿肉
輔料:大蔥丁、燈籠椒、花椒、蔥、姜、蒜、小料。
調料:老才臣米醋、老才臣一品鮮醬油、老才臣調味酒、食鹽、味素、白砂糖
1將去骨雞腿肉改刀為雞球
2加入才臣調味料酒、花椒粉、鹽、味素、蔥薑汁,生粉上漿醃製,冷藏30分鐘以上
3下入醃製好的雞球,臥油炒至七成熟
4加辣椒、花椒煸炒出糊辣香味
5下入蔥姜蒜小料及蔥丁,單獨翻炒小料出香味,再將菜品混合(但是主菜不出鍋哦)
6倒油勾芡均勻,即可出鍋裝盤點綴
小貼士:宮爆系列是小酸甜、荔枝口、糊辣味,醋和糖的比例和應用尤為關鍵。
1一般宮保雞丁用的是雞胸肉,推薦雞腿肉會更鮮嫩,醃製雞球時水分不宜過大;
2醃製好雞球冷藏,主要是保鮮,保證肉質的口感;
3煸炒辣椒和花椒時,要過火炒糊,才有糊辣的香味;
4勾芡時要一氣呵成,勾芡後不能長時間加熱,以免雞球變老,口感變韌。
5臥油炒就是主料肉熟後不盛出,直接放料煸炒出香味,加調味品等工序,一氣呵成,讓各種味道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