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排氣管傳播病毒,香港一單元樓多人感染居民連夜撤離

2020-12-06 觀察者網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香港今日(11日)累計42宗確診個案。其中一行19人的打邊爐(吃火鍋)家庭中,再多兩名成員確診,是目前為止最大型的家庭感染群組。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醫生、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教授,3人凌晨12時45分會見傳媒,匯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的最新情況。

黃加慶表示,今日新增的62歲女病人個案,是第42宗新個案,居於青衣長康邨康美樓,她於2月3日出現咳嗽,2月3日、2月5日及2月7日曾向私家醫生求診,昨日到瑪嘉烈醫院求診併入院接受治療,經測試後證實確診。而其同住的兒子及媳婦都有病徵,已送院檢驗。

黃加慶指,她與早前第12宗確診個案的患者,住在同一幢大廈的07室。他指,要非常小心應對兩宗個案,是否有相同的流行病學史,加上居於同一幢大廈,要調查是否出現環境感染。故今晚與謝展寰及袁國勇都到現場視察。

謝展寰指,該大廈的設計是用同一條糞渠接駁,亦有「U型」去水位,但初步視察後認為去水位問題,不過糞渠接駁一條排氣管,而排氣管是在室內但並無完全密封,故不能排除可從排氣管傳播病毒,需由工程師再作檢查,暫時不能排除其可能性。

袁國勇稱,新冠狀病毒傳染途徑至今未完全清楚,而經飛沫傳播是大家公認常見方式,亦可能涉及直接傳觸,包括吃火鍋「口沫橫飛」。從沙士(非典)經驗得知,冠狀病毒有特別情況可以經空氣傳染,其一是在醫院,用呼吸機等儀器能霧化飛沫,致空氣傳播。他指,當年沙士時淘大花園無將U型渠以水相隔,結果病毒可經糞渠傳染。

他又指,今次康美樓07室兩宗個案,樓上單位先發病、樓下單位後發病,而兩宗個案於潛伏期內出現病徵,加上相信在廁所內開抽氣扇,有可能將空氣抽入室內,但今晚已「筋疲力盡,無可能檢視每層排氣管」,唯一對居民最安全做法是立即撤離,予房署先檢視排氣管設計,待安全始予居民返家。如期間有發燒等病症,會先作隔離。

黃加慶表示,會向康美樓每層的07單位住戶查詢,有病徵者都會送院,無病徵者會送往檢疫中心隔離。他承認現階段難判斷兩個案是否有緊密接觸,但全部相關住戶都會先送至4個檢疫中心。政府明天會安排工程師,檢視單位排氣管情況。

袁國勇稱,大廈07單位共涉2至35樓,兩確診個案單位相距10層,由於不能排除上面有無另一個病人,遂所有層數的07室住戶均需疏散。

黃加慶稱,有取環境樣本,實驗室需時數天化驗,另主要抽取渠樣本,需逐家逐戶向居民查詢病徵,相信有居民需送院,部分人送往檢疫中心。他承認,因為現有的3個檢疫中心都會爆滿,部份隔離居民須送至饒宗頤文化館的翠雅山房,估計該處所可容納約50人。

袁國勇稱,現階段「咩可能性都有,可能摸過同一門柄,一齊打過邊爐都未定。」(現在什麼都有可能,可能摸過同一門把,也可能一起吃過火鍋)但不能排除存在飛沫或接觸傳播。他重申,今次即使是經渠管空氣傳播,「但無論如何也不是淘大花園情況,因今次U型渠無問題,而系排氣管有事。」

至於為何不撤離所有康美樓所有居民,袁國勇指,現時兩宗個案都住在07室單位,「無可能因為兩個人,將千幾二千人全部撤離。」

他又指,有理由相信住在上面的病人,糞氣有病毒,而現時發現樓的新確診單位排氣管,有漏氣的情況,當廁所開抽氣扇時就會將帶病毒的空氣抽入單位內。

據了解,長康邨康美樓有多名居民需要撤離,現場目測有超過10輛警車包圍康美樓,並禁止中層的兩個樓層住客出入,其餘摟層則未見封鎖。

相關焦點

  • 相隔10層樓,兩人先後確診!香港深夜緊急撤離同一單位所有居民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___導讀:2月11日凌晨,香港確診第42宗新冠肺炎病例,該患者與此前當地第12宗病例患者,同居住一棟樓,但相差10層樓。由於無法確切病毒傳播途徑,相關機構連夜將居民撤離。
  • 廣州香港均現同一棟樓多戶感染,全體緊急撤離!電梯、排汙...
    在一棟樓3戶不同樓層的人家相繼感染新冠肺炎後,廣州市海珠區緊急轉移該樓棟全體用戶。此前,11日凌晨,香港也出現一棟樓不同樓層用戶相繼感染新冠肺炎,香港特區政府亦緊急撤離該棟樓居民。防疫部門還對所有住戶和相關物管人員進行了第一批次核酸篩查採樣,212人的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專家討論認為18棟可能存在不明傳染源,病毒可能繼續通過共有電梯或者通過排汙管道傳播而致使疫情蔓延擴大。因此,當地在11號當晚採取措施,將18棟全體業主轉移到定點酒店進行集中醫學觀察。
  • 香港麗晶一單元猶如淘大翻版 居民連夜強制撤離
    多位專家到場視察後指,該大樓的下水道設計與淘大花園相似,相信病毒傳播與汙水渠設計有關,「單桶式」設計更會令帶有病毒的汙水流向下層,低層住戶非常高危,認為僅撤離全廈D室居民或不足夠。資料顯示,2003年非典期間,九龍灣的住宅淘大花園曾有300多人集體感染
  • 香港有人腹瀉上了趟廁所,結果整棟樓被撤離
    與此同時,香港衛生署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情況—— 香港2月10日最新確診的第42例新冠肺炎患者,與1月30日確診的第12例患者,都住在青衣長康邨康美樓的07單元,兩人相隔10層。 安全起見,當局決定深夜緊急撤離該樓07單元的居民至指定檢疫中心隔離,並對大樓進行消毒。
  • 香港曝抽氣扇新冠傳播事件,居民連夜撤離!
    目前,該大廈累積確診病例達9人,牽涉6個單位,其中3個單位屬同坐向的15室,且涉及兩個樓層相連的單位。 香港特區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與衛生署人員14日到場觀察後,解開了此次傳播事件的緣由。
  • 香港抗疫實錄:一公屋兩住戶先後確診,未密閉排氣管疑似傳播
    初步調查顯示:第二個確診案例居住的房間內糞渠與排氣管相連,排氣管沒有密封。(雖香港尚未進行社區封閉,各種人多密集場所也並未暫停營業。但人們在外出活動時,已非常注意彼此相隔更長距離。)作為公共房屋的康美樓於1986年建成,位於香港青衣區長康邨(音「村」,香港多指「社區」意思)內。2月10日時,在該樓內居住的一名62歲女性被確診為香港第42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1月30日時,香港確診的第12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同樣居住在該樓內。兩名確診者居住在不同樓層,女患者房間位於低層,分別為A1307及A307房間,同屬於同一座(單元)內的07號單位。
  • 香港樓下樓上鄰居都確診 疑似糞管傳播漏夜撤離上百人
    據香港媒體報導,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本周一公布了最新一宗新冠肺炎的確診個案,這是香港本地第42起病例,患者是一名62歲的女性。其中令流行病學專家驚訝的是,該患者與之前被確診的第12起個案,同樣住在青衣長康邨的「康美樓」內,而且兩人分別住在A307室和A1307室,屬於同一位置的上下層。
  • 相隔10層樓 樓上樓下先後確診 香港連夜撤離同一單元所有住戶!
    據深圳衛視報導,11日凌晨,香港衛生署召開媒體見面會,匯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的最新情況。截止到11日凌晨,香港累計42宗確診個案。其中一行19人的打邊爐(吃火鍋)家庭中,再多兩名成員確診,是目前為止最大型的家庭感染群組。
  • 香港一樓下上鄰居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疑糞管傳播撤離上百人
    據報導,雖然兩戶相差了10層樓,但共享一條排糞管和化糞池。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流行病學專家在調查後分析,病毒可能是經排糞管和未完全密封的化糞池通氣管傳播的。有關部門懷疑該棟大樓有廣泛的傳染危機,於是今天(11日)凌晨漏夜撤離了「康美樓」內所有07室的居民,涉及人員上百人。
  • 防新冠肺炎病毒,香港排查老樓設計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香港青衣長康邨康美樓先後有兩名住戶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引發社會對排氣管傳播病毒的擔憂,要求對老舊樓房展開調查。同一大廈先後有住戶確診新冠肺炎後,香港11日凌晨緊急撤離全幢康美樓共33戶居民。
  • 香港廣州均出現一單元樓多人感染,我們該怎麼辦?
    點擊查看 香港一居民樓全體轉移2月11日凌晨12時45分,香港緊急開會,匯報新冠肺炎感染個案的最新情況。於是港府決定撤離康美樓2至35樓所有07單位住戶; 凌晨4時前,由到場接載居民的旅遊巴駛走。
  • 相隔10層樓,樓上樓下先後確診,香港昨夜撤離一棟樓07號房所有住戶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表示,先確診和後確診的病人分別住在該住宅樓不同樓層的07號房。單位內的一條排氣管與糞渠接駁,而樓下單位的排氣管接駁處並無密封,因此不能排除病毒是否會從未有密封的位置滲出。因此,需要由工程師去檢查整座大廈同一單位的排氣管是否全部都密封。
  • 香港曝抽氣扇傳新冠病毒事件:廁廚太近飄毒入屋 居民連夜撤離
    目前,該大廈累積確診病例達9人,牽涉6個單位,其中3個單位屬同坐向的15室,且涉及兩個樓層相連的單位。香港特區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與衛生署人員14日到場觀察後,解開了此次傳播事件的緣由。綜合香港《文匯報》及《大公報》15日報導,袁國勇14日聯同防護中心首席醫生歐家榮、環保署等人員到場實地觀察並透露,早前15室高層單位也有兩戶確診,都是20多樓,屬樓上樓下。
  • 香港曝抽氣扇傳新冠病毒事件:廁廚太近飄毒入屋,所涉居民撤離
    香港曝抽氣扇傳新冠病毒事件:廁廚太近飄毒入屋,所涉居民撤離 海外網12月15日消息,香港新冠疫情近期仍在持續。14日,香港新增82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多例來自黃大仙東頭邨貴東樓。目前,該大廈累積確診病例達9人,牽涉6個單位,其中3個單位屬同坐向的15室,且涉及兩個樓層相連的單位。
  • 香港曝抽氣扇傳新冠病毒事件:廁廚太近飄毒入屋 所涉居民撤離
    海外網12月15日消息,香港新冠疫情近期仍在持續。14日,香港新增82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多例來自黃大仙東頭邨貴東樓。目前,該大廈累積確診病例達9人,牽涉6個單位,其中3個單位屬同坐向的15室,且涉及兩個樓層相連的單位。
  • 香港同棟大廈上下樓再現新冠肺炎傳播案例
    近日,繼香港青衣康美樓後,又有同棟大廈上下樓發生新冠肺炎傳播案例。大埔富亨邨亨泰樓頂樓一名59歲男患者於3月14日確診。而他同座低兩層同單位的住戶,正是早前埃及團群組確診患者。這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香港第二次出現同棟大廈上下樓無接觸傳播案例。(此前2月10日香港第42宗 62歲女病人個案,與第12名確診病人同住康美樓7號單位,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稱不排除病毒是經接駁糞渠但未完全密封的排水管傳播。
  • 香港一居民樓集中感染新冠,專家稱錯失防控良機
    此次集中傳播地名為葵盛西邨,屬於公共屋苑,位於香港葵湧地區。相關疫病資料顯示:該屋苑第8座5樓從11月底開始出現新冠肺炎感染者確診病例。截至12月7日晚間11點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的統計,該屋苑累計牽涉8個單位的15人感染新冠病毒。
  • ...香港深夜緊急通報!相隔10層樓,樓上樓下先後確診,19人打邊爐,超...
    由於確診的第42例病例與此前確診的第12例病例都居住在青衣長康邨康美樓07號房,相隔約10個樓層,特區政府當晚撤離了該大廈數十戶居民。據深圳衛視報導,11日凌晨,香港衛生署召開媒體見面會,匯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的最新情況。截止到11日凌晨,香港累計42宗確診個案。其中一行19人的打邊爐(吃火鍋)家庭中,再多兩名成員確診,是目前為止最大型的家庭感染群組。
  • 香港再現淘大花園U型渠翻版 一大廈34個單位住戶緊急撤離
    香港再現淘大花園U型渠翻版?一大廈34個單位住戶緊急撤離香港九龍灣麗晶花園第6座至今已有4戶共7名D室住戶確診新冠病毒,香港特區政府12月9日晚向麗晶花園第6座所有住戶發出強制檢測令。特區政府抗疫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10日早到麗晶花園第6座觀察喉渠的情況,隨後決定將同座所有D室單位住戶暫時撤離至檢疫中心。業委會表示,麗晶花園6座共有34層,即有34戶需要撤離。
  • 全球人口密度最大、最易被傳染的香港,是如何控制住疫情的?
    ▲林鄭月娥(右)SARS的慘痛記憶,他們從未遺忘2003年,「非典」病毒傳播至香港,九龍灣住宅淘大花園出現了300多居民集體被感染的慘劇,至今讓香港人記憶猶新。但香港特區政府並未在SARS疫情結束之後就收工了事,而是組織人馬對「淘大花園事件」進行了詳詳細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