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香港一居民樓全體轉移
2月11日凌晨12時45分,香港緊急開會,匯報新冠肺炎感染個案的最新情況。
新確診的62歲女患者與早前第12宗確診的75歲男患者,均是居於青衣長康邨康美樓,相隔約10個樓層,但同屬07單位。
於是港府決定撤離康美樓2至35樓所有07單位住戶; 凌晨4時前,由到場接載居民的旅遊巴駛走。
廣州一居民樓全體轉移隔離
據財新網報導,廣州市海珠區保利天悅小區18棟15層、25層、27層的3戶人家相繼感染新冠肺炎。
2月11日晚上,該棟樓用戶全體住戶接到通知,所有人員將被轉移至定點酒店,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海珠區防疫指揮部根據市疾控建議,迅速組織對琶洲某樓盤某棟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1
什麼原因?淘大花園翻版?
相隔樓層無接觸被感染,會是SARS淘大花園事件的翻版嗎?
香港衛生署的調查
發生疫情的康美樓,樓下單位廁所排氣管道接駁糞渠,排氣管被發現未完全密封。
當廁所排氣扇啟動,有可能將糞渠空氣帶到室內,故有理由相信樓上帶病患者糞便,通過此渠道感染樓下住戶。
廣州防疫部門的調查
可能存在不明傳染源,病毒可能繼續通過共有電梯或者通過排汙管道傳播而致使疫情蔓延擴大。
回顧一下,淘大花園SARS疑案
U型水彎致命
非典期間,淘大花園共有321宗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個案。感染個案明顯集中在E座,佔累積總數41%。
勘察E座時發現,大樓的汙水管道和部分住戶的衛生間存在氣體流通。
致命的U型存水彎
U型存水彎是建築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管件,作用是隔絕下水道的空氣,防止臭氣進入室內。
只有當存水彎裡有足夠的水量時,才能夠發揮隔離作用。
淘大花園的大部分住戶都習慣於拿拖把拖地,而不是拿水衝洗,這就容易導致地漏下的U型存水彎存不下水,起不到隔離汙水管臭味的作用。
於是導致高樓層住戶衝下的糞便形成的氣溶膠通過地漏,進入到低樓層住戶的家中,引發感染。
這兩例樓宇集中疫情,都不是U型水彎問題,而可能是排汙管洩露。
2
病毒為什麼可通過排汙管傳播?
鍾南山教授最新研究,在糞便內分離出活的新型冠狀病毒。
這意味著,糞便內的冠狀病毒可以感染人體。
糞便內的冠狀病毒,通過排汙管溢出,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
呼吸到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氣溶膠的人,就可能感染上該病。
什麼是氣溶膠傳播?
新冠病毒除了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外,還可能通過氣溶膠傳播。
雖然後來官方有闢謠說沒有證據。
但是我想告訴大家,所謂氣溶膠傳播實際上屬於空氣傳播的一種。
不管怎麼說,大家注意防護就對了。
氣溶膠是指在空氣中懸浮的顆粒物,顆粒直徑一般小於100微米(0.1毫米),我們熟悉的PM2.5就是一種氣溶膠。
帶有新冠病毒的飛沫或者糞便形成氣溶膠,可在空氣中懸浮較長時間。
空氣中的氣溶膠只有達到一定的濃度,感染的概率才比較大。
離病人最近,身處高濃度病毒環境中的醫務人員最容易感染上新冠。
而懸停在衣物、皮膚上的氣溶膠,由於劑量和病毒活性的問題,通過手部接觸眼口鼻造成感染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懸停在光滑表面如電梯按鈕,金屬欄杆上的新冠病毒,存活時間較長,所以也不能掉以輕心。
3
如何預防氣溶膠傳播?
1、宅在家,能不能開窗通風?
就算周圍發現了確診病人,環境空氣中的病毒濃度也是很低的。
適當開窗通風,有利於室內空氣流通,可以有效降低室內致病微生物的濃度。
所以開窗通風是必要的。
但是要避免長時間開啟,天井一側,有排汙管道等空氣不能流動區域的窗戶。
2、外出回來,衣服鞋子需要消毒嗎?
空氣中的氣溶膠就算懸停在衣物上,能存活的病毒顆粒也非常少。
不放心的話,在外出回來後,可以將外套掛在通風處,放置一段時間後再取回來。
回家換上室內鞋,出門穿的鞋子可以放在門口。
如果要放在室內,可以在鞋底灑點酒精。
3、衝馬桶要特別注意!
由於糞便中可能存在病毒,衝洗馬桶的水流旋渦會產生氣溶膠。
所以,便後一定要蓋好馬桶蓋再衝水,防止氣溶膠傳播和汙染洗手間內的毛巾牙刷等物品。
4、哪種環境氣溶膠感染風險更高?
在通風條件不好且比較狹小的空間裡,患者呼吸、咳嗽、打噴嚏產生的攜帶病毒的氣溶膠濃度會馬上累積起來,很快升高。
因此,到人流密集的菜市場、封閉的電梯、交通工具等室內環境,無論現場有沒有人,都建議戴好口罩。
再複習一下,糞-口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