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現淘大花園U型渠翻版 一大廈34個單位住戶緊急撤離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突發!香港再現淘大花園U型渠翻版?一大廈34個單位住戶緊急撤離

香港九龍灣麗晶花園第6座至今已有4戶共7名D室住戶確診新冠病毒,香港特區政府12月9日晚向麗晶花園第6座所有住戶發出強制檢測令。

特區政府抗疫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10日早到麗晶花園第6座觀察喉渠的情況,隨後決定將同座所有D室單位住戶暫時撤離至檢疫中心。業委會表示,麗晶花園6座共有34層,即有34戶需要撤離。

袁國勇10日向媒體表示,麗晶花園的設計接近2003年暴發SARS的淘大花園,D室單位內廚房、廁所及浴室的排水全部通往同一條糞渠,而且部分單位不確定是否有U型隔氣位,因此認為同一座向的居民有染疫安全隱患。

然而,他指出,與淘大花園不同的是,淘大花園天井是密封的,而麗晶花園則有一邊是單向,因此麗晶的危險性肯定比淘大低。

袁國勇強調,目前不會排除任何其他途徑傳播的可能性,包括經其他的接觸、排風管造成的「逆流效應」等。他表示,麗晶花園4座和18座亦有個別人士確診,該區已成疫區。6座居民須於一日內完成檢測,然後14日後再次檢測,如果確診人數大幅增加,將考慮採取「禁足令」等更嚴厲的措施。

黃加慶向媒體透露,麗晶花園第6座D室最先發病的患者住在2樓,與這名患者同住的3名家人亦受感染,之後3樓、34樓及6樓的住戶陸續確診。

2003年3月底,大批淘大花園居民感染非典,成為當時香港疫情最嚴重的小區,共有329人感染,42人死亡,事後專家懷疑是與U型渠設計有關,懷疑病毒經汙水渠傳染到其他住戶。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閱港府2003年4月發布的調查報告發現,淘大花園每座大廈都有八條直立式汙水管,收集所有樓層同號數單位的汙水。這條汙水管連接水廁、洗手盆、浴缸和浴室的地臺排水口。上述衛生裝置都各設有U型聚水器,防止汙水管的臭味和昆蟲進入廁所。

專家懷疑,大部分連接地臺排水口的U型聚水器很可能因乾涸而未能發揮隔氣作用,乾涸的U型聚水器提供了一個病毒傳播途徑,令含病毒的汙水小液滴通過浴室的地臺排水口觸及居民。每當有人使用浴室時,關上的門及運行中的抽氣扇能造成負氣壓,驅使這些小液滴由地臺排水口進入浴室。

作者:朱麗娜

相關焦點

  • 香港麗晶一單元猶如淘大翻版 居民連夜強制撤離
    「疫區」,恐淪為2003年非典期間的大型住宅群組感染「淘大花園」的翻版。6座一個月內有7名居民確診,涉及4個D室單位,均為垂直同一方向的住戶。多位專家到場視察後指,該大樓的下水道設計與淘大花園相似,相信病毒傳播與汙水渠設計有關,「單桶式」設計更會令帶有病毒的汙水流向下層,低層住戶非常高危,認為僅撤離全廈D室居民或不足夠。
  • SARS淘大花園翻版?香港廣州均出現一單元樓多人感染,我們該怎麼辦?
    點擊查看 香港一居民樓全體轉移2月11日凌晨12時45分,香港緊急開會,匯報新冠肺炎感染個案的最新情況。新確診的62歲女患者與早前第12宗確診的75歲男患者,均是居於青衣長康邨康美樓,相隔約10個樓層,但同屬07單位。
  • 香港深夜緊急撤離同一單位所有居民
    ,表示最新確證的第42宗新型肺炎個案,與第12宗個案同住在青衣長康邨康美樓7號單位,兩個單位相隔大約10層,懷疑新型冠狀病毒經過U型渠傳播,立即決定當晚撤離全部7號單位住戶。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表示,已啟動跨部門應變小組,衛生署人員將到每一層的07單位,詢問居民情況,有病症的居民將會就醫,沒有病症的亦需安排到4個檢疫中心,隔離觀察14日。黃加慶指出,香港新增的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是一名62歲的女病人,他住在青衣長康邨康美樓。
  • 香港同棟大廈上下樓再現新冠肺炎傳播案例
    近日,繼香港青衣康美樓後,又有同棟大廈上下樓發生新冠肺炎傳播案例。大埔富亨邨亨泰樓頂樓一名59歲男患者於3月14日確診。而他同座低兩層同單位的住戶,正是早前埃及團群組確診患者。這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香港第二次出現同棟大廈上下樓無接觸傳播案例。(此前2月10日香港第42宗 62歲女病人個案,與第12名確診病人同住康美樓7號單位,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稱不排除病毒是經接駁糞渠但未完全密封的排水管傳播。
  • 廣州香港均現同一棟樓多戶感染,全體緊急撤離!電梯、排汙...
    在一棟樓3戶不同樓層的人家相繼感染新冠肺炎後,廣州市海珠區緊急轉移該樓棟全體用戶。此前,11日凌晨,香港也出現一棟樓不同樓層用戶相繼感染新冠肺炎,香港特區政府亦緊急撤離該棟樓居民。香港一居民樓兩住戶先後確診感染居民連夜撤離2月11日凌晨,香港特區政府也緊急撤離了一棟樓居民。
  • 今天香港確診破新低!然而疫情卻有新危機
    為此港府也調整了政策:若同一棟大廈有4個單位出現不相識確診者,就可能發出強制檢測令。6座為「疫區」,並決定撤離整棟D室住戶。,麗晶花園6座住戶的核酸檢測也緊張進行著。E座因為爆疫整棟撤離,最後整個淘大花園有321人感染,42人死亡。
  • 香港有人腹瀉上了趟廁所,結果整棟樓被撤離
    與此同時,香港衛生署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情況—— 香港2月10日最新確診的第42例新冠肺炎患者,與1月30日確診的第12例患者,都住在青衣長康邨康美樓的07單元,兩人相隔10層。 安全起見,當局決定深夜緊急撤離該樓07單元的居民至指定檢疫中心隔離,並對大樓進行消毒。
  • 17年前香港淘大花園抗疫事件,對今天啟示是什麼?
    其中一名26歲香港居民曾到其入住過的酒店訪友,隨後出現發燒症狀,在28日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求診,被診斷為呼吸道感染後出院返家。3月4日返回急症室,並被安排入住8A病房,引致病房中多人被感染。對於後來被稱為「淘大花園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事件」聚集地的淘大花園來說,經《財經》記者查詢得到的香港特區衛生署調查資料顯示:其源頭病人是一名當時33歲、經常到位於淘大花園探訪其弟的男子。
  • 香港淘大花園八成住戶搬回 淘大商場"人氣"復現
    中新網6月2日電 三月中香港爆發非典型肺炎,香港淘大花園一度成為受感染的「重災區」,三百多受感染,死亡人數達四十二人。非典疫症爆發,居民紛紛逃離家園,令淘大花園儼如死城。據香港《大公報》報導,現在非典已逐步受到控制,香港政府﹑商界和市民團結起來,重建淘大花園,在眾志成城下,淘大商場生意已漸有起色,恢復往日假期八成。
  • 相隔10層樓,樓上樓下先後確診,香港昨夜撤離一棟樓07號房所有住戶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表示,先確診和後確診的病人分別住在該住宅樓不同樓層的07號房。單位內的一條排氣管與糞渠接駁,而樓下單位的排氣管接駁處並無密封,因此不能排除病毒是否會從未有密封的位置滲出。因此,需要由工程師去檢查整座大廈同一單位的排氣管是否全部都密封。
  • 香港抗疫實錄:一公屋兩住戶先後確診,未密閉排氣管疑似傳播
    經相關初步調查顯示:第二個確診案例所居住的房間內糞渠(排汙管道)與排氣管相連,而排氣管沒有密封。2月11日0點45分左右時,多位參與初步調查的相關人士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相關情況。中國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稱:目前發現兩個患者的單位內的U型聚水器沒有問題(其設計與廚房洗碗盆或廁所洗手盆接駁,只要使用洗手盤就不會讓隔氣位置乾涸)。
  • 香港再現群組感染,專家視察稱:沙田祿泉樓或現超級傳播者
    林鄭月娥表示,這感染群組涉及許多傳播元素,包括工作間、大廈環境傳播等,情況令人擔心,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正進行一系列調查工作。至於特區政府的跟進工作,陳肇始表示,專家初步分析認為無需撤離瀝源邨祿泉樓的居民。陳肇始表示,特區政府已在瀝源邨祿泉樓派發超過1000個樣本瓶,以便採集深喉唾液樣本進行病毒檢測。
  • 疑似排氣管傳播病毒,香港一單元樓多人感染居民連夜撤離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醫生、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教授,3人凌晨12時45分會見傳媒,匯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的最新情況。他指,當年沙士時淘大花園無將U型渠以水相隔,結果病毒可經糞渠傳染。他又指,今次康美樓07室兩宗個案,樓上單位先發病、樓下單位後發病,而兩宗個案於潛伏期內出現病徵,加上相信在廁所內開抽氣扇,有可能將空氣抽入室內,但今晚已「筋疲力盡,無可能檢視每層排氣管」,唯一對居民最安全做法是立即撤離,予房署先檢視排氣管設計,待安全始予居民返家。
  • 香港九龍港麗晶花園爆疫情,專家:病毒疑經糞渠傳播
    香港九龍大型住宅區「麗晶花園」出現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今天(10日)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親到現場視察情況,懷疑病毒可能經由糞渠傳播,綜合港媒報導,香港九龍灣麗晶花園12月9日累計有7宗確診病例,其中5例發生在第6座,另外2例在第4和第18座。第6座的所有患者都住在同一座向的D室單位,先是2樓單位的3名住戶發病,其後3樓的住戶受感染,之後34樓和6樓的住戶也確診。
  • 香港麗晶花園第6座D單位居民已全部撤離 被送往竹篙灣檢疫中心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香港12月10日電 香港九龍灣麗晶花園第6座近期出現7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共涉及4個不同樓層的D單位,1樓至34樓D單位的住戶須全部撤離至檢疫中心接受隔離檢疫。相關居民10日晚已全部撤離,被送往竹篙灣檢疫中心。 12月10日下午,香港九龍灣麗晶花園第6座已錄得7宗確診及1宗初步確診病例,衛生署及警隊人員於麗晶花園第6座協助居民撤離,前往檢疫中心。圖為身穿防護衣物人員及警隊人員協助居民撤離。
  • 警惕香港淘大花園教訓再現!鍾南山回應……
    警惕香港淘大花園教訓再現「糞口傳播是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在SARS期間已經說過這個問題,當時香港淘大花園事件,就是典型的糞口傳播帶來的。所以要警惕糞口傳播,提醒公眾防止手指頭沾上病毒。這也是之前要提醒大家按電梯以及使用信用卡的原因之一。」一位資深病毒學家表示。
  • 雪梨造價8億元大廈傳出「喀喀」巨響 約3000名居民緊急撤離
    據BBC報導,昨日(24號),雪梨奧運村一棟造價1.68億澳元(約合人民幣8.02億元)的大廈內頻頻傳出如物品斷裂的「喀喀」巨響,恐有倒塌危險。居民們因此不得不在當天下午緊急撤離自家,至今日(25號)凌晨才被獲準回家拿取物品,但仍然不能回家居住。
  • 香港一居民樓集中感染新冠,專家稱錯失防控良機
    相關情況令不少港人回想起2003年非典時期,作為重災區之一的香港淘大花園堪稱「疫劫」的經歷:截至當年4月15日,淘大花園共有321宗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個案。感染個案明顯集中在該屋苑的E座,佔累計總數41%。
  • 相隔10層樓 樓上樓下先後確診 香港連夜撤離同一單元所有住戶!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 安曼 2月11日凌晨12時45分,香港緊急開會,匯報新冠肺炎感染個案的最新情況。據新華社消息,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10日晚公布,截至當晚20時許,衛生防護中心正調查6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目前確診病例總數增至42例。由於確診的第42例病例與此前確診的第12例病例都居住在青衣長康邨康美樓07號房,相隔約10個樓層,特區政府當晚撤離了該大廈數十戶居民。
  • 這讓我想起了非典的香港淘大花園!
    4月15日發布(病例七)的曹某,居住在道裏區群力富力江灣小區,與韓某同住一棟樓、同一單元分別為402室和302室,是樓上樓下鄰居。 通過市疾控和公安專業技術人員現場勘察。該單元為一梯一戶,整個單元共用一部電梯,存在可能被汙染的共用空間;上下相鄰兩層間由於房屋結構等原因,也存在病毒傳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