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合縱抗強秦 唐碑證其葬洛陽(探秘洛陽古墓)

2020-12-20 洛陽網

  唐朝蕭瑀立的「武安君六國丞相蘇公墓」碑拓片

  1.縱橫捭闔一世身佩六國相印

  司馬遷的《史記·蘇秦列傳》中載:「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子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另外,《洛陽伽藍記》中有洛陽「蘇秦宅」的記載。

  蘇秦年少時便有遠大志向,曾師從鬼谷子多年。後來,為求取功名,他變賣家產去遊說秦王統一中國,但一無所獲。回來後,家裡人都看不起他。蘇秦大受刺激,發奮讀書。為了防止打瞌睡,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讓自己清醒。「懸梁刺股」中「刺股」的故事就發生在蘇秦身上。

  後來,蘇秦再次周遊列國,遊說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合縱抗秦,當上了縱約長,並且出任六國國相,佩六國相印。由於秦國畏懼合縱,多次採用反間計,再加上六國各懷鬼胎,因此聯盟僅三年便宣告結束。

  公元前292年,齊、趙、秦三國竭力爭奪宋國土地,蘇秦向燕昭王獻策,意圖藉助秦、趙之力攻破齊國,由他作為燕國特使派到齊國,以助齊攻宋為名,做間諜工作而達到破齊的目的。到齊國後,蘇秦取得齊王的信任,遊說齊滅宋致齊國兵力大損,後趙、魏、韓、秦、燕五國合縱伐齊。

  公元前284年,五國聯合伐齊,蘇秦作為內應,將齊國的設防情況全部向燕國將領樂毅匯報,同時勸齊王在燕國方向不要設防。樂毅率軍在燕國方向發動猛攻,所到之處都沒有遇到強力抵抗。樂毅的勝利,也宣告了蘇秦身份的暴露。齊王震怒,將蘇秦車裂。

  2.墓冢靜臥麥田曾現關鍵石碑

  蘇秦究竟葬於何地,歷代史書都沒有明確記載。按流傳下來的說法全國約有十餘處,僅洛陽周邊就有四處:一處是在鞏義市西南30公裡,有「三蘇冢」,即蘇秦、蘇代、蘇歷三人,蘇秦冢為衣冠冢;一處位於洛陽市李樓鎮太平村;一處位於新安縣鐵門鎮境內;還有一處位於洛陽城南青陽門外三裡街孝義裡西北角。蘇秦墓究竟在哪兒,目前比較多的說法是在太平村。

  近日,我們來到李樓鎮太平村。從太平村村委會出發,沿著洛嶽路步行10分鐘,就看見路南邊的麥地裡有一個大大的土丘。「這個大冢就是蘇秦墓了。」太平村原村支部書記、今年60歲的馮國強介紹。

  這個墓直徑大約28米,高約6米,雜草叢生,周圍全是麥田。馮國強說,據村中上了年紀的人講,這個墓原來規模宏大,清末民初時佔地十餘畝,墓前有石碑、石人、石羊等,現均已不見了。1958年,墓地大部分被闢為農田;1999年,村民在蘇秦墓一帶修渠,發現了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尚書右僕射蕭瑀立的「武安君六國丞相蘇公墓」碑一通,該碑高1.8米、寬0.6米、厚0.18米。

  我們在村委會見到了這通碑,上面的字跡保存完好。在村委會,我們還看到了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所立的蘇秦遺址碑一通,該碑高1.5米、寬0.6米、厚0.12米,發現時間不詳。

  3.碑文印證歷史謀聖流傳千古

  史書對蘇秦墓的具體位置沒有明確記載,那麼,我們眼前看到的這個墓冢究竟是不是蘇秦墓呢?就此,我們採訪了洛龍區檔案史志局局長馬正標。

  馬正標說,司馬遷《史記》中說蘇秦是「東周洛陽人」,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辭海》縮印本中說蘇秦為「戰國時東周洛陽乘軒裡人」。這個乘軒裡也叫古軒裡,就是現在李樓鎮太平村一帶最早的叫法。

  從蕭瑀立的「武安君六國丞相蘇公墓」碑來看,碑左邊的文字是「敕中書令宋國公尚書右僕射蕭瑀立」,右邊的文字是「大唐武德八年歲次乙酉秋庚午奉旨省親洛邑古軒裡太平莊拜謁蘇秦冢蓬蒿荒荒褒貶明矣夫勒石以銘謀聖蘇子千載可稱也」。時任唐朝尚書右僕射的蕭瑀,其祖籍也是洛邑古軒裡太平莊,在此拜謁過蘇秦的墓,此為一證。而明洪武四年所立的蘇秦遺址碑的右邊也刻著「古太平莊村」,說明蘇秦故裡就在太平村。

  相傳,蘇家是顯赫的大戶人家。蘇家的管家姓蕭,而蕭瑀就是蕭家的後代。他回到家鄉省親時,看到蘇秦墓冢,感慨蘇秦的謀略無人能及,因此蕭瑀稱蘇秦為「謀聖」,希望蘇秦的功名流傳千古。

  太平村蕭氏族人保存的《蕭氏族譜》記載,蕭瑀排第六十八代。蕭瑀在唐高祖定都長安後率河池郡歸唐,後屢建奇功。唐高祖時封為尚書右僕射,唐太宗時改任左僕射。《蕭氏族譜》中還記載「蕭瑀本河南人」,也證明其曾居住洛陽。這些都為蕭瑀給蘇秦立碑提供了有力證據。

  馬正標說,另一方面,從字跡上看,唐碑上的大小字均為隸書,頗有魏碑遺風,經多位專家考證,也證明這塊碑確屬唐朝時期的碑。

  「雖然很多地方傳說有蘇秦墓,也相繼發現了一些碑文,但絕大多數都是明朝以後的碑。」馬正標說,太平村發現的這個唐碑,是目前出土最早的有關蘇秦墓的碑。1999年此碑被發現後,引起了各地考古專家的重視。考古專家認為,從史料上看,蕭瑀確有其人,他為蘇秦立碑也符合其人物身份。不論蘇家和蕭家是否有淵源,這塊碑是真實的,這也為蘇秦墓在太平村提供了最有說服力的證據。

  1960年8月,太平村蘇秦墓被列為洛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6月,該墓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上說,太平村蘇秦墓及其周圍發現的唐碑和明碑,不但是重要的歷史文物,還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如今,為了保護蘇秦墓,太平村村委會專門成立了保護領導小組,劃定保護範圍,並建立保護檔案。

  (本報記者王曉丹通訊員田亞峰文/圖)

相關焦點

  • 來洛陽,可以不去龍門石窟,但這個邙山古墓一定要看
    洛陽的歷史遺蹟、風景名勝數不勝數,每年都有無數的人來洛陽旅遊,而來洛陽最值得看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最近幾年新興的明堂·天堂,九州池、應天門、洛邑古城其實也都值得一看。但我認為,這些卻都不是最值得一看的。
  • 洛陽邙山上這個中國唯一可以參觀古墓群,有著陰森的地下世界
    洛陽博物館,而是位於邙山上的古代藝術博物館,很多人都稱之為洛陽古墓博物館。呂不韋墓,關羽,蘇秦,賈誼,班超,白居易,杜甫,範仲淹,文彥博,富弼,呂蒙正,狄仁傑,顏真卿,李煜,王之渙,姚崇,孟郊,邵雍,程頤、程顥…...
  • 探秘洛陽白巖寺遺址遺蹟
    白巖寺村之所以自古如此稱謂,因為歷史上是洛陽白雲寺所在歷史上的白雲寺被毀以後,只有這座簡陋的新建房舍,姑且充當舊有的白雲寺,歷史上白雲寺就在此,如果不是這兩通古老的石碑為證,我們探秘白雲寺遺址遺蹟,得到白雲寺主管僧的幫助,該僧負責新建寺院日常事務,明了我們的來意之後,就主動帶路來到古寺遺址
  • 從蘇秦的教訓談知所先後,在戰國逐利的背景下,本末關係被忽視
    蘇秦家就是洛陽,他就近優先選了周顯王。但顯王周圍的大臣都很解蘇秦,認為他只是個捨本逐末的懶漢罷了。沒有人看上他願意為他說話,周顯王根本不見他。 蘇秦去了趙國。趙肅侯的弟弟趙成是現任國相,又是奉陽君。但奉陽君不喜歡蘇秦,蘇秦又很快離開了趙國。
  • 「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洛陽古墓博物館,你去過嗎
    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這句話在河南洛陽周邊,從古流傳至今。大概意思就是說,洛陽北邙山及周邊地區,是歷代古墓葬集中之地。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現在的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原來這裡叫洛陽古墓博物館。
  • 號稱「洛陽798」的八裡唐被拆除,洛陽人卻稱:是地鐵拯救了八裡唐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洛陽八裡唐文化藝術公園被拆除的視頻,引起了不少洛陽人的唏噓。有人表示,八裡唐是網紅打卡地,也是拍照的好去處,眼看著越來越好,如今被拆還是挺可惜的;但也有人表示,八裡唐已經人煙凋零很久,如今因為修建地鐵被拆除,可以說,是地鐵拯救了八裡堂。
  • 日本友人網上指路 記者尋找洛陽大福先寺「友好碑」
    「你是《洛陽晚報》記者嗎?我單位一員工準備到日本出差,日本友人希望她行前拍攝一些洛陽『中日友好碑』的資料帶過去。可是,我們找了好幾天也沒找著,你們能幫幫忙嗎?」  18日,市兒童福利院副書記周建才給記者打來電話,希望我們幫助尋找「友好碑」。
  • 蘇秦的對手是張儀,而張儀的對手是公孫衍,鬼谷派每代只收兩個弟子...
    當時的秦國剛經歷了商秧變法,秦惠王剛登基不久,對辨士有所排斥,蘇秦在秦國碰鼻後盤纏用盡只得回到老家洛陽。 不料回到老家的蘇秦被家人冷眼相待,於是他在反省之餘把自己關在屋裡刺股苦讀了一年。出關後來到趙國,給趙國國君推銷合縱之策,然趙侯沒有採納。蘇秦仍沒有灰心,繼續尋找下家。
  • 洛陽大福先寺:唐朝古寺今猶存(洛陽伽藍新記)
    積德坊在今唐寺門村南1310米處、塔灣村南近300米處之西南側,這和清代陸繼輅、魏襄《洛陽縣誌》「大福先寺」在「(清代)洛陽東五裡塔兒灣」、又名「塔寺」的記載是吻合的。  明熹宗天啟年間(公元1621—公元1627年)洛河泛濫,大福先寺毀於洪水。洪水過後,鄉民將寺裡殘存的遺物,北移數裡,在外郭城東北角內的通遠坊一帶,重新修建了寺院,即今日古寺位置。
  • 這些成語故事居然都發生在河南洛陽,不說許多人都不知道
    洛陽,十三朝古都,地理「居天下之中」,可「四方入貢道裡均」。它不僅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歷朝帝王理想的建都之地,經歷歷史的沉澱,幾乎在它的每一寸土地下都埋藏著數不盡的歷史、說不完的故事。意外的萌點、悠遠的詩意、縹緲的玄秘、未解的謎團……洛陽綻放出蒙娜麗莎式的微笑。
  • 洛陽考古博物館掠影
    洛陽考古博物館的藏品不是很多,但有價值的不少,本篇精選部分展品玉格鐵劍,西漢大平肩空首布,東周,洛陽東周王城遺址出土圜錢,戰國,洛陽東周王城遺址出土變形饕餮紋半瓦當,戰國高浮雕蟠龍紋銅方蓋壺,春秋蟠虺紋銅提梁蓋盉,戰國竊曲紋銅蓋鼎,春秋蓋陶壺,西漢玉璧,西漢
  • 【對話中原】古都洛陽城裡的外國使節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河南省洛陽市的一家企業在洛陽東龍門山修建廠址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座古墓,施工人員立即通知了洛陽市文物部門,洛陽市文物工作隊的趙振華和朱亮立即趕到現場,讓他們吃驚的是,這座古墓從沒有被盜過,墓中的文物保存完好。
  • 中國九朝古都洛陽
    洛陽博物館數千年文物史籍在內向外展示,洛陽古墓博物館稀世珍寶眾多讓人不敢想像。洛陽牡丹公園黑白黃綠紫及複色牡丹異彩紛呈,洛陽潞澤會館三樓一殿帶戲臺巍峨敞亮。蘇秦統戰聯縱拜六國宰相創千年名門望族,班氏史家而班超卻投筆從戎西域封侯拜將。蔡文姬胡18拍才女文錦享世不凡,關羽赤兔馬橫刀中原立威黃淮長江。
  • 蘇秦落魄之時,連妻子都冷眼相看,知敝方能永終
    蘇秦是鬼谷子的徒弟,深通縱橫之術,他學成歸來後,懷揣雄略與夢想,穿著華美的衣服,駕馭雙乘馬車興致勃勃,闖蕩到秦國遊說。惠文王聽了他的富國強軍用兵之策,笑而不納。蘇秦兩手空空回到家裡,衣著襤褸,滿臉塵灰,一副落魄的樣子。妻子冷漠地看了他一眼,坐在紡車前紡著紗線,都沒有停下來。他的嫂子看他如此狼狽,就不客氣地問:「小叔出發之前說是去謀求富貴,在秦為相,可是如今這樣回來,馬車呢?百金呢?」蘇秦皺皺眉頭默然無言。只有蘇秦的父親支持他,一邊耕田養活自己,一邊繼續用心修讀。
  • 夷齊殉節首陽山 墓葬難尋名永傳(探秘洛陽古墓)
    首陽山上有一通為伯夷、叔齊立的碑 (資料圖片)  偃師市北部的首陽山,因歷史名人伯夷、叔齊而名揚天下。  如今再探尋伯夷、叔齊的墓已經很費勁了,但是在首陽山上有一舜帝廟,廟西不遠處有一座紅亭子,亭南坡上有一通為伯夷、叔齊立的碑,碑面顯示該碑刻於1988年。據當地人介紹,原偃師塔莊村北保存有一通石碑,中間刻「古賢人伯夷叔齊墓」,右邊刻「正北至首陽山墓冢二千八百八十八步」,左邊刻「乾隆十五年五月下浣立」,碑陰刻《夷齊隱首陽山辨》一篇,400餘字,碑現存於偃師商城博物館。
  • 洛陽「新唐街」……
    項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55畝,總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由洛陽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洛陽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開發建設。作為洛陽市深化文旅融合發展的重點項目未來,將在文化活動中心集中展示、銷售「洛陽禮物」等本地文創產品,同時開展特色文化體驗活動,增強文化互動。
  • 2020想去中國洛陽旅遊的景點:古墓博物館,文峰塔,八裡堂
    正是洛陽八大景中「邙山晚眺」的立足點,整個宮觀被攬在邙山鎮嶽村襟懷之內,其山門南邊是建華玻璃廠。下清宮規模比上清宮大很多,格局也是分為上下兩個院落,一層主要由大大小小的道家殿宇所組成,包括聖母殿、藥王殿、文昌殿、青牛洞等將近十處景觀。
  • 國慶節洛陽博物館萌物來襲
    洛陽,作為享譽世界的古都,想必大家都會趁著國慶長假來遊玩一番,今年恰逢中秋晚會在洛陽舉辦,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時節,來洛陽尋幽訪古,也是不錯的。了解一個地方,博物館是首選,尤其對於洛陽這樣歷史深厚、戰亂頻發的古都,一定要來博物館,了解他的前世今生。
  • 洛陽一座16噸的古墓即將整體搬遷,搬遷費至少100萬
    今年9月,一座西漢空心磚券大墓在洛陽一工地「現身」,該古墓距今約有2000年。為了對這座西漢大墓進行更好的保護和研究,考古人員決定對其實施搬遷。這座重約16噸的古墓,如何完成「搬家」?河南商報記者為你揭秘。
  • 2020洛陽旅遊攻略 洛陽旅遊攻略景點必去
    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其人文資源、風景名勝,都是城市對外的名片之一,就拿被稱為我國四大古都的洛陽來說,其八大景可謂是一絕,對於近期要前往洛陽的遊客們來說,下面這份2020洛陽旅遊攻略,千萬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