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顆高品相的「掃把星」——編號為C/2020 F3的彗星,引起了全球天文愛好者的關注,如今它已光臨北半球。有人在我國境內拍到了它的身影,它沒有傳說中那般「邪惡」,而是風姿綽約、令人驚豔。7月11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史建春表示,7月上旬,這顆彗星較為明亮,在太陽升起之前從東北方向升空,但因為需要早起觀測,且可觀測時間短,讓很多人錯過了觀測。錯過了也不必遺憾,因為8月3日前後還有一波絕佳觀測期,該彗星會在日落後西北方向出現。
7月7日凌晨出現在天空中的彗星,天文愛好者攝於北京靈山。
上半年兩顆「掃把星」
先後「香消玉殞」
「在科學漸漸深入人心的時代,彗星早已不再像過去那樣,被大多數人視為災禍的象徵。很多天文愛好者著迷它的壯麗多姿、星空魅力、自然力量,甚至會滿世界追著它跑。」史建春告訴記者,彗星是一種進入太陽系後,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而變化的繞日運動天體。彗星由水冰、氣冰、塵埃和有機物等構成,其中水冰佔85%,氣冰佔約5%。當彗星接近太陽時,部分物質升華,在冰核周圍形成雲霧狀的彗發,以及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在太陽輻射作用下,彗星會逐漸生出彗發和彗尾,狀如掃帚,所以也稱「掃把星」。去年被發現的C/2019 Y4彗星,本來預計可能在今年5月大放異彩,亮度甚至可能超過月球,讓北半球的天文愛好者著實激動了一把。結果剛到4月,C/2019 Y4彗星才進入火星軌道以內沒多久,就土崩瓦解了,這讓北半球天文愛好者失落了一回。
「彗星心碎了,天文愛好者心也碎了,這樣的『打擊』在今年上半年竟然出現了兩次。」一位資深天文愛好者說,C/2020 F8 彗星在今年3月被發現,而且當時正在南半球大放異彩,細節豐富的離子彗尾讓人印象深刻。而且它即將轉到北半球的夜空,預期會變得更明亮。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就在北半球天文愛好者翹首以盼之時,C/2020 F8 彗星突然停止增亮,隨後亮度快速下跌,和之前發現的C/2019 Y4彗星一樣「香消玉損」了,讓北半球的天文愛好者再次「心碎」一把。
眾人「心碎」之時
這顆彗星「闖」入我國上空
就在北半球天文愛好者接連遭遇「心碎」的同時,又有消息傳來,與C/2020 F8 彗星幾乎同時被發現C/2020 F3 彗星將成為近幾年來最為明亮的一顆「掃把星」,再次燃起天文愛好者「追星」的衝動。這一次很多人有了一生難忘的收穫,有人在7月上旬拍到C/2020 F3 彗星的身影。
7月6日,NEOWISE彗星從城市上方升起, 天文愛好者攝於北京定都閣。
「F3彗星近期風姿綽約的表現,令人驚豔!」史建春說,6月22日,C/2020 F3 彗星的亮度快速上升到3等,引起不少人的關注。7月1日,亮度升至1等左右,然而因為離太陽很近,在地球上看不到。到了7月3日,C/2020 F3 彗星經過近日點,日心距為0.29天文單位,相當於大約不到日地距離的三分之一。此時的彗星面臨著「生死考驗」,說不準就會「香消玉損」。但令人欣喜的是,C/2020 F3 彗星成功闖關,越過黃道,出現在北半球的地平線附近,而且亮度達到了0.9等,此時也是C/2020 F3 彗星最亮的時刻,在大氣通透的地區,人們有機會用肉眼在東北方向輕鬆看到它,用上雙筒望遠鏡更容易清晰「捕捉」柔順的彗尾。
根據天文愛好者拍攝到的照片來看,彗星頭部很清晰,彗尾較長,呈黃白色。
8月3日前後
F3彗星還有一波絕佳觀測期
「7月上旬是F3彗星較為明亮的時期,也是肉眼可見的觀測期,但是要早起觀測,讓很多人錯過觀測。但錯過也不要遺憾,因為它還有一波絕佳的觀測期。」史建春說,7月23日,C/2020 F3 彗星到達離地球最近的位置,地彗距為0.69天文單位,約為日地距離的三分之二,亮度為4.2等。這顆彗星基本是早上從東方升起,晚上從西方落下,從觀測條件上來看,之前這顆彗星是在日出之前出現在東方的天空,但很快就會淹沒在太陽的光輝之中,可觀測時間較短。目前這顆彗星升起和落下的時間基本和太陽同步,所以很難被觀測到,但從7月20日起,這顆彗星會在日落後出現在西北天空,此時由於高度角較小,觀測難度較大。
觀測條件最好的時間是在8月3日前後,屆時C/2020 F3 彗星將會在晚上8點出現在西偏北5度,高度39度的位置,此時它的亮度為5.9等,之後每日晚上出現的位置會逐日向西減小2度左右,高度逐日減小1度左右。
史建春還提醒「追星」一族,要想順利「捕捉」到C/2020 F3 彗星,最好提前準備好合適的觀測設備,可用雙筒望遠鏡、折射式望遠鏡,或者使用有長焦鏡頭單眼相機。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曹盧傑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