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見的「掃把星」行經我國上空!8月3日前後,還有一波絕佳觀測...

2020-12-25 瀟湘晨報

最近,一顆高品相的「掃把星」——編號為C/2020 F3的彗星,引起了全球天文愛好者的關注,如今它已光臨北半球。有人在我國境內拍到了它的身影,它沒有傳說中那般「邪惡」,而是風姿綽約、令人驚豔。7月11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史建春表示,7月上旬,這顆彗星較為明亮,在太陽升起之前從東北方向升空,但因為需要早起觀測,且可觀測時間短,讓很多人錯過了觀測。錯過了也不必遺憾,因為8月3日前後還有一波絕佳觀測期,該彗星會在日落後西北方向出現。

7月7日凌晨出現在天空中的彗星,天文愛好者攝於北京靈山。

上半年兩顆「掃把星」

先後「香消玉殞」

「在科學漸漸深入人心的時代,彗星早已不再像過去那樣,被大多數人視為災禍的象徵。很多天文愛好者著迷它的壯麗多姿、星空魅力、自然力量,甚至會滿世界追著它跑。」史建春告訴記者,彗星是一種進入太陽系後,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而變化的繞日運動天體。彗星由水冰、氣冰、塵埃和有機物等構成,其中水冰佔85%,氣冰佔約5%。當彗星接近太陽時,部分物質升華,在冰核周圍形成雲霧狀的彗發,以及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在太陽輻射作用下,彗星會逐漸生出彗發和彗尾,狀如掃帚,所以也稱「掃把星」。去年被發現的C/2019 Y4彗星,本來預計可能在今年5月大放異彩,亮度甚至可能超過月球,讓北半球的天文愛好者著實激動了一把。結果剛到4月,C/2019 Y4彗星才進入火星軌道以內沒多久,就土崩瓦解了,這讓北半球天文愛好者失落了一回。

「彗星心碎了,天文愛好者心也碎了,這樣的『打擊』在今年上半年竟然出現了兩次。」一位資深天文愛好者說,C/2020 F8 彗星在今年3月被發現,而且當時正在南半球大放異彩,細節豐富的離子彗尾讓人印象深刻。而且它即將轉到北半球的夜空,預期會變得更明亮。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就在北半球天文愛好者翹首以盼之時,C/2020 F8 彗星突然停止增亮,隨後亮度快速下跌,和之前發現的C/2019 Y4彗星一樣「香消玉損」了,讓北半球的天文愛好者再次「心碎」一把。

眾人「心碎」之時

這顆彗星「闖」入我國上空

就在北半球天文愛好者接連遭遇「心碎」的同時,又有消息傳來,與C/2020 F8 彗星幾乎同時被發現C/2020 F3 彗星將成為近幾年來最為明亮的一顆「掃把星」,再次燃起天文愛好者「追星」的衝動。這一次很多人有了一生難忘的收穫,有人在7月上旬拍到C/2020 F3 彗星的身影。

7月6日,NEOWISE彗星從城市上方升起, 天文愛好者攝於北京定都閣。

「F3彗星近期風姿綽約的表現,令人驚豔!」史建春說,6月22日,C/2020 F3 彗星的亮度快速上升到3等,引起不少人的關注。7月1日,亮度升至1等左右,然而因為離太陽很近,在地球上看不到。到了7月3日,C/2020 F3 彗星經過近日點,日心距為0.29天文單位,相當於大約不到日地距離的三分之一。此時的彗星面臨著「生死考驗」,說不準就會「香消玉損」。但令人欣喜的是,C/2020 F3 彗星成功闖關,越過黃道,出現在北半球的地平線附近,而且亮度達到了0.9等,此時也是C/2020 F3 彗星最亮的時刻,在大氣通透的地區,人們有機會用肉眼在東北方向輕鬆看到它,用上雙筒望遠鏡更容易清晰「捕捉」柔順的彗尾。

根據天文愛好者拍攝到的照片來看,彗星頭部很清晰,彗尾較長,呈黃白色。

8月3日前後

F3彗星還有一波絕佳觀測期

「7月上旬是F3彗星較為明亮的時期,也是肉眼可見的觀測期,但是要早起觀測,讓很多人錯過觀測。但錯過也不要遺憾,因為它還有一波絕佳的觀測期。」史建春說,7月23日,C/2020 F3 彗星到達離地球最近的位置,地彗距為0.69天文單位,約為日地距離的三分之二,亮度為4.2等。這顆彗星基本是早上從東方升起,晚上從西方落下,從觀測條件上來看,之前這顆彗星是在日出之前出現在東方的天空,但很快就會淹沒在太陽的光輝之中,可觀測時間較短。目前這顆彗星升起和落下的時間基本和太陽同步,所以很難被觀測到,但從7月20日起,這顆彗星會在日落後出現在西北天空,此時由於高度角較小,觀測難度較大。

觀測條件最好的時間是在8月3日前後,屆時C/2020 F3 彗星將會在晚上8點出現在西偏北5度,高度39度的位置,此時它的亮度為5.9等,之後每日晚上出現的位置會逐日向西減小2度左右,高度逐日減小1度左右。

史建春還提醒「追星」一族,要想順利「捕捉」到C/2020 F3 彗星,最好提前準備好合適的觀測設備,可用雙筒望遠鏡、折射式望遠鏡,或者使用有長焦鏡頭單眼相機。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曹盧傑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彗星是什麼,為何成為了「掃把星」?
    對於天文觀測愛好者來說,也是這樣,上半年原本會出現的ATLAS和SWAN彗星紛紛「放了地球鴿子」。好在不久,我們將迎來今年第一顆適合觀測的彗星,C/2020 F3 NEOWISE彗星,而且它的亮度很快就能達到0等。屆時,北半球的觀測者可以在7月的夜空裡輕鬆地看到它(日出前約半小時從東北方向升起,日落後則出現在西方低空)。
  • 11月18日獅子座流星雨極大,我國各地可連續觀測兩天
    11月13日,記者從廣州市五羊天象館了解到,著名的獅子座流星雨極盛期將出現在今年11月18日13時前後,我國各地乃至北半球大部分地區都可觀察到。今年獅子座流星雨可連續觀察兩天(兩次)。一次在11月18日凌晨1時至天亮前,另一次在11月19日凌晨1時至天亮前,每小時可目睹到獅子座流星雨約10顆。事實上,被稱為「流星雨之王」的獅子座流星雨,本世紀的第一年(2001年11月19日凌晨),就給我國觀眾出色的表演,每小時流星數量高達3000多顆,目不暇接。
  • 11月17日獅子座流星雨極大 我國各地可在18日凌晨觀測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通訊員 李建基記者從廣州市五羊天象館獲悉,一年一度的獅子座流星雨極大天象即將出現,今年其極大可能時間發生在11月17日19時前後。此時,我國各地不能目睹到獅子座流星雨,因獅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還未升起到地平線。但按照天體運行規律推算,五羊天象館認為我國各地獅子座流星雨今年最佳觀察時間發生在11月18日凌晨0時至天亮前,每小時可目睹到獅子座流星雨約15顆。
  • 流星和掃把星,古代流星才是主場
    我國最早的流星雨的發現和記載:《竹書紀年》中就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的記載。古人的「星隕如雨」就是對流星雨最為直觀地描寫了,這也是我國最早的流星雨記載。當時並沒有流星雨的分類,且描述較為簡單,因此無人斷定這場流星雨屬於哪個星座。
  • 12月15日雙子座流星雨極大,中國處全球最佳觀測位置
    今年雙子座流星雨出現日期在12月4日至17日,其中極盛期發生在12月15日1時前後。如果天氣晴朗,大氣透明度高,中國各地乃至整個北半球任何地點都可觀測到。 雙子座流星雨極大值期間,僅憑肉眼就可觀測到,每小時可目睹到流星約100顆。在中國,雙子座流星雨最佳觀察時間是12月14日21時至15日天亮前。
  • 鄭州市區可觀測日偏食 8月1日看天狗吞日
    新華網河南頻道7月27日訊 中原網-鄭州晚報報導:(記者 辛曉青 馬燕 實習生 趙冠霞) 8月1日,本年度最重大的天文現象日全食將在河南大部分地方出現。而我市的西南部也有幸進入全食帶。天文學專家提醒市民,找個平坦的高處,向西地平線處沒有高樓、樹木阻擋,就可能看到日偏食。
  • 10月8日晚將有流星雨 杭州可能是最佳觀測點
    10月8日19時左右,天空將上演一場「天龍座流星雨」的好戲。而杭州,是最佳的觀測地之一。天龍座流星雨以大流量爆發著稱,爆發期理論上一個小時能看到200顆。無須藉助工具,有雅興的市民選擇燈光幹擾較少的地方,有條件的搬一張躺椅,仰頭望天,憑藉一雙肉眼就能欣賞觀測。
  • 11月18日1時前後將現獅子座流星雨極盛期
    據廣州市五羊天象館14日透露:今年「流星雨之王」——獅子座流星雨極盛期將出現在11月18日1時前後,中國各地乃至北半球大部分地區都可觀察到。據介紹,今年觀測獅子座流星雨沒有月光影響,觀測條件極佳,並可連續觀察三天(三次)。如果天時地利,每小時可看到獅子座流星雨約10顆。
  • 難得一見!合肥上空現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天是農曆六月十四,晚上8點多,一輪明月照亮在合肥城市上空。月亮何時最圓?常聽到的一種說法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是在庚子鼠年的農曆六月裡,十五的月亮卻是「十四圓」,最圓時刻出現在8月3日23時59分,100年才出現6次。
  • 12月10日:我國將迎來近10年來觀測條件最好的月全食
    新華網天津11月16日電(記者周潤健、蔡玉高
  • 我國的氣象衛星包括哪些?
    靜止衛星在地球赤道上空距地面約35800公裡,與地球自轉同步運行,衛星看上去好像靜止在地球赤道上空不動,可以觀測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固定區域,也稱為「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它的優點是對局部地區可進行15-30分鐘高頻次的觀測,可以捕捉到快速變化的天氣系統,主要用於天氣分析特別是中尺度強對流天氣的預警和預報。
  • 紫金山天文臺:火星「逆行」迎來絕佳觀測季
    中新網南京8月31日電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31日消息,在即將來臨的9月,天宇中的閃閃「紅星」——火星將「提早」升起,且亮度增加,迎來絕佳觀測季。同時,火星將迎來為期兩個月的「逆行」,帶來相對「靜止」的絕佳觀賞窗口。
  • 8月還有這些...
    這個8月除了有颱風還有這些「聖洛朗的眼淚」木星合月水星西大距......」之稱的英仙座流星雨將「登陸」地球↓↓↓天文專家介紹本月適合天文觀測在月初和月末的無月夜非常適合觀賞星空在行星方面木星和土星的觀賞條件依然很好水星也將迎來閃耀一刻的「機會窗口」水星西大距8月10日
  • 2018年我國對地觀測遙感衛星迎來密集發射期
    8月25日7時5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兩顆北鬥導航衛星。購買一幅遙感影像多則3萬多元,平均也要1萬元左右,而且數據無法自主可控。我國每年花在購買國外遙感影像方面的費用不計其數,甚至還有很多是重複購買,浪費了大量資金。  10年後的今天,通過不斷創新和攻關,我國遙感數據源得到了極大豐富,衛星影像高精度無地面控制精確處理等技術也取得了突破。
  • 院線電影《絕對掃把星》在南寧舉行開機儀式
    2017年07月03日 10:05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李良 編輯:馬琳
  • 一顆巨大隕石划過歐洲上空,在30公裡高空爆炸,數百萬人目睹奇蹟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1日的報導稱,29日上午10點34分,一顆巨大的隕石划過歐洲上空。這次白晝火流星出現在巴爾幹北部地區,但是義大利北部、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和奧地利都有人目擊了這次隕石划過天空的場景。
  • 掃把立起來和引力波有啥關係?
    這是「NASA立掃把挑戰」活動,起源是NASA說因為當日地球引力最小,所以是唯一一天可以讓掃把獨自站立的日子。有NASA在前,還是有不少夥伴紛紛試驗,發現竟然真的能立起來!麓幫主看完後一臉問號,不禁要問一句:NASA說過這話?找遍全網也不曾發現NASA的官方發聲。那麼,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 日偏食,蚌埠上空的高清震撼畫面來了
    日(昨天)是一個不尋常的周末既是父親節,又逢夏至日還有有令人激動的天文奇觀「日偏食」讓市民們感覺太嗨了當天下午這場天文奇觀在珠城上空上演珠城市民抬頭仰望天穹因為日環食的「食分」非常大,太陽整個圓面將有超過99%的面積被遮住。在全球範圍內,這次環食帶從剛果民主共和國北部開始,經過中非、南蘇丹、衣索比亞等地,一直向東延伸到中國,並在北太平洋西部結束。我國位於本次觀賞的絕佳地帶,環食帶主要經過我國南方部分地區。
  • 11月19日凌晨流星雨還會失約嗎
    中國科學院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  王思潮    據科學家預測,今年11月19日凌晨我國大部分地區將可以看到流星雨。這次還是獅子座流星雨,正是它在3年前失約,讓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掃興而歸。    今年這隻「雄獅」還會再次失約嗎?
  • 彗星真的會像傳說中的「掃把星」一樣,給地球帶來災難嗎?
    在中國有一種說法,叫「掃把星」,用來形容那些不僅自己運氣不好,而且還會把黴運帶給別人的人。其實稱某人是「掃把星」只不過是一種迷信的說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有人可能會問,這「掃把星」到底是從何說起呢?實則所謂的「掃把星」就是彗星,由於彗星在運動的過程中後邊好像拖著一個尾巴,看上去很像是掃把,故此得名「掃把星」。提起彗星,想必大家都會想到「哈雷彗星」。想當初在1910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們曾預言哈雷彗星很可能會與地球相撞。事實上在5月19日那天,哈雷彗星真的靠近了地球的附近,只不過它並沒有撞向地球,而是與地球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