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一碰就碎?預防老年骨質疏鬆,做到:30遠離3物,40做好4事

2020-12-25 漫說健康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人最容易出現的疾病,因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體內的骨質也會逐漸流失。

特別是到了更年期之後的女性,由於雌激素的影響,骨質流失更為明顯,因此骨質疏鬆和其他關節疾病接踵而來。

很多人的觀念是:缺鈣才補鈣,例如老人或兒童,年輕力壯的青年人無需補鈣。

雖說這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問題,但發生疾病在想預防就為時已晚了!

其實,人的骨量在30歲時達到頂峰,隨後隨著年紀的增長開始慢慢下降。

所以,真正需要補鈣的時間恰恰是青年時期,因為,之後的階段補鈣遠沒有青年期吸收好。

我們說的「補鈣」除了吃含鈣質豐富的食物或藥物外,年輕人更應該警惕預防鈣質流失,遠離這三物:

一、高鹽分食物

長期大量攝入高鹽分食物,不僅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同時還會對鈣質的吸收造成影響。

鹽的主要成分就是鈉離子,而它會和體內的鈣質產生化學反應,讓鈣質還沒有被人體吸收就排出體外,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腎結石的機率。

所以年輕人清淡飲食其實是在攢鈣質。

二、咖啡

咖啡有提神醒腦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之餘,很多朋友都喜歡喝上一杯濃咖啡。但實際上咖啡存在一定的利尿作用,會加速尿液中鈣質的排洩,而且還會對小腸中鈣質的分泌和流失造成影響。

三、肥宅快樂水

這包括了大家喜歡的可樂、雪碧等等,這類飲品中含有大量碳酸鹽成分,進入人體後會干擾鈣磷的代謝,同時還會破壞維生素的合成,這直接減少了小腸以及腎臟對鈣質的吸收,導致鈣質流失。

雖說以上食物會引起鈣質流失,但越過劑量談毒性,確是耍流氓。

這些食物造成鈣質流失的前提條件是「長期大量食用」,如果只是偶爾攝入,無需惶恐。

所以,這裡就需要提醒有鍾愛這3類食物的人,一定要控制量。

即便30歲的基石已經打好,也不能忽視40歲的錦上添花,40歲預防骨質疏鬆,還需要做好這4件事:

1、提升含鈣食物的攝入量

其實,無論處於什麼年齡和階段,都要保證充足的鈣元素攝入,所以每天適當吃一些補鈣食物也很有必要,比如牛奶、芝麻醬、雞蛋、黑豆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2、及時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D能促進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如果體內缺少了這類維生素,即便吃再多的鈣,也無法被人體吸收和利用。

所以在平時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是關鍵,比如魚肉、蛋黃、動物肝臟等。

3、多曬太陽

雖說太陽並不能為人體提供鈣質來源,但通過曬太陽能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從而促進鈣質的吸收。

特別是早上八點到十點左右的陽光,紫外線並不強烈,是補鈣曬太陽的首選時間段。

4、堅持適當鍛鍊

運動是健康之本,通過運動不僅能提高人體的代謝能力,還能改善骨骼結構和密度,避免將來出現骨質增生的問題。

想要讓骨骼健康,遠離骨質疏鬆,那在年輕時就應該打好基礎,做好以上五件事,如此50歲還能擁有健康的骨骼,以更好的身體素質來迎接老年的到來。

相關焦點

  • 骨質疏鬆是缺鈣引起的?做好這4件事有效防治
    除了補鈣,防治骨質疏鬆還應做好這4件事01 / 營養全面除了鈣,其他多種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元素缺乏同樣可導致骨質疏鬆,要預防骨質疏鬆,最好的辦法就是飲食多樣化,來保證營養全面。與骨質疏鬆相關的營養素還有很多,像維生素A、B、C,鋅、氟、銅、錳等,都與骨骼健康有關,不必一一去補充,只要日常生活中做到飲食的多樣化,肉蛋奶、五穀雜糧、蔬菜水果,吃得全面一點,營養自然也就更全面。
  • 30歲女白領骨質疏鬆?都是這種「水」惹的禍,平時應多做2件事
    「 「我建議你呢,做個雙線X吸收檢測,檢查一下自己的骨密度,我懷疑你是骨質疏鬆導致的疼痛。」醫生說道。 「醫生,怎麼可能呢,我才30歲,這麼年輕怎麼可能患老年人的疾病呢?「李女士反問道。
  • 除了補鈣,預防骨質疏鬆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除了補鈣,預防骨質疏鬆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山東省立醫院袁林] 長久以來,不少人都把補鈣當成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唯一措施,事實上,鈣攝入充足,同時補充足量維生素D幫助吸收,的確有助於幫助鈣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 57歲中醫提醒,冬天1種「素」常服,遠離老年骨疏鬆,活得舒心
    骨質疏鬆是一種中老年性高發性慢性骨病,在60歲以上老年群體中發病率尤為突出。人體骨骼自從25歲左右開始就進入了逐步的下滑態勢中,等到60歲時,骨量丟失率通常可以達到70%左右,因此更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的狀況。
  • 50歲後「養壽期」很關鍵,做好此6事,健康狀況或令旁人羨慕
    50歲後是「養壽期」,此時身體各個器官衰退,若沒有做好養生保健工作,各種疾病會隨之而來,如心腦血管疾病、三高以及骨質疏鬆等。因此50歲後應做好以下幾件事,可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50歲後需做好哪幾件事?時刻記住飲食以清淡為主,遠離辛辣刺激性和重口味食物,避免吃燒烤、醃製和燻制、油炸食物,不能暴飲暴食,以免升高血壓、血脂血糖以及尿酸,增加患上疾病風險。另外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每頓飯只吃7~8分飽即可,特別是晚餐。吃飯時做到細嚼慢咽,每口飯至少咀嚼30下,每頓飯至少吃25分鐘,這樣才能減輕胃腸道負擔,利於吸收食物中營養。
  • 侄女一個愛的抱抱,讓老人斷了3根半肋骨!骨質疏鬆要注意什麼?醫生...
    近日,長沙的王奶奶(化名)見到了30多年未見的侄女,激動之情溢於言表,而侄女更是直接擁抱了王奶奶,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可隨後,王奶奶就感到自己的胸部感到劇痛,後來經醫生診斷,老人左側第3到5根肋骨出現骨折,而第六根肋骨的末端則出現了骨裂。9月6日,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楊非柯向記者講述了這個意外背後的健康故事。
  • 為何年老易有「老年臭」?醫生:40歲後做好3件事,老了沒「味」
    從醫學角度看,人體在30歲以後實際上開始分泌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叫做氣味醛,實際上是2-壬醛。這種物質有一些異味,這也是老年人問題的根源。既然從30歲開始,為什麼30歲不臭?其實也很簡單,其實它分泌的量很小,只要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表現出明顯的異味,剛30歲的時候它真的不多,味道真的不明顯,但如果攢到40-50歲,積蓄的量很大,味道自然會重,這會使老人的身體開始出現老年味。
  • 40歲後,身上會出現老人味?支招:做好4事,老了身上不會有味
    在40歲之後,人體就已經進入了衰老階段,被氧化的皮脂越來越多,就會產生氣味,這時人體的代謝能力已經有所減弱,這些氣味不能再被代謝掉,加上生活習慣不好,就會導致老人味越來越濃重。老人味雖然不會對身體健康有什麼影響,但是卻會影響到自身的形象,所以預防老人味出現也是很有必要的。想要避免產生老人味應該怎麼做?
  • 為何年老易有「老年臭」?40歲後做若好這3件事,老年味悄悄溜走
    如果我們不加以重視任其它去發展的話就會導致老年臭味更加的嚴重,不僅會影響自身的身體健康還會給人帶來一種厭煩的感覺,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味道呢?為何年老易有「老年臭」?40歲後做若好這3件事,老年味悄悄溜走為何年老的人身上都會帶著的味道呢?
  • 這種病會「吃骨頭」,而且誤診率極高 骨質疏鬆要重視,補鈣不...
    然而去年,唐奶奶開始骨質疏鬆、渾身骨痛難忍,來到浙江醫院後,查出了一種會「吃骨頭」的血液病——多發性骨髓瘤。補鈣不是萬能的這種血液病愛「吃骨頭」「多發性骨髓瘤,顧名思義是主要影響骨髓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統的惡性血液腫瘤。」浙江醫院血液科主任沈益民主任醫師解釋稱,與大多數惡性血液腫瘤類似,患者貧血的發生率約為40%至60%,並且幾乎所有患者都出現免疫功能低下。
  • 骨質疏鬆病症逐漸年輕化,如何強化骨骼硬度?提前預防才是關鍵
    >1、骨質疏鬆症的簡介來源於希臘文 porous bones,意思是有很多孔洞的骨頭,英文名則為osteoporosis,這是一種由於骨密度降低而增加骨折風險的疾病。人類的最高骨密度通常在30-40歲達到最大值,然後下降,逐漸導致礦物質流失。一般來說,女性骨質流失最快的時期是絕經後5年,脊椎骨密度平均每年下降3-6%,而80歲以上的女性中有50%以上出現骨折。男性的礦物質流失相對穩定。
  • 骨質疏鬆,天天吃鈣片、曬太陽管用嗎?
    1.在兒童期、青春期和成年不久,新骨組織生成的速度要比老骨組織流失的速度快,骨骼就不斷成長並變得越來越緻密,一個人骨骼所能達到的最大的骨密度和強度,稱為骨量峰值2.人體一般會在20-30歲達到骨量峰值,過了30歲,骨組織的流失就會快於骨組織的更新,當骨組織流失得太快而更新太慢時,骨骼就會變得脆弱,有可能引發骨質疏鬆症3.婦女在45~55歲絕經期時骨質流失的速度非常快
  • 遠離3物,做好3事,胃一點點變好,不反覆
    【遠離3物】 1、慢性胃炎的人,應遠離辛辣之物,尤其無辣不歡的朋友。因為辛辣的食物會導致胃黏膜受到損傷,加重胃部炎症,不利於胃健康。
  • 過了50歲,需及時給骨頭補3種營養,為骨頭「延壽命」,防疏鬆
    很多人在過了50歲之後,經常會出現骨折的現象,雖然骨折是意外發生,但是骨質疏鬆增加了骨折的出現機率,有相關調查顯示,有40%到60%的男性骨折,都跟骨質疏鬆有關,鈣的吸收也會受到雌激素及月經周期的影響,所以女性會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一旦出現,患者骨量減少、骨功能退化,很容易摔倒骨折,嚴重時還會導致骨骼變形,給大家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
  • 為何上了年紀容易「老年臭」?過了40歲注意這3件事,老了沒味道
    尤其是在40歲以上的人,假如沒有注意這三件事,你老了之後可能會招人嫌棄,甚至就連你的兒女們都不願意常回家看看。這種孤獨晚年的感覺一定不好受,所以千萬要注意老年臭帶來的危害。話又說回來,到底是哪三件事能夠避免老年臭,接下來就聽小編給大家講一講吧。
  • 腳上有4個症狀,或是血糖高了!遠離3事,常吃2物,或能穩定血糖
    二、血糖高的人,遠離3事,常食2物,或能幫助血糖回到安全線「遠離3事」(1)遠離肥胖肥胖和高血糖就如同孿生兄弟(2)遠離久坐由於生活壓力和經濟壓力,很多人已經習慣匆匆忙忙的工作和生活,上班久坐,休班躺床上休息,就是不運動。而據研究表明,每天運動30分鐘左右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能下降80%左右,因此可以適當增加運動,減少久坐的時間,但運動後注意補充水分。
  • 60歲老人天天補鈣,骨頭卻脆如「玻璃」,一摔就斷,令人心驚
    在平時生活中,既要遠離一些容易引發骨質疏鬆的因素,也要掌握好合適的補鈣方法,才能真正起到預防骨質疏鬆出現的目的。哪些因素因素會誘發骨質疏鬆呢?(一)缺乏日常運動缺乏運動和骨質疏鬆發生有很大的關係,長期缺乏運動的人,患上骨質疏鬆的機率會大大增加。這是因為運動時,神經內分泌調節系統會給骨骼提供充分的營養,身上的骨鈣含量也會因此而增加。
  • 「骨質疏鬆日」裡話「骨松」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松日,今年世界骨松日首個中國主題為:強健骨骼,遠離骨折。      我國逐漸進入老齡社會,骨質疏鬆如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發病率大大提高。我國首次骨質疏鬆流行病學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年女性患病率為51.6%,男性患病率為10.7%。骨質疏鬆具有高發病率、高患病率的特點。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最常見的骨骼疾病,是一種以骨量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
  • 骨疏鬆「禍根」被揪出,不是菸酒,此物天天吃,骨頭會「脆如沙」
    說到骨質疏鬆,很多人都對它不陌生了。其被稱為"寂靜的殺手",是一種靜悄悄的流行病。根據去年發布的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90%以上的骨質疏鬆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病,50歲以上人群中,接受過骨密度檢測的比例僅為3.7%。
  • B肝的剋星,堅持做好「3件事」,滅殺肝毒,預防B肝
    對於30歲以上、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B肝病毒DNA陽性的人群,即使轉氨酶正常,也建議儘早進行抗病毒治療。 因為臨床上有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雖然轉氨酶是正常的,但是肝臟炎症和纖維化持續存在,發現的時候可能已經進展到肝硬化失代償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