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重點詞語翻譯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①,聞水聲,如鳴環②,心樂③之。伐竹取道,
①竹林。 ②玉質裝飾物。③快樂、愉悅。
下見小潭,水尤④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⑤石底以出,為坻⑥,
④格外。 ⑤彎曲。 ⑥水中高地。
為嶼⑦,為嵁⑧,為巖。青樹翠蔓⑨,蒙絡搖綴,參差披拂⑩。
⑦小島。⑧不平的巖石。⑨翠綠的莖蔓。⑩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蕩。
潭中魚可①百許頭,皆若空遊②無所依。日光下澈③,影布石上,佁然④不動;
①大約。 ②在空中遊動。 ③照在水底。 ④呆呆的樣子。
俶爾⑤遠逝⑥,往來翕忽⑦。似與遊者相樂。
⑤忽然。 ⑥向遠處遊去。 ⑦輕快敏捷的樣子。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①,明滅可見②。其岸勢犬牙差互③,不可知其源。
①像北鬥七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②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③參差不齊。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①,悄愴幽邃②。以其境過清③,
①感到心情悽涼,寒氣透骨。②幽靜深遠,瀰漫著憂傷的氣息。悄愴,憂傷的樣子。③悽清。
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①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①跟隨。
文本常識
1. 柳宗元,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唐代文學家,與韓愈共同發起了古文運動。
2. 本文選自《永州八記》(山水遊記)
課文內容理解
1.請就文章第一段寫批註。
內容:本段交待了發現小石潭的過程以及命名小石潭的原因,用「如鳴佩環」的水聲襯託出作者「心樂之」的愉快,由景及情,由情及景,表現作者發現之樂和探幽、訪趣之樂以及小石潭的美好景色給他帶來的愉悅心情。
寫法:作者採用移步換景的寫法,用「隔」「 聞」「 伐」「 取」「 見」 描寫發現小石潭的經過;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先寫小石潭概貌,再寫小石潭近處的特點,而後由近及遠,描寫小石潭周圍的景色,表現作者發現之樂和探幽、訪趣之樂以及小石潭的美好景色給他帶來的愉悅心情。
2.作者在描寫遊魚的時候採用了怎樣的寫法?給人以怎樣的感覺?
動靜結合。
自由自在,給人愉快之感。
3.文中寫遊魚,用「皆若空遊無所依」有何作用?
襯託水的清澈。
又說魚兒「似與遊者相樂」,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樂而忘憂的情懷。
4.作者寫小石潭的水「清」,筆法達到了超妙的藝術境界。請結合原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寫水「清」的特點的?
作者是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來描寫小石潭水的清涼。
正面描寫「水尤清洌」;
側面描寫通過對遊魚、日光、石頭、魚影的描寫來突出小石潭水的澄清透明。
5.作者描寫小潭源頭抓住了溪身岸勢的什麼特點?運用了什麼修辭?
溪身曲折,岸勢參差不齊。
比喻。
6.「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一句,寫出了潭水之源的神秘莫測,有何深意?
表達了作者對前途艱險的憂慮, 「不可知其源」表明對前途渺茫的擔憂。
7.作者離開小石潭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小石潭悽清的環境,勾起作者對自己仕途坎坷的聯想,悲傷苦悶之情和幽情的環境相契合,最後不得不離開。
8.作者寫景如畫,又寄情於景,對小石潭的描寫中寫出了作者個人情感和遭遇,對此,請談談你的理解。
柳宗元在遊記中,並非純客觀地描繪景物,而是在景物描寫中滲透被貶的心情 ,借景抒情,反映他心情寂寞,心境悽愴。而小石潭環境優美卻遭人冷落,加上小石潭悽清的環境,勾起作者對自己仕途坎坷的聯想,悲傷苦悶之情和幽情的環境相契合,最後不得不離開。
9.作者初發現小潭時, 「心樂之」,久坐潭上,又感覺「悄愴幽邃」,這矛盾麼?
不矛盾,先寫「樂」是初見小潭的心情。 「樂」是 「憂」的另一種形式,悽苦是作者感情的主調。作者借遊山玩水,寄託自己被貶謫的抑鬱情懷,乍見小潭的 「樂」是一種暫時的解脫。小石潭環境優美卻遭人冷落,加上小石潭悽清的環境,勾起作者對自己仕途坎坷的聯想,悲傷苦悶之情和幽情的環境相契合,最後不得不離開。
10、小石潭記(背誦檢測)
一、解釋下列加粗字
1、下見小潭( ) 2、全石以為底( ) 3、為坻( )
4、為嵁( ) 5、水尤清洌( )
6、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 )
7、青樹翠蔓,蒙絡搖綴( )( )
8、可百許頭( )( )
9、潭西南而望( ) 10、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
11、佁然不動( ) 12、俶爾遠逝( )
13、翕忽( )
14、鬥折蛇行( )( ) 15、犬牙差互( )
16、不可久居( ) 17、悽神寒骨( ) ( )
18、悄愴幽邃( )( ) 19、以其境過清( )
20、乃記之而去( )( )( )
21、隸而從( )
二、選擇題
1、閱讀《小石潭記》,分析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作者隔著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聲吸引了他。
B、「全石以為底」就是說潭底全部都是石頭。
C、「寂寥」、「悽」、「寒」等詞其實都是寫心境的,暗示自己的遭遇,流露出一種孤獨感。
D、文章表現了高潔、幽邃、悽涼之美。
2、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乃記之而去 嶽陽樓記 B、明滅可見 才美不外見
C、以其境過清 不能以遊墮事 D、潭中魚可百許頭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3、與「以其境過清」中的「以」字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全石以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不以物喜
4、下列對《小石潭記》一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渲染了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抒發作者悲涼悽愴的心緒。
B、第一段作者圍繞著「石」來寫,在移動變換中引導我們去領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寫了遊魚、陽光和影子,動靜結合,展現生動的畫面,目的是表現魚的活躍、可愛。
D、柳宗元被貶失意,心情抑鬱,所以認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實作者筆下的小石潭風景如畫,如果我們能跨越時空到此一遊,或許會流連忘返。
列印稿如何獲取?
如果大家想下載這一課的word資料,可以關注並私信我,發送文字「小石潭記」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