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
決定你是哪裡人的,
不是你的口音、籍貫、容貌,
而是你的胃。
比如你覺得豆花是應該吃鹹的,還是吃甜的;
比如正宗的粽子是應該放肉,還是應該放棗兒;
比如西紅柿炒雞蛋是應該放糖還是放鹽;
再比如,你能不能吃辣,
有多能吃辣,
是喜歡鮮辣、香辣、麻辣還是酸辣……
國人究竟有多能吃辣?
說到這問題,
小君想起來一個段子:
湖南人說自己能吃辣,江西人笑了,
江西人說自己能吃辣,貴州人笑了,
貴州人說自己能吃辣,最後雲南人笑了.
確實,
關於哪個地方更能吃辣的問題,
歷來人們都爭論不休,
不過,
有一點可以肯定:
段子裡提到的那些地方,
絕對都是吃辣大戶!
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各地的「辣」都是什麼樣?
川渝的辣中藏著一個江湖,充滿了各個派別,細數下來,包含了麻辣派、家常派、魚香派、糊辣派、酸辣派、紅油派等等,雖然這些門派都有武(la)功(jiao),但是招(kou)式(gan)和味覺層次都不一樣。四川的辣講究麻、辣、鮮、香,川人「善調麻辣」也由此得名。比如四川名菜——麻婆豆腐,起鍋油熱,先撒一大把辣椒末,下入肉沫翻炒,再加上豆豉油鍋熱火將嫩豆腐煮熟,臨出鍋前再撒一把花椒末,畫龍點睛,麻利收尾。
在重慶的辣味裡,則更重麻和辣的雙重口感,花椒和辣椒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妹,相生相伴。比如重慶辣椒的代表作——火鍋,層層的紅油和花椒,讓普通人看了生畏,再配上一份加了蒜泥的香油碟,吃的就是這種大汗淋漓的快感和高潮。不過呢,也正是因為川渝地區人民嗜辣的飲食習慣,所以據說這邊醫院的肛腸科十分了得哦~
湖南人有多能吃辣?
據說,湖南人吃掉全中國一半以上的辣椒,每人平均一年可以吃掉100斤,如果說正常人體內百分之六七十是水分,那湖南人體內的百分之六七十就是辣椒水。
不僅如此,與其他省份只是把辣椒作為一種菜餚配料、配菜的做法不同,湖南人是把辣椒當成一種蔬菜來吃,這是因為湖南人食辣,更追求綜合口感,重在一個「香」字: 有辣味,不能太辣;肉質細膩,口裡沒渣;香氣宜人,引發食慾。
比如著名的湘菜農家小炒肉,深得香、辣精髓;還有剁椒魚頭、虎皮辣椒、擂辣椒等,都是湘菜系裡有名的下飯神器,也因此湖南人「恰」飯從不說辣不辣,只說香不香,越辣就越香。很多人說江西的辣是瞎辣或者傻辣,這個說法的傻在於江西人不知道自己特能吃辣,但外地人來江西一吃就被辣傻。在江西人的飯桌上,只有一道菜,那就是辣椒炒一切:早上一碗加了辣的江西米粉,中午一盤辣椒唱主角的小炒,甚至晚上喝粥都要就著辣椒…貴州人偏愛辛辣,與當地獨特的潮溼、多雲氣候分不開,這種環境下吃辣既提神又祛溼。
糟辣椒是將新鮮的紅辣椒經過醃製而成,可以當作基料製作醃菜、泡菜、涼拌菜,或製作蘸水。貴州傳統名菜之一——糟辣脆皮魚,就是選用貴州的糟辣椒作為主要調料製成,魚皮脆肉細,色紅油亮,鮮香可口,味略酸、甜、鹹而微辣,是下飯佐酒的佳餚。雲南人怎麼吃水果?芒果、草莓都能加上鹽、胡椒、辣椒末,攪拌即食……
除此之外,從雲南家家都會醃製的酸辣泡菜,到獨具特色的傣族美食:小米辣+酸,是眾多雲南美食的標配。
但云南菜中的酸味,並不是來自於醋。
雲南人喜歡藉助食物本身的酸味來製作菜餚。比如加入青檸,再加入一些香茅草、刺芹、魚腥草等特殊的香草調味,因此,這種雲南的酸辣中帶著一種清涼與新鮮,細細品味有些微甜。如傣味檸檬雞絲,就是檸檬汁和小米辣的配合,讓整道菜酸辣誘人,清爽開胃。
其實要說到食辣,還有陝西美食的靈魂——油潑辣子,廣西的臭辣代表——螺螄粉,湖北的滷辣——周黑鴨等等,但是小君寫到雲南口水就已經流到鍵盤上了,所以現在就先容小君想想晚上是吃麻辣、香辣,還是酸辣好呢?如果你們沒看過癮,大家就點個讚吧,贊得多我們就出個食辣第二期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