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印度教聖地 被人圍觀的火葬場

2021-03-02 一個人出去走走

帕斯帕提納神廟被旅遊者俗稱為「燒屍廟」。我的行程裡並沒有安排。是我執意要去的。於是在某天的某個空閒的間歇,我脫隊來到了這裡。

帕斯帕提納神廟,印度教四大朝聖地之一,其餘的三個均在印度。那個有精美的木雕浮圖的金色屋頂裡供奉著溼婆,外人免進。我在門口看了看,被羊騷味燻走。相 反,在遊客眼中廟後面的那條河更為著名,燒屍廟說白了就是尼泊爾印度教徒的火葬場。這是一條水量不大的河,流入印度恆河。印度教徒去世後,家裡人來到這裡,在專用的石臺上為逝者洗乾淨身體,裹上白色或黃色的單子,進行很簡單的儀式,便抬到另外的架好了木頭的臺子上,在身體上放上黃色的鮮花,鋪上稻草,由 至親點火,父親去世了,大兒子點火。母親去世了,小兒子點火。大約三個小時,焚化屍骨,親人們將骨灰推進河裡,這樣便完成了整個儀式。 在河邊,我看見一家人在為逝者忙碌,另外一具屍體正在等待點火的人到來。

印度神廟禁止非印度教的人參觀,後面的這條我們看起來汙穢不堪的河,匯入印度恆河,是尼泊爾印度教火化以後推進骨灰的那條河。

燒屍體的臺子上架好了木頭。上面灑滿了鮮花

後面有醫院,這裡有一具屍體在等待親人的到來

河這邊的有一排林迦,林迦是溼婆勃起的男性生殖器。溼婆是印度教的大神,林迦是印度教最普遍的崇拜,底座是代表女性生殖器的「約尼」。印度教是由印度歷史上的婆羅門教演化而來。婆羅門是執行宗教祭祀的神職者,是大祭司,是貴族。他們掌握神權,在種姓制度中,是上等人,第一等人。種姓制度也影響了尼泊爾。婆 羅門教就是崇拜梵天及由婆羅門這種種姓擔任祭司而得名。婆羅門教以「吠陀」典籍為中心,重視祭祀,是佛教興盛之前印度的普遍的多神信仰。陀羅雷神、火神阿 耆尼、水神婆樓那是主要神。 佛教之後興起,瓦解了婆羅門教勢力。直到八世紀天才哲學家和宗教改革家商羯羅橫空出世,他借鑑佛教的思想和組織形式,從而使得印度教從婆羅門教中脫胎再 生。和婆羅門教相比,印度教更加形而上一點,雖然也是多神崇拜,但普遍認為萬物萬神都是一個唯一神的化身。主要神有毗溼努、溼婆和性力派的各位女神。至於轉世、業報之類,其實並沒有改變。

他們在這裡聚會,紀念死去的親人。

另幾個聚會吃喝的人。就在河邊。

對面正在進行的是新的火化儀式。

人們在安慰亡人的親人,然後把屍體抬到焚燒的臺子上。

兒子們在點火。三個小時以後,屍體就會被燒成灰,推進河水裡。

地震對這裡的影響還是可以見到

河水的上遊住著很多苦行僧。他們有的修行,有的是職業擺拍。

林迦神龕臺子上坐著一圍觀葬禮的本地人。

林迦代表著生,而很多人坐著林迦外側那裡,看著對面的死。原本這就構成了一個很有趣的場景,東方哲學無處不在,難怪嬉皮士們自由主義的靈魂觸動,又無出路,只好大麻提神。每個遊客,心情都不一樣。有的茫然,有的敬畏,有的厭惡,有的恐懼。據說有人吐了,有人反胃吃不下飯。來之前lazu特意提醒了我,我說我不會的。

沒有人的時候是個幽靜的所在

老奶奶在曬太陽

其實是不能細想的。一點都沒有牴觸?我是個中國人,中國人對生死充滿了各種忌諱和敬畏。我在尼泊爾經歷了很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坐輕型滑翔翼一樣的小飛 機,第一次騎大象,第一次用一種黑黑的像鍋底灰一樣的東西拌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面對兩具陌生的屍體。但屍體就是人死了以後的樣子,你的樣子,我的樣 子,如果我告訴自己面前的事這個世界的本質,是哲學,是宗教……就…就也不太恐怖。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反正大伙兒都在河裡。拍照的時候有蒼蠅落在了我的嘴上,我緊緊閉住,告訴自己不要想。

顏色豐富真是漂亮,讓人覺得活著真是一件美好的事。

我身邊的遊客很少,反而大多是尼泊爾本地人,還有不少孩子。他們面容平靜,仿佛眼前發生的是世間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中國人的葬禮,只見黑白兩色,沉重而悲 痛。印度教徒包裹身體的布上面有黃色的鮮花,金色的綢緞和紅色的蒂卡。他們尊重生,不懼死。他們在巴格馬提河旁的熊熊大火中直面死亡,輕鬆,平靜,超然。

在佛教和印度教的世界裡,死亡永遠都不是終結。

點下你會臉紅的!

相關焦點

  • 尼泊爾最大的印度教神廟,卻是最大的火葬場,死亡都成了一場修行
    眾所周知,印度教流行於印度文化圈,尼泊爾即是其中的代表。帕斯帕提那寺坐落於加德滿都東部的巴格瑪蒂河,始建於1696年,是尼泊爾最大的印度教神廟,也是南亞次大陸四大供奉溼婆的寺廟之一,並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尼泊爾窮人的生活方式:每天在「火葬場」徘徊,他們想做什麼?
    每個國家因為地理位置不一樣的原因,所延續的傳統習俗也都有著很大的差異,而這次我們要講的就是我們的鄰國尼泊爾,雖然這裡有很多的窮人,但是他們每天都會在火葬場徘徊,他們到底是想要做什麼呢?據了解尼泊爾的火葬場是非常出名的歷史也比較悠遠,而且位於尼泊爾首都境內巴格馬提河邊的教神廟就非常的有名,還被當地的人稱為燒屍廟,更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遺產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經過火葬之後,死者的家人都會將他們生前用過的東西丟進河裡。
  • 尼泊爾最大的印度神教廟,廟外有6座露天火葬臺,遊客可以隨意拍照
    不僅如此,尼泊爾的火葬也頗為有名。在我們看來,火葬是一個比較嚴肅的事情,但尼泊爾卻大不相同。在尼泊爾最大的印度神教廟外,有著6座石造火葬臺,這裡是尼泊爾印度教徒舉辦露天火葬場。尼泊爾最大的印度教神廟是帕斯帕提那,它是世界文化遺產。始建於公元5世紀,供奉著破壞之神溼婆,中國遊客稱這裡是「燒屍廟。」
  • 尼泊爾旅行遊記:探秘帕斯帕提那燒屍廟火葬場,一場生死的輪迴
    這樣做的意義就是將自己過去一年的最多全部洗淨,並且巴格馬蒂河的河水最終還是流向了印度恆河。而且在巴格馬蒂河水岸邊,有著許許多多的人在外面野餐。十幾米遠的臺階上,一個尼泊爾男孩正在專心致志地看書,對身邊的事情毫不在意。對岸佛塔下,幾個人正躺著睡大覺,空中偶有一兩架飛機飛過,驚擾了他們的夢……這一切構成一幅奇特的畫面,顯得那麼不真實,然而又的確是真實的。尼泊爾人看待死亡的態度如此泰然,令人震撼。
  • 神秘的南亞——印度、尼泊爾跟團遊
    作為壞車的補償,為我們增加了一個景點,齋浦爾的白 印度 教神廟,白色的 大理 石從老遠就可看到,精美絕倫的白色 大理 石雕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廟中供奉著保護神和破壞神,有點意思哈,堂外還有佛教和基督教雕像,代表了 印度 教的開放,內部不讓照相哦。
  • 尼泊爾一種習俗,火葬場周圍都是小孩,了解原因後心酸不已
    尼泊爾一種習俗,火葬場周圍都是小孩,了解原因後心酸不已如今,隨著中國旅遊業的高速發展,出境遊已不再新鮮,旅行不僅能學到很多地方的風俗文化,還能結交有共同話題的朋友,對增加自己的閱歷有很大的幫助。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但也有一些人無法理解,在尼泊爾有「反人類」的風俗,火葬場周圍聚集了很多孩子,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知道了那個的原因,很多人都感到很自豪,一起來看看吧。
  • 印度和尼泊爾的區別:燒屍廟之遇,凸顯女性遊客的安全係數
    尼泊爾雖然是一個小國家,但它與亞洲大國的印度卻有很多相似之處。雖然蘭毗尼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誕生地,但佛教在尼泊爾並非「一家獨大」。據統計尼泊爾居民中印度教徒佔90%,佛教徒佔7—8%,其他教徒佔1—2%。
  • 疫情下尼泊爾女士兵打破禁忌 南亞古國發生難以想像的一幕
    ,並將其交給火葬場工人。但是自從這個印度教佔多數的國家在2006年擺脫了長達十年的衝突,並在兩年後廢除了有數百年歷史的封建君主制度以來,婦女的權利得到了改善。圖為一具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躺在加德滿都一處停屍房,畫面之外,尼泊爾女士兵在搬運其他新冠肺炎逝者遺體。
  • 印度+尼泊爾+斯裡蘭卡佛教八大聖地朝聖之旅
    宗 教 在更多人眼中, 印度之行仿佛去到了一個神性的國度。印度教徒對於信仰的痴性在這片國土上大行其道。建 築 印度的古遺蹟保存完好,建於17世紀中葉的泰姬陵是印度 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
  •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朝聖尼泊爾,不丹及印度佛陀聖地
    在尼泊爾的山洞  尼泊爾也算是一個佛教聖地,寧瑪派的祖師蓮花生大士等許多大持明者都曾在這裡修持,弘揚過密法。  在景色怡人、風光旎旖的尼泊爾境內,上師先後應邀在二世敦珠法王的印鄔金寺,不丹國師丁果欽哲仁波切的欽哲寺等,灌頂、傳法、攝受了眾多弟子。此後又朝拜了騰布哈日殿堂據說是阿底峽尊者親自創建的,寺內奉供有龍樹菩薩從龍宮請到人間的四部般若經。
  • 尼泊爾「反人類」習俗,火葬場周圍都是小孩,了解原因後心酸不已
    許多國家都有其獨特的風俗習慣,但有些風俗習慣,著實讓人無法理解。在尼泊爾就有著一個「反人類」的習俗,而且讓人疑惑的是,在火葬場周圍圍著許多小孩,這是為什麼呢?在了解其原因後,許多人也是表示心酸不已,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實拍印度恆河岸邊露天火葬場焚屍場面,膽小慎入!
    恆河岸邊是印度最重要的公共露天火葬場,每天籠罩在濃煙中。置身其中,你的眼睛會感到刺痛,空氣中則瀰漫著燒木頭和薰香的氣味,還有遺體焚燒時產生的一股令人不安的氣味。在這個焚屍場,一具具遺體躺在柴堆上悶燃,旃陀羅(成年男子或者少年)守在旁邊控制火勢,不時用棍子撥弄柴堆,防止火熄滅。對於容易嘔吐的人來說,在恆河岸邊逗留無疑是一場噩夢。
  • 瓦拉納西:禁忌被打破,文明已失效,露天火葬場給錢就讓拍
    瓦拉納西是印度著名的宗教聖地,古老的恆河就在邊上緩緩流淌,這裡是所有印度教徒的朝聖之所,許多人認為死後能在瓦拉納西的恆河畔火化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這甚至是他們一生所追求的。當然這並不是全部,雖說露天火葬場在瓦納拉西顯得很正常,就像是尼泊爾的燒屍廟一樣,但對於亞洲遊客而言拍照的會很少,不過歐洲遊客似乎並不忌諱這一點,他們拿著卡片機照常拍照,有時候甚至時候近距離拍攝。
  • 尼泊爾加德滿都:帕斯帕提那神廟重開了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6日,尼泊爾加德滿都,帕斯帕提那神廟重開,印度教信眾進入帕斯帕提那神廟祈禱。帕斯帕提那(Pashupatinath)神廟始建於公元5世紀,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印度教聖地之一,供奉破壞之神溼婆(Shiva),是尼泊爾最大的印度教神廟,也是次大陸最有名的溼婆神廟。尼泊爾加德滿都,帕斯帕提那神廟重開,印度教信眾進入帕斯帕提那神廟祈禱。
  • 雪原聖地尼泊爾:印度垂涎三尺,為何遲遲不下手?
    有沒有發現,尼泊爾的電線和印度的也是神似,簡直雜亂無章,真懷疑哪天要是有一根破損了,電工能不能理清頭緒。這是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最繁華的一條街,你沒看錯,首都最繁華的一條街,尚且跟我們國家四五線的小鎮差不多,由此可見尼泊爾人是有多麼窮了。
  • 尼泊爾:世界最窮國家之一,被譽為寺廟之國,印度教成主流
    尼泊爾,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北部與中國西藏接壤,東、西、南三面均與印度相連。從地理位置上看,它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與世界其他國家隔絕,對外出口嚴重依賴印度,並且印度文化嚴重影響尼泊爾。尼泊爾流行著多種宗教,印度教作為國教,信奉的人非常多,影響力也很大。其次是佛教,由於傳入時間比較久,其影響力也不容忽視,一般分布在北部靠近的喜馬拉雅山地區和加德滿都地區。許多較小的民族則信奉薩滿教,此外還有人少數信奉基督教、伊斯蘭教、巴哈伊教和耆那教等。
  • 尼泊爾地震被損壞建築之溼婆神廟
    帕斯帕提那(Pashupatinath)是尼泊爾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尼泊爾最大的印度教神廟,也是次大陸最有名的溼婆神廟。帕斯是「眾生」的意思,帕提則為「主」的意思。  始建於公元5世紀,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印度教聖地之一,供奉破壞之神溼婆(Shiva)。
  • 尼泊爾有多奇葩?火葬場周圍都是小孩,網友:簡直「反人類」操作
    ,其中一些習俗還讓人困惑。其中一個就是火葬場周圍圍著許多的小孩子的,這是為什麼呢?帶著你們的疑惑來和我一起看看吧,真相令人心酸。尼泊爾是一個比較貧窮的國家,有著很多奇奇特特的風俗習慣,當地對過世之人的處理方式是推崇火葬的
  • 佛陀說法聖地——印度靈鷲山
    現有的印度尼泊爾朝聖十二大聖跡線路,是在多年的重走佛陀之路——印度尼泊爾朝聖行禪修行實踐中體悟梳理出來的,創新性地開闢了一條由最科學的佛陀朝聖線路。這條朝聖線路查閱了大量的佛教經典,徵求許多國內外高僧大德的開示。這條朝聖路線成功地開闢,對於重走佛陀之路——印度尼泊爾朝聖禪修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對於圓滿朝聖佛陀,體味佛陀正法和修行具有重要意義。
  • 尼泊爾前首相比斯塔:印度現在自由了,卻想殖民尼泊爾
    印度想控制我們的安全體系,利用我們的自然資源為其服務。特萊地區的持續騷亂引出了幾個問題,讓我們不要忘記馬德西人(Madheshis)是尼泊爾人。也許有一些不懷好意的馬德西領導人想要損害我們這個國家,但是大部分的馬德西人熱愛尼泊爾。他們不像有一些人所懷疑的那樣,想要把馬德西與印度合併。如此害怕印度吞併尼泊爾是沒有根據的。在今天這個時代,沒有哪個國家能夠佔領另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