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技術中國敢稱第二,就沒國家敢稱第一。在複雜的橋梁建造中,頂級技術的代表當屬跨海大橋。眾所周知,跨海大橋短則數公裡,長則近60公裡,一般需要跨越海灣、海峽、深海、入海口等自然條件複雜惡劣的場所,因此對技術要求幾近苛刻。
不過,對中國來說,跨海大橋也屬於「小菜一碟」。單是有世界橋梁界「珠峰」之稱的港珠澳大橋,放眼全球,還真沒幾個國家有實力拿下。
作為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相當於澎湖島到寶島臺灣的距離。事實上,港珠澳大橋也是中國目前為止造價最高的大橋之一,總造價達到驚人的1100億。從技術上來說,港珠澳大橋擁有世界最深水下隧道,能夠承受芮氏8.0級的地震和超級颱風,堪稱人類建築奇蹟。
有趣的是,港珠澳大橋也僅是中國橋梁崛起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造橋實力突飛猛進,相比於世界各地的著名跨海大橋,如厄勒海峽大橋、橫濱海灣大橋、雪梨海港大橋、瀨戶內海大橋等,中國也明顯不遜色。近些年中國越來越多的世界級跨海大橋相繼建成或開工。
除了港珠澳大橋外,讓全球驚嘆的中國跨海「超級工程」還有:全長41.58公裡的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總長36公裡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可抗12級颱風和7級地震的東海大橋,施工工藝令人驚嘆的海口如意島跨海大橋等。
不過,當跨海大橋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之後,中國也沒有停止創造世界紀錄的步伐。今年9月,中國成功實現了世界最長的跨海公鐵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全線貫通。最近更是再次傳來好消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開始正式鋪軌施工。
據悉,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連接福建省會福州和平潭島的重要通道,該大橋全長16.34公裡。雖然與中國著名跨海大橋相比,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長度略遜一籌,但其技術施工難度卻是中國目前難度最大的,遠超港珠澳大橋、東海大橋等。
該橋所在的平潭海峽,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風口海域之一,具有風大、浪高、水深、流急等特點。據不完全統計,平潭海峽每年6級以上大風超過300天,7級以上大風超過200天,最大浪高約9.69米,是名副其實的「建橋禁區」。
為了攻克這些世界級難題,中國不惜花費3.4億巨資打造出一款「建橋利器」——「大橋海鷗號」起重船。據公開信息顯示,該起重船創下了兩項紀錄:國內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其起重能力可達3600噸,起升高度達110米,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施工的穩步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中國又一項世界級傑作,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總投入高達120億,不及港珠澳大橋的1/9。足以讓國人自豪的是,平潭海峽大橋所耗費的鋼鐵30萬噸、水泥266萬噸,打個比方,這些材料足夠建造8座杜拜塔。你覺得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世界橋梁史上的奇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