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注重與消費者的心靈交流
做好茶,更要傳承茶文化
本報記者宋修偉
「作為一家普洱茶生產家族企業,我們不僅傳承創新了普洱茶製作技藝,更有責任傳播傳承中國茶文化,尤其是向青少年。」在6月20日舉行的「問香本味普洱傳承中華文化」主題活動上,雲南雙江勐庫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戎玉廷表示。由人民政協報社、雲南雙江勐庫茶葉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問香本味普洱傳承中華文化」主題活動,正是為進一步向青少年普及、傳承中華茶文化。
戎玉廷一家三代做茶,不僅在傳承中創新戎氏制茶技藝,更傳承了這個家族對茶的熱愛。戎玉廷出生的雲南勐庫,是雲南勐庫大葉種的故鄉,是世界茶樹起源中心之一,是普洱茶的重要產區。戎玉廷說,在侍茶的路上,不少人感慨地對他說,有些中國人已經把老祖宗傳下來的茶文化丟了。他總是明確地表示,沒有丟,只是放在一邊了,那深入民族血脈的東西,拿出來溫習一下,很快就又找回來了。「做茶者要學會樂在其中,『堅守』二字必須當頭,不隨波逐流,傳承祖輩留下的好東西,好好做茶。」戎玉廷表示。
神奇的雲南大地,孕育了神奇的雲南大葉種茶樹,不同茶山的茶有自身獨特的味道,不同的存放年份也有不同的口感,這讓普洱茶相比於其他茶類,更加豐富而有魅力。而正是這種豐富與魅力,讓普洱茶市場「亂」了。「商家急功近利,把普洱茶這種豐富的特點當成了掙快錢的手段,這樣議價空間大了,天價茶、偽劣茶應運而生,很多人感慨,不知道普洱茶到底怎麼了?」戎玉廷說,喝茶玩茶的樂趣在於茶葉給口腔帶來的不同感覺,希望有更多人靜心喝茶,通過普洱茶感受生活的豐富與充實。
一年前,勐庫戎氏在北京舉辦了「好喝就是硬道理,勐庫戎氏本味好茶中國行」運動。戎玉廷希望普洱茶市場回歸理性和簡單,他認為產業進入微利時代,才是健康發展的時代。活動一經推出,在市場引起強烈反響,形成了理性喝普洱,健康享好茶的熱潮。
戎玉廷介紹,在2015年北京國際茶業展上,勐庫戎氏推出新品「本味大成」,不僅加強了勐庫大葉種剛烈厚重的本性,又對口腔及整個味覺系統的刺激舒適度做了提升,實現了強與柔的更加融合。「本味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在製作過程中保持大自然賦予茶的原滋原味,生產中不破壞本味而是發揚本味,二是在推廣過程中要追求本真,真實地做推廣。」戎玉廷解釋說,大成也有兩層意思,一是勐庫戎氏是制茶世家,這款茶集普洱茶制茶技藝的大成;勐庫地區是勐庫大葉種的故鄉,這款茶集勐庫各個山頭茶葉原料的優點,是茶葉好原料的大成。
去年,聲勢浩大的「好喝就是硬道理——勐庫戎氏本味好茶中國行」活動,給茶友留下了兩個深刻的印象:一是「好喝就是硬道理」的質樸理念。戎玉廷告訴人們,無論名山,還是古樹,好喝才是硬道理。作為消費者評判一款好茶基本標準,可以從兩個層次「八個字」來做辨別,第一個層次是質量標準,包括「形、色、香、味」,即形狀要整潔好看,顏色要抓住「潤」字,香氣要高遠、純正舒適;而「味」是第二個層次,包括「苦、澀、甘、甜」,秘訣在於苦澀味要輕和短,即「化得開」,消失得要快,而甘甜味則要強和長。二是充滿濃鬱民族風情的民俗茶藝表演。雙江是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少數民族自治縣,多年來,當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茶文化,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當地民俗茶藝,勐庫戎氏專門成立了藝術團,將民俗茶藝收集整理,並搬上了舞臺。
「作為茶葉生產企業,生產優秀中國茶產品,傳播正確的飲茶理念,積極承擔傳承中華茶文化的社會責任,勐庫戎氏義不容辭。」戎玉廷堅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