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看見茶文化·茶書展,一場知識人的盛會,探尋茶之傳承

2020-12-15 資訊IT

不管是花、還是春,都是這世間頂美好的字眼,而它們都被賦予"昆明"做了一城之名,可見昆明之美,因此,看著旅遊攻略,我們在盛夏之時來了一場昆明遊。而昆明醉人之處,卻不只是花,到了昆明我們才想到,這裡的茶也同樣聞名。落腳於茶城"雄達",我遇見了小罐茶看見茶文化·茶書展。

作為小罐茶參與策展,首個以茶文化為主題的圖書展覽,看見茶文化·茶書展展出5000餘冊茶書,300餘本珍惜古籍,不管是對於愛茶人,還是愛書人來說,都是一場文化盛宴。那麼,看見茶文化,茶文化究竟是什麼樣子?小罐茶的創始人杜國楹先生為看見茶文化作序:新時代的茶文化一定是與時俱進的,變得更適合今天人們的生活場景和生活方式。只有這樣的文化才能緊緊擁抱每一個時代,才能不被時代拋棄。"

茶書話茶事,承載茶文化

而本場茶書展,將5000餘冊茶書分成了四個主題來"看見茶文化":從茶的貿易、文化版圖,講到茶帶來的世界變化:茶葉快剪船、茶的溫度計、英式下午茶,再談到中國學者關於茶起源的世紀考證,談到已經成為文化符號的茶馬古道和普洱茶的復興。正如《光明日報》高級記者任維東先生所說,倘若一個茶人,不讀茶書,連茶葉的起源與傳播、茶道禮儀、茶產業與茶文化的發展等問題一問三不知,就不能真正理解與懂得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而在這5000餘冊書籍面前,在它們記載的,茶的悠悠歷史面前,我方知自身之淺薄。

茶文化分享,大咖如何看見茶文化

那麼,何人不淺薄呢?我想正是應邀而來的各位茶界大佬了。這場茶書展的精彩部分,正是由他們拉開,就茶文化和茶傳承兩項問題展開論壇討論。對於我們來說,茶文化或許是晦澀的概念,而他們早已有自己的理解。周重林先生講,通過看得到、摸得到的載體了解茶文化。於他而言,這種載體就是書籍,是文字,他說:"現在茶行業很多人都力圖成為一個資深的茶人,說明有競爭需求,有競爭需求那肯定需要讀書。"

這正與茶書展的主題高度一致,通過書籍看見茶文化。而對範建華先生來說,除了書籍,茶文化也表現在儀式感上:"儀式感就是茶文化,有了這種儀式感你就去觸摸茶的靈魂,沒有這種儀式感,那麼它就是飲料"、"各個民族喝茶的習俗,本身這就是茶文化的內涵。"毫無疑問,範建華先生是一個"合格的茶人",從茶的歷史、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講到英、美等國與茶的關係,範建華先生將我們的記憶帶回初高中的歷史。

而王敏正先生則讓我們再將目標聚焦到現在的"千億雲茶"。在他看來,看見茶文化,需先明白文化的意義,而文化從每一個茶農身上體現。並且,茶可以提升到文化的極致,探索"無味之味"的道理,茶湯、茶韻都是茶文化的部分。

深入茶傳承,創新與傳承交織

茶文化研討至此,話題自然而然深入茶的傳承,對此張宇先生對年輕人充滿希望,奶茶或許就是年輕人和傳統茶之間的跳板。而徐亞和先生則主張從茶的功能性開發入手,王迎新女士則一直研究茶的衝泡、引用等方法,並將之記錄成冊,這亦是茶文化的傳承。而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滇紅茶製作技藝傳承人,鳳慶小罐茶總經理張成仁先生更是茶技藝的傳承人,但對他來說,茶的傳承不只是器具、技法,更應該是方方面面,並且,茶的傳承最重要還在於創新,如果不創新,就談不上傳承。當然,也有人認為,茶傳承首要"承為先"。

聽罷大咖們的討論,我想不管是創新還是傳承,都是茶在當代復興的關鍵所在。創新和傳承本身雖有"新"與"舊"的區別,但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有創新才有發展,有傳承才有創新的基礎。而正如主持人所說,新的形勢有很多,我們如何積累,舊的文化有什麼,哪些需要傳承?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相關焦點

  • 讓茶文化看得見!小罐茶攜5000餘冊茶書講述茶的故事
    說起茶葉,不少人首先會想到"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確,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上至王侯將相,下至販夫走卒,無一不以飲茶為樂,其超然的歷史地位展露無疑。這不,近日便有一場追溯本源的茶書展即將啟幕。
  • 茶文化是什麼,杜國楹的小罐茶帶你感受茶文化!
    大家對茶文化了解有多少呢,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什麼是茶文化,茶文化包括茶葉品評技法、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宗教結緣。
  • 小罐茶:傳承茶的精神 創新不一樣的茶文化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茶文化也有很多年的傳承,小罐茶作為新生代的茶代表,創造出新一代的茶文化,為傳承茶的精神而不懈努力。那麼一起看看作為現代茶葉的代表,看看小罐茶是怎麼創新,怎麼傳承的。先看小罐茶的革新。
  • 茶文化到底長什麼樣子,有誰見過?「看見茶文化書展開幕!」
    張成仁先生致辭看到今天這麼多年輕人來到現場,讓我對中國茶的傳承有了更多的信心,小罐茶根植茶文化,致力於用統一的標準簡化茶葉認知,使之簡單、時尚、便捷,我們在每一個生產環節都建立了嚴苛的標準,將大師工藝與現代設備相結合,讓消費者品嘗一杯高品質的茶葉。
  • 最值得購買的好茶,當然是小罐茶!
    對於喝茶的人來說,什麼茶才稱得上是好茶呢,龍井,鐵觀音,毛峰,茉莉花茶......但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款集很多好茶為一體的茶品牌,沒錯,它就是小罐茶。正是這個導向,讓人們對小罐茶產生了信任,因為小罐茶童叟無欺,無論你懂不懂茶,閉著眼睛也能買到好茶。
  • 杜國楹的小罐茶,茶文化走向世界!
    小罐茶的制茶工藝小罐茶的企業文化是堅守精品主義,用細節成就偉大,其實這些東西可以在小罐茶的制茶過程中看到,在小罐茶成立之初,杜國楹帶領團隊,行程數十萬公裡,遍訪了行業內無數的茶農、茶企、茶商、茶專家。與茶農交談,思考茶葉的來源,了解茶葉的季節;向茶企學習,揣摩茶行業領域的現狀和掣肘;跟茶商面對面,就茶葉價格沒標準的問題深入探討;向茶專家請教,就如何做好中國茶文化尋找思路。
  • 頭條:小罐茶,究竟是好茶還是個概念茶?
    尤其是懂茶喝茶的一些人士提到,小罐茶只是概念茶,不算好茶,手工製作純粹是幌子,其實都是機器製作。這也論證了小罐茶方面發出的避謠聲明,聲明中提到,其是做茶技的傳承,並非是由8位大師手工製作的茶葉。這個聲明,從情感角度來講,小編支持小罐茶文化傳承的態度,但從應對帖子的角度來講,還不具備澄清力。
  • 杜國楹,創新中國茶,小罐茶做到了!
    站在這個時間節點,給大家聊下備受關注的杜國楹,作為深耕茶文化的創業人,保持了高端品質的中國茶的同時還開發了新的荼理念,讓更多的人讀懂茶,會品荼。今天我們就來回顧杜國楹的小罐茶這些年來的得失,解讀下中國茶的新起點。
  • 黃子韜井柏然約茶兄弟情羨煞旁人,小罐茶深圳約你喝茶!
    近日,一則黃子韜與井柏然二人約茶的照片刷爆了網絡,網友們在贊其二人兄弟情的同時,紛紛表示要和自己的好朋友也約一次"茶話會"。但既然已準備要走上品茶之路,大家對於中國的茶文化有幾分了解呢?相信這觸及到了很多人的知識盲區,正因如此,小編為大家找到了一個補習茶文化的好去處——2019中國(深圳)國際秋季茶產業博覽會。這個展會不一般12月12日至16日,2019中國(深圳)國際秋季茶產業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舉行。
  • 小罐茶讓茶葉的種類變得簡單
    ,茶界的大平臺    傳播:茶活動 | 茶文化 | 茶知識 | 茶生活 | 茶餘飯後關注我們約喝茶平臺,為茶文化宣傳推廣,歡迎合作       喜歡喝茶的都知道,茶行業一直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太多種類了,且良莠不齊。
  • 當小罐茶遇上土耳其紅茶
    上圖:在乘坐熱氣球的間隙泡一杯小罐茶其實,與中國人相比,土耳其人對茶的喜愛有過之而無不及,土耳其人民不僅酷愛飲茶,而且還相當崇拜茶文化,年人均茶葉消費達到近7磅(約3.2千克),位列世界第一。上圖:當小罐茶遇上土耳其紅茶土耳其有著歷史悠久的茶文化,當然這也得益於中國的古絲綢之路。早在數百年前,茶就隨著絲綢之路遠行到了歐洲。
  • 小罐茶:用繡花精神傳遞現代派中國茶理念
    小罐茶作為茶行業代表榮獲2019「繡花精神」新時代榜樣優秀獎匠心獨具承國茶底蘊,三載鑄劍為一縷茶香茶蘊含著對於千年中國茶文化的傳承,小罐茶的現代派生產方式正是對於茶文化、對於工匠精神的堅守與突破,通過對茶這一傳統行業的時代化創新,小罐茶為當代中國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
  • 大膽的小罐茶!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斷。華商韜略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客服微信:hstlkf「關鍵是要創新。」2005年冬,文化界刮來一陣刺骨寒風,中韓「端午申遺」之爭以韓國在聯合國將端午祭申請為本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告終。業界慨忿之餘,國務院快速行動,次年公布了京劇等首批518項國家級非遺名錄。
  • 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談非遺傳承理念 創新就是最好的傳承
    作為本次大會的協辦單位及大會官方指定用茶,小罐茶承辦「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主題分論壇,以權威解讀、嘉賓分享、高峰論壇等形式,積極探討非遺文化在新時代進程中的現代化傳承、創新發展趨勢等問題;並與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達成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共同推動非遺文化的創新傳承工作。
  • 發掘傳統茶文化,以用戶為核心,小罐茶為中國茶注入創新內涵
    就中國茶而言,並非年輕人不喜歡喝,而是這一傳承千年的茶文化,與年輕人的溝通變少了。隨著追求現代時尚的年輕人成為中國消費主力軍,必然會促使茶行業新品牌出現,也必然會推動新的茶人群體產生。 為了讓年輕人愛上喝茶、愛上中國茶文化,近年來,小罐茶一方面在消費者溝通方式上,選擇年輕人比較喜聞樂見的IP跨界、時尚生活方式等與其溝通,逐漸建立起年輕人與茶之間溝通的橋梁。
  • 做世界的中國茶 小罐茶與世界知名餐飲雜誌共同打造「最美村宴」
    此次「中國最美村宴」是全球美食影響力媒體《FOOD&WINE》與「現代派中國茶」小罐茶的首次攜手,更是對中國村落之「美」的再次發現,彰顯了小罐茶與現代生活的契合及傳承發揚中國茶文化的決心。一直以來,小罐茶堅持傳播現代派中國茶文化,將傳承久遠的非遺制茶技藝融匯現代化、標準化生產理念,賦予了傳統的茶文化新時代烙印。小罐茶希望能將現代派中國茶的理念從繁華喧囂的城市帶到這個寧靜悠遠的村落,讓參與此次宴會的嘉賓們能夠在「地球上的賈家莊」品味到「地球上的小罐茶」。
  • 小罐茶:不是年輕人不愛喝茶,是中國的茶太「老」了
    首先,中國傳統茶文化延伸出來的紛繁複雜觀念反而成了一種羈絆,過多的文化宣傳,使中國茶束之高閣,脫離了年輕人的現實生活。看來,不是年輕人不愛喝茶,是中國的茶已經不能滿足年輕人求快、求簡的需求,茶文化也和中國年輕人接受的文化脫離太遠了。然而,茶文化作為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還需要靠一代代年輕人來傳承。要做到傳承,首先要破開陳舊的枷鎖,與年輕人的生活融合,在潛移默化間讓中國茶重回現代人的視線,在這一點上,做的最好當屬小罐茶。
  • 小罐茶融合「福」文化 牽手恭王府博物館推新年禮茶
    1月7日,現代派中國茶品牌小罐茶與恭王府博物館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出「天下第一福」新年禮茶。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合作是作為中國文化符號的福文化和茶文化一次創新結合,體現了對中國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也將喚醒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記憶。
  • 打造「不可能的相遇」 中國茶超時空對話西方繪畫藝術
    10月30日-11月5日,小罐茶開啟致敬大師系列之旅,與今日美術館聯手打造「致敬大師,品味經典」博物館奇妙夜展覽,穿越500年的時光,用現代黑科技還原一場身臨其境、以茶為媒的「不可能的相遇」。無論是小罐茶的制茶大師,還是達·文西、拉斐爾這樣的繪畫大師,都在各自的領域做到了最好。」在影視作品中,童瑤也曾深入大山之中親自探尋地方好茶,探尋一杯好茶背後的故事。童瑤對於大師精神的理解也正是小罐茶策劃「致敬大師系列」活動的初衷。梅江表示:「其實小罐茶自身便具有濃厚的大師基因,在小罐茶上市前,小罐茶走遍了全中國,去拜訪茶農、茶專家,就為了能夠制出中國好茶。
  • 中國茶文化不斷復興,杜國楹是如何做到的!
    不知道大家對茶文化這個東西是怎樣看的,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而在8月8日,由茶業復興、小罐茶共同主辦的中國首個茶書專題展——看見茶文化·茶書展在雲南昆明正式開幕,來自全國文化、傳媒、教育、茶業等各界嘉賓出席了開幕儀式,舉辦了「看見茶文化·傳承中國茶」論壇,嘉賓圍繞「茶文化如何被看見」以及「中國茶如何傳承」等主題進行了精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