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黃肥
滿湖盡帶大閘蟹!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金秋答「蟹」宴
小虞體內的「饞蟲」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
就在昨天,
沙家浜風景區隆重舉辦了
第二十一屆沙家浜大閘蟹美食文化節暨 「千蟹宴」!
小虞也十分榮幸地受邀參加了本次活動~
活動現場,除了「千蟹宴」這場重軸戲外,
還安排了精彩紛呈的非遺項目——
「石灣山歌」民俗演藝節目 的演出
還有擊鼓傳蟹、福蟹競猜 等互動遊戲
讓大家在品嘗大閘蟹的同時,
也能感受到沙家浜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魅力!
沙家浜地處陽澄湖畔,
大閘蟹養殖歷史悠久,
當地農戶有著豐富的水產養殖經驗。
自2017年以來,
沙家浜融合當地漁作文化、江南民俗文化、水鄉美食文化等特色內容,
打造了獨具魅力的沙家浜「千蟹宴」品牌的旅遊產品,
擴大沙家浜大閘蟹的市場影響力!
而隨著「千蟹宴」的舉辦,
也正意味著
青殼白肚、黃毛金爪、肉質膏膩的大閘蟹
就要正式成為常熟市民餐桌上的肥美盛宴啦!
常熟人吃蟹最是講究「九雌十雄」的說法!
農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
發育得最是肉肥膏美、鮮嫩絕佳!
下鍋煮熟凝結,雌者金燦、雄者玉白,
入口鮮膩飽滿,蟹黃蟹膏於唇齒間纏綿......
這樣的味蕾享受,誰又能抵擋得住呢?
《紅樓夢》中,林黛玉曾在螃蟹宴上詠詩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上海人張愛玲小說裡的十裡洋場,
把吃大閘蟹描述成風花雪月裡的浪漫故事;
被稱為民國第一美人的電影皇后胡蝶,
晚年流落海外,回憶起上海的浮光掠影,
亦不過
三個字......
不止美人愛蟹,
小虞也對大閘蟹情有獨鍾呢~
清蒸大閘蟹、熟醉蟹、雪花蟹鬥、禿黃油、蟹粉小籠、蟹肉餛飩......
不行不行,這份鮮香的美味
小虞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常熟人吃蟹歷史悠久,留傳下許多著名的蟹菜、蟹點,但最經典的,還要數清蒸大閘蟹了,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大閘蟹的色、香、味。
將大閘蟹衝洗後放入鍋中,加入冷水,放入薑片、食鹽、黃酒,水燒開後再煮10分鐘左右,就可上桌啦!
生長在水質清澈的沙家浜景區的大閘蟹,蟹黃、蟹膏飽滿,蟹肉細膩而甘甜。趁熱邊剝邊吃,無需蘸取任何佐料,就能感悟到「蟹肉上席百味淡」的真諦。揭開蟹蓋,剝去蟹腮、蟹胃、蟹心,吮吸一大口,那肥美鮮糯的口感,真是秋日裡最極致的舌尖享受~
江南,萬物皆可「醉」。當應季水中鮮與陳年花雕酒相遇,那濃鬱芬芳的酒香,那熟醉後魚腥蝦蟹的緊實肉質,僅一口,就讓人念念不忘......
值此沙家浜千蟹宴之際,小虞一定要帶你嘗嘗這道熟醉蟹!熟醉蟹,決定最終口感的,是一瓶好的花雕滷汁。將大閘蟹蒸熟,放涼後浸入特製花雕滷汁中,等候24小時,使蟹充分吸收滷汁的味道。
吃時,打開蟹蓋,在滷中浸泡過的蟹黃蟹膏更顯金黃誘人,潔白的蟹肉,比清蒸更顯嫩滑而醇厚,堪稱味覺的巔峰體驗!
古時的農曆十月、十一月,愛好風雅的文人們喜歡溫上一壺酒,一邊賞雪一邊品蟹。但直接吃整隻的大閘蟹,難免有些不雅觀,於是,雪花蟹鬥這一吃法便由此誕生。
雪花蟹鬥製作工序複雜考究。需先將大閘蟹清蒸後,拆出蟹黃、蟹膏和蟹肉,炒製成金黃誘人的蟹粉,然後置於蟹蓋中。再取數枚雞蛋蛋清,打發成蓬鬆如雪的狀態,入籠蒸10秒定型。將蒸好的「雪」覆蓋在蟹鬥之上,撒上香菜和熟火腿末做點綴,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雪花蟹鬥,就大功告成啦。
舀一勺,送入口中,濃鬱的蟹香瞬間盈滿口腔,「雪花」的綿密之感,與蟹粉的厚實之感,融合成絕妙的滋味,讓人讚嘆不已!
深秋是吃禿黃油的最佳時節!「禿」,音近似(tei),為吳語方言,意為「獨」;「黃油」則指的是蟹膏和蟹黃。僅用蟹膏和蟹黃烹飪,不混入一絲蟹肉,如此講究的吃法,真當堪稱是中華美食的殿堂境界了。
將煮熟的大閘蟹拆出蟹膏和蟹黃,再以葷油、薑末等佐料炒制,烹製好的禿黃油,色澤金黃、蟹香濃鬱,保留了蟹黃的鮮、甜、沙、綿,入口肥滑中帶著柔和的鮮香,卻一點兒不覺得味腥油膩。
挑起一筷入口,粉酥油潤,又粘又膩,其他菜都怕肥膩,唯有禿黃油非又肥又膩不可。油滑鮮亮的禿黃油,淋在熱氣騰騰的米飯上,慢慢攪拌均勻,直到每一粒米上都裹滿金黃。蟹的香味和米的香味交織,滿屋四溢~
若是拌麵也是鮮美非常!肥美鮮甜的蟹膏,總能讓平淡無奇的食材潤色不少,將禿黃油拌入面中,吸上一口蟹黃面,「咻」的一聲一大口滑入舌尖。這濃鬱豐腴的滋味,在口中散開、漫延、燦爛,來自湖裡的鮮甜全部被濃縮在這一口精華裡,簡直讓人幸福感爆棚!
秋日裡,想要過足蟹癮,除了大閘蟹、禿黃油,一份蟹粉小籠,是不可少的。正宗的蟹粉小籠包裹著滿滿當當的時令蟹粉,每日現包現蒸,早晨吃上一籠,簡直是十足的享受!
蟹粉小籠的製作極其考究,40克的餡料,包含了豬肉、皮凍和蟹粉,點心師傅熟練地擀皮、放餡,飛快旋轉捏出一圈完美的褶子。包好的蟹粉小籠精緻小巧,蒸熟後,挺立不塌、湯汁飽滿。
常熟人吃小籠多蘸醋,吃時先開一小口,吮吸鮮美的湯汁,然後再將皮和餡一齊咬下,只覺蟹黃蟹肉絲絲分明,細細咀嚼,蟹香四溢,湯汁席捲著舌尖,滿足感油然而生!
常熟地處江南,飲食自然偏於清淡。每逢深秋菊黃蟹肥時,手巧的常熟好婆們便會將蟹肉、蟹膏、蟹黃細細挑出,拌著肉餡包裹成一隻只鮮香可口的蟹肉餛飩。
蟹肉餛飩的餡料調配很重要,要保留蟹肉的鮮甜嫩腴,又要去除腥膩之味。優質大閘蟹蒸煮一刻鐘,剔取蟹肉脂膏並和入切好的裡脊肉,金黃醇香的菜油加熱到八分熟,投入切碎的薑末蔥末,出香後拌入餡料,同時可根據餡料的多少加入雞蛋拌勻。
煮餛飩時鍋裡的水要清要多,下餛飩要適量,免得太擠舒展不開。煮熟的餛飩要配以自家燉好的骨頭湯等原湯,蘸料更是少不了釀製的鮮醬油和香醋,最後再灑上蔥花和蒜葉......舀上一隻送入口中,飽滿多汁的肉餡中夾著蟹肉脂膏的鮮美,濃厚醇香的骨頭湯汁更是將蟹的鮮香美味提至頂峰!
一年「好味」君須記,正是「菊黃蟹肥」時......
讓我們一起小酒咪咪,蟹腳掰掰,
「蟹」逅這鮮到炸的「美味之秋」!
文字丨王濤
排版丨劉佳妮
圖片丨文化旅遊推廣科、s行者無疆z、江南老開心、蘇州旅遊官方微博、蘇州文化旅遊資訊、網絡
本文由【常來常熟】原創或編輯整理。相關轉載內容只為公益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或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如遇到: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郵箱:619393786@qq.com,我們將及時審核、更正或刪除,謝謝。
常熟,
是黃公望筆下的水墨山水,
是嚴天池琴下的嫋嫋餘音,
是張旭狂草的瀟灑不羈,
是錢謙益詩裡行間的清詞妙句。
常來常熟,發現不一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