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關區鴨池鎮下壩社區全面推行河長制打造「美麗小河」 守護綠水...

2020-12-13 瀟湘晨報

河道治理是改善人居環境、造福群眾的民生工程。為保障河道長效潔淨,水質乾淨衛生,並切實履行好河長制工作職責,近年來,鴨池鎮下壩社區切實抓好河道治理工作,全面整治和維護好河道管理秩序,充分發揮群眾力量,齊抓共管,共同保護好轄區河流,共建綠水青山美好家園。「記得小時候,這裡河水清澈見底,後來由於各種汙染增多,河水開始變髒,臭氣燻天。直到最近幾年,在政府的治理下,河水變清了,環境更美了,我們美麗的河流又回來了!」過去的鴨池鎮下壩社區,河裡河面的髒垃圾很是「煞風景」,說起近幾年該河段的變化時,下壩社區村民馬成祥十分感慨。「過去看到哪家往河裡倒垃圾,我們只能扯著嗓子叫喚,但沒有什麼作用。這兩年推行河長制後,參與護河的人越來越多,守好這一片水域,已經成了大家的共識,往河裡丟垃圾的情況,也基本沒有了。」下壩社區主任、河長邱建平說。河水可以髒一時,但不能髒一世。想要水清澈,唯有行動起來,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是河長制工作開展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鴨池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了區、鄉(鎮)、村(社區)三級河長體系,按照「一河一策」和「一河一檔」目標,各級各部門積極配合、有效聯動,對全鎮河流開展河長大巡河,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梳理、整改,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積極開展河長制宣傳動員工作,讓全鎮上下認識到河長制的重要性,形成全民治水、長效治水的河道治理新格局。在河水治理中,下壩社區充分利用公益性崗位,採取分段管理的方式進行治理。「我們每天早上8點到10點清潔河面,每個星期五進行一次大掃除,看著河段變得乾淨多了,我感到很欣慰。」下壩社區貧困戶秦寶友,擔任護河員已有兩年多的時間。對他而言,護河員每個月500元的工資不僅增加了他的收入,河水被整治得清澈明亮,他心裡也十分開心。據了解,下壩社區的河流流經長春堡鎮和鴨池鎮,該河名為十八河,河流全長32.2公裡。下壩社區河段位於十八河中段,全長6公裡,自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下壩社區紮實抓好河道管理工作,落實責任人,強化河道監管,整治水域環境,打造了現在綠水青山的下壩社區。鴨池鎮採取分段管理的方式,即河流各個河段的社區自行治理流經本轄區的河段。在下壩社區,各幹部以輪流排班的方式看護河道。「每天護河員都要對自己負責的河段進行垃圾處理,作為河長,我每天也會巡查一遍,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作為下壩社區的河長,巡河管護成了邱建平的工作之一,這些年,下壩河段的點滴變化,他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護河員徐梅是當地村民,每天她都會沿河巡查,發現河裡有垃圾,就即時進行打撈。「除了打撈垃圾,我還會勸阻在河邊玩水的小孩,給他們講些安全知識。」徐梅告訴記者。「為確保河段河清、岸美,下壩社區嚴格落實河長制,定期對區域內的河段進行巡查,並及時梳理整改發現的問題。」鴨池鎮鎮級河長葛傳友表示,在加強水資源保護的同時,下壩社區全面落實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不斷加強水岸線管理保護,嚴禁侵佔河道、建網養殖等行為;抓好全民動員,進一步加大河長制宣傳力度,培養村民愛護水資源和環境保護意識;不定期巡查督查,對破壞河流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懲不貸,切實抓好落實河道治理工作。「現在的下壩社區河段已經看不到垃圾,河水變清澈了,我們經常出來順著河兩旁的公路散步,心情也變好了。」馬成祥說。在村民們的辛勤勞動和共同守護下,一條「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下壩生態河呈現在大家面前,成為了民眾生活中的一道靚麗風景,同時也提高了周邊群眾的生活質量。葛傳友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下壩社區將堅持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加快水環境的治理,用實際行動守護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抓緊抓實抓牢河長制工作,切實把鴨池鎮河流流域管理好、保護好、治理好,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綠色發展保駕護航。

【來源:畢節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七星關區鴨池鎮:扶貧車間復工復產 加班加點趕製訂單
    自七星關區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以來,鴨池鎮趕場壩社區扶貧車間就開始復工投產,並逐漸承攬了越來越多的訂單。趕場壩社區脫貧戶汪運琴,是扶貧車間的一名工人。之前,受疫情的影響,她一直待在家裡,沒有外出工作,「家裡大人孩子都要生活,負擔重,前段時間閒著,心裡很著急。」汪運琴說,直到接到扶貧車間的電話,通知她復工後,她心裡才感到踏實。扶貧車間復工第一天的一大早,汪運琴就趕過來上班了。「每天能賺一百元左右,感覺特別好。」
  • 七星關區鴨池鎮:發現距今8000年前新石器時代遺蹟
    七星關區鴨池鎮南箐片區邀請貴州省旅遊地學研究普通巖洞暗藏玄機據當地社區幹部介紹,南箐片區有趕場壩社區、核桃社區、幹龍灘社區、巖頭社區、煤衝村社區5個行政村。像這樣的古人類遺址分支點,在距離核桃社區1.5公裡左右的趕場壩社區巖腳組楊家巖洞的洞穴內也存在。
  • 東莞塘廈推行「河長制」,守護綠水青山,打造美麗鄉村
    東莞塘廈「民間河長」趙偉雄踱步在觀瀾河沙湖段(又稱沙湖河)的石壩上,觀察河水水質狀況,並在巡查記錄表上詳細記錄下當天觀測到的情況。趙偉雄是土生土長的塘廈人,家住沙湖社區,是塘廈一位「民間河長」。自從擔任「民間河長」以來,這樣的工作已經徹底融入了趙偉雄的日常生活,每周至少巡河2次,每次他都要沿著河邊走上一圈才放心。
  • 【時政】陳敏主持召開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守護一方...
    【時政】陳敏主持召開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守護一方河湖確保長治久「清」 2020-12-23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沙壩變良田 西瓜帶農富
    炎炎夏日,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團結鄉的沙壩上,瓜農一邊忙著摘瓜,一邊和瓜販、遊客討價還價。「我們的西瓜從種到收,沒有打過一次農藥,純天然、無汙染。」瓜農告訴記者,因為堅守品質,產自沙壩的西瓜已小有名氣。團結鄉的西瓜剛成熟,就受到商販的青睞。
  • 畢節七星關區發現「化石山」 專家:開發研學旅行基地
    地學文化、古人類文化、國學文化、紅色文化、農耕文化……畢節市七星關區這個地方太有文化了。近日,貴州旅遊地學研究院院長陳明華、工程師張國祥,貴州旅遊勘察設計院副院長魯明,貴州地質區調院專家雷毅民等一行,應畢節市七星關區鴨池鎮核桃村之邀前往該地開展地學旅遊資源考察。在該片區核桃村4組的一座山上,見到村民們所說的「化石山」,山上土層中見到了較多化石,但大多不完整。
  • 2020-09-14【徒步長徵路】→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朱昌鎮
    天氣:陰雨【記錄地點】貴州•畢節•七星關區朱昌鎮鑫源賓館201房間【線路裡程】今天由貴州畢節七星關區市府附近沿S211省道和G246國道徒步至朱昌鎮行程約30華裡。累計:徒步4380華裡+乘車920公裡。
  • 10億元貴州七星關區東部片區水務一體化PPP項目公開招標
    8月10日,畢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發布七星關區東部片區水務一體化PPP項目招標公告,七星關區東部片區水務一體化PPP項目正式開始公開招標。七星關區東部片區水務一體化PPP項目預算金額及最高限價均為100665.53萬元。
  • 七星關區:碧水清波向未來
    治汙成效明顯打開重重「山門」, 便到了畢節市七星關區林口鎮新莊村。美麗的村莊裡,一條「銀龍」蜿蜒在大地上,譁啦啦的流水奔騰而過,迎面吹來的風裡夾著野菊花的清香。隨著河長制的推行,林口鎮採取封堵排汙口、治理河道衛生、禁止捕撈等方法,讓河道恢復水清河暢。在河流內有一切捕魚行為、對河道存在「四亂」亂佔、亂採、亂建、亂堆現象破壞生態、擾亂生態平衡的情況一經發現嚴懲不貸。各河道設有河長、巡河員、護河員,並將村名培養為民間「河長」和志願者,基層的力量已成為守護河道的重要力量。
  • 穿越8000年,探秘畢節七星關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蹟
    近日,貴州旅遊地學研究院院長陳明華、工程師張國祥,貴州旅遊勘察設計院副院長魯明,貴州地質區調院專家雷毅民等一行,應畢節市七星關區鴨池鎮南箐片區之邀,前往該片區開展地學旅遊資源考察,在該片區的兩個巖洞裡,發現了鑽木取火石塊、石斧、石錛、石刀等大批石器,這是8000年前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文化遺址
  • 穿越8000年,探秘畢節七星關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蹟
    近日,貴州旅遊地學研究院院長陳明華、工程師張國祥,貴州旅遊勘察設計院副院長魯明,貴州地質區調院專家雷毅民等一行,應畢節市七星關區鴨池鎮南箐片區之邀普通巖洞暗藏玄機據當地社區幹部介紹,南箐片區有趕場壩社區、核桃社區、幹龍灘社區、巖頭社區、煤衝村社區5個行政村,距市政府、區政府10公裡,距畢節西站2公裡,當地有著悠久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 畢節市七星關區:攻堅克難 確保「兩場戰役」取得全勝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畢節市七星關區不獲全勝不收兵。關鍵時期,新冠肺炎疫情驟然來襲,阻斷了歸家的腳步和返崗的旅程,打破了昔日的祥和與繁華的格局,街冷下來了,城靜下來,心躁起來了。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 河池市宜州區出實招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
    積極探索並制定出臺了《宜州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和《宜州區河長制相關工作制度(試行)》等常規工作制度方案,明確了河長制實施範圍、河長組織體系、河湖管護目標、主要任務、責任分工和保障措施。為全面推進宜州區河長制「有名」「有實」「有效」,堅決打好河湖管理攻堅戰,實現河湖生態安全和行洪安全,宜州區開展了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對全區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四亂」突出問題進行全河段排查,發現一處、整治一處、銷號一處。
  • 畢節七星關區:深化志願服務 助推文明城市創建
    「我們將愛心和文明傳播在每一個角落,把城市建設得更加美麗宜居,為創文貢獻一份力量。」潘行的話道出了所有志願者的心聲。他們有超過60歲的白髮老人,有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儘管天氣炎熱,志願者們也毫不鬆懈,始終堅守在交通崗位上,以志願之行點亮城市文明之光,紅色的身影成為紅綠燈前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七星關區志願者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奏響了一曲志願服務助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激昂交響。
  • 貴州畢節七星關區:烏蒙山下 奏響致富最強音
    2015年,與全國同步,畢節七星關區吹響脫貧攻堅「衝鋒號」,在這條脫貧攻堅「趕考」路上,七星關區近萬名幹部立下軍令狀,從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到打贏「四場硬仗」,從「五個一批」到「六個精準」,從「五個五」到「四個一」,真正做到對症下藥,讓搬出來的貧困戶穩得住,讓留下的村民能致富。
  • 致公黨中央幫扶七星關區:同心同德助發展 小康路上致公情
    畢節試驗區建立後,七星關區被確定為致公黨中央的定點扶貧縣。30年來,致公黨中央始終牽掛著七星關這座黔西北小城,不斷匯聚優勢資源,不遺餘力,善作善成,從智力、醫衛、教育、科技、產業等方面開展對口幫扶,打造了「致福送診」「致福教育」「致福光谷」、「致福足球」「致公科普中心」等一批成效顯著的幫扶項目品牌,為七星關區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同步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 讓我們一起守護遵化的綠水清波
    讓我們一起守護遵化的綠水清波 2020-08-25 05: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水清河秀映藍天——蘭州市全面推行河長製成效凸顯
    水清河秀映藍天——蘭州市全面推行河長製成效凸顯美麗的黃河之濱保潔員清掃衛生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本、生態之基。蘭州市作為黃河穿城而過的城市,如何全面推行河長制,加強河流管理保護、維護區域生態安全,確保一河清水向東流,既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母親河健康生命的治本之策。
  • 脫貧攻堅貴州「9+3」縣區直擊之畢節七星關區:烏蒙山下奏響致富...
    2015 年,與全國同步,畢節七星關區吹響脫貧攻堅 " 衝鋒號 ",在這條脫貧攻堅 " 趕考 " 路上,七星關區近萬名幹部立下軍令狀,從聚焦 " 兩不愁三保障 " 到打贏 " 四場硬仗 ",從 " 五個一批 " 到 " 六個精準 ",從 " 五個五 " 到 " 四個一 ",真正做到對症下藥,讓搬出來的貧困戶穩得住,讓留下的村民能致富。
  • 七星關這些鄉鎮將納入畢節中心城區
    何官屯鎮 畢節市七星關區城鄉規劃局 關於七星關區域鄉村規劃(2017至2035年) 批前公示 落實《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整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面加快「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畢節市「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的要求,加快推進畢節市七星關區農村統籌建設工作,紮實抓好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