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桐城】鳳凰魚

2021-02-09 六尺巷文化


鳳凰魚因鳳凰河而得名,因而說鳳凰魚,便不能不先說鳳凰河。

鳳凰河起自五橫鄉白麟村與虎山村交界處的一棵松大橋。橋以上乃溝澗,屬溪流,橋以下人們方稱之鳳凰河。此橋原初因橋西頭有棵松樹而冠名,今雖不存,然稱謂卻襲用至今。一棵松大橋頭不見一棵松,雖讓人有些感慨,卻喜矗有兩棵老柳樹,樹齡均逾百載,已是林業部門保護的古樹。當地人尊為神樹,朔望常焚香祭拜。

鳳凰河流經白麟畈,繞過鄧家大屋後始入羅嶺地界。五橫與羅嶺曾分屬懷寧和桐城,區劃調整後,今已俱歸安慶市宜秀區。鄧家大屋乃眾所周知的鄧石如、鄧稼先故居之所在,「鐵硯山房」便掩映於翠柏與民舍間。白麟畈上傳說多且美麗,此不贅言。

下遊的鳳凰河舊稱孫家河。鳳凰河水潛過462省道,已接納了大小龍山、白麟尖及虎山的道道溪流,河水悠悠,河面愈寬。據小龍山《敦睦堂·汪氏家譜》及《汪鏡湖先生傳》載記,民國時,孫家河渡口曾發生沉船事故,因此建橋便成了河兩岸人的夢想,尤其是舊之石橋、洪桂、獅嶺三地百姓往返羅嶺之亟需。在鄉賢汪鏡湖先生努力下,終於建起孫家河、鈴子澗兩橋。鳳凰橋想必便是那時孫家河上所建之橋。

卻惜,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有人在鳳凰河炸魚時,不慎將鳳凰橋炸塌,成了一片廢墟。枯水季節,仍歷歷可見橋墩遺蹟。離鳳凰橋不遠處的新橋,已取代了鳳凰橋的功能,然,畢竟不是人們心中口中的鳳凰橋。

不可思議的是,鳳凰橋是鳳凰魚的分水嶺,遊過了鳳凰橋便成了普通的麥魚。麥魚產於麥熟季節,大小如麥粒。鳳凰魚是麥魚中的珍品,不同於麥魚,因其背上有金黃色鳳凰紋,體長2——2.5釐米,玲瓏通透。

每年芒種後現身鳳凰河,一露面便烏壓一片,卻又恍惚而來,恍惚而去,來無影去無蹤,故人多以為仙魚。亦有人疑為石縫間蹦出,稱其為石頭魚。通常二三天捕撈一次,捕撈期亦僅二十來天,因而產量極其有限,異常緊俏。常常,提前託人預定也徒勞無獲。鳳凰魚多曬乾儲藏,因味極鮮美,明清時一直是貢品。

家父生前曾託新橋親戚買到兩斤鳳凰魚,一斤寄了滬上大伯。家父因每每寫信都得求人,寄魚時便沒寄信。我大伯因自少外出,亦竟不識粒粒鳳凰魚,大媽也便不知為何物,如何烹飪。那時通訊基本都是書信往來,不似而今手機微信方便快捷;大伯從未進過正規校門,寫信常常三言兩語,也便從未問及。還是翌年春,我們到滬上時,大媽用她那比上海話更難懂的溫州話問及,經大伯翻譯,我們方如實告之。

鳳凰魚乃大自然之靈物,加之鳳凰河兩岸林木蓊鬱,近年來常住人口又少,少有汙染,那魚鮮味是他物所無法比擬的。湯菜中,或燉雞蛋、燒豆腐中放少許,味極鮮美,只有嘗過的人心知肚明。若將鳳凰魚當麥魚一樣或燒或煮,則未免饕餮天物了。

鳳凰魚究竟發現於何時,又是何人最初發現的,而今已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

《桐城縣誌》上的「五裡三進士,隔河兩狀元」指的便是悠悠鳳凰河,因狀元龍汝言與進士龍鯉門的龍氏宗祠即在今鳳凰河新橋橋南不遠處。這雖是題外話,然亦足見,龍山鳳水,自古不僅僅地靈人傑,物亦神奇、殊異。

 

❖ 精華推薦 ❖ 

羅嶺郎神墩的傳說

【舌尖上的桐城】三月三吃毛香

【舌尖上的桐城】年貨之糯米粉焊大粑

【舌尖上的桐城】蘿蔔,蔬菜中的「土人參」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桐城】家鄉的菜飯軟又香
    我很久沒有吃母親做的菜飯了。以前每次回去,母親總是大動幹戈,做上好幾道菜。雖然大快朵頤,但過於油膩,少了一點清淡的味道。今天臨時決定回家看望媽媽,到了老家已是做午飯的時間了。母親正為沒有準備葷菜而發愁時,我說:「媽,不是有青菜嗎,中午做菜飯吧,又省事,又好吃。」母親聽我說吃菜飯,馬上來了精神,忙不迭地淘米,洗菜去了。
  • 【舌尖上的桐城】美味南瓜
    家鄉桐城,關於舌尖上的美味可謂數不勝數了。吃得多了,也便膩了!這不,時下我對南瓜粑卻情有獨鍾。每年冬至時節,桐城人都有東至這天吃南瓜粑的習俗。其實呵,吃的是一種美食,念的卻是一份情愫。南瓜有著超乎尋常的生命力,鄉間大地、田壟上、坡壁下、牆腳邊,只要埋下種子,它就會發芽、開花、結果。
  • 【舌尖上的桐城】 燒山粉圓子
    前些日子在《六尺巷文化》公眾號上看到了周學斌老師的一篇文章《味入心田的山粉圓子燒肉》時,又將我的思緒拉回到還在老家時的那些日子。那年,母親還在世,每次回去,都能吃到母親燒的山粉圓子。現在只要是想起時,那山粉圓子的味道仿佛還在舌尖上跳躍著。
  • 【舌尖上的桐城】薺菜餃子
    就像桐城泗水橋的香灰泥裡長出來的水芹菜,能和別的地方一樣嗎?泗水橋的芹菜連根拔起,隨便在水裡擺一擺,就乾乾淨淨的一點泥沙都藏不住,炒出來湯是清的,杆子葉子吃起來一點渣滓都沒有,更別說像別地的水芹菜筋筋拉拉的塞牙縫了。水磨灣的薺菜,也是不藏泥沙和雜質的,長在淺淺的河水裡,潔淨安靜嫩綠青蔥,自然也是和別地的薺菜不能比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生一些有自己氣息的植物。
  • 七彩鳳凰魚的飼養要點
    七彩鳳凰魚也叫做七彩馬鞍魚,為一種性情溫馴而沒膽的觀賞魚,其體長只有3~5公分,整條魚具有多種色彩。在飼養七彩鳳凰魚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七彩鳳凰魚  七彩鳳凰魚也叫做七彩馬鞍魚,為一種性情溫馴而沒膽的觀賞魚,其體長只有3~5公分,整條魚具有多種色彩。在飼養七彩鳳凰魚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
  • 羅嶺鳳凰橋下鳳凰魚
    鳳溪村有一條小河,叫鳳溪河,鳳凰魚就產於此處,河上曾有一座小橋叫鳳凰橋,該橋如同分水嶺,鳳凰魚過了橋後,則變成普通麥魚,其品質會有所下降,但仍是魚中精品。鳳凰魚長僅2—2.5釐米,同小魚苗一般,背上有金黃色鳳凰斑紋,通體透明,嬌小玲瓏的模樣十分可愛,是麥魚中的精品,當地老百姓習慣稱之為「鳳凰魚。」
  • 七彩鳳凰魚知識百科大全及水質要求
    七彩鳳凰魚,這種魚是體型比較小的魚類,魚體像比較扁的紡錘形,尾鰭像不開叉的扇形。整個魚體呈淺藍色,身上長有很多顏色比較亮的藍色斑點,嘴巴上部分的顏色是橙紅色的,下部分是金黃色。七彩鳳凰魚喜歡在比較清澈的水域生活,它們主要是吃水蚤、紅蟲等活餌料。
  • 【舌尖上的桐城】炸肉與火烘肉
    少小離家的人,在外鄉生活多年,生活習慣也改變了不少,但不管怎麼改,那濃濃的思想之情怎麼著也改不掉,特別是節假日,坐上桌子吃飯時,那家鄉美食的味道頃刻間就回味岀來:那老母雞湯泡炒米,鮮鮮的湯,脆松松的炒米,一邊泡一邊吃進嘴,味道真是好極了;那豬肉燒山粉園子,油乎乎的大塊肉,配上吸了肉湯的軟筋筋的山粉圓子,要味道有味道,要咬勁有咬勁。
  • 【舌尖上的桐城】山粉圓子燒肉
    他說,桐城人在外地開飯店,一定少不了招牌菜「山粉圓子燒肉」。此語一出,引起桌上附和聲一片。才上來的一盤山粉圓子燒肉很快地被紛紛舉起的筷子席捲而空,剩下幾塊紅燒肉孤獨地在那裡尷尬著。清亮亮的水渠邊,往一棵合適的樹丫上掛上老布做成的篩子(木製的活動十字架上繫上布的四隻角就行),篩子裡是機器絞碎的加水稀釋後像泥一樣的山芋,一人接連不斷地提水往篩子裡衝水,另一人雙手捉住十字架輕晃,篩子就會流出白漿似的液體,沉澱下來的東西曬乾就是粉。
  • 玻利維亞鳳凰魚,小型水族貴族範,特別適合家庭飼養
    世界上的魚種有千萬種,但是如果能夠挑選出一種非常適合你的魚種確實十分的辛苦然而今天小編十分榮幸,還是為你找的一款魚種。無論從氣質形態還是外形,或者價格品種加上地位,都是十分與你相稱的,這魚的名字就如同你一樣的氣質,大氣精美靚麗。
  • 非洲鳳凰魚,鯛類代名詞
    紅肚鳳凰魚原產地:非洲喀麥隆以及阿爾及利亞的尼捷魯河下遊流域 體形/顏色:一般成魚體長8-10公分 紅肚鳳凰可以說是西非短鯛的代表品種,它擁有細長的身體,魚背部分呈藍色,鰓蓋在燈光反射下呈現金屬色澤的藍光,極為耀眼。紅肚鳳凰的腹部略帶紅暈,因而得名。
  • 玻利維亞鳳凰魚餵養方法,下面就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玻利維亞鳳凰魚習性較溫和。開放式產卵,比較喜歡光禿的巖石表面或者植物的葉片表面。一窩仔魚100左右。公魚領地性很強,但僅介於同類之間爭鬥。對別的魚只是驅趕。母魚頭尖,繁殖期會有婚姻色上身,通體檸檬黃,腹部橘紅,背鰭胸鰭也會有紅色邊。小魚親魚會帶,有口含動作,但並非吞吃幼子。
  • 人文桐城 銅山鎮:古道上的桐城土城
    據傳,銅山鎮居民多從事土法煉銅,自土銅山上,採取銅礦石,冶煉土銅。銅山鎮因此得名。古鎮位於桐城縣城北13公裡處,今屬大關鎮甑山村。古鎮遺址呈長方形,南北長800米,東西寬150米,面積12000平方米。古鎮築有土城,闢有四座城門,建有門樓。鎮中有十字街,四通八達,商業興隆,人煙稠密。城內外水井大小77口,井水為當年居民飲用。1984年10月,縣文物普查隊實地考察,十字街頭「中心井」尚存。
  • 【舌尖上的桐城】九月,又聞山裡蘑菇香
    假如把柿紅比做深秋藍天這塊畫布上的點睛之筆,那這個時節的山野舞臺,鮮嫩的毛草菇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主演。近日看朋友圈,發現不少人在曬採毛草菇的圖片,我的弟弟更是不得了,從松毛下拱出土的菇,到採進籃子裡的菇,一步不落的全曬在朋友圈,可憐我這顆容易沸騰的心呀,早已飛到家鄉的山野。
  • 桐城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頒獎大會在桐城中學召開
    近日上午,桐城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頒獎大會在桐城中學召開,表彰獲獎班集體和師生。市委書記徐雄發表講話,市領導張文芳、汪艾東,基金會執行理事長方平、榮譽理事長張伯中,校黨委書記汪習軍、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出席頒獎大會,高一年級「國器班」、「錢學森班」、「吳汝綸班」全體學生參加大會。
  • 安徽桐城正在建一座新高鐵站——桐城東站
    >桐城東站位於中國安徽省桐城市,是隸屬於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鐵路車站,主要途徑線路為京港高速鐵路。桐城東站站房主體2層,兩側局部3層,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桐城東站預計2020年12月開通。
  • 皖中廬江桐城肥西舒城共同推出5條精品旅遊線路
    廬江、桐城、肥西和舒城同處皖中,居江淮之間,承大別山餘脈,山水相依、人文相近。在推介會上,四城聯合發布「山水四城 詩畫皖中」精品旅遊線路,以及「春賞四城:春和景明 花簇茶香」「夏遊四城:山水勝境 瓜果飄香」「秋品四城:登高健體 舌尖尋味」「冬享四城:人文氣韻 溫養身心」等四季主題旅遊線路,串聯起肥西三河古鎮
  • 德上高速桐城段開工建設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18年12月28日,德上高速桐城段在龍眠山隧道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全長134公裡,其中桐城段長29公裡,項目北接德州至上饒高速公路淮南至合肥段,途徑合肥市肥西縣、六安市舒城縣、安慶市桐城市、銅陵市樅陽縣,南連池州長江公路大橋段。
  • 非物質文化遺產「桐城水碗」落戶合肥 幹將快餐打造特色皖江美食
    去過桐城的人都知道,當地地標級美食「桐城水碗」是人們必吃的佳餚美饌,傳承三百年的經典味道,被列為市級非物質遺產。近日,一個名叫「幹將」的快餐店亮相合肥。這個店來自桐城,以「水碗+皖江菜」為特色的中式快餐,給合肥快餐市場帶來了舌尖上的新味道。
  • 「重磅」舒城、肥西、廬江、桐城四城首次攜手幹大事
    10月28日,由廬江縣文化和旅遊局、桐城市文化旅遊體育局、肥西縣文化和旅遊局、舒城縣文化旅遊體育局四城聯合主辦的「2020廬江·桐城·肥西·舒城文旅資源聯合推介會」在省會合肥成功舉辦。現場,四位「美女局長」將廬江山的雋秀、舒城水的靈動、肥西人的傳奇和桐城文的智慧展現的淋漓盡致,為現場嘉賓描繪了一幅皖中最美麗的山水人文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