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桐城】薺菜餃子

2021-02-14 六尺巷文化



節令剛剛冬至,薺菜就上市了,青撲撲中帶點糙糙的高原紅。

多少錢一斤啊?五塊。

便宜點,便宜點我都要了。

唉呀,我挖了一上午就挖了六斤,這個價格最低了,我這個薺菜你能看出來的,是香菜地裡生出來的,綠油油的,嫩紛紛的,你看別人家的薺菜紅赤赤的,老皺皺的,哪有我這個薺菜好?!

四塊錢一斤,行我就買,不行就算了。我站起來佯裝要走,步子沒挪開呢,賣菜的姐姐一手拿秤桿一手掛秤砣,秤桿子一翹一摁,兩斤!

薺菜從根部剪斷,葉片散開,泥沙就藏不住了。一根一根剪開,剪得頭髮都開叉了,才收拾完。遇見大顆的,掂在手裡,細細欣賞一番,想著這樣大顆的薺菜立在菜地裡,攤開成巴掌大一片,水靈靈的青蔥蔥的,鋸齒般的葉片上掛滿圓圓一圈露珠,亮閃閃的,只怕是又驕傲又嘚瑟吧。粗壯的薺菜根也剪下來,白白的長長的,指甲刮一下就乾淨了。薺菜根、香菜根、菠菜根都很好吃,有韌勁,比菜葉菜杆子的香味更濃烈些。丟在火鍋中燙一下,夾起來丟嘴裡,美味,夠味。

換了幾盆水,盆底都是細沙。薺菜撈起來,盛在籃子裡,瀝水。

和粉,揉面,醒面。

薺菜切細切碎,紅蘿蔔刨絲切丁,蒜末,薑末,加鹽加豬油,攪拌攪拌,就是餃子餡。加肉餡更好,油潤潤的,不過薺菜的香味會被肉的鮮味衝淡。我更偏愛薺菜本來的味道。

有一年冬天去水磨灣,順著河流慢慢走,發現水邊有一叢一叢的薺菜,連根拔起,一點泥沙都沒有,就手在水裡洗乾淨了,回家剁碎了包餃子,除了鹽和油,什麼都沒加。那個餃子,是有史以來吃過的最好吃的餃子,就是薺菜原本的味道,滿滿的純正的薺菜的清香味。說滿嘴留香,一點也不為過。說留香三月,我卻以為是留香一輩子。

薺菜是什麼味,就是薺菜味。就像菠菜是菠菜味,香菜是香菜味,就像我就是我,你就是你。自然中的萬物和人是一樣的,每一樣植物每一種動物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樣子自己的氣息自己的味道。自然的,蔥綠的,青翠的,新鮮的,你一吃就能懂得的,就是薺菜本來的味道。就像我一說話,你就知道這是我的言語。就像你一開口,我就知道什麼樣的言語會從你的心裡漫出來。

水磨灣的薺菜,比山外的薺菜更勝一籌。為什麼呢?我也說不好。就是好吃,就是比別處的更好吃。就像桐城泗水橋的香灰泥裡長出來的水芹菜,能和別的地方一樣嗎?泗水橋的芹菜連根拔起,隨便在水裡擺一擺,就乾乾淨淨的一點泥沙都藏不住,炒出來湯是清的,杆子葉子吃起來一點渣滓都沒有,更別說像別地的水芹菜筋筋拉拉的塞牙縫了。水磨灣的薺菜,也是不藏泥沙和雜質的,長在淺淺的河水裡,潔淨安靜嫩綠青蔥,自然也是和別地的薺菜不能比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生一些有自己氣息的植物。植物和地理環境之間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神秘的聯繫是不能用語言表明的,即使加上若干的科學數據來分析,也不能完整細緻地表達水土和植物的情分。

桌上撒上乾麵粉,麵團放桌上多揉一會,揉成嬰兒手臂粗細的麵條,切成劑子,摁一下,圓圓的,開始擀餃子皮。

一大盆餃子餡,得包到什麼時候,得,就把餃子皮擀得大大的,先包幾個大包子。死麵包子雖然不柔軟,但是死麵包子的香味和韌勁又是發麵包子不可比的。麵皮巴掌大,比餃子皮稍微厚一點,兩大勺子薺菜餡才塞得麵皮鼓脹脹的,收口,圓不隆冬的包子就成功了。一會功夫,盆裡的餡料就少了很多。包了十二個包子,放蒸鍋裡蒸,看了下時間,定時半小時。

剩下擀餃子皮就是精緻活了,雖然一直做不好,但做的時候,心裡是準備做成和網頁上畫報上一樣的。甚至暗暗打算著,能出意外地更勝一籌。

立冬那天和老胡老齊在魯谼包餃子,老齊曾是部隊的後勤,那傢伙的手藝真不是吹的,比街面上任何一家做早點的師傅的手藝都好。只見他一手擀麵杖一手餃子皮,呼啦啦一轉,一個餃子皮就成功了,圓圓的窩窩的,餃子餡往裡一放,想掉出來都難。看得我那個羨慕嫉妒呀,幾次奪下老齊的擀麵杖打算一展身手,咦?!不聽使喚!怎麼著擀麵杖就是不動或者亂動,餃子皮就是不轉或者變形,眼瞅著一屋子人都盯著我看笑話,真恨不得砸了擀麵杖,扔了餃子皮,出出心裡的惡氣。但是但是,我不是一直裝淑女嗎?淑女是只能生悶氣的!

咱在家做給自己吃,就不求看相了,只要外面是皮裡面是餡就好。因為,自己心裡明鏡樣的知道,就是要求,自己這雙笨手也做不到啊。一個一個餃子皮,或圓或方或三角形或不規矩的多邊形,遠遠一看,基本是接近圓形的嘛!

包餃子也是個技巧活,看人家幾個褶幾個皺勻淨對稱小巧玲瓏。到了我手上,那點麵皮就是不聽話。有時想對著褶子來,就會露餡。要想不露餡,就會出現形態各異的形狀,罷了罷了,就這樣吧,只要合起來就成,只要餡在皮裡就成。咱吃的是餃子本身,那麼好看,那麼好看又不是不用吃就飽了。——哈哈,我就這麼會忽悠自己。

包了二十幾個餃子,蒸鍋裡的包子已經熟了,乾脆餃子也上蒸鍋吧,定時二十分鐘。

收拾好廚房,餃子就出鍋了。鍋蓋一揭,香氣「嘭」地一下散發開來。應該很好吃吧?這大半夜的,吃了會不會瘋狂長肉呢?唉,一點葷腥都不沾的薺菜能長什麼肉,吃一個吧嘗嘗鮮……左一個主意右一個想法,最後,還是想法戰勝了主意,拎起一個餃子,咬開,熱熱的,哎呀呀,薺菜好香啊,兩口吞下!再嘗一個吧…….可憐我的減肥計劃,又要擱淺了。

新鮮的食材是香甜的,香是植物自身的香,甜是植物自身的甜,這種香甜是任何添加劑都無法代替的。每一種食材上市,都帶著全身心的歡喜去隆重迎接,這是自然的饋贈,這是自然贈與人類的最美最真的福利。用手,用心,用味蕾,用想像,享受節令帶來的味道。 

接下來幾天,微波爐轉轉,平底鍋煎煎,滿廚房滿腦子滿心眼都是薺菜的味道了。

❖精華推薦❖

【舌尖上的桐城】馬蘭頭

【舌尖上的桐城】 大塘滋味

【舌尖上的桐城】 多想回到小時候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桐城】鳳凰魚
    五橫與羅嶺曾分屬懷寧和桐城,區劃調整後,今已俱歸安慶市宜秀區。鄧家大屋乃眾所周知的鄧石如、鄧稼先故居之所在,「鐵硯山房」便掩映於翠柏與民舍間。白麟畈上傳說多且美麗,此不贅言。下遊的鳳凰河舊稱孫家河。鳳凰河水潛過462省道,已接納了大小龍山、白麟尖及虎山的道道溪流,河水悠悠,河面愈寬。
  • 冬日薺菜餃子
    ▼▼▼周末妻子為了犒勞我,用心用意包了一頓薺菜大肉餃子,我香香吃了滿滿一大盤子,又喝了一小碗餃子湯。「大冬天哪來的薺菜?」吃得肚脹腰圓之後,我猛然想起已經是冬天了。「在鄉下老家農業園的大棚裡挖的」,妻子一邊收拾碗筷,一邊解答著我的疑惑。
  • 薺菜的吃法,薺菜餡餃子,薺菜蛋餅,薺菜炒雞蛋,你最愛哪個?
    在老家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薺菜是非常好吃的一種蔬菜,香味四溢,搭配起來更好吃,今天小蕊蕊就給大家推薦三種關於薺菜的靈魂吃法,薺菜餡餃子,薺菜雞蛋餅,薺菜炒雞蛋。這下不用擔心不知道薺菜怎麼吃了。一:薺菜餡餃子
  • 【舌尖上的桐城】家鄉的菜飯軟又香
    我很久沒有吃母親做的菜飯了。以前每次回去,母親總是大動幹戈,做上好幾道菜。雖然大快朵頤,但過於油膩,少了一點清淡的味道。今天臨時決定回家看望媽媽,到了老家已是做午飯的時間了。母親正為沒有準備葷菜而發愁時,我說:「媽,不是有青菜嗎,中午做菜飯吧,又省事,又好吃。」母親聽我說吃菜飯,馬上來了精神,忙不迭地淘米,洗菜去了。
  • 春天的味道--薺薺菜餃子
    媽媽很喜歡用薺薺菜包包子,每年清明前後,都會蒸很多籠,然後打送過來,個人感覺,很經濟很實惠,比之那些包裝炫目,花紅柳綠、華而不實的禮品裝更顯親情,而我更喜歡薺菜和肉包的餃子,清香健胃,和脾明目,有一股特別的清香。
  • 【舌尖上的桐城】美味南瓜
    家鄉桐城,關於舌尖上的美味可謂數不勝數了。吃得多了,也便膩了!這不,時下我對南瓜粑卻情有獨鍾。每年冬至時節,桐城人都有東至這天吃南瓜粑的習俗。其實呵,吃的是一種美食,念的卻是一份情愫。南瓜有著超乎尋常的生命力,鄉間大地、田壟上、坡壁下、牆腳邊,只要埋下種子,它就會發芽、開花、結果。
  • 【舌尖上的桐城】 燒山粉圓子
    前些日子在《六尺巷文化》公眾號上看到了周學斌老師的一篇文章《味入心田的山粉圓子燒肉》時,又將我的思緒拉回到還在老家時的那些日子。那年,母親還在世,每次回去,都能吃到母親燒的山粉圓子。現在只要是想起時,那山粉圓子的味道仿佛還在舌尖上跳躍著。
  • 又到吃薺菜的時節,看看招遠家常風味的薺菜餡餃子
    在膠東地區,不少能越冬的植物,這時也已經逐漸開始返綠了,比如說田野裡的薺菜。往年這個時候,能見到不少進城賣薺菜的農家人,今年情況特殊,雖然不能出遠門去賣,但才回家自己吃也相當不錯,下面這組圖片就帶大家看看膠東家常風味的薺菜餡餃子的做法(圖片拍攝地點為煙臺農村)
  • 包薺菜餃子時,需要焯水嗎?教你好吃的做法,薺菜碧綠又清香!
    說起薺菜,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只有春天才有。畢竟春天是野菜上市的季節。那時候野菜最多,市場上賣得最多,品種也很豐富。不過冬天吃薺菜的地方很多,真的很羨慕。最近有很多朋友私底下問我薺菜包餃子的方法。有人認為薺菜一定是水煮的,有人認為不是水煮的。哪一對是正確的?
  • 大廚教你製作薺菜餃子的製作詳情
    今天鵬廚給大家分享薺菜餃子的做法薺菜是一種野菜,用薺菜包出來的餃子別提多美味了
  • ~豬肉薺菜餃子的做法
    餃子,我家愛吃豬肉餡的,搭配一些蔬菜,營養又美味,即使是平常不愛吃青菜的小朋友,這時候也能吃個不停。豬肉薺菜餡餃子。薺菜是春季特有的野菜,純天然鮮嫩可口,備受青睞,做餡尤其棒,增香提味有食慾,這要是不做餃子真是太可惜了。說起豬肉做餃子,好多人說自己做的不如餃子館的嫩,油放的挺多了還不如人家的香,吃上一口還挺油的,人家的咬一口流的是汁,自己做的流的是油。
  • 薺菜餡餃子怎麼調最好吃?教你3招,薺菜翠綠不發黃,鮮嫩多汁
    在所有野菜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薺菜了,它的營養非常豐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不僅能將降低人體膽固醇的含量還能起到降血壓的作用,薺菜的做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涼拌薺菜、清炒薺菜、薺菜餅、薺菜湯等等,我們家最喜歡拿它來包餃子,薺菜餡的餃子,那叫一個鮮;今天在路上遇到一個賣菜的阿婆,拎著一籃子薺菜在賣,一詢價,只要4元一斤
  • 生煎薺菜餃子,底部酥脆美味,早餐的好選擇
    生煎薺菜餃子By 康康1818三八節那天和朋友出去拔的薺菜,包好的餃子一部分煮著吃了,另外特意留了一小部分就想著做煎餃吃,一來是想換換口味,二來嘛是想練練做煎餃的技術,不過最主要的還是解了嘴饞薺菜是一種野生食材,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原料:薺菜、麵粉、雞蛋、木耳。
  • 【舌尖上的桐城】炸肉與火烘肉
    少小離家的人,在外鄉生活多年,生活習慣也改變了不少,但不管怎麼改,那濃濃的思想之情怎麼著也改不掉,特別是節假日,坐上桌子吃飯時,那家鄉美食的味道頃刻間就回味岀來:那老母雞湯泡炒米,鮮鮮的湯,脆松松的炒米,一邊泡一邊吃進嘴,味道真是好極了;那豬肉燒山粉園子,油乎乎的大塊肉,配上吸了肉湯的軟筋筋的山粉圓子,要味道有味道,要咬勁有咬勁。
  • 吃薺菜餃子的好時節,學會這樣調餡,味道鮮美,一盤不夠吃
    薺菜花就用來煮雞蛋,薺菜用來包餃子。這個時候的薺菜味道是最為鮮嫩的,是吃薺菜最好的時節。
  • 三月野菜香,一盤鮮嫩多汁的蝦仁薺菜餃子,牢牢鎖住春天的味道
    我們當地有句俗話「春食薺菜賽仙丹」,薺菜可謂是春天所有野菜中的佼佼者,也是最鮮美、大眾接受度最高的一款野菜。雖然現在好像也有人工種植的薺菜,但和野地裡那些吸收大自然之精華的純野生薺菜口感和營養價值上還是有差異的。
  • 這才是薺菜餃子最好吃的做法!餡料青香水滑,比韭菜餡還好吃
    薺菜餃子怎樣做才好吃?多加這一步,薺菜不柴還鮮嫩,家人搶著吃。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妍妍媽媽的美食屋,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您準備好了嗎?陽春三月,婆婆說這正是吃薺菜的好時候,所以每當婆婆遇到薺菜的時候總會買上兩三斤,然後回家給家人包餃子吃。薺菜葉片小而薄,是一種自帶香味的野菜,其中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促進排洩,從而增加人體代謝功能所以非常適合減肥的人吃。薺菜可以炒著吃,同時還能包成餛飩,以及做成鍋貼等各種美食。
  • 薺菜不要包餃子了,倒進3個雞蛋,給大魚大肉不換,我家一周做5次
    現在農村的地頭上,到處能看見挖野菜的身影,在我們北方,現在的薺菜即使開一點小白花也不老,今天我也挖了一把回家,大半年沒吃野菜了,好想吃久違的薺菜韭菜餃子喲!回味起來,饞蟲都變成口水了!迫切想立刻做起來,不湊巧,家中沒有韭菜,咱今天來一個薺菜的新吃法:薺菜不要包餃子了,倒進3個雞蛋,給大魚大肉不換,我家一周做5次,真好吃!
  • 春食野菜 徽州人舌尖上的春天
    三月徽州,天氣雖乍暖還寒,但,三月徽州早已繁花燦爛,野外的馬蘭頭、薺菜、香椿頭等野菜,又開始挑逗你的味蕾,給你春日獨一無二的舌尖美味
  • 【舌尖上的桐城】山粉圓子燒肉
    他說,桐城人在外地開飯店,一定少不了招牌菜「山粉圓子燒肉」。此語一出,引起桌上附和聲一片。才上來的一盤山粉圓子燒肉很快地被紛紛舉起的筷子席捲而空,剩下幾塊紅燒肉孤獨地在那裡尷尬著。清亮亮的水渠邊,往一棵合適的樹丫上掛上老布做成的篩子(木製的活動十字架上繫上布的四隻角就行),篩子裡是機器絞碎的加水稀釋後像泥一樣的山芋,一人接連不斷地提水往篩子裡衝水,另一人雙手捉住十字架輕晃,篩子就會流出白漿似的液體,沉澱下來的東西曬乾就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