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記:關於袁紹謀士郭圖是否勸諫袁紹迎天子一事的存疑
根據《三國志·袁紹傳》的記載:"初,天子之立非紹意,及在河東,紹遣潁川郭圖使焉。圖還說紹迎天子都鄴,紹不從"。若根據此種記載,郭圖是勸說袁紹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
然而,若根據裴松之引用的《獻帝傳》所載:"郭圖、淳于瓊曰:"漢室陵遲,為日久矣,今欲興之,不亦難乎!且今英雄據有州郡,眾動萬計,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動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若根據此記載,郭圖是反對袁紹迎天子的人。
由於這兩種記載有著巨大的不同,本人又查閱了《後漢書》中關於此事的記載:"潁川郭圖、淳于瓊曰:"漢室陵遲,為日久矣,今欲興之,不亦難乎?且英雄並起,各據州郡,連徒聚眾,動有萬計,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今迎天子,動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很明顯,《後漢書》的記載是基於《獻帝傳》而稍加修改。
故而,鑑於《三國志》和《後漢書》中記載的過大差異,郭圖究竟是勸諫袁紹迎天子還是反對袁紹迎天子,難以確定。但無論如何,不論郭圖是否向袁紹獻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策,對於漢末政局的演變已無關緊要了。而後歷史的演變,早已說明了一切。
補論:
事實上,出身四世三公之家的袁紹,自幼便形成了自用、志大才疏的特質。而這種性格特質,註定在面對帳下謀士的獻策,往往狐疑不斷。無論是河北謀士沮授、田豐,還是潁川謀士郭圖,亦或是南陽謀士許攸,均在袁紹這位「不稱職」的主公那裡碰了釘子。
以上是本人個人看法,歡迎大家各抒己見,一起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