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官員:城市粗放利用土地造成四大問題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9日 11:13 來源:
中華工商時報消息:近日,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長束克欣表示,由於土地利用總量控制不住,城市粗放利用土地非常普遍。對此出現的幾大現象束克欣進行了分析。
住宅消費超前
現在很多城市家庭都不止一套住宅,套型面積也是越來越大,這實際上是住宅消費嚴重超前的一個強烈信號。在不否認目前確有一些城市的一部分人住房仍然存在質量差、擁擠的情況,城市中部分人住房比套數、比面積的這種錯誤的住房消費觀確實佔用了城市中的大量土地。「前一時期,國土資源部停止了別墅類、低密度住宅的土地供應,還引起了社會上的不解。」束克欣說,如果再不對類似的城市住宅建設用地叫停,那麼城市土地供應會更加緊張。
基礎設施浪費
束克欣所說的城市的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等。他說,鐵路有運力沒有運量的情況不在少數;有的港口實際吞吐量只有建設能力的1/10;機場也沒有幾架飛機起降。基礎設施重複建設最大後果就是浪費資源。
束克欣說,這些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少說也要幾個平方公裡。而全國土地利用規劃中用於這類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的土地量只有幾百萬畝,按照這些城市建設基礎設施的做法,光修路都不夠。
城市建設像大餅
目前,我國城市規劃設計非常鬆散,由於聚集度不同,形成城市建設攤大餅的局面,城市建設用地擴張速度太快了。
與北京不同,近年來,一些城市紛紛修建了繞城公路。束克欣說,這些城市佔用大量土地修建的繞城公路,本來是為了試圖解決城市交通擁堵。但是,由於違背了道路建設的通行規則,不僅適得其反,而且還多佔用了非常稀缺的城市土地。
規劃職能分散
目前,沒有哪個重複建設的項目沒有經過審批的,根本原因在於規劃職能分散,沒有形成集中。
束克欣提出要解決規劃職能分散的問題,至少要從三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在編制土地利用規劃時,要做適宜性評估。960萬平方公裡到底該怎麼用,哪些可以用來農用,哪些可以用來發展城市,哪些可以用來搞線性工程,哪些可以用來修機場、建港口等等,都應進行適宜性評估,在此基礎上,還要納入國家統一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由專門的部門來安排這些項目的建設用地。二是要有基礎設施規劃,包括線性工程怎麼走等,這樣就可以解決交通佔用土地的浪費問題。三是要有生產力布局規劃,這個規劃是用來解決發改委批的項目「到底怎麼擺」的問題。
責編: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