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巴,黃文輝攝
準備去澳門旅行,除大三巴之外,還有什麼值得參觀?
已經去過澳門著名景點打卡,但對景點、對建築物背後的故事一無所知?
想看澳門特色節慶或巡遊,應該什麼時候去?
想深度遊澳門,而非浮光掠影地自拍,應該如何遊?
最佳方法就是帶上《儂家正住蓮花地——澳門歷史建築文化解碼》,以及來廣州購書中心聽作者黃文輝先生的傾情講座啦!
為什麼黃文輝先生的講座和書是了解澳門歷史建築的最佳方法?
因為黃文輝先生是澳門歷史建築申報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工作的重要參與者。早在澳門回歸祖國的第二年,即2000年,黃文輝先生就和澳門文化局的團隊一起接受為澳門歷史城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國家級任務。
這個任務十分艱巨,幾乎是從0開始。
當時與澳門歷史建築相關的中文史料很少,葡語的資料也是零零星星,黃文輝先生就做起了「拼圖員」,在海量的文獻中把澳門建築的前世今生,零零散散地一塊一塊拼起來。澳門四百多年的歷史、政治、文化、宗教、民俗、建築風格、城市規劃等等,一下子,無數信息大爆炸。
在資料梳理、整理過程中,黃文輝先生發現很多有趣的史料,在書山文海中暢遊後,自己的澳門文史知識也像練武功一樣,打通了任督二脈。他發現,從一座寺廟裡的神像,可以牽扯出近代澳門防疫史和民間信仰史;從一座西式大樓,可以牽扯出一段中英交往史,實在過癮。
黃文輝先生在做資料搜集工作的同時,他還要隔三差五地「做導遊」,是專門為澳門文物景點做導賞的導遊,還要做導師培訓年輕的「文物大使」,做展板到澳門學校巡迴展出做講座——就這樣,有那麼幾年,黃文輝先生就做起了「導遊」工作。
時至今日,正值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之際,黃文輝先生攜新書《儂家正住蓮花地——澳門歷史建築文化解碼》蒞臨廣州,懷著慶回歸的喜悅,黃文輝先生將為讀者們介紹澳門歷史建築,深挖建築背後的典故和獨特文化,分享澳門這個中西文化交流「橋頭堡」的文化淵源,更能體現澳門無論在歷史、文化、政治上,都與祖國血脈相連。
本次講座的姐妹活動——「澳門這座城攝影展」將於12月14日—22日在廣州購書中心展出。來參加分享會活動或攝影展的讀者,都有機會獲得小驚喜!
分享會信息:
時間:2019年12月16日(周一)下午3點—4點
地址:廣州購書中心二樓
攝影展信息:
時間:2019年12月14日至22日
地址:廣州購書中心三樓
黃文輝,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澳門筆會會員。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學術及出版處處長,曾參與「澳門歷史城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著有詩集《鏡海妙思》(合著)《因此》《我的愛人》《歷史對話》;散文集《不要怕,我抒情罷了》《偽風月談》;文學評論集《字裡行間》;與人合著《澳門作家訪問錄(1)》;合編《澳門新生代詩抄》《澳門青年文學作品選》。
攝影愛好者,曾獲日本「第十一屆理光攝影大賽」一等獎(2011年);舉辦「死亡的姿態——詩‧相‧黃文輝」攝影展(澳門藝術博物館,2014)。攝影作品獲澳門藝術博物館收藏。
去過澳門或對澳門旅遊感興趣的人,對澳門的主要景點都不陌生。大三巴、媽閣廟、玫瑰聖母堂、大炮臺……我們可以如數家珍。但你是否知道這些文物建築的背後故事?是否知道那裡的一幅畫、一尊聖像、一場巡遊的典故?
澳門有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留下了以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為代表的眾多歷史建築,以及獨具特色的節慶民俗。本書通過爬梳第一手中外文獻,包括史書碑銘、報章雜誌、政府憲報、詩詞文集、神話傳說等,以優美的文筆、細緻的考據,追尋澳門各歷史建築的鼎革變遷、宗教文化、節慶活動,帶領讀者欣賞澳門文物建築別樹一幟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價值。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花城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