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人工飼養河蟹的途中會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河蟹的活動量。為了能讓河蟹成長得更好應該儘可能得為河蟹創造出自然生存的條件。
1。水草對於河蟹養殖的重要性
「蟹多少,看水草」。水草是河蟹隱蔽、棲息、蛻殼生長的理想場所,水草也能淨化水質,降低水體的肥度,對提高水體透明度,促使水環境清新有重要作用。同時,在養殖過程中,有可能發生投餵飼料不足的情況,水草也可作為河蟹的部分飼料。在實際養殖中,我們發現種植水草能有效提高河蟹的成活率、養殖產量和產出優質商品河蟹。
2。水草的種植技術
河蟹喜歡的水草種類有伊樂藻、苦草、眼子菜、輪葉黑藻、金魚藻、水浮蓮和水花生等,以及陸生的草類,水草的種植可根據不同情況而有一定差異,一是沿池四周淺水處10%~20%面積種植水草,既可供河蟹攝食,同時為蟹提供隱蔽、棲息的理想場所,也是河蟹蛻殼的良好地方;二是在池塘中央可提前栽培伊樂藻或菹草;三是移植水花生或水浮蓮到水中央;四是臨時放草把,方法是把水草紮成團,大小為1m2左右,用繩子和石塊固定在水底或浮在水面,每畝可放25處左右,也可用草框把水花生、空心菜、水浮蓮等固定在水中央。但所有的水草總面積要控制好,一般在池塘種植水草的面積以不超過池塘總面積的2/3為宜,否則會因水草過度茂盛,在夜間使池水缺氧而影響河蟹的正常生長。
3。蟹池中放養螺螄的作用
螺螄是河蟹很重要的動物性餌料,螺螄的價格較低,來源廣泛,全國各地幾乎所有的水域中都會自然生存大量的螺螄。向蟹池中投放螺螄一方面可以改善池塘底質、淨化底質,另一方面可以補充動物性餌料,具有明顯降低養殖成本、增加產量、改善河蟹品質的作用,從而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在河蟹養殖池中,適時適量投放活的螺螄,利用螺螄自身繁殖力強、繁殖周期短的優勢,任其在池塘裡自然繁殖,在河蟹池塘裡大量繁殖的螺螄以浮遊動物殘體和細菌、腐屑等為食,因此能有效地降低池塘中浮遊生物的含量,可以起到淨化水質、維護水質清新的作用,在螺螄和水草比較多的池塘裡,我們可以看到水質一般都比較清新、爽嫩,原因就在這裡。
4。螺螄的選擇
螺螄可以在市場上直接購買,而且每年在養殖區裡都會有專門販賣螺螄的商戶,但是對於條件許可、勞動力豐富的養殖戶來說,我們建議最好是自己到溝渠、魚塘、河流裡捕撈,既方便又節約資金,更重要的是從市場上購買的螺螄一般都不新鮮,活動能力弱。如果是購買的螺螄,要認真挑選,要注意選擇優質的螺螄,可以從以下幾點來選擇。1)選擇螺色青淡、殼薄肉多、個體大、外形圓、螺殼無破損、靨片完整者。2)選擇活力強的螺螄,可以用手或其他東西來測試一下,如果受驚時螺體能快速收回殼中,同時靨片能有力地緊蓋螺口,那麼就是好的螺螄。反之則不宜選購。
3)選擇健康的螺螄,螺螄又是病菌或病毒的攜帶和傳播者,因此,保健養螺又是健康養蟹的關鍵所在。螺體內最好沒有螞蟥(也就是水蛭)等寄生蟲寄生,另外購買螺螄時,要避開血吸蟲病易感染地區,如江西省進賢縣、安徽省無為縣等地區。4)選擇的螺螄殼要嫩、光潔,殼堅硬的不利於後期河蟹攝食。5)引進螺螄不能在寒冷結冰天氣,以避免凍傷死亡,要選擇氣溫相對高的晴好天氣。
5。螺螄的放養
螺螄群體呈現出「母系氏族」,雌螺佔絕大多數,即75%~80%雄螺僅佔20%-25%。在生殖季節,受精卵在雌螺育兒囊中發育成仔螺產出。每年的4~5月和9~10月是螺螄的兩次生殖旺季。螺螄是分批產卵型,產卵數量隨環境和親螺年齡而異,一般每胎20~30個,多者40~60個,一年可產150個以上,產後2~3個星期,仔螺重達0.025g時即開始攝食,經過一年飼養便可交配受精產卵,繁殖後代。根據生物學家的調查,繁殖的後代經過14~16個月的生長又能繁殖仔螺。因此許多養殖戶為了獲得更多的小螺螄,通常是在清明前每畝放養鮮活螺螄200-300kg,以後根據需要逐步添加。
從近幾年眾多河蟹養殖效益非常好的養殖戶那裡得到的經驗總結,我們建議還是分批放養為好,可以分3次放養,總量在350~500kg/畝。第一次放養是在投放蟹種的一周後,投放螺螄50~100kg/畝,量不宜太大,如果量大水質不易肥起來,就容易滋生青苔、泥皮等。投放螺螄應以母螺螄佔多數為佳,一般雌性大而圓,雄性小而長,外形上主要從頭部觸角上加以區分,雌螺左右兩觸角大小相同且向前伸展;雄螺的右觸角較左觸角粗而短,末端向內彎曲,其彎曲部分即為生殖器官。
第二次放養是在清明前後,也就是在4~5月之間,投放200250kg/畝,在循環溝裡少放,儘量放在蟹塘中間生有水草的板田上。第三次投放是在6~7月,放養量為100~150kg/畝。有條件的養殖戶最好放養仔螺螄,這樣更能淨化水質,利於水草的生長。到了6~7月螺螄開始大量繁殖,仔螺螄附著於池塘的水草上,仔螺螄不但稚嫩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利用率很高,是河蟹最適口的餌料,且正好適合河蟹生長旺期的需要。
6。保健養螺
1)在投放螺螄前1天,使用合適的生化藥品來改善底質,活化淤泥,給螺螄創造良好的底部環境,減少螺螄在池塘中所攜帶的有害病菌數。如可使用六控底健康1包,用量為3-5畝/包。2)在投放時應先將螺螄洗淨,並用對螺螄刺激性小的藥物對螺體進行消毒,目的是殺滅螺螄身上的細菌及寄生蟲,然後把螺螄放在新活菌王100倍的稀釋液中浸泡1個晚上。3)在放養螺螄的3天後使用健草養螺寶(1桶用8~10畝)來肥育螺螄,增加螺螄肉質質量和口感,為河蟹提供優良的餌料,以增強體質。以後將健草養螺寶配合鈣質如生石灰等,定期使用。
4)在高溫季節,每5~7天可使用改水改底的藥物,以控制寄生蟲、病毒和病菌在螺螄體內的寄生和繁殖,從而大大減少攜帶和傳播量。5)為了有利於水草的生長和保護螺螄的繁殖,在蟹種入池前最好用網片圈蟹池面積的30%作暫養區,地點在深水區,待水草覆蓋率達40%-50%、螺螄繁殖已達一定數量時撤除,一般暫養至4月最遲不超過5月底。
水草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變河蟹池內的水質情況,因此需要在河蟹池內放置一些水草。與此同時還應在池內放入一些螺螄。河蟹通過捕食螺螄可以增加鍛鍊。更利於河蟹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