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十年 安徽CPI再現負增長

2020-12-18 合肥網

受鮮菜、豬肉、水產品等主要食品和旅行社收費價格下降以及上年高基數的綜合影響,11月份,安徽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由10月上漲0.4%轉為下降0.6%,是自2010年以來同比首次由正轉負。1-11月,安徽居民消費價格累計上漲2.9%。

11月份,安徽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6%。城市下降0.4%,農村下降0.9%;食品價格下降2.5%,非食品價格與去年持平;消費品價格下降1.2%,服務價格上漲0.6%。

再看更加直觀的環比數據。11月份,安徽省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0.9%,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下降0.8%,農村下降1.1%;食品價格下降3.6%,非食品價格下降0.1%;消費品價格下降1.2%,服務價格下降0.3%。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鄭茹)

受鮮菜、豬肉、水產品等主要食品和旅行社收費價格下降以及上年高基數的綜合影響,11月份,安徽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由10月上漲0.4%轉為下降0.6%,是自2010年以來同比首次由正轉負。1-11月,安徽居民消費價格累計上漲2.9%。11月份,安徽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6%。城市下降0.4%,農村下降0.9%;食品價格下降2.5%,非食品價格與去年持平;消費品價格下降1.2%,服務價格上漲0.6%。再看更加直觀的環比數據。11月份,安徽省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0.9%,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下降0.8%,農村下降1.1%;食品價格下降3.6%,非食品價格下降0.1%;消費品價格下降1.2%,服務價格下降0.3%。(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鄭茹)

相關焦點

  • 時隔11年 11月份CPI再現負增長:「二師兄」身價下跌為主因
    來源:證券日報 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二師兄」身價下跌為主因本報記者 昌校宇「11月份主要肉類產品價格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降,但12月份好像又漲回來了一點據國家統計局各調查總隊陸續公布的數據顯示,江蘇、湖南等22個省份的11月份CPI同比負增長。就在4天前的12月9日,國家統計局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對此表示,這是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其中,食品價格是帶動CPI由漲轉降的主要原因。
  • 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二師兄」身價下跌為主因
    據國家統計局各調查總隊陸續公布的數據顯示,江蘇、湖南等22個省份的11月份CPI同比負增長。就在4天前的12月9日,國家統計局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對此表示,這是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其中,食品價格是帶動CPI由漲轉降的主要原因。
  • 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 11月豬肉價格降12.5% 玉米缺口預期1.2億噸...
    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 11月豬肉價格降12.5%  隨著豬肉價格繼續回落、油價下跌,加上去年高基數影響,11月份CPI同比增速轉為負數,這是2009年2月以來CPI同比漲幅再次進入負增長區間。
  • CPI時隔11年再現負增長,中國經濟不存在通縮基礎
    隨著豬肉價格繼續回落、油價下跌,加上去年高基數影響,11月份CPI同比增速轉為負數,這是2009年2月以來CPI同比漲幅再次進入負增長區間。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1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
  • 時隔11年再現"負增長" 11月江蘇CPI同比下跌0.4%
    據江蘇調查總隊9日發布的數據,11月份,江蘇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跌0.4%,10月份同比微漲0.3%,沒承想11月竟由「正」轉「負」。從今年1月份創出本輪最高的5.4%起,今年以來江蘇CPI走勢如同「坐滑梯」,至今5.8個百分點的落差並不多見。
  • 罕見:CPI時隔11年首度為負、PPI也告負 貨幣政策有何影響?
    來源:證券時報網超出市場的普遍預期,時隔134個月,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掉入負值區間。是何原因?通縮來了嗎?對貨幣政策有何影響?就此,記者採訪了多位研究機構人士。本月食品價格同比下降2%,繼2018年2月以來首次負增長,僅此一項便影響了CPI下降約0.44個百分點。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主要原因在於生豬供給增加導致價格下跌。事實上,自7月份以來,「二師兄」豬肉的價格一直保持了下行態勢。也是在豬肉價格下行影響下,CPI持續回落。
  • 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 國家統計局:11月CPI同比下降0.5%
  • 市場點評|CPI同比轉負,市場擔心的現象要來了?
    2020年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CPI同比增速再度落入負增長區間。 圖1:我國CPI同比增速%
  • 11年來首次負增長!中國經濟進入「通縮」時代?
    01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近日,2020年11月經濟數據發布,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5%,創下11年新低,這也是繼2009年10月之後首次負增長。雖然相比過去有所緩和,但這已是今年以來連續第11個月處於負增長區間。CPI,反應的是消費物價,與衣食住行息息相關;PPI,代表的是工業價格,與實體經濟有著密切關聯。一般而言,CPI、PPI雙雙負增長,且持續一段時間,就意味著經濟有陷入通貨緊縮的風險。相比於通脹,通縮往往更為危險。
  • 10年來首次由正轉負 11月安徽CPI同比下降0.6%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官微剛剛發布消息,11月份,安徽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由10月上漲0.4%轉為下降0.6%。據悉,這是自2010年以來CPI同比首次由正轉負。據統計,受鮮菜、豬肉、水產品等主要食品和旅行社收費價格下降以及上年高基數的綜合影響,11月份,安徽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由10月上漲0.4%轉為下降0.6%,是自2010年以來CPI同比首次由正轉負。其中,城市下降0.4%,農村下降0.9%;食品價格下降2.5%,非食品價格與去年持平;消費品價格下降1.2%,服務價格上漲0.6%。
  • 《四庫全書》入藏文淵閣 時隔83年故宮再現「書閣合一」
    信息 《四庫全書》入藏文淵閣 時隔83年故宮再現「書閣合一」   《四庫全書》是在清朝第四代皇帝乾隆主持下,由總編纂紀昀等360多位官員、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費時十年編撰而成。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共有3500多種書,7.9萬卷,3.6萬冊,約8億字,基本囊括中國古代所有圖書,因此稱為「全書」。
  • 今年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或將出現負增長
    今年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或將出現負增長   臺內務主管部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臺灣出生人數比死亡人數少了1873人,人口自然增加率已經由正轉負。臺灣媒體由此推估,今年臺灣人口自然增加率可能出現負增長。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今年出生人數極可能首次低於死亡人數。
  • 淺析臺灣人口的負增長
    工作年齡人口(15~64歲)從後年起開始逐年下滑,目前工作年齡人口佔總人口的74%,如果情況不變,十年後將降至68%,二十年後再降為62%。工作人口的負擔快速增加,目前臺灣每6.2個工作人口扶養一個老人,二十年後降至每2.3個工作人口扶養一個老人。     有關生育率下滑、少子化,是臺灣經濟的一大隱憂,經常有人提出來討論。
  • 日本便利店2月營業收入增長2.6% 3月份將出現負增長
    人民網東京3月24日電 綜合日本《每日新聞》的報導,日本連鎖經營協會23日發布了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日本7家主要便利店2月份既有門店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6%,連續2個月保持增加。除閏年導致2月份的營業日多了一天之外,新冠肺炎疫情帶動了口罩等衛生用品的需求增多。
  • 皖贛鐵路江西段時隔十年進行機械化線路大修施工
    中新網江西新聞7月26日電 25日下午,一列大型養路機械從江西萬年站駛出,皖贛鐵路樂平至萬年區間迎來了時隔十年的大型機械化維修施工作業
  • 銷售面積負增長 房市數據斷崖式下跌
    年前的預測成真,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真的負增長了!時隔43個月這一數據首次為負,這意味著什麼?樓市疲軟仍在繼續加深!然而,到底到底疲軟到什麼程度?在這樣的背景下,樓市數據顯然也不好看:2019年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410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6%,2018年全年為增長1.3%;商品房銷售額增長2.8%,而去年整體增速為12.2%,回落9.4個百分點。
  • 受消費稅上調等影響 日本GDP時隔5個季度現負增長
    2019年10月消費稅率上調等因素造成居民消費萎縮,受此影響,本次GDP時隔5個季度出現負增長。日本內閤府2月17日公布了2019年10月至12月的GDP,剔除物價變動等因素後的實際增長率環比下降1.6%,按年率計算降幅為6.3%,這是自2018年10月至12月以來首次由正轉負。
  • CPI時隔11年首現負值!A股驚了,三大指數悉數下挫!但外資繼續掃貨
    一方面,統計局公布11月CPI數據,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再次出現負值;但另一方面,人民幣繼續大漲,升破6.5關口,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周三,統計局公布11月CPI數據,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再次出現負值,也是統計局公布該數據以來第4次轉負。
  • 時隔一月,如皋平園池再現「並蒂蓮」
    同一個荷花池,時隔一個月,再現「並蒂蓮」!吸引遊客眼球的新聞發生在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城北街道平園池村。「第一株並蒂蓮,是7月28日發現的,盛開在荷香民俗園景區二期荷花池,8月27日,在第一株並蒂蓮的東邊10來米遠的地方,又開了第二株。」
  • 這一年,中國人口或開始負增長!
    該研究預測,中國總人口在2027年後開始進入負增長。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是國家衛生健康委的直屬事業單位,曾參與完成單獨兩孩政策、全面兩孩政策的方案測算和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