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網易雲音樂會成為日本版權方和用戶的首選?

2020-12-24 娛樂資本論

作者/少年于謙

進入2020後,不難看出,網易雲音樂在版權上的建設正在提速。

在接連拿下華納版權、滾石唱片等經典流行曲庫後,網易雲音樂也在分眾音樂品類上發起了衝擊。

6月22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日本知名說唱廠牌BPMT(BPMTokyo)達成版權合作,獲得旗下海量說唱歌曲版權全面授權。

BPMTokyo是日系說唱的代表廠牌之一,旗下擁有日本衝繩說唱代表人物Awich,風格獨樹一幟的JP THE WAVY,新聲代說唱歌手代表kZm等眾多優秀的說唱歌手,他們的作品在海外積累了超高人氣。

事實上,這並非網易雲音樂首次在日音領域探索了,在拿到BPMT曲庫之前,網易雲音樂曾先後與KING RECORDS、NBC環球娛樂日本有限公司、日本哥倫比亞唱片、吉卜力工作室等內容方達成版權合作,將一大批優質的動漫原聲以及日語流行歌曲引入國內。

而此次拿下BPMT後,網易雲音樂也將進一步強化自身在分眾音樂版權市場的優勢。

為什麼網易雲音樂會成為日本版權方的首選?

長久以來,日本本土音樂市場仍然以唱片銷售為主,這也導致其在對外版權合作中更偏向保守。而隨著流媒體的不斷衝擊,特別是國內流媒體平臺的崛起,日本音樂產業開始轉變思路,逐漸對外開放了版權合作。

對於日相關的版權方而言,在面對外來版權合作也並非沒有顧慮:

1、雖然通過影視、動漫OST的宣發,使得OST類原聲的日語歌曲在海外有較高認知。但對於更多其他類型的日本音樂來說,受限於藝人/團體在海外的影響力,用戶數量仍偏向小眾。如何精準找到這批用戶,是一個難題;

2、即便在找到了合適用戶和聽眾,如何這個基數上進一步放大歌曲影響力,提升版權價值?

得益於社區化的氛圍,網易雲音樂從誕生之初便有分眾音樂的土壤,當年網易雲音樂破圈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一眾以播放器工具為主要形態的產品中,用社區屬性撕開了突破口;並幫助用戶發現了不少優質原創音樂,逐漸被用戶熟知。

這也讓用戶在使用網易雲音樂時多了一絲未知感,用戶在這裡中不是簡單的通過搜索、聽歌的邏輯,而是期待能從中發現自己沒聽過的好音樂,亦或找到收聽同樣類型音樂的人,產生共鳴。所以,發現和分享是刻在網易雲音樂骨子裡的基因。

首先通過用戶UGC的歌單構建,各類音樂可以依靠個性化的算法+部分人工推薦的方式,推薦給合適的聽眾。日音用戶也可以在不需要具體音樂人和歌名信息的情況下,找到想聽的類型和風格的音樂,極大的降低了日音用戶獲取優質音樂所花的時間成本。

並且通過樂評、Mlog的形式,為分眾音樂的用戶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渠道,逐漸形成圈層歸屬感,從側面也加深用戶對此類音樂的認同和粘性。在此前提之下,用戶也易於自發為所喜歡的歌曲創造新的內容,形成二次傳播。

米津玄師的《Lemon》網易雲音樂用戶留言

根據小鹿角智庫發布的《日本音樂在華推廣現狀洞察報告》顯示,有高達79.33%的日音用戶會收藏歌單,在除聽音樂外的用戶消費行為中排名第一。而在網易雲音樂站內,看歌曲評論的用戶佔比達61%,通過評論表達自我的約達25%。

顯然,在社區化運營思路之下,分眾音樂有了更多被發現、被放大的機會。這也為日本音樂的版權方放大音樂價值提供了落腳點。

為什麼說年輕人才是放大音樂價值的基石

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利逐漸消退後,音樂平臺競爭的下半場,已經不再是單純內容版權和渠道之爭,而是對新生代年輕用戶之爭。

這也成為版權方在考量音樂平臺時的基準。

為什麼版權方要找到年輕且多元的用戶,第一對於存量版權而言,版權方無疑希望能通過平臺來找到更多新的聽眾,把歌曲傳播的「周期性」提升為「長期性」。

其二對於偏向分眾化的版權而言,版權方也無疑希望能夠通過用戶二次創作突破原有聽眾圈層,破圈得到更大的傳播價值。

而年輕用戶對於音樂平臺來說則意味著更高的內容消費能力、更高的音樂內容接納度以及更強的音樂創造力。

直白來說,年輕用戶更願意為了他們熱愛的音樂付費,也樂於為此創造新的內容,形成二次傳播。

這一點從小鹿角的報告中也能論證:日音用戶以95後年輕人群為主,佔比超9成,其中00後佔比74.41%;在職業結構上,學生群體成為主力軍,佔比高達82.81%,其次為企業職員和自由職業者,在學生人群中,又以中學生和大學生比例最高,分別為54.17%和28.28%。

BPMT乃至吉卜力工作室選擇牽手網易雲音樂的原因或許同樣如此:根據Mob研究院2019年9月的研究報告《Z世代大學生圖鑑》中顯示,網易雲音樂憑藉接近1000的TGI指數,成為最受Z世代歡迎的娛樂應用之一。

而這些也和網易雲音樂一直堅持社區化的運營密不可分:網易雲音樂從一開始便將自己定位為社區,並在後續樂評、歌單、Mlog、直播等方面不斷創新。這使得用戶在聽歌之外,可以通過創建歌單展現自己的音樂品味,在歌曲下面分享自己的故事,可以把自己對音樂感知製作成Mlog,也可以直接在雲村和音樂人直播中與自己喜歡的歌手互動。

換言之,在網易雲音樂中,用戶既是內容的消費者,也是內容的創作者。

中國流媒體平臺 幫助日本音樂發現潛在聽眾

在很多人看來,日本音樂在內地的影響力和傳播度相對較弱。

但其實在華語流行音樂普及的初期,一大批膾炙人口的金曲都受到了日本音樂的影響。比如李克勤《紅日》、小虎隊的《青蘋果樂園》、劉若英的《後來》等都是翻唱自日本歌曲。

然而由於日本唱片市場對於數位音樂的保守態度,使佔得流媒體先機的中國日音用戶,很難找到合適的正版音樂收聽渠道,而日本音樂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也有所下降。

幸而在流媒體興起的大勢下,日本音樂產業也開始從實體向數字的轉型,對流媒體也從抗拒到接受轉變為到主動擁抱。

根據日本唱片協會(RIAJ)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付費訂閱與廣告支持的音頻流媒體服務在2019年為日本音樂行業創造了419.7億日元(2.85億美元)的收入,該數值相較於2018年的313.7億美元增長了33.8%。

另一個方面,與日本唱片公司合作海外流媒體平臺也給到其轉型信心。

通過流媒體的傳播方式,日音在海外市場增速明顯。根據網易雲音樂後臺數據顯示,2016年日本音樂播放量以及以日音為主的ACG(動畫、漫畫、遊戲的總稱)音樂的總播放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其中,日語歌曲播放量同比增長達80%,ACG歌曲播放量同比增長達280%。

日本唱片公司早先不願意轉型流媒體的原因之一在於,在本土市場,唱片公司在實體唱片中獲得的收益要遠高於數位音樂。

而在海外流媒體平臺的推動下,也給日本音樂版權方在海外找到了新的商業模式,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其發行思路。

比如與日本愛貝克思集團達成版權合作後,網易雲音樂在同年7月,就創新推出了國內首張日音數字專輯——日本男子流行組合放浪新世代from放浪一族的《無法流淚的PIERROT仰望不見日月的天空》。

2019年,日本超人氣樂隊RADWIMPS的數字專輯《天気の子complete version》,目前已在網易雲音樂售出超過20萬張,創下了日本音樂數字專輯在中國的最高銷量紀錄。

此前從未發行過數字專輯的木村拓哉,也於2020年1月發行了數字專輯《Go with the Flow》,並在網易雲音樂收穫了最高的平臺銷量。

根據國際唱片協會IFPI發布的《2019年全球音樂產業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已經躍居成為排名第七的音樂消費市場,這無疑對國內音樂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長久以來,國內音樂行業自唱片時代到數字流媒體,一直遵循的國際路線。而隨著網易雲音樂創新化的運營思路下,不僅多元化拓展國內的音樂產業,也對海外音樂產業發展有所啟發。

相關焦點

  • 網易雲音樂與Loen娛樂達成版權合作,韓語音樂版權再下一城
    10月2日,網易雲音樂官宣了與Loen Entertainment正式達成版權戰略合作的消息,獲得所流通批量韓語音樂曲庫授權。這也是今年5月與Big Hit娛樂達成合作後,網易雲音樂在韓語音樂版權領域的又一重要布局。當前,隨著數位音樂產業的不斷成熟和版權市場的發展,平臺方、內容方乃至普通用戶都對音樂版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 網易雲音樂做好了一切,除了版權
    網易雲音樂把這些歌曲精心編錄到《中國北京鳥巢夏季音樂會》專輯中。遺憾的是,今天在網易雲音樂上,周杰倫在此專輯中只剩下由宋祖英主導的這首山歌。比如,滴滴牽手快的、蘑菇街與美麗說併購、美團和大眾點評的整合、攜程收購藝龍和去哪兒、阿里收編餓了麼……這一次,在10月12日,網易雲音樂和百度抱了團。為什麼?
  • 一波回憶殺上線 網易雲音樂獲得《龍貓》等版權
    3月13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吉卜力工作室達成版權合作,獲得旗下動畫音樂全面授權,包括《龍貓》《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崖上的波妞》等知名動畫熱門音樂作品。
  • 網易雲音樂與日本哥倫比亞達成版權合作 上線批量日語音樂作品
    近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日本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達成版權合作,獲得旗下批量日本音樂作品版權授權,包括流行音樂和頗具日本特色的演歌。這也意味著,網易雲音樂成為首家與日本哥倫比亞達成版權合作的中國在線音樂平臺。
  • 版權能否絆住網易雲音樂?
    與BMG戰略合作,只是網易雲音樂近年「版權擴充」的一環。自2019年開始,網易雲音樂與眾多版權音樂公司牽手成功,與日本哥倫比亞公司、韓國Loen Entertainment合作,獲得大量日韓音樂作品版權。
  • 網易雲下架周杰倫!版權「擱淺」,與騰訊「說好的幸福呢」?
    畢竟不到2個月前,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樂才達成版權互授,兩個冤家的「握手言和」甚至一度被當作行業佳話,讓不少人認為音樂類App的競爭將不再集中在版權上。在我們明確希望續籤版權未果後,由於版權方的突然要求,我們不得不很快下架涉及周杰倫等藝人的杰威爾版權公司歌曲。」
  • 左手滾石唱片,右手華納版權,強勢進取的網易雲音樂版權年
    (飛兒樂團)、好妹妹樂團、李宗盛、方大同等眾多華語歌手、音樂人的詞曲版權。 開年以來,網易雲音樂已經陸續官宣了與《歌手·當打之年》等各大音綜、熱門影視劇OST、滾石唱片、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等版權合作。它正在加大力度解決一直被行業和用戶詬病的「音樂版權缺乏之痛」。 2020年,會是網易雲音樂的版權年嗎?
  • 網易雲音樂 vs 騰訊音樂:一部關於版權的羅曼蒂克消亡史
    這其中最相愛相殺的,當屬網易和騰訊了。網易和騰訊的音樂版權之爭,你方唱罷我登場8 月以來,網易雲音樂上有部分港臺歌手的音樂突然「變灰」下架。根據論壇和用戶的反饋,被下架歌曲的歌手包括衛蘭、泳兒、容祖兒、張敬軒、五月天、林宥嘉等,受影響的曲目佔網易雲音樂總曲庫的 1% 左右。
  • 網易雲音樂撬動關鍵版權 萬年老四靠社區突圍?
    BMG旗下擁有著艾薇兒、滾石樂隊等歌手在內的錄音版權和大量優秀音樂創作者的詞曲版權。如果從開年算起,網易雲音樂開始逐漸進入騰訊音樂(TME.NYSE)曾經的版權腹地,已經先後和環球音樂、吉卜力、少城時代、滾石唱片、Indie Works、BPMT(BPM Tokyo)、CUBE娛樂等版權方達成合作。
  • 大買版權的網易雲音樂,會成為下個騰訊音樂嗎
    回顧這場戰役,用「悄無聲息」這個詞來形容許是恰當的,一方面對於用戶來說,這場衝突的爆發毫無徵兆,等到硝煙散去後才看到一首首歌曲變灰,乃至下架的結果。而這場危機,也迫使網易雲音樂不得不將版權放在發展計劃的首要位置。
  • 連籤華納、少城時代,網易雲音樂會在版權市場逆襲騰訊嗎?
    網際網路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對數娛夢工廠表示,「騰訊音娛從購買方變成環球音樂的股東,入股的形式可以為其爭奪更多的話語權,深度綁定利益相關方,有利於續約談判。而網易雲音樂目前公布的多個版權合作,更多是在收復失地。」在此之前,一直與少城時代、華納版權進行長期獨家合作的是騰訊音娛,並將這些歌曲轉授權給網易雲音樂。合作到期後,此次兩家大型唱片公司均轉而選擇了牽手網易雲音樂。
  • 網易雲音樂之困:左有騰訊 右有版權
    如果因為不久前的阿里與騰訊達成版權互授的事情,便就此得出網易雲音樂的頹勢來臨,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結論,但那場版權事件不僅令網易雲音樂備顯尷尬,背後也切實反映出中國音樂版權管理的困局。網易雲音樂從誕生之初面臨的挑戰便是流媒體音樂的未知走向,即使中國的音樂版權管理機構走到臺前,扼住網易雲音樂咽喉的仍然是那幫唱片公司們。
  • 網易雲音樂牽手華納版權,國內音樂版權格局或就此改變
    一邊,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發布了2020年Q1財報,數據顯示,在總營收保持增長的同時,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據創下了最大增速,同比增長50.4%,達到4270萬。另一邊,網易雲音樂宣布與華納版權(WCM)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曲庫內容、在線K歌、音樂IP開發等音樂產業上下遊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同時,網易雲音樂將獲得華納版權130萬首音樂詞曲版權。
  • 不缺版權的網易雲音樂離昔日輝煌還有多遠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350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網易雲音樂近期動作不斷,並在近兩個月內接連與吉卜力工作室、滾石唱片和華納版權達成戰略合作,獲得大量音樂詞曲版權,進一步擴充旗下曲庫,這讓一度飽受版權之苦並引發用戶爭議的網易雲音樂,擺脫了此前的版權短板。
  • 網易雲音樂與Loen Entertainment達成版權合作 批量韓語歌曲上線
    近日,網易雲音樂與Loen Entertainment正式達成版權戰略合作,獲得所流通批量韓語音樂曲庫授權。目前,包括IU、Apink、CNBLUE、GFriend、AOA、THE BOYZ等多組Loen Entertainment流通藝人的作品,均已全新登陸網易雲音樂。
  • 被低估的網易雲音樂
    但仍難避免對於1%頭部歌曲版權的搶奪。 三年之後,獨家音樂版權的概念逐漸瓦解,網易雲音樂變灰的歌單正逐步回歸。除此之外,去年獲得阿里投資,與阿里系產品廣泛合作後,8月7日,網易雲音樂更是成為了阿里巴巴88VIP合作體系中,唯一的非阿里系網際網路產品。
  • 網易雲音樂3月25日上線「你好,明天」公益雲音樂會
    人民日報新媒體與網易雲音樂聯合打造,微博、十點讀書傾力支持的「你好,明天」大型公益雲音樂會將於3月25日19:30在人民日報客戶端、網易雲音樂平臺同步播出。音樂會以藝人、主持人遠程連線的創新形式,向參與疫情防控的最美的逆行者們致敬,在廣大網友之間傳遞愛與信心。
  • 網易雲音樂回應部分歌曲下架:與騰訊音樂尚未達成版權轉授
    DoNews 8月11日消息(記者 向密) 針對「部分華語歌曲下架」一事,網易雲音樂在公眾號發表文章做出回應,稱正在與騰訊音樂進行版權轉授的洽談,但由於目前網易雲音樂還沒有促成版權轉授的達成,因此必須先下架這部分歌曲。
  • 侃侃音樂版權:CUBE娛樂會是網易雲緩解版權焦慮的解藥嗎?
    於是對網易雲音樂來說,就可能會面臨著溢價的版權費和無法與頭部大牌版權方合作流失用戶的雙重壓力。進,則意味著成倍的資金付出;退,則意味著面對版權壓力步步退縮。如此看來, 網易雲音樂的版權焦慮並沒有緩解,事實上,核心版權的危機仍然困擾著它。去年更是因為失去了以周杰倫為代表的華語重量級音樂人的歌曲,引起大量用戶的流失。
  • 網易雲音樂回應部分歌曲因版權下架:不差錢 在和騰訊洽談
    網易雲音樂回應部分歌曲因版權下架:不差錢 在和騰訊洽談  莫春刀 • 2017-08-11 10: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