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對我國很多城市進行了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百姓們無家可歸。不過二戰後期的日本各大城市也遭到了報復,美軍轟炸了96座城市,原子彈更是差點毀了廣島,那日本其他城市受損情況如何呢?
由於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想在戰爭初期就開始轟炸日本本土是不現實的,直到美軍攻到日本附近的小島上時,才能建起機場,對日本本土開始大規模轟炸。美軍號稱炸了96座城市,包括大家熟知的廣島、長崎、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大多數城市只是被炸掉了軍事建築、軍工廠、通訊站等設施,民間建築倒是保留了很多。
要說被炸最慘的肯定就是廣島了,作為被原子彈炸過的城市,表面幾乎被夷為平地,93%以上建築物被摧毀。另一個被原子彈炸的長崎卻沒有受損這麼嚴重,甚至排不進前三。
排第二的城市叫小倉,本來炸長崎的原子彈是用來炸小倉的。結果扔原子彈那天天氣不好,臨時改成長崎。即便如此,小倉依然能排到第二,被摧毀80%的建築。要是當年原子彈投擲成功,以小倉的人口密度至少得死10萬人。
第三的城市是日本當時最發達的商貿港口城市——橫濱,被毀70%的建築物。很多朋友奇怪了,經常聽說「東京大轟炸」,為何前三都沒有首都東京呢?因為這是按照百分比算的,美軍雖然對東京特別照顧,但是也避開了一些古建築,以及天皇的住所。要是將天皇也炸死了,那戰後誰來控制日本?即便東京遭到了106次空襲,十多萬人死去,其建築物算下來也只遭到了50%的摧毀。
雖然東京建築物被毀了50%,跟名古屋一樣,但是東京真正的損失是要遠大於名古屋的。長崎作為唯二被原子彈照顧的城市,建築物被毀約60%,大阪也差不多是60%。其他城市就略少了,比如神戶是30%,川崎都不到10%。
日本的京都和奈良倒是避開了美軍空襲,還是因為這兩座城市建築太特殊,一座像唐朝,一座像古長安。古建築學家梁思成呼籲美軍不要轟炸這兩座城市,它們都帶著太多歷史文化古蹟。當然,這只是猜測原因,美軍最終也放過了這兩座城市。不過反過來想一下,日軍入侵中國的時候,也放過那些歷史名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