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 孩子總愛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2020-12-21 澎湃新聞

2020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 孩子總愛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2020-12-17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幫助家庭建立起高質量的親子關係,

構建和諧家庭,提升家庭整體幸福感,

營造全市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動局面。

「巴中婦聯」微信公眾號特別推出

2020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為全市兒童家庭送上科學家庭教育大禮包~

我家孩子在學校裡總是錯拿別人的東西,

這該怎麼辦?

我家大寶總是搶二寶東西,

又哭又鬧的,怎麼說都不聽。

今天我們將走進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讓你更懂孩子↓↓↓

案例呈現

小凱是某小學二年級的男生,一直以來,小凱都是個聽話乖巧的孩子,對學習很認真,也很熱心做老師的小幫手。但最近老師和同學們發現了小凱有個很不好的習慣:總是把不屬於自己的物品帶回家,比如同學的鉛筆、橡皮、尺子等,他都會自己裝進書包裡帶回家。

根據小凱的這個情況,老師多次與小凱聊過,小凱每次都點頭說知道了,但過後很快又忘記了,又再次重複。於是老師邀請小凱的母親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小凱的母親每天都檢查小凱帶回家的書包,一旦發現不屬於小凱的物品,就進行嚴肅的批評甚至為此打過小凱,但每次教育完後,小凱會好一陣,過段時間又會重複出現。

小凱的家是個四口之家,父母、小凱和他的弟弟,弟弟比小凱只小一歲,兩兄弟從小一起長大,同住一個房間,經常因為玩具等物品產生搶奪和打鬧,母親也難以平衡他們之間的關係,現在小凱又出現這樣的壞習慣,家長很著急,也很苦惱。

案例分析

根據小凱的家庭結構情況和在校表現,可以總結出他在校隨意拿他人物品的行為主要原因有三點:

1、界限不清

小凱從小與弟弟一起長大,他對於自己的物品和弟弟的物品通常界限不清,加上兄弟倆經常因為玩具的歸屬問題搶奪和打鬧,兄弟倆之間物品混搭使用。

2、被尊重感缺失

由於小凱比弟弟大,在與弟弟搶奪玩具或使用物品的時候,家長都要求小凱讓著弟弟,於是小凱被迫忍讓,心有不甘但又無可奈何,導致小凱的被尊重感未被滿足。

3、渴望關注

由於家裡有兩個一般大的孩子,父母的關照都同時進行,而小凱的內心渴望父母對自己的關注是唯一的,當自己的行為出現偏差時,父母才把「唯一」的眼光放到了自己的身上。於是「拿別人東西,被關注的就多,父母就只看我一人」成為了小凱的慣用模式。

解決孩子界限不清的方法

JIE JUE

1.標籤法

將孩子的物品進行劃分和歸屬,並且貼上名字標籤,同時建立規則:自己的物品屬於自己,他人如果想要,需要借,並且過後要求對方歸還;同理,自己想要他人物品,也需要有借有還。

2.孩子之間的矛盾自己處理

父母不再做孩子之間的裁判官,他們的矛盾交給孩子自己處理,磨合彼此之間的合作共處,同時父母給予愛的引導,給孩子建立兄弟姐妹情誼的機會。

3.給予每個孩子愛的關注

父母定期輪流只帶一個孩子出去遊玩,讓每個孩子都充分享受過父母唯一的愛和關注。

· END ·

原標題:《2020巴小妹家教網絡課堂 | 孩子總愛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2歲孩子總愛亂拿別人東西?別罵孩子小偷,很可能是物權敏感期
    隨便拿東西,是2歲左右孩子最常見的壞毛病其實,2歲左右的孩子,剛剛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在他們的意識中,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都可以隨便拿。囯外教育專家也說過,孩子二歲的哲學是「我的我的,什麼都是我的」。比如把他手裡的東西拿起來,然後說道:「這不是你的。」接著拿出自己孩子的東西,然後告訴他:「這才是你的。」如果孩子特別喜歡一個東西,而且這個東西你剛好需要買,那就可以在孩子面前演示購買這個過程,跟孩子說:「媽媽要付錢買下來,它才能屬於我們哦。」讓孩子理解這世上不是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也並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隨便拿。
  • 孩子愛「拿」別人的東西,就是壞孩子嗎?
    文/果兒媽1 8歲女兒愛「拿」別人東西女兒上小學以後,我發現她經常丟三落四。每次周末回家,不是鉛筆、橡皮、尺子丟了,就是校服、水杯丟了。那些憑空多出的東西,又是哪來的?在我的追問下,女兒說是她拿自己的文具和別人換來的。昨天,班級群裡有一位爸爸,吐槽自己8歲的女兒,老愛拿別人的東西。看見喜歡的東西,不管別人同不同意,都強行佔為己有。為此,人家孩子家長還專門找過這位爸爸,讓他好好教育自己的女兒。
  • 課程回顧|市婦聯家教微課堂第73期:怎樣培養孩子獨立自主
    課程回顧|市婦聯家教微課堂第73期:怎樣培養孩子獨立自主 2020-12-19 1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紫薇花課堂丨「科學家教走進田園農家」第十一集
    紫薇花課堂丨「科學家教走進田園農家」第十一集 2020-12-22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總502期)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總502期) 2020-12-10 13: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紫薇花課堂丨「科學家教走進田園農家」第十集
    紫薇花課堂丨「科學家教走進田園農家」第十集 2020-12-15 2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為什麼喜歡易學堂的家教?
    本報訊 「這個老師有一套,善於抓住孩子的閃光點,表揚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可以做到的。最關鍵的是,孩子喜歡這個老師。」莆田荔城區的劉女士說,自從請了海都便民易學堂的家教後,她家孩子數學成績從開始的一次進步一點點,到後來保持在班上前幾名。 最讓劉女士欣慰的是,女兒從過去的懼怕數學到接納數學,最後開始喜歡上了數學!
  • 家教「雲」課堂丨家庭教育重在家長成長
    家教「雲」課堂丨家庭教育重在家長成長 2020-12-18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家庭教育中,那些以愛為名的傷害
    為了供兩個孩子讀書,夫妻倆不得不兩地分居,努力工作,無暇顧及自己的兒女。女兒在格格不入的私校環境裡,痛苦地掙扎生存著。父母離異的家庭,只給孩子金錢,卻不給孩子愛,讓孩子在兩個各自又新組建的家庭之間來回徘徊,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裡,也找不到自己內心的歸屬。
  • 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張嘉佳 從小我媽就告訴我一句話,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第一次聽到這個話,是在鄰居家。我媽帶我做客,鄰居阿姨在毛線堆裡摸了摸,摸出一個稀奇的果子。那時候常見的水果不外乎蘋果橘子,還有到春天有種小小的青色甘蔗,剝開外衣帶著甜味,也算是水果的一種。
  • 輕輕家教攜手晨光文具,助力孩子描繪夢想藍圖
    網際網路教育平臺輕輕家教首次跨界中國文具優選品牌晨光文具,聯合推出「繪夢想 輕助力」禮包。此次聯名跨界禮包不僅包含了晨光玩具的明星產品彩色鉛筆和可擦洗彩繪筆組合,還囊括了輕輕家教潛心研發的整套王牌名師精品在線課。
  • 偷拿別人的小玩具,並不是孩子的品行有問題
    孩子跟我說這是學校裡面的玩具,他特別喜歡,所以偷偷的帶回來想放在家裡玩的。婆婆這個時候就說了,小孩子怎麼能偷別人的東西,這種行為是很不正確的。我趕緊把婆婆制止了,讓他不要這樣說孩子。這麼小的孩子,她根本分不清什麼是偷?我問孩子有沒有經過老師的同意。孩子跟我說他沒去問老師。
  • 孩子亂扔東西,不收拾房間,屢教不改怎麼辦?這3招讓孩子愛勞動
    可見,家長教育孩子養成整理收拾的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這也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有效途徑。那如果孩子的表現是抗拒怎麼辦呢?打罵、責備顯然不行,我們希望孩子待人接物有禮有節,自己就應該以身作則,禁止任何不尊重孩子的行為。在這裡我推薦大家試一試邏輯後果法,什麼是邏輯後果法?
  • 教育熱答丨為什么爸媽總把我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比?
    別人家的孩子真的都很棒嗎?為什么爸媽總把我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比?3、爸媽老喜歡批評我,不是說我不如誰,就是指出我哪裡做得不好,他們為什麼總看不到我的優點?為什麼總把我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比?4、我媽每次看我用電子產品就如臨大敵,她總覺得我一接觸網絡就要墮落了,就連我和同學用微信聊天,她都會在旁邊盯著,一點空間都不給我,我都六年級了,為什麼總是不相信我?
  • 2020年恩施州婦聯「家愛驛站」機場路社區家風家教項目啟動...
    2020年恩施州婦聯「家愛驛站」機場路社區家風家教項目啟動啦!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維護社會和諧安定,州婦聯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在恩施市舞陽辦事處官坡社區和小渡船辦事處機場路社區實施「家愛驛站」社區家風家教項目
  • 以愛為名!孩子對學習沒有信心,家長怎麼辦!
    圖片來自網絡不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可能中國的家長在世界上,是最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的家長了我想起另一個孩子,她的媽媽總是拿她與班級裡的第一名比較,幾次說了之後,這個孩子說:「那你去找我們班級第一名的孩子做你的孩子吧。我都不是你的女兒了。」 從孩子的話裡,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傷心和無助。所以,想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首先家長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
  • 10歲兒童偷自行車被抓,家長發現孩子「拿」東西,這3個方法夠用
    就孩子把東西從幼兒園裡私自拿回家為例:0-4歲的孩子屬於無意識行為孩子拿別人的東西並非都有意。孩子在幼兒時期,還沒有清晰的物權意識,分不清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4—6歲的孩子屬於下意識行為此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了物權意識,如果把幼兒園東西拿回家,很可能是有意為之了。孩子喜愛一件東西卻控制不了自己的意念和行為,將其拿回家,這屬於自我控制能力差的表現。
  • 開學後孩子趕不上學習進度怎麼辦? 一番打聽後同事帶來這個妙招
    不過終於盼到孩子開學的我卻在擔心一個問題:孩子開學後趕不上學習進度怎麼辦?因為我對上網課的效果並不滿意,一是上課的效率比較低,二是孩子有點不自覺。正在煩惱之時,同事告訴我他們家孩子在用步步高家教機補習,於是上網搜了一下,感覺買的人還是挺多的,評  價也不錯,所以當即就決定要買,綜合權衡後,選擇了步步高家教機S5,目前用了有一段時間,下面來說說我的使用體驗。
  • 孩子上課老愛說話怎麼辦?四個方法,幫爸媽解決孩子上課說話難題
    孩子上課老愛說話,爸爸媽媽都會很頭疼。「跟孩子說了多少次了,你上課要專注,注意力要集中,要專心聽講,不要說話,孩子就是做不到,怎麼辦呢?」——很多爸媽都會把上課說話歸為孩子「注意力」「專注力」的問題,然後想辦法提升孩子的專注水平。
  • 如果孩子願意借3樣東西給別人,那家長可以放心了,孩子有夥伴了
    如果孩子和同學有著親密的情感連結,那麼在讀書時期,孩子可以說是多了個家人,他們會互相照應,互相扶持。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經常體現在一些細節繁瑣的小事上,比如從孩子之間的借東西便可以看出來。借東西這種行為,見證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關心。每個學生都有麻煩別人,找別人借東西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