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作文課本人物素材第五輯: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

2020-12-17 詩詞雜談

(1)是那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麼?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行嘯且徐行」的行者麼?是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詩人麼?蘇軾,一個被宋神宗稱讚為「才與李白同,識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潑來的汙水,遭受貶謫後,忘卻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黃州種地釀酒,「夜飲東坡醒復醉」,在黃州「倚杖聽江聲」,在黃州寫下「大江東去」。他總是那樣的淡泊從容。他總是將所有的痛苦失意拋之腦後,銘記著世間之美麗。不然,何來「親煮東坡肉」,何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曠達與豪邁?

(2)一枝一葉一世界「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一輪明月,放射出悲天憫人的光輝;「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一排短松,守候著生死離別的深情。「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杯濁酒,凝結著壯志難酬的感慨;「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見證了孤苦無依的飄零;「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一隻小舟,帶走了蠅營狗苟的煩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襲蓑衣,織就了風吹雨打後的寧靜……一枝一葉一世界,一詞一句總關情。

(3)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汙水,但他仍意氣風發,「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

(4)東坡披髮仰天大呼「大江東去」,他面臨的那些煩心瑣事頃刻之間沉入滾滾波濤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壯闊的滔滔江水讓東坡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失意、悲傷,忘記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5)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談笑風生,而真正帶給赤壁完美壯烈的是蘇軾。官場上的險惡風波並沒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貧並沒有銷蝕掉他那樂觀向上的心。伴著涓涓細泉,聆聽習習古風,故園神遊中,蒼銀白髮與皎潔月光交相輝映。一尊還酹江月,多麼豪邁的舉杯,淡逝了多少哀傷及生活磨難——紀念蘇軾,讓我懂得了在困難逆境中應保持有奮勇向前的心……

(6)蘇軾這個曾經輝煌的文人,因黃州詩案而開始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懶,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面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後帶著撕身裂骨的陣痛穿越漆黑的荊棘林。剎那間,他心中鬱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記。

相關焦點

  • 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上篇)
    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與豁然。【詩句集錦】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2.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3.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4.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5.寄蜉蝣於天地,渺浮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6.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什麼意思?
    這是出自北宋蘇軾的詞牌名為《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它是在蘇軾在沙湖道中遇雨所寫的,這也是蘇軾在黃州貶後的第三個春天,遇到風雨,蘇軾和同行的人都沒有帶傘,被雨淋溼。在雨過天晴之後,蘇軾聯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同時也表達了他曠達的胸懷、開朗的性格以及超脫的人生觀。了解了背景之後,我們來看看「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什麼意思?
  • 蘇軾《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寫盡了人生命運沉浮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就是著名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其中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非常出名,流傳千載卻歷久彌新。那麼,如何理解這句詞呢?
  • 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什麼意思,他的風波到底定了沒
    這句「一蓑煙雨任平生」出自蘇軾的《 定風波 》,是點睛之筆。《定風波》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是蘇軾的一生遭遇、心志、人格的寫照。創作於「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沒有俸祿,仕途低谷。此時他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經歷了人生起起伏伏的磨難。
  • 一蓑煙雨任平生——記蘇軾
    他記得日暮晚鐘裡聽過的琴,跨過溪澗,竹杖芒鞋,煙雨平生。未見圓月宮闕時,已在流水雜沓與浩蕩松風中聽見京都的聲音。沽酒的老人,酒甕之沿飄過如羽的虹霓。「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鬥酒自芳,放跡紅塵,行觴玩月,那些塵世裡表演的悲歡,容納著嚮往。在無法對話的地方尋找對話,於是對話也一定變得異乎尋常。
  • 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竹杖芒鞋」是啥
    作為宋代文學史上最著名的詞人,蘇軾留下了太多經典的作品。尤其是能夠代表他曠達生活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更是流傳甚廣。這一句宋詞出自他一首題目叫《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的宋詞作品。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宋詞大意寫的是1000年前的一個春天,蘇軾喝醉酒回歸途中被大雨澆成了落湯雞。此情此景,卻讓蘇軾來了幾分浪漫性質,非常浪漫地吟詠出了經典的「一蓑煙雨任平生」。
  • 蘇軾在雨中寫下一首詞,「一蓑煙雨任平生」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態度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北宋文學家蘇軾說的,出自於他的詞作《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字面的意思好理解,也就是說: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始終保持從容、鎮定,用樂觀的心態對待人生。
  • 蘇軾最經典的宋詞名句,「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七個字究竟啥意思
    正如古人推崇詩詞經典,「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一般,今天我們談到蘇軾,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些經典曠世的之作。「詩酒趁年華」、「天涯何處無芳草」、「一蓑煙雨任平生」。在這些詩句當中,「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出現頻率是最高的,這句宋詞出自蘇軾被貶黃州之時。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 蘇軾詮釋生活應有詩與遠方 一蓑煙雨任平生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年,有一天,他到沙湖去看新買的田地,不巧途中下起了雨,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簡樸中見深意、尋常處生波瀾的詞。不要害怕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不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
  • 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背後,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你知道嗎?
    蘇軾應該是流量最高的古代詩人之一了吧,他豪放灑脫,一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激勵了多少身陷困境的人找到希望,但是很少人知道,這首《定風波》背後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蘇東坡:「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是我最好的人生態度
    「定風波蘇軾公舊序云:「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蕭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 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詮釋得最好!人生挫折不怕,就怕沉淪!
    02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嘗不是蘇軾一生的真實寫照?剛到黃州時,實際蘇軾受到打擊起初是已經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
  • 「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的任官史
    「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的任官史作為著名北宋文學家、書法家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大詩人蘇軾的這一生可謂是命運多舛卻又波瀾壯闊,他用天賜的才華寫出的詩文和優秀的人格魅力在千年後的人民眼中依然是那麼輝煌炫目,令人嘖嘖稱奇,感嘆不已。
  • 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莫聽穿林打葉聲》蘇軾/文瀾珊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宋]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以前讀到「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時候,感覺到十分的灑脫和任性,而今再看這首詞,不過是暫時的快樂罷了。終究還得回去。雖然,面對風雨人生,他已淡然了許多,不悲不喜,不怒不哀。但終究,他還是選擇了回首向來處,歸去也。若是沒有那雨後的風,該多好,他便沉醉其中,竹杖芒鞋,在這雨中,走啊走,走啊走,走到天荒地老,宇宙之極。
  • 「說聞解事」「一蓑煙雨任平生」,蘇東坡咋就這麼灑脫?
    2000年法國《世界報》評選上一個千年影響世界的12位人物,他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人。蘇東坡為何能入選?概而言之,涉及品性、人格、精神、才華等多方面。《世界報》評蘇東坡為「千年英雄」 圖/眉山網首先,他品性高潔,追求真善美的人生至高境界;他智慧而堅韌,寬容而豁達,無論遭遇什麼挫折,「一蓑煙雨任平生」。
  • 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在黃州遇雨,寫下《定風波》,這樣面對人生
    蘇軾寫過一首《定風波》的詞,「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蘇軾的一句: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看透了人生的沉浮!
    蘇軾還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絕句佳作。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灑脫境界。你們知道蘇軾的放蕩不羈,豪邁灑脫,背後不為人知的經歷嗎?曾經的他,輝煌歲月。蘇軾出生於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號東坡居士,故人們都稱為蘇東坡。
  • 蘇軾的「一衰煙雨任平生」表達出他怎樣的人生境遇和人生態度?
    蘇軾的這句「一衰煙雨任平生」出自他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整首詞描寫了蘇軾出行途中忽降大雨,雖沒有雨具,卻泰然自若的心情,隱喻他用一種出世的態度來面對一生坎坷的從容氣度,尤其是這句「一衰煙雨任平生」可謂是全首詞的「詞眼」,道出了蘇軾的人生態度。我們先來看看整首詞的內容:《定風波。
  • 蘇軾《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 也無風雨也無晴
    晴空萬裡,瀟瀟煙雨,人生兩種不同的風景,您更喜歡哪一種呢?有的人可能喜歡陽光普照、天高氣爽的明媚,也有的人可能喜歡珠簾卷雨、綠肥紅瘦的清新。不過對於北宋一位大文豪來說,這可不是一道難以取捨的選擇題。晴和雨,在他心中沒有分別,都是一道自然的風景。這種豁達的領悟是怎麼來的呢?
  • 【青蓮劍歌】蘇軾的一蓑煙雨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竹杖芒鞋,一蓑煙雨,那個作農夫打扮的詞人在山道上輕快獨行。他的質樸出自本心,他對自然的熱愛毫無保留。他是蘇東坡。聽湖北的同事們講,煙雨在荊楚一地尋常可見。晴耕雨讀,是中國人理想的山水田園。晴耕腳踏實地,提供物質的保障;雨讀忙中取靜,構築精神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