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王張作霖當年的兵工廠有多厲害?240毫米口徑的榴彈巨炮都能造!
張作霖統治東北三省近20年,曾多次率軍入關參加軍閥混戰,並一度控制北京政權,將其勢力伸張到蘇皖滬一帶,烜赫一時,不可一世。 張作霖奉系軍閥之所以能稱雄一時,有很多原因。他擁有東北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兵工廠,作為他從事軍閥混戰源源不斷的軍火供應基地,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
九一八後,日軍從瀋陽兵工廠繳獲多少武器裝備?僅飛機就有260架
1931年9月18日晚10時左右,日本關東軍炸毀了南滿鐵路線柳條湖段,並把三具身穿中國士兵服裝的屍體放到現場,反誣是東北軍所為。關東軍很快就向東北軍北大營以及瀋陽城發起進攻,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
東北曾有一兵工廠,在亞洲規模最大,日本人也忌憚,還是賭來的!
東北曾有一兵工廠,在亞洲規模最大,日本人也忌憚,還是賭來的!在抗戰時期,軍事裝備可是當時炙手可熱的東西,哪一方軍事裝備完善,哪一方的能夠取得勝利的可能性就大。日本在侵略中國的時候。雖然武器先進,對中國並不放在眼裡,但是在日本人眼中中國卻有一個對他們十分大的威脅,就是東北的一個兵工廠。
-
東北軍兵工廠有多強?年產槍彈1億多,九一八不抵抗全送給日本人
很多人可能覺得中國的裝備不如日本。這一點,的確要承認。但是,中國不是所有裝備都不如日軍。東北兵工廠就是一個例外,張學良易幟後,日本就很恐慌。這樣一個亞洲第一大的兵工廠,機槍火炮多的東北軍隨便用。裝備中國軍隊後,估計日軍侵略中國又要從長計議了。那東北兵工廠到底有多強呢?今天就來說說。
-
二戰日本生產出世界最大火箭炮:400毫米口徑重型火箭炮襲擊美軍
有網友問:二戰日軍為何很少裝備大口徑火炮? 因為要為海軍武器讓路,其實從1944年-1945年,日本沒有生產一門陸軍重炮。而且本身日本陸軍重炮產量也確實不多,在1941年,日本只生產了576門100毫米口徑以上重炮。
-
中國三大兵工廠,太原產量最大!日軍佔領,劫掠一空
作者:Onerepuber 太原兵工廠,與瀋陽兵工廠、漢陽兵工廠並稱為舊中國的三大兵工廠。其中,以太原兵工廠歷史最為悠久,規模產量最大。 早在1898年,清廷就下令組建山西機器局,生產部分西式軍火。
-
老照片:張作霖斥巨資打造的瀋陽兵工廠,號稱東方的克虜伯兵工廠
1922年,張作霖又斥巨資擴建奉天軍械廠,先是購買了海參威的一個日本軍械庫,然後從全世界購買先進設備。瀋陽兵工廠的實力與日俱增,其生產能力超過了其他軍閥兵工廠的總和。【圖為瀋陽兵工廠生產的機槍和子彈】瀋陽兵工廠僱傭了1500多名技師,這些技師都是來自軍事技術發達的國家,有英國、德國、俄國、還有瑞典、丹麥和日本。
-
張作霖為何能在東北地區搞出中國最大的兵工廠
他在中國的危難時期保住了中國的統一和穩定,建造了一個中國甚至是亞洲最大的兵工廠。看似平平無奇的張作霖為何能做出這番偉業呢,跟著漫談君一起來探秘吧。 張作霖出身於遼寧省的一個貧苦的家庭,他參加過甲午戰爭也投身過綠林,在東三省土匪橫行的時候,張作霖靠自保的武裝組織發家。
-
為什麼有人說清末能造重炮、軍艦,到了民國卻無法製造出來呢?
因此清朝開始了發展近代工業和自己造重炮、軍艦的歷程。到了在1905年,清朝可以製造的大炮已經是50噸級的305毫米口徑巨型阿姆斯特朗大炮了,光是炮彈就有363公斤,而且這已經與當時世界上的最先進水平持平。並且是完全從鋼材冶煉,一直到製造零件,進行組裝全套工序都是自己完成的。
-
中國有個兵工廠,規模亞洲第一,令日本人害怕,是從賭場上贏來的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規模亞洲第一的兵工廠,彈藥存儲量非常大,曾經一度令日本人感到害怕,而這個兵工廠卻是「賭」來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張作霖 當時中國最大的兵工廠就是「東三省兵工廠」,中國東北的軍事工業,為何實力如此雄厚呢?
-
上承滿清,下啟新中國,太原兵工廠的前世今生
說起抗戰中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太原兵工廠在山西軍閥頭子閻錫山的一手創造下的成為當時國家數一數二的軍工企業,與瀋陽兵工廠及漢陽兵工廠一起為中華民國的三大兵工廠。
-
東泓炮臺,240毫米口徑的德國巨炮,甲午海戰時曾讓日艦吃盡苦頭
至今存有東泓、南嘴、迎門洞、旗頂山、公所後、黃島6座炮臺。有各種口徑大炮54門,其中口徑200毫米以上大炮13門。其中,東泓炮臺為劉公島火力最強的炮臺。東泓炮臺由地上炮位工事和地下掩體兩部分組成。地上炮臺共計14門火炮。
-
此人拿50萬撈本,張作霖用賭資建兵工廠,可惜便宜了日本人
人們都說中國的抗戰是靠小米加步槍贏來的,那麼中國真就那麼差,沒有兵工廠可以造大量的好槍炮嗎?其實不是的,中國人曾建造了一座大型兵工廠,它是「東三省兵工廠」,主要有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投資5億,耗費10年時間建成,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兵工廠,也是亞洲第一的兵工廠。
-
823炮戰60周年:瞄向廈門的這一種巨型重炮,依舊陰魂不散
而距離廈門僅有狹窄水域阻隔的金門島上,有一種巨型榴彈炮,可謂「陰魂不散」,值得我們再好好研究。這一號稱「黑龍」的240毫米重炮,是金門與馬祖兩島的重要火力支援武器。說起來,「黑龍」240毫米重炮,曾在東北亞半島上與中國志願部隊交戰!
-
雷霆戰將最雷人功績:繳獲大和之魂150重炮
對比西方各國的榴彈炮,日本人卻宣稱自己有一款亞洲最優秀火炮96式榴彈炮,亞洲第一的大和之魂可否認敢問當時亞洲哪個國具備獨立研發100毫米口徑以上重型火炮能力。抗日時期中國雖然能仿造出迫擊炮,戰防炮,甚至也通過軍購方式購買過德國150重型火炮,即便如此依舊沒有造大口徑火炮的能力,甚至連德制150火炮炮彈都無法製造全部跟德國訂購。
-
二戰期間最大口徑的重炮,一炮可以打出一個單元樓那麼深的彈坑
在戰場上,當士兵們進入戰壕嚴陣以待時,雙方都為了能夠攻破對方的陣地,所以在炮擊時都動用了大口徑的重炮來轟擊,當時的德軍使用的是420mm口徑的重型臼炮,而法軍則是500mm的列車炮,英軍雖然不及,但是380mm的火炮也算是翹楚。
-
亞洲最大火柴廠百年破產 生產線將進博物館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泊頭火柴廠的規模不斷擴大,廠房擴到了300多畝地,人員最多時達到了2300多人,「那時的泊頭火柴廠規模在國內是最大的,即使整個亞洲也是規模最大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能在火柴廠上班特別讓人羨慕。」 1998年10月27日公司重組,正式成立泊頭火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全國500家最大化學工業之一。
-
抗戰時期八路軍最大的兵工廠:建在懸崖峭壁上,圖8令人心酸落淚
【黃崖洞兵工廠指示牌】黃崖洞,位於山西黎城縣北東崖底鎮上赤峪村西的板山嶺一座海拔1600米的懸崖峭壁上,是一個天然大山洞。鮮為人知的是,這裡曾是抗戰期間八路軍最大的兵工廠所在地,當年這裡年產武器彈藥可裝備16個團,「五五式」步槍、「八一式」馬步槍等武器都在這裡生產。黃崖洞兵工廠,又稱水窯兵工廠。
-
清軍武器有多先進?打開武器庫房後,八國聯軍指揮官:比我們都好
因為國家富裕與否並不是最重要,只要有了強大的軍隊,能搞定內憂外患,江山穩定就一切OK。 跟大明末期相比,大清最大的優勢就是經濟還算比較發達,國庫有錢,有錢不但能使磨推鬼,還能讓辦好多事。 經過幾十年洋務運動,中國大地上雨後春筍般新建了許多兵工廠和煉鋼廠,中國的鑄鐵和煉鋼技術也大大提高。
-
東北小城北安市,誕生新中國最大輕武器兵工廠,朝鮮戰場殺敵無數
「黃崖洞」兵工廠隨著電視劇《八路軍》、電影《百團大戰》熱播,已經家喻戶曉。誠然,「黃崖洞兵工廠」是抗戰時期,華北敵後八路軍創建的最早、規模最大的兵工廠,年產的武器彈藥可裝備16個團。黃崖洞兵工廠錘鍊出了一大批工業建設人才,新中國成立後,這些人才奔赴各地,繼續在武器裝備方面發揮力量。但黃崖洞兵工廠的歷史使命也隨之結束了,新中國有了更先進的設備和製造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