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之後,大多數人養成了網上購物的習慣,淘寶、京東電商巨頭得以崛起。
新冠肺炎期間,政府號召國人宅家裡,不少人養成了網上買菜的習慣,柳州各大社區電商和商超電商平臺訂單增多。
這個春節柳州生鮮電商火爆,雖然百花齊放的生鮮電商們都疫情期間宅經濟的紅利,但疫情結束之後,生鮮電商能否繼續上揚,誰能像淘寶、京東一樣成為獨霸一方的生鮮電商巨頭,需要接受市場考驗。
居民:春節網上買菜可選品種不多靠搶
疫情之下,出門戴口罩,進門消毒洗手,宅家裡不僅改變了柳州人對健康的訴求,也改變了柳州人的購物方式。
「非常時期,在淘鮮達買菜也是要拼手速的。」2月5日凌晨,柳州市民劉女士在朋友圈裡發出了這條動態。在淘寶淘鮮達平臺上,每晚11時30分開放配送生鮮預約,綠葉菜、瓜果類全靠秒殺,數分鐘之內不結帳基本就搶空了。這個春節,劉女士網上買菜支出已達2000多元,雖然劉女士在疫情之前,也有網上購物的習慣,但需要肯搶才能達成買菜需求,還是不多見。
據了解,因為運輸原因,春節期間柳州市葉菜類蔬菜供應相對少一些,在網上購買蔬菜可供選擇的品種範圍又更小一些。去年退休的林女士喜歡吃青菜,退休後家裡買菜大權由她主導,幾乎每餐都有青菜上桌。
春節期間不能出門,林女士只好在女兒教導下,學會使用美團買菜功能,青菜是她每次必點的品種,但每次打開美團網頁,只有大白菜、菜花等極少品種,她抱怨說:「沒有菜市場的品種多」,而且因為葉菜類蔬菜不好保存,送到她手裡時,有些青菜已有黃葉、破損等不新鮮現象。對此,林女士認為,網上買菜不像菜市場,可以挑挑選選買到最稱心的菜,但現在是特殊時期,能夠買到菜解決吃飯問題,已經很好了。
「不可否認,網上買菜十分方便,都是淨菜,送到家洗洗就可以下鍋了。」林女士說,如今她學會了網上買菜,疫情結束後,她會選擇在菜市和網上兩個渠道買菜,哪裡便宜方便,就在哪裡多買一些。
商家:沒想到這個春節生鮮電商這樣火
據了解,微信小程序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除夕到初七,小程序生鮮果蔬業態交易筆數增長149% ,社區電商業態交易筆數增長322%。此前因為運力不足、質量難保證等原因一直不被看好的社區電商,在這個春節迎來全面爆發。
藍玉婷在躍進路開了一家為周邊住戶提供蔬菜、禽肉、蛋等農產品的門店,每天早上7時左右,她會開著麵包車前往新柳邕農批市場,採購一天需要銷售的農產品;9時左右開店銷售,周而復始。因為面對的都是周邊住戶,利潤不高,就賺一個辛苦錢,養活她和女兒章珍。
2019年章珍職校畢業,本來要到廣州打工,但考慮到母親很是辛苦,於是留在柳州幫助母親一起開店。做為一個習慣上網購物的年輕人,章珍在淘寶花6000元購買了社區電商小程序及一年的技術服務,將周邊住戶引流到微信群,每天在群裡發布最新的商品信息,住戶們通過小程序下單購物,之後交由美團配送。
經過章珍推行線上線下兩條腳走路,母女倆經營的門店訂單有所提高.不過,因為要支付美團第三方的配送成本,以及額外增加的採購、人力等成本,利潤並沒有增加多少。對此藍玉婷頗有微詞,她說:「電商投入多,收入並不見得多,浪費時間和錢。」
對於母親的抱怨,章珍並沒有取消線上的社區電商服務,她仍在堅持著。
2020年春節前,母女倆採購了大批農產品,以備春節供應。不想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沒人消費,農產品只能囤在門面裡。但在之後,為了防疫,市民紛紛響應號召宅在家裡,微信群裡下訂單購買蔬菜、禽肉蛋等農產品的人越來越多,庫存很快銷售一空。為此章珍兩次開車到農批市場採購。因為準備充分,2月8日元宵節那天,店裡一天的營業額達到3萬元——此前這個店每個月的營業額僅僅是5萬元左右。
「雖然很累,但真的太興奮了,我第一次體會到收錢收到手軟的感覺。」章珍說,社區電商面對的都是老客戶,銷售體驗感很重要。她已經做好規劃,3月份開始招聘團隊,重新搭建技術平臺,擴展社區外延,將社區生鮮電商平臺做大起來。
如今,依託於社區,柳州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社區電商,有像章珍一樣採購電商小程序通過微信建群的,也有加盟每日優鮮、菜划算、美食幫等社區電商平臺的……在這個春節,他們都社區生鮮電商的甜頭,對於如何抓住這波經營紅利,大多社區電商們也已做了規劃。
平臺:運力吃緊成為普遍現象
春節期間,生鮮電商大爆發,柳州各大商超線上平臺均出現訂單大增的情況。
柳州聯華超市在柳州有100家直營店,本次疫情發生後,就對照了之前的非典後產生的社會現狀,預判近期的到家業務會有所攀升,於是做了充分的備貨準備。柳州聯華超市相關負責人符曉陽介紹,目前柳州聯華線上平臺有兩個,一是廣西聯華享購優選平臺,春節期間生鮮電商環比增長306%;二是與美團合作的第三方線上平臺,春節期間的生鮮電商同比增長221%。
春節期間,柳州聯華超市生鮮電商出單達2.2萬單,這遠遠超出原來的預案。為此,柳州聯華員工取消了春節休假安排,按約定完成線上配送服務成為柳州聯華近期的重要工作之一。
「生鮮線上訂單太多了,只能增加員工配送人員。」南城百貨相關負責人李永明說,商超分為到家和到店業務。受疫情影響,很多居民不出門,選擇在家裡面下單,致使到家業務訂單大幅度增加,線上生鮮電商業務成為商超新的經濟增長點,春節期間南城百貨生鮮電商線上訂單2.45萬單,同比增長56.8%。南城百貨有步步高better購的自有到家線上平臺,並與京東到家、美團等第三方合作展開配送服務,但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第三方的配送運力不足,只能組織員工組成配送隊,增加配送運力。
目前大潤發在柳州有3家門店,按照三公裡範圍提供1小時配送服務的規定,柳州大潤發淘鮮達線上平臺承受更大的送達壓力。目前雖然尚不知道春節期間線上生鮮電商平臺的具體數據,但從每天的銷量來看,同比和環比數據都呈翻倍增長的態勢。柳州大潤發在春節期間,擴大了檢測倉庫數量,以及增加了配送人員。
據了解,春節期間,柳州各大商超商品供應充足,價格波動不大。因為疫情影響,各大商超線上生鮮訂單均不同程序增加,配送人手不足,運力緊張成為商超線上生鮮銷售中存在的普遍現象。
未來:生鮮電商如何抓住機遇
生鮮電商一直是資本必爭之地,但受投入過大、質量難以保證等因素影響,進入生鮮電商領域的資本,大都鎩羽而歸。2019年,生鮮電商被評為創業時最不被看好的行業之一,但在2020年春節,生鮮電商卻迎來生機。
柳州生鮮電商在春節爆發,讓電商人和線上平臺,看到了希望,紛紛擬定新的發展規劃。據了解,做為大潤發的大股東,阿里巴巴有技術優勢,未來大潤發將藉助技術優勢布局新零售,做好生鮮電商業務。而南城百貨則計劃將線上電商服務下沉到社區,增加了微信社群下單、分區配送等服務。
對於柳州各電商人和商超的興致勃勃,柳州業內人士也提出專業的建議。
「新冠肺炎之後,中國將會出現生鮮電商巨頭,但這個競爭過程會十分慘烈。」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貿易與管理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副教授蘇紅霞說,非典之後,培養了一批網上購物的消費者,淘寶、京東掘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培養了一批網上買菜的消費者,這個群體主要集中在90後,對推動生鮮電商發展有積極意義,未來中國也將會產生像淘寶、京東一樣能獨霸一方的生鮮電商巨頭。但是,生鮮電商是一個高投入的行業,冷鏈、存儲、損耗等都需要資本支撐,想要在競爭中取勝,加強冷鏈建設是關鍵,只有從源頭大批量採購商品,降低市場價格,才有可能佔據市場份額。對於普通經營者來說,網上購物的消費環境已經形成,疫情之後將會出現更多新的機會,在社區為生鮮電商提供到店配送、淨菜加工等細分服務,也是不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