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如何更宜居?下關街道探索新路徑

2021-01-07 鳳凰網房產

今年3月,經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評審,確定南京市鼓樓區閱江樓省級宜居示範街區等五個項目為省級宜居街區示範街區。在老舊小區扎堆,「城市病」突出的老城區如何打造宜居街區?揚子晚報記者前往項目所在的下關街道一探究竟。

老舊小區扎堆問題多

閱江樓宜居街區項目位於鼓樓區下關街道,北至鄭和北路,南至中山北路,西至熱河路,東至城河南路與虎踞北路,總規劃面積約為118公頃。街區內包含閱江樓、靜海寺、天妃宮等名勝景點,護城河、獅子山、繡球公園等自然山水,大觀天地、閱江廣場等商業區。本次重點整體提升改造區域為多倫路周邊二側區域,具體來說就是鹽大街以東,建寧路以南,西北護城河以西,中山北路以北區域。這一片區都是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老舊小區,沒有物管,配套設施跟不上等老舊小區的問題這裡一個都不少。

著力做好微更新

「宜居示範街區的打造,不僅僅是硬體的提升,我們更將著力做好『軟包裝』。」下關街道副主任馬志忠介紹說,片區內的住宅樓沒有上規模的小區,多的是兩三幢樓自然形成的院落,宜居街區的打造中不會進行大拆大改,而是根據既有格局進行微更新,比如將犄角旮旯整理出來作為居民休憩空間,停車做到更有序,在細節處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適度。由於建設年代較早,片區內居民的休閒場地也非常少,在宜居街區的打造中,也將對一些無序的綠化進行修整,在不減少綠化覆蓋率的同時,將空間釋放出來,讓綠化在好看的同時,更能讓居民融入、享受其中。

居民參與共同締造

在宜居示範街區的打造中,下關街道還提出了「共同締造」的理念,並從涉及的3個社區特聘6位居民代表擔任「社區規劃師」。在此前舉行的國際數字城市設計周活動中,「社區規劃師」就帶領著35位來自英、美、俄羅斯、比利時,以及國內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走街串巷,為專家們介紹片區人口特徵、小區發展現狀,轉達居民需求,幫助專家們以更接地氣的方式進行「宜居街區」的規劃設計。與此同時,下關街道還在進行片區LOGO的設計,期望通過特色鮮明的地區符號提升居民的認同感,繼而成為宜居街區的參與者、維護者。

相關焦點

  • 閒置平臺打造成休閒廣場 牆體改造留住「歲月記憶」 老舊小區更宜居
    在常人眼中,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薄弱,可利用空間較小,如何將有限空間更加合理利用起來,為居民提供多樣化服務?6 月 6 日至 8 日,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石家莊市一些街道、社區化身 " 空間塑造師 ",發揮奇思妙想,對一些老舊小區的閒置場地、微空間進行品質提升和功能塑造,不僅改造了社區空間環境,還提供了多樣化的便民服務,讓老小區處處有 " 驚喜 "。
  • 老舊小區街道改造案例_2020年老舊小區街道改造案例資料下載_築龍...
    老舊小區街道改造案例專題為您提供老舊小區街道改造案例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老舊小區街道改造案例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李勁峰、朱筱     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來臨,對城市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加裝電梯的需求日益強烈。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鼓勵有條件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城市已先行探索,鼓勵既有住宅增設電梯。但「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解到,這項備受關注的民生工程在不少地方推進緩慢,有的業主申報審批「無人受理」,有的社區拿到批文卻籌集不到資金。
  • 「舊貌換新顏」蘇州市崑山老舊小區更新提升探索與實踐
    特別是近年來,崑山堅持按照國務院和住建部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總體部署,在省市住建部門指導下,突出共同締造理念和系統化思維,積極探索老舊小區改造從「圍牆」內走向「圍牆」內外的融合發展路徑,從單一住區視角轉向整體街區視角,推進住區街區整體提升。
  • 馬家堡街道老舊小區「改」出居民幸福感
    都說老舊小區管理難,沒有物業的失管樓管理更是難上加難。如何讓失管樓不再失管?讓居民的盼望成為現實?讓老舊小區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嘉園二裡社區通過把脈問診、小事自管、大事共管等法子,讓馬家堡街道的老舊小區「改」出居民幸福感。
  • 無錫今年對92個老舊小區進行宜居住區改造
    無錫今年對92個老舊小區進行宜居住區改造 發布日期:2020-07-23 15:01 來源:無錫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無錫今年已制定完成255萬平方米的宜居住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目標,涉及梁溪、濱湖、經開、新吳、惠山五個行政區老舊住宅區92個。
  • 廣元市利州區南河街道辦事處加快老舊小區改造
    廣元市利州區南河街道老舊小區存在明顯安全隱患,影響小區居民生活質量,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可在短期內促進經濟增長。南河街道於今年針對老舊小區存在的問題開展了改造工作,收到了顯著成效。與新小區相比,老舊小區宜居性差,居民上下樓梯行動困難,安全隱患大、公共設施老化嚴重,不僅制約了居家養老,而且加重了「421」家庭年輕人養老的經濟和精神負擔。結合中央到地方省、市 (州)相關政策,廣元市利州區南河街道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目前南河街道已完成老舊小區增設電梯84部。
  • 【街道動態】破解老舊小區管理難題,黃樓街道「紅色物業」這麼幹...
    【街道動態】破解老舊小區管理難題,黃樓街道「紅色物業」這麼幹,居民都點讚!這些都離不開黃樓街道「紅色物業」的落地。近年來,黃樓街道不斷探索社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新方法,通過發揮黨組織優勢和集聚效應,激活黨建神經末梢,逐步探索形成「網格+警格+紅色物業」的社會治理模式。「中心思想在於將黨建引領作為根本保障,以『紅色引擎』驅動基層自治,以黨員為骨幹,組建服務群眾的『紅色隊伍』,實現『紅色物業』全覆蓋。
  • 從「適老」到「宜居」,常州天寧探索創建省級宜居住區 「新招式」!
    「改造中,街道都會來問問我們的想法……」記者近日走訪位於常州天寧區麗寶第花苑,這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小區已舊貌換新顏,外牆出新,新裝電梯,新的健身場所……實實在在提升了小區居民的獲得感。而這一切得益於當地秉持的「適老化」改造理念、「開放式」納諫問策、「陪伴式」規劃設計和「沉浸式」研討論證,讓共建共治共商共享社區氛圍愈發濃鬱,也有力助推了省級宜居住區建設高質量推進。
  • 衡陽市石鼓區舊院變新居 青山街道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居民幸福感
    老舊小區改造是事關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的大事。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石鼓區青山街道辦事處充分調動居民積極性,怎麼改、如何改,廣泛徵求居民意見建議,努力做到改造效果讓群眾滿意。目前,青山街道青山街社區青山片區和西湖二村社區易賴街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正在如火如荼有序地推進。
  • 南陽市宛城區五裡堡街道:老舊小區大改造 幸福生活如蜜甜
    今年以來,街道把老舊樓院改造作為一件改善民生的大事和要事來抓,堅持黨建引領聚合力、分類施策補短板、提升文明強素質三管齊下,不僅改善了居住環境,提升城市氣質形象,還促進了居民文明、和諧理念的養成。」如今,該街道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走在了全區前列,26個老舊小區全部完成從「老髒差」到「新淨美」的蝶變,實現裡子「好住了」面子「好看了」的美好願景。
  • 安徽商報第e時間:合肥一街道為老舊小區制「自治」規劃
    在專業社工的牽頭下,通過項目化運作,在小區居民中培養骨幹,對老舊的、無物業管理的小區,實行自治管理,人人都是小區的主人。11月22日,合肥市蜀山區琥珀街道舉行的創建「五社聯動」聯繫點暨「社區治理創新項目」啟動,記者了解到,該街道將在合肥市率先試點推行「新安居計劃」和成立樂善救助專項基金,匯集各方力量,提升老舊及開放型小區的治理。
  • 謀劃發展新路徑|朝陽區街道系統「年度三件事」 助力推進基層社會...
    今年,朝陽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從區級層面加強對24個街道改革創新工作的統籌,建立工作檯帳,深入落實「吹哨報到」機制,加強對改革政策、專業技術等方面的保障支持,形成上下協同推進任務落實的工作合力,街道改革創新任務取得較好成效。今天我們先來看一下,哪些街道在謀劃發展新路徑方面做得比較好呢?一起來揭曉答案吧!
  • 長三角養老 · 江蘇「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案例分享
    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長三角民政部門推進區域養老服務一體化合作也不斷取得新進展。就「老舊小區」改造問題,長三角區域各自在實踐、摸索、解決問題過程中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為後續更多老舊小區的更新及長三角養老一體化的協作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良渚街道:推動全域美麗 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浙江在線-杭州頻道12月7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孫雲開)冬日寒風驟起,良渚街道花苑新村小區的工地上卻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工人們正加緊拆除外牆上的腳手架,經過為期2個月的緊張工期,首棟房屋外立面改造更新正式完工。這座建於1994的老舊小區華麗轉身,正煥發出全新的時代風採。
  • 以「心」換「新」!老舊小區怎麼改,居民說了算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田沛 記者 葛小林)老舊小區改造是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常州麗寶第花苑被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同時啟動省級宜居住區建設工作。和以往不同的是,麗寶第花苑在改造的過程中,將決策權與監督權交給了居民,以「心」換「新」,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
  • 泰安老舊小區改造今年新開工9個項目
    最泰安全媒體記者獲悉,泰安市房管局積極傳達會議精神,專題研究部署城中村改造、老舊小區改造、小區物業管理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相關工作。據悉,在老舊小區改造上,除了完成2018年結轉項目,今年市區將新開工9個項目、面積達23.08萬平方米。
  • 漢屯街道:老舊小區改造要「面兒」、更要「裡兒」……
    漢屯街道:老舊小區改造要「面兒」、更要「裡兒」…… 2020-08-11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江路街道:因地制宜,讓老舊小區「逆生長」
    本報訊 「讓群眾在老房子裡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老舊小區改造的目的所在。為確保這項民心工程落到實處,長江路街道近期在「服務」上做足功夫,在改造內容上因地制宜,更好解決老舊小區民生「痛點」。
  • 92個小區、255萬平方米!無錫今年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出爐」
    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為了給無錫市民創造更宜居的環境,今年將有更多的老舊小區加入到改造整治工程中來,涉及改造的老舊小區255萬平方米,總共涉及92個小區,並且今年的整治改造亮點多多。   92個小區廣泛分布在梁溪、濱湖、經開、新吳、惠山五個行政區。這也意味著,會有更多的居民受益。   梁溪區依舊是改造的「大頭」,涉及中星苑、豐澤苑在內的47個小區,總建築面積達134.81萬平方米。這些小區主要為2000年前建設的老舊小區,分布在13個街道,共計有住宅樓385幢,預計總投資近3億元。
  • 泰前街道向陽社區老舊小區改造打造宜居家園 30年老小區煥新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金文茜硬化路面9835平方米、粉刷內外牆面近2萬平方米、栽種苗木1000餘株……2020年,泰前街道辦事處向陽社區老舊小區改造取得了新進展,居民幸福指數也得到進一步提升。走進泰山區泰前街道辦事處向陽社區向陽西區時,今年58歲的蘇女士正在休閒廣場與3歲的小孫女玩耍。說起小區裡的變化,這位在此居住了多年的蘇女士說,「現在每天出門遛彎,看著小區裡的變化,心裡別提多亮堂了。」蘇女士所在的向陽西區是向陽社區辦公駐地,建於1985年,1991年投入使用。由於建設時間較長,小區基礎設施薄弱,存在問題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