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車」國基路店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堯文圖
「去年在『人人車』門店購買了二手車後辦理了汽車保養卡,充值了1000多元,前兩天本打算消費,誰知門店關門了。」趙先生說。經過記者走訪了解,目前該公司鄭州地區所有線下門店均已關門,甚至出現了員工、買家、賣家同時維權的情況。
買二手車辦保養卡,還沒消費店就沒了
6月20日上午10點多,記者和趙先生一起來到位於鄭州市文化路與國基路交叉口附近的「人人車」交易服務中心。該店已經大門緊閉,記者從周圍門店員工處得知,該店在今年3月份就已經關門了,目前房屋已經由其他商家接手。
趙先生說,去年上半年他通過「人人車」線下門店選購了一輛二手轎車,當時辦理了一張車輛保養卡,充值了1000多元,可以保養3次。「我前幾天來了一看這裡竟然關門了,我的保養卡還沒用呢。」趙先生說,當初通過此平臺選購車輛是認為鋪天蓋地的廣告讓他認為這個二手車交易平臺比較大,可以相信,平臺還邀請著名影視演員黃渤作為品牌代言人,拍攝廣告,最終沒想到他還是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記者隨後聯繫了當時負責和趙先生對接業務的張經理,但他表示今年年初就從「人人車」國基路線下門店離職,隨後便掛斷了電話。隨後,記者和趙先生一起前往「人人車」位於文化北路大河路附近的鄭州旗艦店。一番尋找後,記者了解到該旗艦店已在今年4月份關門,目前已經換成了其他商家在正常經營。
賣家想退保證金員工「刷單費 ,」一直被拖欠
看到記者採訪,張先生走過來說,2018年12月,他繳納了1000多元保證金後,將自家的豐田汽車掛在了「人人車」銷售平臺上。但一直沒有成交,他後來想退還保證金時卻發現真的很難退。「我今年1月份申請的退款,工作人員說需要20個工作日,到現在我也沒收到錢,我同事也和我一樣。」張先生表示。
記者從附近其他車行獲取到「人人車」一位銷售經理的聯繫方式,他在接受採訪時說,公司還有個「刷單費」情況,公司將車輛同時上架到買家用戶端和二手車商端。兩端同時售賣,目的是加速銷量進程。為拉升公司業務量,每個員工都不得不參與「刷單」,當時每個月定的銷售臺數比較多,沒有完成的任務量就要靠「刷單」完成,「不刷領導就讓你離職」。公司當時承諾員工「刷單費」將後期返還,但直到現在他的3萬元「刷單費」一直沒有返還。
「人人車」:處於模式調整期,會陸續處理客戶訴求
「人人車」北京總部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凡是客戶的訴求他們都會認真對待。「人人車」目前在從直營模式向合伙人模式調整,這一時期可能會有一些客戶訴求沒及時處理,但陸續都會解決,具體時間還未確定。對於鄭州門店關門的情況該工作人員並未回答。
「刷單現象,在『人人車』內部是絕對觸犯管理紅線的,對於這個情況我們要進一步核實。」該工作人員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等地「人人車」門店均已關門。
市場監管局:投訴人可走法律途徑
6月20日下午,記者聯繫了鄭州市金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曾接到關於「人人車」的多起投訴,但目前鄭州地區門店均已關門,也一直無法聯繫上門店相關負責人,建議投訴人走法律程序。
那些年,「人人車」出過的問題
2014年,青島的馬先生花費8.8萬元在「人人車」上購買了一輛2014款自動豪華版寶來轎車,復檢過戶後,馬先生滿心歡喜坐上車,沒想到卻發現副駕駛位置存在漏水現象。
2016年,北京市民王先生在「人人車」網站相中了一輛2012年出廠的大眾帕薩特。該平臺聲稱汽車經過了249項專業檢查,然而車輛在辦理完過戶後開了沒幾天卻出現了問題。
2016年,青島市民龐先生在「人人車」交易平臺買回一輛二手別克凱越。發現該車曾換過4個車主,而此前該公司提供的檢驗報告顯示只有1次過戶記錄。
2017年,廈門的傅先生稱,他通過「人人車」平臺購買了一輛二手保時捷。購車後發現該車曾兩次修改表顯裡程,發動機漏油且有拆動痕跡。
2019年,杭州的段先生在「人人車」平臺上購買了一輛奔馳車後,發現這輛車竟然是「泡水車」,存在重大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