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的先驅者:洪秀全,是怎樣走上自己的傳教之路的?

2020-12-14 歷史有點料

文/凰鵠

關於中國古代的農民戰爭的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尤其是關於農民戰爭的性質,史學界給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而提起農民戰爭時,大部分人所想除了秦末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元末農民大起義等外,一定還會提起清末的太平天國運動,因為對於近代歷史來說,它具有重要的意義,並且影響深遠,但不可避免的是,它又陷入了農民戰爭的自有的弊端,目光的狹隘性導致了這場起義最終只能走向失敗的命運。

其實,縱觀古代多次的農民起義,都不難發現一個特點就是,後期的絕對領導者並不是我們所認知的農民出身,他們有的經商,有的還是地方秩序的維護者,還有一些從事手工業,有些本身還是王朝的軍官與貴族,他們或許是與統治者意見不合,也有一些是因為自身利益的需求,走上了起義的道路,很多時候,史學界用領袖者的身份來否定農民戰爭的性質,其實就是誤會了農民戰爭的主體,要知道不管怎樣,他們的主體始終還是農民。而我們今天說的太平天國運動,就是典型的農民戰爭的代表,並且意義深遠,它的領導者洪秀全還是晚清的一名秀才,應該算是當時社會的知識分子,社會地位也應該不低,那他是怎樣一步步走上自己的反抗之路,最終成就了近代歷史的一段傳奇的?

洪秀全的傳奇經歷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最詭奇的人和事件之一。19世紀,洪秀全出生於華南一個普通的農家,做過村裡的塾師,當時傳入中國的西洋思想讓年輕的洪秀全深為著迷,其中以某些基督教教義影響他的命運最深,甚至深信自己是耶穌的幼弟,天父交給了他特殊的使命,要把神州大地從滿族大的統治下解救出來,帶領著選民,最終到達他們自己的人間天堂。

而有了系統思想的他,開始走上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從1840年末代開始糾集一支「拜上帝教」信徒,到了1850年匯成太平天軍,他帶領這支軍隊,轉戰華南華中,攻無不克,但也生靈塗炭,往往付出巨大的人員傷亡以及社會財產損失,在定都天京(南京)之後,領導人之間又互生間隙,逐漸引發內亂,並且他們又熱衷於享樂,將起義之初的規則忘的一乾二淨,就洪秀全自己個人來說,妻妾成群,步入了前代農民起義的的後塵,直至病死於其位,太平天國再經過幾年的喘息,最終完全消亡,一段轟轟烈烈的農民戰爭史就這樣結束了,當然這段歷史也有不少的書籍和文章出版,而我們要說的是他前期的創業歷史,畢竟創業唯艱,他是怎樣建立這龐大的信仰帝國的呢?

來華傳教的洋人們

早期的來華傳教者中國大地上出現外來的思想,歷史上應該是很早的,早在秦漢時期,佛教就已經傳入了中國,並逐漸融入了中國文化之中,不斷本土化,甚至在中國的土地上得到蓬勃的發展,到了唐代,因為社會的更加開放,許多國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來到中國,除了帶來他們的物品之外,還帶來了他們的思想,拜火教、景教、伊斯蘭教等各種思想大放光彩,在當時產生了重要的社會影響。而到了元代,喇嘛教被定為國教,佛教思想蓬勃發展,到了清朝時期,佛教、道教等利用社會思想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尤其是明清時期,不少的傳教士來華,他們在前期的傳教中,發現了其中有很大的阻礙,除了語言不同之外,還不懂中國人的需求,因此他們適時改變政策,逐漸於當時社會中的一些官員靠攏,甚至有些還接近到了帝王,逐漸產生了一些影響。但前期的影響還只是一些小的方面,受眾面也十分的窄,並未在當時社會掀起多大的波瀾。而到了19世紀時期,中國社會開始被迫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中國加速融入了世界的進程。

19世紀來華傳教的基督徒當時的廣東作為中國對外交往的前地,社會繁華,外來人員眾多,也為許多的傳教士來華以及傳教提供了便利。1832年,一位叫埃德溫.史蒂文斯的牧師來到了廣州,他住在美國館,遵循嚴格的讀經傳教的規律,每到禮拜六就坐上願意載他的洋船副艇,沿著珠江順流而下,前往黃埔傳道、散發傳單,遠洋船舶主要停泊再次,到禮拜一再返回洋行,抱著為主傳播光輝的心態,這位牧師想要讓他的思想傳遞給更多的人。

史蒂文斯為了更了解在中國傳教的工作,曾與一位來自廣州的華人基督徒梁髮長談。這位梁發在廣州附近刻字版為生,在信了教之後,為他的傳教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也有利於引發 更多的小冊子,洪秀全當初拿到的那一本可能都是出自他之手。有了人員以及思想之後,傳教的規模不斷擴大,可能史蒂文斯也沒有想到自己在中國的傳教工作後來會被洪秀全搞的那樣轟轟烈烈,影響了一個時代,甚至改變了中國社會。

洪秀全初遇基督教

1836年初,洪火秀(洪秀全的原名)到廣州參加府試。一個月之前,他剛在老家附近的花縣縣城考了縣試,如今他得與來自廣州府所轄十四縣的生員競爭,每回幾千名考生之中,經過嚴酷的淘汰之後,只有極少數才能通過,洪秀全當然希望自己是那極少數,但命運並不會那麼如願。

洪秀全在備考的這些年都與家人同住——上有老父,洪秀全的生母亡故之後,父親再婚,但繼母無出,作為家裡的頂梁柱,洪秀全很希望自己能夠一鳴驚人。而作為家裡的讀書人,親戚們都希望他能夠出頭,因為在古代社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道理下,洪秀全被報以眾望,但是又因為農民出身,家裡供不起他專事讀書,所以在平時會在私塾裡面教書賺點收入。也許在多數人的幻想中,命運可能顧及這些人的可憐身份,給他們一個好的結果,但赤裸裸的社會現實,讓所有的幻想都會頃刻之間破滅。

1836年,二十二歲的洪火秀夾雜在生員之中,走在貢院附近布政使衙署以外的大街,有兩個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個是廣州人,像是給另外一個漢語講得結結巴巴的洋人做翻譯,這位洋人穿戴奇特,洪火秀後來想起,他穿著一件似乎是前明式樣的「寬袖短袍」,頭髮則是在「頭頂結一束」,此人透過翻譯給旁觀的人「算命」,雖然並沒人要他這麼做。他對洪秀全說到:「你將位居至尊,但傷感致病,顧忌之」。

第二天,洪火秀又見到了這兩人站在龍藏街上,比他們昨天站的地方還南面一點,但更靠近貢院。這次他們沒說話,但其中一人遞給洪火秀一本書。洪火秀接了過來,這本書就是梁發的《勸世良言》,也許我們相信洪秀全是粗略了解過這本書的,但是因為自己心中有所希望,如果自己中舉,自己就會成為人上人,自然不會理會這兩個騙子。

但是洪秀全落了第,他留下了這本書。

洪秀全走上了自己的傳教之路

1837年陰曆二月底,洪秀全得知,雖然他過了花縣縣考,但是卻在廣州府試之中再次失利。他心灰意懶,沒力氣走回家,便僱了兩名轎夫抬他返鄉。在他回到家鄉之後,累的不能動彈,便上床休息了。在他床前圍了一大群人,喚他去見閻羅王。這是一場夢,洪秀全覺得這是必死之兆,便把家人喊到床前,他的倆個哥哥扶她坐了起來。據他的堂弟回憶說,他向親人訣別:「我的日子短了,我的命不久了。父親母親啊,我不能報答大恩了!我不能一舉成名以顯揚父母了。」洪秀全的妻子也坐在床邊哭泣,他對她說:「爾為吾妻,爾不可嫁,爾身懷妊,未知男女,男歟當依兄勿嫁,女歟亦然。」完全就是在交代自己的後事。

洪秀全躺在床上,家人也知道他大限已到,他躺在床上,雙目緊閉,身體一動不動,但他心裡亂鬨鬨的,腦海裡出現了嘈雜的人群,未及,又有多人奏樂近前,伴著一些身穿黃袍的童子,來人抬著一華美大轎,請其乘坐,秀全登輿,任人抬向東方。

不久停在了大門前,男女浴在光裡頭迎接他。迎他的人身穿龍袍,頭戴烏紗帽,穿戴不是「活無常」的那套錦裝,也並非那種汙穢的斑雜的土衫。雖然他們也是拋開了他的肚子,但並非是中國古典描述的地獄的樣子,只是取出腹中的汙穢,再將傷口複合。之後他的眼前慢慢展開一副捲軸,其上文字清晰可辨,他逐漸慢慢讀完了它,瞭然於心。之後在一位自稱他母親的人帶領下去見他的父親。

洪秀全見他的父親身材高大,手按膝蓋,巍然高踞寶座之上,身穿烏龍袍,頭戴高沿帽盔。金胡濃密,長及腹肚,幾不見嘴。洪秀全朝他匍匐膜拜,及其謙恭地站到了一邊,而他一見洪秀全立即悲憤交加,留下淚來,與所有親人離別在見面的劇情一樣,這是,洪秀全所見之人是他夢中的天父。而通過他的描述,我們發現即使他有著外國人的臉孔和發色,但絲毫掩蓋不住他身上深厚的中國化的氣息,洪秀全的這段回憶自然也讓人深受懷疑,但是在當時的時代條件下,洪秀全反而成為了「神人」。

在這段夢境之中,洪秀全與自己的天父相遇,並且教給他不少的知識與內容,還告誡他消除世間的妖魔,「如你覺得妖魔容他不得,或可起而行事。」,這位他後來的起義打下了堅實的輿論基礎,不管今天的人們是否相信,這段經歷使得洪秀全的身份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一位落榜的考生,轉變了天父的兒子,一夕之間時代將要發生變化。

當時有人說他瘋了,完全就是瘋子的行為。但不久,他也逐漸平靜了下來,家人和朋友也逐漸習慣了他「洪秀全」的新名,妻子賴氏為他生了一個女兒,他也回頭讀儒家經典,準備再次應考,他到附近一個村莊重執教鞭,而那段夢境無法解釋,因此大家都認為,這個夢毫無意義。但是在洪秀全的心中,早已埋下了火苗,如果有什麼風來吹動一下,一定會燃起一場大火。

希望破滅,決定起事

秀全在1843年的夏天終於明白,解開問題的鑰匙就在他的手裡。在這些年裡頭,他周而復始的祭祀儀典、科考、家庭瑣事絆住,自己的辛辛苦苦的堅持終究被世間的惡所掩蓋,自己的希望破滅,而那個夢卻在他的心裡久久存在,也許夢中天父的指示對他來說會是一個好的選擇。而鴉片戰爭的失敗,更讓他看清了當時清朝統治者的腐敗與無能,對於這個社會他也不再抱有什麼希望。因此他開始了自己的傳教宣教之路,經過長期的探索,他有了自己的感悟,並且也出版成冊,打算影響更多的人。

因為清朝統治者對於這些秘密教會的管控十分嚴格,洪秀全早期的傳教機會都是在窮鄉僻壤,在沒有形成強而有力的勢力時,他選擇不與清朝硬碰硬。先要建立自己的勢力,有了一定的實力之後,他要揮起他那把斬妖的寶劍,給社會沉重的一擊。如果按照傳統古代社會的劇情發展,這段轟轟烈烈的農民大起義一定會改朝換代,但是卻因為發生在近代列強欺辱的大地之上,有太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存在。

總結

對於太平天國的評價,爭議自然是不斷,尤其時對於洪秀全本人的研究,更是深受關注,有人認為他是當時時代的先鋒者,但也有人認為他還是擺脫不了傳統農民起義的缺陷,讓自己陷入了歷史循環,但不可否認的時,太平天國運動給了當時的清政府沉重的一擊,尤其是也暴露了清朝存在的嚴重問題,地方勢力也在這個時候不斷興起,清朝內部自身也需要一次重要的改革,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但是,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們,深處自己閉塞的牢籠,只是當列強的炮火燃燒到他們的老窩之後,才發現為時已晚。

參考資料:《太平天國》

相關焦點

  • 洪秀全傳教時,加入與自己教義水火不容的教會,由此開創太平天國
    1856年,太平天國發生內訌,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先後死於內亂,翼王石達開被迫出走,另有約兩萬人喪生,史稱「天京事變」,太平天國也因此由盛而衰。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從太平天國的創立到這次天京事變的爆發,會黨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太平天國是偶然事件嗎?洪秀全的荒誕人生
    1851年發動金田起義,建太平天國,自稱天王,定都南京,稱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又分兵西徵、北伐。從上面的履歷我們可以看出,洪秀全的人生就是做官,可是由於學習能力較差,沒有上層社會的人脈,科舉無望,可是又沒有其他的謀生手段,只好走火入魔,相信了離奇的夢境!由於根本不了解基督教,就連參加都被拒絕,可見他的政治野心的貪慾嚇壞了傳教的人!
  • 洪秀全的夢幻之旅:拜上帝教由此成立,太平天國運動也由此開始
    廣州北站在今天廣東省首府廣州市花都區,過往的行人十分多,只是這些人大多不會了解在19世紀花都區還叫做花縣時,這個地方出了一位撼動中國的人物——洪秀全,洪秀全以及他所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在近代中國引發了巨大的動蕩,但提及太平天國運動,就不得不提及拜上帝教,提及拜上帝教,就不得不提及洪秀全在科舉失利之後所作的迷夢,因為這是太平天國的開始。
  •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為何無法實現?從歷史分析之二
    日漸龐大的信眾對官府來說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終於導致馮雲山入獄,也拉開金田序幕,為了營救馮雲山而挺然走險,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就此開始。 譬如簡又文,他不僅在國內走訪曾經太平軍活動區域,搜索一手資料,多次赴歐美尋找當時的報導或者直接資料,並且以此著成《太平天國革命運動》。
  • 太平天國之主洪秀全在臨終之前神秘荒誕言行隱藏著什麼大秘密?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戚本禹等人挑頭,洪秀全更被頌揚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地步,太平天國運動被說成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洪秀全被尊為革命領袖,稱「千古完人」。但是,用事實來說話,客觀地分析問題,洪秀全不過是一個才能平庸的庸才,他參加科考十幾二十年,連個秀才也考不上。
  • 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國運動,為何最後灰飛煙滅,根本原因有三點
    導語:自清朝建立以來,那個時期的起義一直都沒有停過,要說起清朝歷史上影響最重的一次起義,一定是太平天國。太平天國的領導人叫洪秀全,洪秀全是廣東人,年輕時的洪秀全也曾經想要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踏入仕途尋個好出路。
  •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洪秀全後人去了哪裡?逃亡日本還侵略中國
    由於晚清時期國家封閉,導致國力大大降低,晚清時期的中國可以說是一段中國的屈辱史,當時百姓也看到了晚清政府的不作為,自己不但要被清政府壓榨,還要受到外國人欺負,因此不堪重壓的人民發動多次起義活動,這其中最大的一場就要數太平天國運動。
  • 太平天國被洪秀全點天燈的幾個女性
    確確實實,太平天國中,有女營、女官、女試,但除了洪秀全利用客家大腳婦女守衛宮殿和迫使被佔領城市的良家婦女從事男子一樣沉重的勞役外,他們沒有任何真正「婦女解放」的跡象。洪秀全天王府中他個人霸佔的嬪妃侍女,多達一千多人,而同時代的「封建」帝王鹹豐,宮中有名有份的僅僅18個嬪妃,兩個人的美女擁有量是100比1。
  • 洪秀全和他的拜上帝會——一個誕生在中國的「基督教」
    #歷史上的今天#在1851年的1月11日,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在金田起義。整個太平天國運動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也給後來的諸多起義打下了基礎。太平天國起義中有一個核心的東西,類似往常黃巾起義張角的那種神神叨叨的東西,洪秀全在起義前也用了拜上帝會這個西方的東西籠絡人心,凝聚力量。
  • 太平天國,洪秀全曾給各省大改名,看看這些奇葩名有你家鄉嗎?
    洪秀全「太平天國運動」神話個人,洪秀全從「洋系」開始!洪秀全所創立的「拜上帝會」,是洪秀全在吸收基督教的部分教義,而自成的特殊秘密結社,他以發展信徒為籠絡人心的基本力量,集結成員一起發動反抗清朝政府的武裝起義,並將其命名為「太平天國」。而且,洪秀全對外宣稱,他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而楊秀清被洪秀全定義為上帝的三子。
  • 太平天國的士兵,大多數是廣府人,還是客家人?有怎麼樣的依據?
    客家人在太平天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太平天國,也對客家人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早期太平軍主要由客家人組成太平天國運動,是由拜上帝教發展起來的。一開始傳教時,洪秀全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在廣州附近轉悠了一圈,沒什麼人搭理。後來,洪秀全到了廣西賜谷村的親戚家,才陸續發展了一些附近的客家人入會,稍微有了一些起色。其後,馮雲山到了紫荊山,發展起當地煤炭工、礦工,拜上帝會才迅速發展了起來。
  • 高考熱點——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1.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鴉片戰爭後,列強不斷向中國傾銷商品,衝擊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區的傳統經濟結構,導致部分手工業者破產。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眾在廣西桂平縣金山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隨後,1853年3月起義軍攻克南京,改南京為天京.定為國都.與清廷對峙。2.太平天國運動前期(1) 北伐和西徵為拱衛天京,太平軍主動出擊,進行北伐和西徵。
  • 太平天國本有希望成功,卻發展成為一出權力爭奪的鬧劇
    太平天國運動是晚清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戰爭傷亡人數達7300萬。席捲大半個中國,前後歷時14年,太平軍一度佔領了7省47郡。然而1856年發生的「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盛極而衰,仿佛離不開統治集團的權力之爭。
  • 中國的「烏託邦」,必敗的太平天國運動
    在中國歷史上有那麼一場農民起義,領導者打著一些「烏託邦」式的構想來吸引老百姓,最終因自己構想無法實現和內外矛盾不斷而走向毀滅。這就是太平天國運動。鴉片戰爭後,戰時軍費以及向英國的賠款都壓到了老百姓身上,這讓原本就因清末苛捐雜稅而保守壓榨的農民老百姓更加苦不堪言。
  • 太平天國的體制為虛位元首制,故而洪秀全最初不掌實權
    馮雲山 也就是說在太平天國,主掌朝政的是軍師(宰相),洪秀全雖貴為國家元首,接受全體臣民朝拜禮敬,卻不負責具體政務處理。 鹹豐元年(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的武宣東鄉登極,對外稱天王,定號太平天國,封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領中軍主將;蕭朝貴為右弼又正軍師,領前軍主將;馮雲山為前導副軍師,領後軍主將;韋昌輝為後護又副軍師,領右軍主將;石達開左軍主將。
  • 日本版的「太平天國運動」——島原起義,兩者有怎樣的不同點?
    但起義不是中國的專利,日本也發生過起義,而且跟中國十九世紀的太平天國起義相似,被傳為洪秀全起義的2.0版。其實這場起義是發生在十七世紀,應該說洪秀全才是「徒弟」。1637~1638年,日本九州島原半島和天草島爆發了一場農民起義,這場起義跟太平天國起義一樣,都是反對壓迫和宗教迫害的。島原半島和天草島居民多數是信仰上帝的基督徒,兩地領主非常貪婪,對居民橫徵暴斂,讓當地人不堪重負。
  • 人地矛盾與土客之爭:論客家人是太平天國運動拜上帝會之母
    熟知太平天國歷史的人應該知道,拜上帝會的主要創始人洪秀全是廣東花縣人,其受基督徒梁發的《勸世良言》一書有感而撰寫了三本「原道」書籍,成立了拜上帝會。拜上帝會在發展的過程中,一開始招收的信徒主要是農民,這些農民深受地主和鄉紳壓迫,其反抗熱情和精神撫慰的需求極其強烈,拜上帝會的產生,給他們帶來了精神的寄託。
  • 太平天國,洪秀全發動的一場災難!僅這5個省就死了7000萬多人!
    說道農民起義,就繞不開滿清後期的太平天國,洪秀全起初發動反清起義的時候想的很是周到,應該算是滿清後期動蕩社會的一縷光。但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太平天國這縷光就像一縷煙花,短暫也就罷了,這縷光在閃爍的時候還傷了不少人!
  • 永安冊封「首義五王」,洪秀全制衡楊秀清權力的嘗試
    但是,洪秀全也藉助永安封王,精心布局,極力去制衡楊秀清,維護自己地位。永安封王:洪秀全制衡楊秀清權力的一次嘗試,詳細給大夥說說,歡迎點評。 「天父傳言」,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是假的,洪秀全、馮雲山等自然不相信,卻不得不承認楊秀清「天父傳言」之地位。原因很簡單,洪秀全以上帝名義傳教,否定楊秀清,就是否定自己,太平天國註定夭折。洪秀全自稱上帝二兒子,楊秀清關鍵時刻就是上帝,地位要高於洪秀全。
  • 太平天國運動死了7000萬人,這場起義都幹了些什麼事?
    太平天國運動大家都應該聽說過,這一次的農民起義所爆發的戰爭規模是空前的浩大。據考查當時的太平天國運動導致了7000萬人的死亡,比抗日戰爭的死亡人數還要多。這場運動結束後,中國人口銳減了40%。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非常的迅速,在極短的時間裡就攻佔了幾乎半個中國。並且每到一處就殺光鄉紳地主,裹挾百姓。美其名曰行俠仗義,劫富濟貧。太平軍在與清軍的戰爭中,甚至還多次發生過屠城的行為。洪秀全作為太平天國的領袖人物,起義時所打的名義也是十分的迷信主義,他稱自己夢到了上帝並接受了上帝的旨意,稱自己為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