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憤青,不能承受之輕

2020-12-14 百家號

曾經,憤青是一個很時髦的語言。可它的具體意思是什麼?我們看下度娘的解釋:「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歐美左翼思潮中主張顛覆傳統社會價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香港邵氏電影公司出品的影片《憤怒青年》記述一班不滿社會現狀而急於改變現實的青年,證明當時已存在「憤怒青年」的稱呼,後來該詞被簡稱為「憤青」。畢竟這個詞通常是流行網絡各大論壇之中,為大多數網民熟知的。

一直以來,魯迅先生無疑是背這個鍋最多的人。大約是因為他身處亂世之中,一個特殊的時代,煩惱與鬱悶太多,憤青的程度也就比一般人多了些!

先說現今的大學生對高考不滿。其實題做的多了也是可以增長見識的。

比如,試卷上關於韓國人將端午節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問題。

中國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對於它我們在農曆五月初五聚在一起:吃粽子、賽龍舟、紀念屈原大詩人…...可謂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日。

可韓國人卻突然做出這樣的事,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慨:這貨太不懂規矩了!

可是時至今日除了幾位專家、學者在反思外,更多的人在做什麼?只憑一時的痛快在網上開罵,然後罵完了呢?就沒有然後了。

借用一句網友的原話:「網上精彩的多著呢?」

當我們看到外國商人將「三國志」「紅樓」等等作為他們的商標註冊,難道做為中國人,你就沒有心中被刺痛的感受?

當我們民族的那些文化被外國人無休止的盜搶時,你真的不想做點什麼?你真的還忍心沉溺在那個虛幻的世界?

為了一隻狗被人虐待,而同全國各地數十萬人的一塊兒追兇?

這時的「憤青」已經變味了!

的確網上精彩的多著呢。一入網絡深似海,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記得某個名人鬧騰的就很花哨:一份中學試卷中暴出他的幾處語法錯誤,他便惱了,馬上跳到網上大說特說什麼「…只要一個作者高興……所有的標點都可以是句號……」再者如某位老先生對他的文章進行點評,一不合心意,他又惱了,絲毫不客氣地又開始炮轟,甚至大暴粗口。

餘者不論,單是一點基本的敬老精神都沒,完全屏去了做中國人應有的起碼教養與禮數。博客是一個自由言論的地方,但不代表你可以不講一點常識,難道說你可以跳到上面去隨意撒潑?用他自己的話講「說輕一點是一種秀好笑的事情。」

如沈從文先生言:「一切存在嚴格地說都需要「時間」。時間證實一切,因為它改變一切。無論寒來暑往,四季更替,人從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時間,都從時間上發生作用。」

時間才是一切的證實者。世界大了,人便雜了。但願別讓臆想斬斷了你的目光!

中國人太……都有21世紀了!

別拿憤青不當回事!我們中誰能承受那些憤青之輕?

相關焦點

  •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寫道「從我們幼年時代起,父親和老師就告誡我們,背叛是能夠想得到的罪過中罪為可恨的一種。可什麼是背叛呢?背叛意味著打亂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著打亂秩序和進入未知。」無可否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就是一本寫盡兩性間背叛的書。不是單純的論述一個男人在婚姻中頻頻出軌,將被出軌的女主受傷害卻又離不開男主的痛苦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
  • 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楊春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米蘭昆德拉那深邃、犀利的眼神浮現眼前,仿佛上帝之眼,俯瞰著這個蒼茫大地,仿佛看穿看破了世界,而他就在我們身邊,冷眼旁觀著這個人世間,卻又熱烈地投入其中愛著,思索著,探究著,拷問著……第一次認識米蘭昆德拉
  • 讀米蘭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米蘭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本書已經在我的書櫃裡躺了一段時間,這次把他放出來我想像我筆下的愛情,應該類似於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或者是毛姆筆下的拉裡,亦或是類似於這本書【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我猜,此刻,有人開始捧腹大笑了,小談,你的生活真的不僅是生活和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想想,總可以吧,我連這本書都看不明白,這就是夢境與現實。
  •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如何快速理解這本艱澀的小說
    1.主要人物很多人讀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後,無法感受到人物的具體存在,其實作品裡四個主要人物非常具有代表性:像託馬斯那樣無畏又專情的外科男醫生,像特蕾莎那樣執著追逐夢幻的愛情的鄉鎮小女人,像薩比娜那樣極致反叛和看穿現實的女藝術家,像弗蘭茨那樣天真地踐行夢想的大學教授,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不同精神面貌,代表了我們自身的影子
  • 除了《不能承受的什麼之輕》,米蘭·昆德拉還有哪些作品值得一看
    除了《不能承受的什麼之輕》,米蘭·昆德拉還有哪些作品值得一看編輯:笛簫談書 本文原創 抄襲必究無論大家看過還是沒看過,不可否認的是看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在世界文學作品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而它的作者米蘭·昆德拉也是站在文學金字塔頂尖的幾個人之一。大家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豆瓣文學專欄中的標籤中,就有一個是米蘭·昆德拉,今天笛蕭就來為大家推薦三本米蘭·昆德拉的作品,看看除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之外,他還有哪些廣為人知的作品。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伯格曼與《冬日之光》
    是自己一直堅持承受的東西?瑪塔此時走進來。她是荒謬嗎?託馬斯一定錯誤地認為自己與瑪塔的關係就是荒謬之源(這印象似乎得到了來通報漁夫之死的老婦的目光確認?他們的情人關係是半公開的?似乎只有教堂內的三人才知道)。通過瑪塔扮醜的造型和精湛的表演,伯格曼又加深了這種荒謬感。二人生活的細節,一個最簡單的擤鼻子就說明了男女之間關係的程度。而經受著發燒、頭疼折磨的牧師,突出在意志不堅時更加備受考驗。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迷途漫漫,終有一歸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作為作者米蘭·昆德拉最具聲望的哲學小說,被選為40年25部具有影響力的外譯作品。米蘭·昆德1929年生於捷克斯洛伐克,後定居法國,被認為是與《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不相上下的世界文學大家。
  • 中國當代民族主義憤青調查:愛國還是誤國
    曾經有人分析憤青文化:「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加深,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後,處處受制,經濟利益、國際聲譽不斷受到損害,這是憤青文化興起的根源。以強硬的手段來爭取中國國家利益,是憤青文化的核心思想。」  而在西方媒體看來,憤青則已經完全變成了極端民族主義的代名詞。
  • 不能承受生命之輕,憤怒的布拉格;吸菸的姑娘、扔石頭的老人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開始了一次波及全國的政治民主化運動,改革自1月5日開始,直到8月20日才結束,史稱「布拉格之春」。而這次改革的結束源於以蘇聯為首的華約軍隊的武裝入侵,這也是冷戰時期的典型的霸權主義事件。圖片拍攝於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
  • 賈莉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WeeWalk行記
    在那永劫回歸的世界裡,無法承受的責任重荷,沉沉壓著我們的每一個行動。 相反,完全沒有負擔,人變得比大氣還輕,會高高地飛起,離別大地亦即離別真實的生活。他將變得似真非真,運動自由而毫無意義。那麼我們將選擇什麼呢?沉重還是輕鬆?
  • 「每日精神食糧」《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經典句子文摘
    11、她的悲劇不是重,而是在於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2、現代的抽水馬桶從地面上凸起,宛如一朵白色的睡蓮花。建築師盡一切可能,讓身體忘記它的悲苦,讓人在水箱的譁譁衝洗中不會想起腸胃裡的排洩物會變成什麼。
  • 「人文」有史以來,中國十大「憤青」,沒文化者認不全
    這是憤青的本意。根據這個本意,年父自以為是、整理了一個中國史上最著名的十個憤青名單(含老憤青),大家看看是不是有幾分道理。第一名、屈原(戰國)他怒罵:「和尚是佛之罪人,殺盜淫妄,貪婪勢利,無復明心見性之規。秀才亦是孔子罪人,不仁不智,無禮無義,無復守先待後之意。」一句話罵遍了儒佛兩家,活脫脫就一憤青。第四名、杜甫(唐朝)
  • 生命態度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我承認我是猜的,我承認我不知道英雄是怎麼想的,但是英雄如果真的跟我們大眾一樣都想著值不值,那麼,就沒有了英雄,也沒有了我們的事後諸葛亮,有的只會是一群憤青學魯迅先生罵中國人的麻木。我突然想到感動中國給孟祥斌的頒獎詞:風蕭蕭,江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
  • 《白色月光》:婚姻有著不能承受之輕,你不是那個例外
    是的,在談戀愛的時候想著結婚;結婚的時候想著生孩子;生孩子之後想像著如何一家幾口;到了晚年,就想著如何享受弄孫之樂。一切都那麼美好,婚姻是愛情的最高形式。夫妻倆,可以手拉著手一起走到天荒地老。等等,這是白日做夢。清醒過來,這不是童話世界。03未必每個人都是愛情至上者,但在患得患失之後還是相信愛情相信婚姻。
  • 中國式噴子是憤青嗎?又是誰造就的噴子?
    中國式噴子,定義為憤青,我覺得挺合理。什麼叫憤青?大概就是容易憤怒的青年。青年人因為涉世未深,心中一腔熱血,荷爾蒙分泌過剩,看事情容易投入主觀性。而且九年義務教育,讓年輕人的見識僅僅停留在書本、學校、家庭上,社會實踐為零。
  • 美媒評中國遊客大鬧曼谷機場:憤青「綁架」愛國主義
    參考消息網9月10日報導 美媒稱,近日,幾段「中國遊客大鬧曼谷機場」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據多家媒體報導,事件起因是乘客不滿飛機延誤時間過長,抗議航空公司並索求賠償,在與機場工作人員發生衝突後,他們集體唱起了國歌。新華社發評論文章批評涉事乘客「假國家的名義施壓」,「讓全體國人都替他們『背了黑鍋』」。
  • 100多年前的日本「憤青」:給我1萬鐵騎,我能踏平中國!
    說起憤青這個詞,每個人心裡都冒出這樣一群人:他們每日在網上喊著打打殺殺,美國日本在他們眼中不值一提、不堪一擊,給他們幾萬人馬就能從印度尼西亞打到加利福尼亞,打日本更是一朝一夕的事......今天軍事妹子要給大家講的卻是一位日本憤青,借他映照下中國憤青,大有隔世之感。
  • 解析憤青雙重人格:一邊看日本AV 一邊大罵日本人
    當魯迅反思出痛批劣根性時,我們不能不欽佩他的火眼金睛。摘自:周筱贇、葉楚華、廖保平《中國誰在不高興:網絡三劍客痛批中國憤青》 花城出版社 2009年6月出版憤青的雙重人格憤青是善變的,變得時常讓人捉摸不透。
  • 張生:中國憤青,美國粉絲,日本製造與費德爾情結
    我曾設想過這一幕,假如把那些砸車的中國憤青們突然空投到洛杉磯或者加州的任何一座城市,當他們揮起手中的榔頭或磚頭時,可能會忽然感到無處下手,因為到處都是日本車,到底砸哪一輛又是哪個牌子的車好呢?而且,在二手車的交易排行榜上,日本車也總是躍居前幾名。這也是我到美國後朋友推薦我買輛日本產的二手車的原因,這是因為相對而言,日本的二手車質量總體不錯,用起來比較皮實,所以好買也好賣。
  • 限韓令下,該封殺那些曾經為樂天代言的中國藝人嗎?網友:憤青滾開
    但是張藝興本人愛國是毋容置疑的,在最新公布的2016中國慈善名人榜上,張藝興排名15,其中一個細節便是其個人捐贈額是10分滿分,也就是說一年中其捐款額度同榜單的韓紅和黃曉明是打平的。而且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張藝興在抗戰勝利70周年時將微博頭像改為中國國旗,那些喊著封殺的憤青們過來說說,你們是一年捐款有張藝興一個零頭還是說你們微博頭像也是五星紅旗。高圓圓高圓圓非常受韓國觀眾的喜愛,曾經獲得第52屆韓國大鐘獎最佳海外女演員獎。高圓圓清純靚麗,代表了中國知性優雅的形象,所以韓國人找她代言並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