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特色民居建築(廣東篇)——客家圍

2020-12-24 美意樂享

廣東客家圍

惠州惠陽區鎮隆鎮大山下村的崇林世居,佔地面積13824平方米。

惠州龍門縣永漢鎮鶴湖村的鶴湖圍,佔地面積約6166平方米,

韶關始興縣隘子鎮的滿堂客家大圍,佔地面積13544.96平方米

韶關市始興縣羅壩鎮燎原村長圍村圍屋

始興縣太平鎮東胡坪永成圍樓

始興縣羅壩白樓

始興縣城東南的竹苞松茂圍

始興縣司前鎮李屋村的筆子藪圍樓

韶關市翁源縣江尾鎮南塘村湖心壩長安圍,佔地面積逾1萬平方米

廣州增城福和鎮坳頭崗埔村的客家圍,佔地面積1454.56平方米

深圳龍崗區南聯社區羅瑞合南街的鶴湖新居,佔地約2.48萬平方米

深圳橫崗街道茂盛路的茂盛世居,佔地面積6200平方米

深圳坪山區大萬路33號坪環社區西南的大萬世居,佔地1.5萬平方米

潮州市饒平縣三饒鎮南聯主村的八角形土圍樓——道韻樓,佔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

潮州市鳳凰山天池畔的纘美樓,總面積達四千平方米

梅州市梅縣區松源鎮金星村的蔡蒙吉故居,佔地1500平方米

梅州市五華縣水寨鎮壩美村的璼(lán)公祠,佔地面積達3.5萬平方米

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的南華又廬,佔地10000多平方米

梅州市大埔縣大東鎮聯豐大丘田村的花萼樓,佔地面積2289平方米

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群豐村的仁厚溫公祠,佔地23000多平方米

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的承德樓,佔地面積3780平方米

梅州市大埔縣湖寮鎮龍崗村的泰安樓,佔地總面積6684平方米

梅州興寧市葉塘鎮河西村麻嶺頂東麓的磐安圍,佔地面積5060平方米

。。。。。。

相關焦點

  • 客家文化 | 客家建築為什麼是「圍屋」的建築?
    客家圍屋,又稱圍屋、客家圍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之一,是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
  • 建築美學客家圍:歷史文化物證
    廣東的民居建築,無論廣府、客家,還是潮汕,都各具特色,異彩紛呈,如同廣府人、客家人與潮汕人一樣,不易混淆,幾乎一眼就可以辨別出來。  廣府如西關大屋、開平碉樓、大旗頭村,潮汕如「下山虎」、「百鳳朝陽」及「駟馬拖車」的建築模式。
  • 客家的來歷 客家土樓建築的特色介紹
    參觀各式建築往往是旅遊中的重頭戲,從帝王宮殿到普通民居,從萬裡長城到亭臺樓閣,每一處建築都有它看不夠、道不完的精緻與美妙。然而在福建的西部我見到了最令人震驚的民居建築——客家土樓,其外觀既可以與古羅馬雄偉的競技場相媲美,又讓人懷疑許多現代體育館的設計是不是受了它的影響。由於土樓獨特的造型,龐大的氣勢及防潮抗震等優勢被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民居建築。
  • 走近客家建築,感受濃濃客家文化
    客家建築即是客家民居。客家民居有三種樣式:客家排屋、客家圍屋、福建土樓,在建築美學視野中,客家民居有千姿百態的建築造型。客家民居與其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一樣有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簷口見長。
  • 【客家文化】廣東省最具客家特色的古村
    橋溪村,是梅州東北部雁洋鎮的一個自然村落,村子很小,聰明的山民們沿著山勢開墾,硬是建造了不同形制的房子,幾百年下來,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築群,或依山就勢,或築臺傍水,錯落有致,各呈勝場。 如今村裡保存有朱氏後人留洋後回來興建的繼善樓、世德樓、寶善樓、世安居、寶慶居、祖德居等建築,陳氏人家建的仕德堂,是一反圍龍結構的大屋。 橋溪村被稱為「客家桃園」,對於攝影愛好者而言,更是一個絕妙的外景地,可以從不同角度攝取獨特客家民居的神韻。 地址:梅州東北部雁洋鎮 美食推薦:在村口有大概五六間村民自辦的菜館。
  • 國慶長假出行,梅州旅遊景點圍龍屋,又稱為客家圍屋,建築奇葩
    圍龍屋又被稱為客家圍屋,是傳統客家民居(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三大樣式之一。 圍龍屋主要分布於廣東、福建、江西等省。廣東地區即遍布於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韶關,一般都有三百年乃至八九百年歷史。福建地區則出現在龍巖市的新羅區、永定區、上杭縣。
  • 廣東梅州石方樓,罕見的客家方形圍屋,號稱「世界民居建築奇葩」
    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市,是客家人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這裡除了傳承著客家民俗文化之外,還保留著許多客家特色民居古建築,尤其是在梅州的大埔縣,可以看到客家建築的多種形式,從客家圓樓到方樓,從走馬樓到圍龍屋,都可以找得到。
  • 廣東梅州石方樓,罕見的客家方形圍屋,號稱「世界民居建築奇葩」
    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市,是客家人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這裡除了傳承著客家民俗文化之外,還保留著許多客家特色民居古建築,尤其是在梅州的大埔縣,可以看到客家建築的多種形式,從客家圓樓到方樓,從走馬樓到圍龍屋,都可以找得到。
  • 梅州客家民居建築:何為客家名居,客家民居類型簡介
    私人住宅建築的類型比較多樣,簡介如下:(1)圍樓式。圍樓式的房屋建築,有長方形圍樓和圓柱形圍樓兩種格式。它是(漢族)客家人來到梅地初期的一種民居建築形式,多見於閩、粵、贛邊沿山區。長方形圍樓的主要特點,是把外圍牆築得特別厚(1米多寬),牆體全是用混雜生土夯築。只有土、木、瓦3項用材。
  • 梅州客家房屋-圍龍屋
    梅州是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是閩粵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廣東綠色崛起先行區和文化旅遊特色區、沿海經濟開放區,也是海西經濟區的重要成員,享有地方立法權。客家民居:梅州有特色的民居是圍龍屋承德樓位於市中心區,是梅州市內保存最完好的典型客家傳統民居圍龍屋。建屋人梁氏炯昌公,號星樓,是廣東嘉應州三角安定壹折桂窩人氏。二十世時任暹羅(即現泰國)華人華僑僑領,同時亦經商做生意。
  • 客家風情圍龍屋風格鑑賞與設計
    (客天下圍龍屋夜景)客家民居建築規模宏大,一方面,呈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習性。客家人在不同的地域,都相互扶持,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客家特色飯店)由於客家人分布廣泛,但又有相對集中的聚居區,因此客家人數多少不一,形成客家人聚居的鄉鎮、村落或獨立文化區的特性。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圍龍屋了。
  • 廣東旅遊好去處,那是一種具有古樸氣質的建築:梅州客家圍龍屋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非常古樸的建築,那就是廣東梅州的客家的圍龍屋。客家圍龍屋具有典型的嶺南特色是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幹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被稱為為我國最具代表的五大傳統建築樣式。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走進客家的圍龍屋吧。
  • 鬼斧神工 · 龍南客家圍
    ,並引起了國內外研究客家和民居建築的專家學者的關注和海內外眾多遊客的興趣。江西省的贛南客家圍屋是整個客家民居的母體,也是古代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築形式,其贛南客家圍屋習俗是典型的漢族客家民居的風俗,保存了中原遠古風情習慣、生活方式。其中,贛南的龍南縣則是客家圍之最。龍南位於江西省的最南端,毗鄰廣東和平、連平縣,素有「江西南大門」之稱。建縣於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是有千餘年歷史的客家古縣,歷史悠久,文化璀璨。
  • 客家大門樓是廣東,福建,臺灣等省傳統民居建築的重要流派
    客家民居是廣東,福建,臺灣等省傳統民居建築的一個重要流派。客家民居有三種樣式:客家圍屋、客家排屋、福建土樓。與中國其它地區傳統民居建築一樣,客家民居也有聚族群居的特點,但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中國人,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來裝飾屋頂、簷口見長。
  • 經典傳統建築民居:保持中原禮制傳統中孝悌尊卑觀念的客家土樓
    圓樓、方樓、宮殿式土樓、五鳳式土樓、府第式土樓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圓形的最引人注目,當地人稱之為圓樓或圓寨。客家土樓主要有3種典型,就是五鳳樓、方樓、圓寨。除五風樓是中原漢族府第式建築形式的直接傳承外,圓、方土樓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但其祖祠建於全樓中心,仍保持中原漢族禮制傳統中孝悌尊卑觀念的核心。
  • 客家建築 古韻圍龍屋
    在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中,客家傳統民居建築獨具特色,是中華建築的一朵奇葩。其中梅州地區的客家圍龍屋更是極具代表,圍龍屋和傳統民居融科學、實用、藝術性於一身,凝聚了客家文化歷史內涵,也成為了客家廣大民眾的精神家園。
  • 觀廣東興寧羅浮鎮,便明白圍龍屋之古樸,客家民居模樣就此明朗
    文/花夕對中國傳統住宅建築略有了解的人就會對客家民居有所耳聞,這種大園型建築似乎北京四合院等一樣極具中國鄉土風情,聚族群居,坐北朝南,重內採光,木樑承重,磚砌護牆,雕梁畫棟,但是很少有人能清楚描述出客家民居的典型特點
  • 五百年圍龍屋 客家建築名片
    一首廣為流傳的客家童謠唱出了客家人濃厚的圍龍屋之情。圍龍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梅縣區丙村鎮有一座五百多年歷史、規模龐大的圍龍屋——仁厚溫公祠,猶如鑲嵌在客家圍龍屋群中一顆耀眼的明珠,也是唯一收入中國建築學會編撰的巨著《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一書的客家圍龍屋。
  • 客家老屋蘇家圍
    蘇家圍風光。來自網絡7月底,我們「重走客家遷徙古道」首發團一行抵達廣東省河源市。河源是嶺南客家先民最早的涉足地,也是東江流域客家人聚居中心,有著2000多年客家文明史。河源的客家民居建築風格和形式,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變化,有圍龍屋、走馬樓、四角樓等。蘇家圍位於河源市東源縣義合鎮,距市區26公裡,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後裔居住地。一進蘇家圍,我們就看見一群雞在草地上覓食,橋下有流水叮咚,河邊有巨大的水車吱吱轉,整個村子山水環繞。東江與久社河在蘇家圍南面交匯,一灣碧水點綴了客家原本剛性的建築,使它平添了幾分秀麗和靈氣。
  • 長汀塗坊圍屋—客家民居中典型的全圍式傳統古民居
    前福建省委書記項南在《客家文化叢書》一書的序言中寫到:「廣東梅州的多層圍壠屋、永定土樓、長汀圍屋等典型的客家古建築,既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葩』,也是客家人團結奮進的象徵。」長汀圍屋即指塗坊圍屋。【模範塗坊-圍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