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老屋蘇家圍

2020-12-12 人民網

蘇家圍風光。來自網絡

7月底,我們「重走客家遷徙古道」首發團一行抵達廣東省河源市。河源是嶺南客家先民最早的涉足地,也是東江流域客家人聚居中心,有著2000多年客家文明史。河源的客家民居建築風格和形式,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變化,有圍龍屋、走馬樓、四角樓等。

蘇家圍位於河源市東源縣義合鎮,距市區26公裡,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後裔居住地。一進蘇家圍,我們就看見一群雞在草地上覓食,橋下有流水叮咚,河邊有巨大的水車吱吱轉,整個村子山水環繞。東江與久社河在蘇家圍南面交匯,一灣碧水點綴了客家原本剛性的建築,使它平添了幾分秀麗和靈氣。村裡兩河四岸翠竹成蔭,處處體現了蘇東坡「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情懷。清澈平緩的江水,簡樸陳舊的民居,根深葉茂的古榕,錯落有致的稻田,搖曳多姿的翠竹,營造出平靜、優雅的意境,讓人感嘆:難怪它有「南中國畫裡鄉村」之譽!

蘇家圍不是客家常見的圓形圍龍屋,而是明清特色方形府第式圍屋。保存至今的18座古民居中,永思堂最古老,建於1481年,是為紀念蘇家圍八世祖蘇東山而建,故又稱東山蘇公祠,是蘇家圍人舉行祭祀、議事之地。堂屋主體為三幢,其形類似北方四合院。民居裡擺放著許多古時用過的花轎、雕花床等物品。屋內臥室、廚房、大小廳堂及水井、豬圈、雞窩、廁所、倉庫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上百人甚至幾百人都可同居一屋,令人嘆為觀止。永思堂裡張貼著蘇氏家譜,記載著蘇氏宗族800多年的歷史。100多張清嘉慶、道光年間的地契、房契,是蘇家圍人勤勞致富的歷史見證;60多塊官位、學位牌匾上閃現著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思想。

那些鄉間小路邊民居老牆上觸目可及的「當年紀事」「當地紀事」「農耕紀事」,是蘇家圍人歷史記憶的傳承印跡,講述著國家民族的滄桑巨變、鄉間百姓的悲歡離合。還有那客家古老民居、農耕農事長廊等,都讓我們體會了客家的純樸與自然。看慣現代都市風光的我們,穿行在這古色古香的客家圍屋,對其精巧結構、奇妙布局及淳樸鄉情印象深刻。

蘇家圍現存5棵大榕樹,均有1000多年樹齡,其中最出名的是五顯榕和鴛鴦榕。五顯榕是當年蘇天榮上岸看見的第一棵榕樹。現在這裡建有山歌臺,客家妹子常在這對著悠悠東江水,高唱悠揚的山歌。遊人至此,也可學著與客家妹子對唱,感受一下客家人借歌傳情的美妙與浪漫。

東江水碧綠清澈,站在望江亭上放眼望去,兩岸清幽,景色優美,令人陶醉。望著下遊那大片蘆葦,江風吹過,蘆葦一起一伏,別有情趣。正是:江亭憑欄景醉眸,童戲江水翁打魚,河灘兩岸風光秀,草木飄香勝境幽。

相關焦點

  • 廣州到河源自駕遊路書——萬綠湖蘇家圍
    這裡既可以看到秀美的鄉間山水,感受到純樸的客家風情,又能體驗溫泉之旅的全新感覺,了解恐龍故鄉如何實至名歸,實在是樂也融融。    ▲靚景推薦  萬綠湖:在地球的整條北回歸線帶,幾乎全是沙漠或乾旱草原,唯有三處得天獨厚的地方才擁有一片綠色,而萬綠湖就是其中的一處。水,是萬綠湖的魅力所在。
  • 江西贛州五龍客家風情園,夏雨中的客家圍屋,故鄉熟悉的老屋景色
    五龍客家風情園地處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沙河鎮沙河大道,距市區0.8公裡、火車站2公裡,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東鄰貢江,與贛縣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園區內山水環抱,風光秀麗,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目前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五龍客家風情園佔地面積2000畝,其中水域300多畝,綠林800畝。圍屋,是客家先民在贛南廣袤大山裡留下的建築傳奇,銘刻著客家人的歲月滄桑。
  • 印象梅州:「天圓地方」的客家圍龍屋
    「靠山」而居的選擇,是客家先人艱難遷徙的無奈之舉,但也是因地制宜的明智之選,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造型奇特、功能齊全的客家圍屋應運而生。圍屋之妙在於「圍」,包括圍龍式、城堡式、中西合璧式、殿堂式等,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圍龍式圍屋。
  • 位於崗背學士村:這座圍龍老屋,雕龍畫鳳,相當有特色!
    圍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狹義的圍龍屋指的是圍龍式的圍屋,而廣義的圍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圍樓或圍屋。在黃陂,有太多極具客家特色的圍龍屋,位於崗背學士村與虎留交界處,有一座規格與工藝都有著不凡之處的圍龍老屋 -麟振圍
  • 河源一日探秘客家經典「圍龍屋」
    久經戰亂的「白雲樓」在木棉花掩映下頗具歷史神韻-丘立文攝廣東省河源市屬東江流域純客家地區,這裡的客家「圍龍屋」與北京四合院、陝西窯洞、雲南「一顆印」、廣西「幹闌式」合稱為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
  • 河源這個客家古村,蘇東坡後裔聚居八百年,真真是南國畫裡鄉村
    這座村莊就是「南中國的畫裡鄉村」——蘇家圍。它並不廣為人知,即使是旅遊旺季也不會人山人海,卻既有山水環繞的自然美景,也有別樣的客家文化特色。 在蘇家圍的歷史上還流傳著:「可」字輩(明萬曆年間)無白丁,「基」字輩(清乾隆年間)無窮人的傳說。清朝道光年間,在河源縣的一次生員匯考中,全縣考取了24名秀才,而蘇家圍就考了12名,蘇家圍從此被稱為「蘇半縣」,成為河源著名的文化之鄉。 蘇家圍至今仍保存18座民居古屋,其中有5座是明朝的建築物,其餘13座是清朝時期建的。
  • 河源這個客家古村,蘇東坡後裔聚居八百年,是「南國的畫裡鄉村」
    這座村莊就是「南中國的畫裡鄉村」——蘇家圍。它並不廣為人知,即使是旅遊旺季也不會人山人海,卻既有山水環繞的自然美景,也有別樣的客家文化特色。蘇家圍距離河源市區26公裡,這裡的村民都姓蘇,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後裔。蘇東坡第七代孫蘇天榮於元朝元貞元年(1295年)發現了這個地方,並把此事告訴了子孫後代。
  • 【客家文化】廣東省最具客家特色的古村
    僑鄉村現保存較為完善的客家傳統民居108座,其中以「圍龍屋」最具特色,還有為數不少的「合槓」至「多槓」的「走馬樓」,以及少數「鎖頭屋」,碉樓和含有西式建築元素的其他建築形式。 地址: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市松口鎮 美食推薦:炸肉圓、炸酥燒、羊醋湯、魚散粉蘇家圍村:蘇東坡的後裔居住地
  • 鬼斧神工 · 龍南客家圍
    江西省的贛南客家圍屋是整個客家民居的母體,也是古代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築形式,其贛南客家圍屋習俗是典型的漢族客家民居的風俗,保存了中原遠古風情習慣、生活方式。其中,贛南的龍南縣則是客家圍之最。龍南位於江西省的最南端,毗鄰廣東和平、連平縣,素有「江西南大門」之稱。建縣於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是有千餘年歷史的客家古縣,歷史悠久,文化璀璨。
  • 贛州于都縣謝屋古村,青磚老屋古韻很濃有熟悉的客家老屋,看怎樣
    古村落的存在都是因為擁有了濃厚的歷史古韻和可探究的文化生活而得以倖存得以保護的人類財富,謝屋古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嶺背鎮境內是一個古韻尤濃的客家村落,走進謝屋古村感受歷史建築的美。飛簷黑瓦的青磚馬頭牆的老屋是謝屋古村比較多見的古建築,老舊的屋牆在陽光下散發著濃濃的歷史古韻味,斑駁的青磚老舊的黑瓦。寫滿了滄桑的謝屋古村老建築是歷經風雨洗禮的模樣。2014年11月,謝屋村被列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老舊的建築老牆上一塊塊石頭清晰可見。高大的祠堂門盡顯著滄桑。古老的村落處處可尋的古韻。熟悉的客家老屋故鄉親切的模樣。
  • 圍龍屋客家食府:轉型升級爭做客家美食第一品牌!
    取名圍龍屋,彰顯客家特色2005年,圍龍屋客家食府品牌創立,並在福田區開業第一家門店。客家圍龍屋被國際建築學界譽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式之一,堪稱世界一絕,是客家傳統文化的瑰寶。而源自世界客都——梅州的「圍龍屋客家食府」直接取「圍龍屋」為品牌名稱,將弘揚客家文化與經營客家美食做為己任。
  • 藏在深山的客家「土圍」——團龍圍
    贛南客家圍屋凝聚著客家人的勤勞智慧,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象徵。贛南地區迄今保存較完好的各類客家圍屋有600多座,定南縣有200餘座,其中龍塘鎮忠誠村的團龍圍以「三姓共建同住」的歷史而聞名。△圍內街巷井然有序、四通八達。
  • 客家方言電影《圍屋喜事》12月19日全國上映
    電影《圍屋喜事》19日全國上映影片95%以上臺詞採用客家話  12月19日,電影《圍屋喜事》將登陸全國院線
  • 客家特色民居建築(廣東篇)——客家圍
    廣東客家圍惠州惠陽區鎮隆鎮大山下村的崇林世居,佔地面積13824平方米。惠州龍門縣永漢鎮鶴湖村的鶴湖圍,佔地面積約6166平方米,韶關始興縣隘子鎮的滿堂客家大圍,佔地面積13544.96平方米韶關市始興縣羅壩鎮燎原村長圍村圍屋始興縣太平鎮東胡坪永成圍樓始興縣羅壩白樓
  • 一客家老屋有什麼「寶物」?值錢的只剩下幾幅字畫
    走訪老屋古宅,總會遇到"寶物".而寶物也因人而異,有人喜歡陶瓷,有人喜歡古董,有人喜歡字畫等.而本人喜歡探索的過程,以上寶物都不喜歡!下面和大家走進一座客家老屋,看看有什麼"寶物"?這一間是客家的民居,還保留有原始的舂米設備.但是棒槌不見了.只留下地上一個小深坑.走到房間,發現幾個罈子.這些算不算古董呢?有沒有價值?
  • 客家建築藝術——賀州客家圍屋
    四方桶圍屋圍龍屋賀州有客家人約80萬人,他們建造的民居均四方合圍,稱為客家圍屋。賀州客家圍屋共9種式樣,分別是四方營、圍龍屋、四點金、走馬樓、鎖頭屋、鎖頭屋擴間、四方桶、棋盤圍、中西合璧式。其中賀州最大的圍屋群分布在樟木林鎮和八步區蓮塘鎮。
  • 「天圓地方」之客家圍龍屋
    梅州興寧葉塘鎮河西村-磐安圍歷史文章客家民居分為贛南客家民居(贛南圍屋)、閩西客家民居(閩西土樓
  • 傳承客家文化,關西圍承載悠悠歲月
    關西新圍。圖/楊益民 攝 關西圍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載著悠悠歲月,其核心景點關西新圍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經歷了時代變遷,傳承著客家文化。
  • 當牆繪遇上客家老屋
    一排排客家建築經過翻修後,不再破敗髒亂。引入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讓老村煥發出新的生機。如今走在鰲湖藝術村的巷道中,還能看到一幅幅色彩豔麗的牆繪作品,這讓前來打卡遊玩的人有了意外發現。新與舊的強烈對比,東西方的文化交融,讓這座古村愈加散發出極具現代感的藝術氣息。
  • 廣東這個客家古村,被譽為「南國畫中村」,是蘇東坡後裔的聚居地
    廣東省的客家文化十分著名,而廣東客家人聚集地大約都在粵東地區,所以很多廣東的古村落又被稱為客家古村落,是體驗客家民俗風情最好的地方,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古村落就是其中之一,它就是位於廣東省河源市的蘇家圍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