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興的兩個兒子耍心機,欲害朱元璋,不料朱元璋從容不迫解危機

2020-12-09 闡史官曉悅

當年,朱元璋在紅巾起義軍中,是主帥郭子興的得力幹將。某日,朱元璋剛與諸將議事完畢,突然,郭子興的兩個兒子郭天敘、郭天爵找上門來說:「我們哥倆弄了點好酒好菜,請朱兄弟去我們那邊喝兩杯!」

朱元璋意味深長地看著他們,毫不猶豫答應了。郭氏兄弟向來嫉妒朱元璋的才幹,平時有事沒事總找麻煩,現在突然要請客,怕是酒無好酒,要使壞吧?

還真是這麼回事!

原來,朱元璋加入紅巾軍後,出生入死、戰績突出,郭子興對他非常賞識,不但大力培養,破格提拔,還把義女(馬皇后)嫁給他。朱元璋手下很快就匯聚了一幫鐵哥們,在軍中的號召力與日俱增。

眼看朱元璋快速成長起來,郭子興的兩個兒子恨得牙根痒痒,生怕他在軍中的影響力有一天會超越自己,於是就想除之而後快。他們想到的方法,就是用毒酒毒死朱元璋。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那一幕,這就是一場鴻門宴。

別看朱元璋那時候還是個毛頭小夥子,但能成為開國之君的人,可不會輕易被別人玩弄於股掌之間。朱元璋對郭家兄弟的不軌之心早有覺察,早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在他們身邊安插了眼線。他們倆今天的意圖,朱元璋早就得到情報了。

猛聽眼線說郭家兄弟要謀害自己,朱元璋既生氣,又為難。氣在這兩個人心胸狹隘,不專心對抗元軍,反而暗害忠良搞內鬥;難在不知要如何處理此事才算妥當。

如果當面揭穿他們的伎倆,恐怕會引發起義軍內訌,要是元軍得知情報趁虛而入,對起義軍來說,將是一場滅頂之災。但若是假裝不知,藉故推脫,對這倆小子也起不到震懾作用,他們也定然不會善罷甘休,還會想盡其他辦法坑害自己。

如何能夠既揭穿他們的陰謀,又保全各自的顏面,維護軍心穩定呢?朱元璋心中明了,害人者在暗處,自己在明處,想讓這哥倆知難而退,必須使出敲山震虎的手段!

朱元璋頭腦靈活,心眼兒比篩子還多,這事雖說難辦,卻難不倒他。思忖片刻,計上心來,等郭氏兄弟一說請客的事,朱元璋立刻答應:「好事啊,咱現在就走!」

郭氏兄弟心中竊喜:「朱元璋,過了今天,你就沒戲唱了!」

走到半路,朱元璋突然從馬上拉住戰馬,再不前行。隨即神情凝重,一言不發,同時抬頭望著天空,似乎在冥想,又仿佛在傾聽。郭天敘和郭天爵面面相覷,莫名其妙。

如此片刻,朱元璋突然調轉馬頭就往回走,並大聲斥責郭氏兄弟:「你們二人真夠歹毒,竟然想借請客之機謀害於我!」

青天白日,路人還有行人,郭家的哥倆被朱元璋搞得滿臉通紅,好沒面子。郭天敘趕緊打圓場:「朱兄弟你別誤會,你是我妹夫,咱們都是一家人,我們怎麼可能謀害你,你切莫聽旁人胡言亂語。」

朱元璋義憤填膺道:「剛才上天已經派使者將真相告知於我,你們要在酒裡下毒,毒殺我!這如何能再跟你們去。」

二人聽罷駭然不已。這事辦得非常隱秘,他怎麼會知道呢?莫非這姓朱的小子真的是有上天護佑?雖然心存疑慮,但二人從此卻再也不敢造次了。

朱元璋心裡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敵暗我明且不會得到領導的支持(郭子興怎麼會跟自己的兒子過不去?),而郭氏兄弟的身份特殊,又註定不能撕破臉皮。可如果一味忍讓退縮,自己則會一直身處危險之中,以後的日子會天天提心弔膽,那樣的話情況只能變得更加糟糕。

朱元璋對戰術的選擇和局勢的把控,有一種常人難及的天分,既然不適合強攻,那麼就只好智取,藉助上天的名義,讓對手知難而退。如此一來,擺在面前的就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把對手打疼,要麼把他嚇怕。

這種戰略思想不僅讓朱元璋修理了郭氏兄弟,更是滲透到他在日後的各種策略中,令他多次在戰爭和政治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每當讀到這樣的故事時,我們能夠領略的不僅僅是情節的跌宕和精彩,更多的是在品味朱元璋這樣的歷史人物,是如何深入細緻地體察人性,是如何從容不迫地化解危機,並以沉著的態度面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相關焦點

  • 朱元璋靠郭子興發家,郭子興死後,朱元璋如何對待他的子女?
    可惜的是郭子興死後,他的兒子們相續被殺,郭家斷了香火,那麼朱元璋為什麼會對恩人的後人下此毒手呢? 這種關係,威脅到郭子興兒子們的地位,他們害怕父親郭子興選朱元璋為繼承人,於是不斷地向郭子興進讒言,在郭子興面前抹黑朱元璋,誣陷他有二心。 郭子興優柔寡斷,又喜好聽信讒言,在兒子多次挑唆下,開始懷疑朱元璋,並常常責罵他。對於郭子興來說,朱元璋畢竟是養女的夫婿,自然沒有親兒子值得信賴,後來郭子興索性把朱元璋軟禁起來。
  • 朱元璋的起家貴人郭子興後來絕後,兩個兒子的死亡還與朱元璋有關
    在元末大亂中,各方勢力互相角逐,最終朱元璋笑到了最後,肇成帝業。不過沒有郭子興,就沒有日後的朱元璋,《明史》認為「子興據有濠州,地偏勢弱,然有明基業,實肇於滁陽一旅」,「帝王之興,必有先驅者資之以成其業,夫豈偶然哉!」不過郭子興的三個兒子後來都去世了,而其中兩個人的死亡還都和朱元璋有莫大關係。
  • 朱元璋是郭子興女婿,郭天爵是郭子興兒子,兩人為何不能同仇敵愾
    公元1356年,隨著郭子興的次子「郭天敘」的不幸戰死,郭子興的三個親生兒子裡面也就僅剩下了小兒子郭天爵一人。而且由於此前郭子興也因病去世,這也就意味著郭子興一家就真的只剩下了郭天爵這一顆獨苗。按常理來講,朱元璋作為郭子興的女婿,雖然迎娶的只是郭子興的義女,但朱元璋亦是郭子興所一手提拔起來的。那麼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稱郭子興待朱元璋如親兒子一般也不為過。所以朱元璋理應更加照顧郭天爵才對不是嗎?可史書記載的卻是郭天爵的死因是被朱元璋所殺,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 為了幹掉郭子興的兒子,朱元璋有多陰狠?一招借刀殺人瞞天過海
    朱元璋成功路上離不開一個人的幫助,那就是郭子興,郭子興對朱元璋的表現非常欣賞,把他的養女馬氏嫁給朱元璋,朱元璋與馬氏相敬如賓,後來馬氏成為唯一可以管住朱元璋亂殺功臣殘暴性格的人。郭子興死後紅巾軍需要一個主帥,郭子興生前對朱元璋有諸多猜疑,特別是他的兒子郭天敘從中挑撥,因為他害怕朱元璋會取代他的位置,但朱元璋沉穩內斂的性格沒有表現出對郭子興有一絲不忠,或者說他對郭子興是真的充滿感激之情,並沒有想取代他,但郭天敘就不這麼想了。
  • 朱元璋是依靠郭子興起家打下江山的,他對郭子興的後人如何
    並且,有個叫做郭琥的人,自稱是郭子興的第四個兒子,進京找朱元璋。朱元璋還給他封官,讓他奉祀郭子興。從這些措施可以看出,朱元璋對郭子興是相當好的。根本的原因,並不是朱元璋良心發現,而是郭子興已經去世,並且郭子興也沒有後代了,因此,朱元璋對郭子興其實是很放心的。當然了,郭子興也不是沒有後代。郭子興有三個兒子。長子早已在起義的過程中戰死,以至於在歷史上都沒有留下名字。次子郭天敘和三子郭天爵在郭子興去世以後還活著,但是他們的命運卻非常糟糕。
  • 郭子興有著嶽父和知遇恩人的雙重身份,為何兒子還會被朱元璋誅殺
    他就是郭子興,紅巾軍的元帥之一,元末的軍閥勢力之一。成為朱元璋恩人和嶽父1352年,郭子興集結一幫青壯,攻打下了濠州,郭子興俠義的性格在前期很受歡迎,有人跟著他幹。同時他也接納各路人才,朱元璋也是這個時候去投奔他的。這裡發生了一件趣事,就是在朱元璋投奔時被郭子興的手下以為是內奸,就把他給抓了,時郭子興聽說了這件事。
  • 朱元璋娶了郭子興的兩個女兒,一個名垂青史,為何另一個默默無聞
    ---《明史》此後大家都是一家人,時間長了朱元璋對郭惠妃當然也動了心思。郭惠妃到底是啥時候嫁給朱元璋的,也沒有相關記錄,不過可以根據郭惠妃所生的孩子來推斷。郭惠妃給朱元璋一口氣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蜀獻王朱椿、代簡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陽公主。
  • 郭子興去世後,朱元璋接手他勢力,郭子興的三個兒子結局如何?
    郭子興去世後,朱元璋接手他勢力,郭子興的三個兒子結局如何?在古代歷史上有很多的英雄人物,那麼這些英雄人物在剛開始的時並不是英雄,而是在經歷了一些戰爭或者是常人不能忍受的經歷才會成為英雄,讓眾人熟知,那麼在每個英雄成名的經歷中都會有一些對他們幫助非常大的人,在英雄成名之後也會對這些人非常的感恩,歷史上的朱元璋是一位名氣非常大的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朱元璋成名的事跡吧。
  • 朱元璋靠郭子興發家,那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如何對待郭家後人的?
    公元1352年,郭子興的起義軍攻下了濠州,隨後,郭子興據濠州而堅守,號令彰明。朱元璋收到了兒時的夥伴湯和的消息,邀請他加入郭子興的起義軍。於是朱元璋回到了濠州投奔了郭子興。
  • 朱元璋殺盡嶽父郭子興的兒子?據考,郭氏子孫繁茂,還出一大文豪
    種種跡象表明,朱元璋是一個知恩感報的人,對郭子興為自己鋪設的一切功績,也都認。 但是,史學界也存在這樣一個主流認識:朱元璋建國後對郭子興追封、建廟、祭祀等等,全是惺惺作態,實際上,朱元璋對郭子興以及郭子興的兒子,都是心存忌恨的,郭子興病死後不久,朱元璋就舉起屠刀,把郭子興的兒子全部趕盡殺絕了。
  • 朱元璋繼承郭子興的勢力之後,如何對待他的子女?
    明太祖朱元璋能夠剪除江南割據勢力,推翻暴元殘酷統治,開創一代帝業,除了與其自身的雄才大略有關之外,還不得不說郭子興對於他的幫助。郭子興是安徽定遠人,是元朝末年江淮地區的紅巾軍領袖,是明太祖朱元璋得以崛起的關鍵人物。
  • 郭子興為了籠絡朱元璋放了什麼大招?讓朱元璋鞍前馬後忠心耿耿
    郭子興,祖先是山東曹州人。父親老郭是個算命界的高手,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混飯吃,年青時週遊到了定遠。正巧定遠縣城某大富人家有一盲人女子愁嫁,能掐會算的老郭抓住機會娶了她為妻,自此在定遠安居樂業,家境逐漸富裕起來。
  • 對朱元璋有知遇之恩的郭子興死後,他的後人都哪去了?待遇如何?
    根據《明史》記載:郭子興一共有三個兒子,長子姓名不詳,跟隨郭子興起義時,就已經戰死了,其他的兩個兒子名叫郭天敘、郭天爵;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女兒,是郭子興和他的另一個夫人張氏所生,朱元璋稱帝後,被納為妃子,封「郭惠妃」,一生侍奉朱元璋,為朱元璋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蜀王、谷王、代王。
  • 郭子興,朱元璋生命中的貴人,然而全家都成為了墊腳石
    1355年,郭子興病逝,他的二兒子郭天敘接過了他的兵權,小明王韓林兒也任命郭天敘為大元帥,任命郭天敘的舅舅和朱元璋為副元帥。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有了野心,他不再滿足在軍中混口飯吃,他要統一全國,謀求霸業。因此,雖然郭子興是朱元璋不折不扣的恩人,但是,對於郭家人,朱元璋的原則就是:只要你乖乖的聽話,我朱元璋不會為難你,如果你阻擋我的霸業,那就殺無赦。郭子興共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一個養女。
  • 朱元璋參加紅巾軍,第一桶金是郭子興給的,郭家在明朝待遇如何?
    後來經過一些事情,郭子興家的力量被朱元璋繼承了,他的勢力因而得以擴張。可以說朱元璋之所以能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從根上來說離不開郭子興的勢力基礎,「朱元璋靠郭子興發家」這句話不算誇張。那麼,明朝建立之後,郭子興的後人待遇如何呢?郭子興有一個養女,一個親女,三個兒子。
  • 朱元璋為何殺了那麼多開國功臣,朱元璋原來是誰的部下?
    我想朱元璋的心中偶像一定是劉邦,因為劉邦教他的東西太多啦!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在登基稱帝後,都殺了不少功臣,劉邦是『』狡兔死、走狗烹『』,那明太祖朱元璋誅殺功臣又是什麼目的呢?朱元璋是個強勢皇帝,而且很有心機,朱元璋並不像很多人說的沒有文化,其實朱元璋的母親還是教了朱元璋識些字的,不然後來湯和來信叫他參加紅巾軍,他怎麼看得明白呢?
  • 明朝第一個異姓王,朱元璋殺光他的兒子,娶盡他的女兒!
    常遇春等人,實際上,在朱元璋時期,第一個不同姓的王是郭子興。朱元璋成為皇帝後,他對嶽父郭子興的支持表示感謝,追封嶽父為「滁陽王」,在滁州為郭子興建廟,每年祭祀。從洪武三年到明朝滅亡,滁陽王廟香爐持續了273年。 郭子興也是朱元璋的第一位異姓王。 然而,儘管郭子興與朱元璋有恩,但朱元璋還是殺害了他的兒子並娶了他的女兒。
  • 郭子興死後,朱元璋妙用一計除掉「小舅子」郭天敘,解決方法絕了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之所以從一個「乞丐」成為了義軍將領,這是離不開郭子興的提拔的。郭子興不僅對朱元璋十分的器重,還將自己的幾個女兒全部許配給了他。但儘管如此在那個「權力至上」的封建時代,不要說這種「女婿」關係,就算是父子之間也難免會出現相殘的狀況。
  • 都說朱元璋能稱帝是因為郭子興的栽培和重用,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二、朱元璋救郭子興郭子興和一同起兵的義軍首領在濠州爭權奪利,結果,郭子興差點被殺,朱元璋緊急趕回濠州,救下郭子興,這個過程中,朱元璋起到比郭子興的兒子更大的主導作用,史載其「急帥子興二子訴於大(彭大,郭子興在起義軍中的盟友,和朱元璋聯手救郭)」。
  • 郭子興與孫德崖不和,為何朱元璋卻同意孫德崖進城避難?
    眾所周知,在朱元璋稱帝之前,有那麼一段時間其實是在元末的一個豪強「郭子興」手底下做事的。可郭子興雖說是元末豪強,割據一方,有錢、有地位,為人也是極為義氣。但問題是當年為了廣結天下壯士,郭子興多年積蓄下來的家產早就散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