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興是朱元璋的貴人。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朱元璋當和尚、當乞丐都找不到條活路,他的髮小湯和寫來封信,建議他去投軍,投的就是郭子興的隊伍。
朱元璋作戰勇猛,又有謀略,很快就得到郭子興的賞識,把養女馬秀英嫁給了他,兩家成為親戚。後來經過一些事情,郭子興家的力量被朱元璋繼承了,他的勢力因而得以擴張。
可以說朱元璋之所以能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從根上來說離不開郭子興的勢力基礎,「朱元璋靠郭子興發家」這句話不算誇張。那麼,明朝建立之後,郭子興的後人待遇如何呢?
郭子興有一個養女,一個親女,三個兒子。
養女就是馬秀英,成為大明的第一任皇后,朱元璋對她一直很好,兩人像民間夫妻一樣相處,用現在的話說是「真愛」。
某次馬皇后問他天下百姓過得如何了?朱元璋說這不是你該管的,馬皇后立刻生氣了,說你是天下之父,我是天下之母,做母親的問問孩兒過得怎樣難道不應該嗎?朱元璋默然無語,無法反駁。
朱元璋曾立下「後宮不得幹政」的規矩,但這似乎不包括馬皇后,馬皇后管的政事挺多,朱元璋也沒什麼不滿。
郭子興的親生女兒郭氏,在朱元璋發展得越來越好後嫁給了他,被封為惠妃。朱元璋也挺喜歡她,和她生了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和汝陽公主這5個孩子。
但是,雖然孩子生得不少,郭惠妃和馬皇后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是不一樣的,馬皇后可以幹政,郭惠妃不可以,只能安於內宮。
郭子興的三個兒子,長子早已戰死,連名字都沒有留下,次子郭天敘和三子郭天爵,那可就說來話長了,他們不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反倒是扯後腿的對頭。
投入義軍後,朱元璋表現出色,說話做事十分靠得住,郭子興越來越重視他,這引起了兩個兒子的嫉妒,兄弟倆擔心父親選朱元璋為繼承人,不斷中傷、陷害他,郭子興不明真相,把朱元璋關了禁閉。
郭家兩子又從中作梗,想要餓死朱元璋,要不是馬秀英相救,將熱騰騰的燒餅藏在胸口帶進監牢給朱元璋吃,說不定他早被餓死了。
雙方自此結下梁子,但是礙於郭子興的情面,朱元璋只得有火也藏在肚子裡,沒燒到臉皮上。而且後來,朱元璋還救過郭子興的命。
事情的起因,是濠州城有五個起義軍元帥,郭子興一派,孫德崖與其他三個元帥一派,雙方矛盾重重,不能同心協力。在孫德崖的挑撥下,來投的徐州將領趙均用綁架了郭子興,差點打死,幸得朱元璋率兵去救。
郭子興的命雖然救了下來,但朱元璋不耐煩參與他們的內鬥,於是離開濠州城,單獨依靠自己的力量開創新局面。
當郭子興被孫德崖等人排擠出濠州時,已經佔據了滁州城的朱元璋,不僅收留了他們,而且還交出自己的兵權為郭子興補充兵馬,搞得郭天敘和郭天爵都有點感動,放下了一些對朱元璋的戒備。
朱元璋憑著這些義薄雲天的舉動,逐漸積累起了在義軍中的威望,即便郭子興去世後,小明王韓林兒任命郭天敘為都元帥,朱元璋為副元帥,可無論是朱元璋自己招募來的士兵,還是郭家本部人馬,大部分都更賣朱元璋的面子。
這又引起了郭天敘的忌恨,數次暗害朱元璋。為避免隊伍分裂,朱元璋儘量退讓,不和郭天敘發生正面衝突。攻打南京時,郭天敘被元朝義兵元帥陳埜先所殺,有人懷疑這是朱元璋設計的。真相如何,大家自己判斷。
郭子興的三兒子郭天爵,時常為兄長郭天敘搖旗吶喊,幫著他和朱元璋作對。郭天敘死後,郭天爵認為這下該輪到自己,做義軍的首領了,一番操作施展陰謀詭計奪朱元璋的權,結果被朱元璋反殺處死了。
郭天敘和郭天爵都沒有留下後代。按照古代禮法來說,郭子興算是絕嗣了。
不過朱元璋沒有忘記這位老上司兼嶽父大人,洪武三年,追封郭子興為滁陽王,並為其建廟,還免除了郭子興的鄰居宥氏的賦稅徭役,命宥氏世代為滁陽王守墓祭祀。
洪武十六年,朱元璋親手書寫郭子興的事跡,刻在石碑上為其揚名。
宣德年間,郭子興的親戚郭老舍曾到京城朝見皇帝。多年後,有個叫郭琥的人自稱是郭老舍的後代,還說郭老舍是郭子興的第四個兒子。
當時在位的是明孝宗朱祐樘,因無處辨明真假,所以本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授予了郭琥冠帶,令其奉祀,後被守墓的宥氏揭發。禮官也說太祖親定滁陽王的祀典,廟碑上刻得很清楚,滁陽王沒有後代,於是郭琥被剝奪了奉祀的資格。
所以,郭子興的後人中,子系全部斷絕,唯有郭惠妃一脈的5個子女過得比較好,為郭家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