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地圖裡 探尋「廣州與世界」

2020-12-12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在古地圖裡 探尋「廣州與世界」

花城

文藝風景線

地圖幾乎是每個人出遊的必備之物。我們通過那張印著密密麻麻街道、建築的圖紙,在一個又一個的陌生之地,邁出探索的步伐。雖然技術的進步,令地圖已經可以輕鬆地裝入手機,但其重要性卻隨著我們走得更遠,而愈加增強。

每年有無數的遊客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到廣州。這不禁令我們好奇,在更早的歷史中,我們所居住、生活、熟知的這座廣州城,在地圖裡,是什麼樣子?

12月16日,「全球地圖中的廣州」展覽在廣州圖書館開幕。80多件古地圖,為我們解開這個問題的答案。

已知最早國人所繪廣州府圖

見於1535年

此次展覽由廣州圖書館、廣州大典研究中心與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主辦,文仕文化博物檔案館協辦,將持續到12月30日。80餘件珍貴古地圖中,有60多件來自於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的「全球地圖中的澳門」古地圖收藏。主辦方介紹,展覽通過豐富的古地圖,以全新的視角來詮釋廣州的歷史,突顯廣州在中西交通、貿易、文化交流以及早期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反映出廣州與澳門之間「相生相伴」的密切聯繫。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廣東通志初稿》成書。當中有一幅「廣州府」圖,是目前所見漢文史料中最早的廣州府圖;之後又有萬曆三十年(1602年)郭棐《廣東通志》所繪的「廣東省城圖」。

清康熙二年(1663年)蘇州人王君甫以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曹君義《天下九邊分野人跡路程全圖》為底本,重新刊印了一張《大明九邊萬國人跡路程全圖》。它實際上是當時中國人繪製的世界地圖。圖中不僅記載了明代全國山川地貌、府州縣治和各地古今人物的情況,還繪製和註記了歐洲、非洲、美洲許多國名,展現出明清之際中國人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例如,地圖左上角的「譜厄利亞」(「譜」為「諳」字誤記)即為「英格蘭」拉丁文形式「Anglia」的漢語對音。「廣州府」被標示在地圖下方靠近正中的一個大方框中,上有文字題「古曰羊城」,其下注有「一州十五縣」。其右下方一個大島上用橢圓形標示「香山」縣,記有文字「香山屬廣州府,文天祥過零竹(丁)洋即此」。

《廣東通省水道圖》表現了清代後期廣東全省的水道地形、軍事駐地和工事。繪圖者用誇張的比例把廣州城畫在地圖的中心位置,詳細記錄了廣州城內外的街道和重要地名,表現出它作為廣東省城在全省水路交通和海防禦寇的重要作用。澳門半島也被用誇張的比例畫在廣州城下方偏左的香山縣南,城市以藍色粗線表示關閘和澳門城牆,繪有葡人的重要炮臺等軍事設施,並繪記了位於澳門望廈村管理澳門事務的香山「縣丞署」,以及駐紮在「前山寨」的廣州府澳門海防軍民同知司署。

展出的這些古地圖,雖然並不像今天的地圖那樣有著嚴格的比例、精準的測量,但都是早期國人著作中,有關廣州的珍貴圖像。透過它們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廣州府治下的州縣地理山川形勢、道路,以及廣州府城內部的城市形態。

1512年的「中國之城」

是西方人最早繪製的廣州城圖

那麼在西方人繪製的地圖中,廣州最早的形象是怎樣的呢?

廣州圖書館的專家介紹,根據金國平、索薩等學者的考證,西方人最早繪製的廣州城圖是1512年羅德裡傑斯航海書中的「中國之城」,這也是葡萄牙人最早繪製的關於中國的地圖。

現存於梵蒂岡圖書館的1529年裡貝羅世界地圖中,在珠江口位置的東側標記了「廣東(省城)」(「cantam」,粵語「廣東」二字的葡語對音),這是早期葡萄牙地圖中對廣州的書寫形式之一。本次展覽的一張由葡萄牙製圖師1570年繪製的航海圖中,也標出了廣州城;這張圖也是目前已知史上第一次以「macao」這個書寫形式註記澳門的地圖。早期西方地圖中往往把澳門標註在珠江口的東岸,這是因為當時西方人從澳門進入廣州是通過澳門西側的磨刀門河道。該河道因為淤泥沉積逐漸讓位給今天澳門東側的虎門水道。澳門在古地圖中珠江口的位置,反映出澳門與廣州之間的密切聯繫,以及這兩個城市在中西交往中的地位。

展品中,1584年的《東印度及周邊島嶼圖》繪製了西方傳統意義上的東印度區域,包括了今天的印度、東南亞、東亞和太平洋的一部分。圖中繪有珠江三角洲,其頂部岸邊有一個被標記為「Cantan」的城市就是廣州。該圖來自尼德蘭(今比利時)製圖師奧特裡烏斯1584年版的地圖集《萬國圖志》。同樣在這套《萬國圖志》地圖集裡,還出版了目前所知歐洲人最早繪製的單幅中國地圖——葡萄牙製圖師巴爾布達所繪的《中國新圖》。該圖首次完整地標註出了明代中國兩京十三省的名稱,當中用大寫的「CANTAM」標示廣東省,在珠江口的東岸上標出了澳門,卻把廣州城繪製和標記在了珠江口的西岸。

據介紹,16世紀初葡萄牙人對廣州的註記有多種書寫形式,較常見的是把「廣東省城」記為「cidade de Cantam」,同時把「廣東省」稱為「CANTAM」。在後來的使用中,代指城市時又常常省略做「Cantam」。荷蘭人則將「Cantam」書寫為「Canton」,這一形式又被後來的法國人、英國人廣為使用,「Canton」從而成為西方人註記「廣州城」最常用的書寫形式。儘管依舊有許多細節上的謬誤,西方人對廣州的理解就是在這種狀況下,從無到有,從模糊到清晰。

在全球海上航線圖中

廣州是重要的節點城市

荷蘭人林斯霍頓於1596年繪製的《中國局部及周邊航海圖》是一幅著名的航海圖。林斯霍頓曾擔任葡萄牙果阿總主教的秘書,於1596年公開出版的著作《航海日記》,打破了16世紀葡萄牙對東方貿易航線的壟斷,為荷蘭以及之後的英法等國開啟了通往東亞的通道,影響巨大。該圖以上東下西、左北右南為方位。中國在地圖的左側部分,廣東省(「CANTAM」)被標記在地圖左側的中心「廣州河」兩側。廣州城(「Cantao」)被註記在河口頂部偏西的位置。

奧特裡烏斯《萬國圖志》地圖集裡的《太平洋及周邊航海圖》是最早的太平洋地圖,圖中標出了麥哲倫海峽,且在右下方畫出了1519-1522麥哲倫環球航行中唯一成功返回西班牙的「維多利亞」號帆船。此地圖綜合了歐洲人關於太平洋的新知識,展示了太平洋西部密集的島嶼。圖中對中國著墨不多,僅用示意的方式繪製出中國長城,並標記出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最重要的城市,其中就在珠江口標註了廣州(「Cantao」),還在表現城市的符號上用紅色墨水醒目標記出來,反映了16世紀大航海時代廣州在西方人眼中在海上航線中的重要作用。

1784年《從珠江口到加利福尼亞及墨西哥航海圖》以手抄形式描繪自中國廣州經馬尼拉到阿卡普科的航線。此圖所記錄的航線也是著名的中國大帆船貿易航線。自1565年到1815年間,每年自阿卡普科載滿南美黃金和白銀的船隊便會駛向馬尼拉,再從那裡前往澳門,最後抵達廣州出售黃金白銀以換取絲綢、瓷器和奢侈品。這條航線是全球貿易的第一條太平洋航線。由於航線時長、載貨量大,故而西班牙為此製作出著名的軍商兩用蓋倫帆船。

明清時期,中國政府禁止西方人從海路直接進入北京,無論歐洲來訪使團還是入華傳教士大都只能從澳門和廣州出發,沿北江通過水路深入中國腹地,前往北京。展品中多幅地圖表現了這一路線。1668年荷蘭製圖師芬彭士所繪《從廣州到北京內河航線圖》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地圖。路線以廣州(「Canton」)為內陸的起點,經過三水沿北江一路而上到達南雄,在那裡翻越唯一一段約七十華裡的大庾嶺山路後進入江西贛江,沿贛江順流而下經鄱陽湖入長江,經江南(今安徽、江蘇兩省)從揚州轉入京杭大運河北上直抵北京。從明末到鴉片戰爭以前,大多數西方來華使團和傳教士都是以澳門和廣州為起點,沿著這條內河航線前往北京或深入中國內地,他們帶來的西方知識、技術和貿易品也沿著這條路線向中國腹地擴散。主辦方指出:「這條路是16至19世紀一條最為重要的中西貿易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之路,而廣州不只是中國對外貿易的窗口,也是內接全國各地的重要節點城市。」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卜松竹

(責編:袁菡苓、羅昱)

相關焦點

  • 地圖迷們,「全球地圖中的廣州」古地圖展覽在廣州圖書館舉辦!
    地圖通過直觀的描繪,可以清晰準確地記錄人們對不同地域的認識和理解,還原出文字難以表述的內容。古地圖更能讓看圖的人跨越時空,窺探鮮活生動的歷史原貌。該圖實際上是當時中國人繪製的世界地圖,圖中不僅記載了明代全國山川地貌、府州縣治和各地古今人物的情況,同時還繪製和註記了歐洲、非洲、美洲許多國名,展現出明清之際中國人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
  • 珍貴廣州古地圖將展出 再現300年前廣州(組圖)
    轉自搜狐  近日,本報記者從廣州市科技局獲悉,在5月17日~23日的廣州科技活動周裡,將有35幅廣州古地圖呈現在廣州市民眼前。最老的一幅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的《廣州府圖》,最近的一幅是建國前(1949年5月)的《新廣州街道詳圖》。
  • 康熙《皇輿全覽圖》:在舊地圖裡發現新世界(分享高分辨古地圖)
    所以,我一直想借鑑古地圖,對比今地貌,從中發現古老的村鎮!縱然這些地方只剩下斷瓦殘垣。可惜值得參考的古地圖卻寥寥無幾,清代以前的地圖,幾乎沒有比例概念,不具實際探索價值;幸虧有清一代,留下《皇輿全覽圖》、《雍正十排圖》、《乾隆十三排圖》等。
  • 康熙《皇輿全覽圖》:在舊地圖裡發現新世界(分享高分辨古地圖)
    所以,我一直想借鑑古地圖,對比今地貌,從中發現古老的村鎮!縱然這些地方只剩下斷瓦殘垣。可惜值得參考的古地圖卻寥寥無幾,清代以前的地圖,幾乎沒有比例概念,不具實際探索價值;幸虧有清一代,留下《皇輿全覽圖》、《雍正十排圖》、《乾隆十三排圖》等。
  • 六十多件,來自澳門珍藏,古地圖帶你新視角看老廣州
    &nbsp&nbsp&nbsp&nbspuuid:&nbsp&nbsp&nbsp&nbsprequestId:&nbsp&nbsp&nbsp&nbsp播放時間:&nbsp&nbsp&nbsp&nbsp12月16日,「全球地圖中的廣州
  • 廣州推出標準地圖服務平臺 讓地圖使用不出「一點」差錯
    據悉,小程序分「我愛中國」「我愛廣州」和「最美廣州」三個部分,其中包括MG動畫國家版圖知識科普、「捕捉城市精靈(AR廣州地標打卡)」「鏡頭裡的羊城」等多個特色板塊。同時,該小程序還結合趣味的線上線下活動,使青少年用戶在趣味互動中了解國家版圖知識,加深祖國領土神聖感,提高美麗廣州認同感。你知道國家的領土包括哪幾個部分麼?
  • 社區導賞:在廣州街巷行街講古
    「廣州有喧囂的商業文化,有『萬物皆可盤』的飲食軼事,這是容易觸碰的一面,但它的另一面——千年的街道和古城牆的歷史、鄰居老奶奶才知道的街道掌故,就需要走進廣州的社區細細體味。」自稱「行街講古佬」的廣州仔鄺家健說,他多年來和同伴們一起進行「社區導賞」的探索,以社區變遷為主題,行走在街頭巷尾,分享文化和建築的知識,探尋散落在社區「最後一公裡」的記憶。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馮秋瑜  「如果提起現在廣州的第一高樓,相信不少人都會脫口而出『廣州塔』。但在20世紀30~60年代,愛群大廈曾經作為『廣州第一高樓』經歷了整整30年。」
  • 世界上最早的古地圖究竟是何人繪製出來的?
    可是一幅幾千年前的古地圖的發現打破了現代人的認知,這幅地圖的出現說明了幾千年以前就已經有人類對南極洲進行過探險並且繪製成了地圖。這是多麼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啊。最早的古地圖是皮瑞雷亞斯地圖,它不是任何騙局,而是1513年在君士坦丁堡繪製而成,1957年送到了美軍海軍製圖專家汗南姆那裡,經過極其科學的分析研究,這幅地圖不僅精確到描繪了地球的外貌,還包括了現在都沒有發現的地方,這幅古圖被稱為「古地圖之謎」是世界重大奇蹟之一。那麼那最奇在哪裡呢?
  • 探尋古村落
    靳家街古遺址的發現,證明了該縣已有5000年的歷史,可與中華文明同步;西關塔坡水庫西周古墓的發掘,又證明該地曾是古黎國。本著探幽尋古的理念,我涉足部分古村落,用鏡頭紀錄了它的昨天與今日……步入山澗、溝壑,石板頂、石頭牆、石砌院、石鋪路,木門樓、磚大牆、土坯、石雕、磚刻、老井;瓜果古樹、條塊梯田。它們見證了先民們的勤勞、智慧與豁達,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古文明。
  • 志願者徒步兩千公裡手繪12卷廣州河湧綠地圖
    綠地圖:原本是指在紐約成立的一家非營利組織,其工作內容主要致力於聯合世界各地的人們,以繪製綠色地圖(GreenMap)的方式,幫助大家認識和描繪本地區的人文和生態環境。一些老廣州甚至問起布展的工作人員索要河湧綠地圖,打算在閒暇時間按圖索驥巡遊一遍。
  • 李勇先:古地圖裡的成渝情
    " 5月13日,四川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李勇先在接受《天府文化》雜誌採訪時表示,以《蜀川勝概圖》為代表,反映在古地圖上,成都與重慶在四川盆地一西一東,山水相依,血脈相連,互為依存,命運與同,各領風騷,獨具特色,形成了一個相互依存、同謀發展的緊密關係。
  • 開著斯柯達,單人獨車自駕遊川渝,探尋達古冰川
    17日晚上返回成都後更換了一輛動力更強勁的速派,17日晚上趕到重慶市裡,18日一早趕往重慶武隆,順便遊玩仙女山,18日當晚返回重慶往網紅地洪崖洞拍攝,19日上午在重慶市裡遊玩,19日晚上趕到樂山大佛,20日白天參觀完大佛趕到峨眉山,21日參觀完峨眉山返回成都,22日中午坐飛機返回濟南。
  • 神鬼世界和平地圖 古冰島
    類型:敏捷型怪物種族:龍族成長率:1650-2500所在地圖:古冰島介紹:艾爾薩是冰屬性的龍,它以冰晶為食物,吐出的是寒冰之氣。古冰島上的冰晶很多,常年冰冷的環境也是冰龍艾爾薩喜歡的地方,因此冰龍艾爾薩選擇古冰島作為了它第二故鄉。
  • 在寶山探尋「世外桃源」,從這張地圖開始!
    「嚮往的生活」可以很近很近~不在明天,不在以後,就在這張花果繽紛的地圖裡~掃碼進入「花果E聚源」一起踏入月浦鎮的聚源橋村探訪這座隱秘於城市中的「世外桃源」點擊小程序底部第一個棕色按鈕就可以看到聚源橋村所有的景點:芬芳馥鬱的花果、安神養心的草藥、淳樸好客的村民、香氣四溢的農家菜都在這張地圖裡等待您來探尋!
  • 日本古地圖密碼:東京在哪裡?
    不過可能更讓你意外的是,雖然東京成為日本首都才不過100多年,但日本的古代世界地圖中,其實早就有了東京,而且東京並不在日本。那麼日本古地圖中的東京,到底在什麼地方呢?比如會不會在中國?喜愛中國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國洛陽、開封等城市,在古代都曾經被稱為「東京」。
  • 地圖神器上線,帶你輕鬆逛遍廣州歷史建築
    動動手指,點進這個新上線不久的廣州歷史建築地圖,探尋一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州的家底,700多棟歷史建築的秘密為你一「網」打盡。  隨時知道身邊 有哪些歷史建築  在「名城廣州」的公號上,點擊「閱名城」裡的「歷史建築」,你就可以進去溜達啦。  打開網址,你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有很多張建築圖片的廣州地圖。
  • 盤點世界各地神秘古地圖,俄羅斯發現1億年前古地圖有中國古象形文字
    點擊上方 藍字  ▲  關注訂閱 LDAXXX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之前咱們說過,在英國格林威治國家海洋博物館裡,其他頗受爭議的神秘古地圖1531年的奧朗蒂斯·芬紐斯地圖,這幅地圖上竟繪出了被1.6公裡厚冰層覆蓋的南極河流。1559年繪製的哈德吉·阿曼德地圖,這幅地圖上竟清楚地繪出了冰河時代橫跨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的大陸橋輪廓!這些地圖足以令我們驚嘆,到底是誰繪製的?
  • 廣州有了標準地圖服務平臺 最新最全還免費使用
    為此,8月29日下午,以「檔案·廣州,地圖印記」為主線,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攜手廣州日報小記者特訓營在廣州市國家檔案館舉辦全國測繪法宣傳日親子研學活動。在廣州國家檔案館·地圖印記館,大家通過閱讀館藏歷史地圖,探尋地圖古今演變,多角度領略兩千多年來廣州城市的發展軌跡和歷史變遷。
  • 廣州城區、街鎮等地圖可查詢下載
    例如在某些廣告、博物館、展覽館,公開展示「問題地圖」的情況時有發生,問題包括錯繪漏繪國家和地區界線,漏繪版圖上的重要島嶼,更有甚者標註了測量控制點、軍事用地等涉密信息,嚴重損害了國家主權完整和信息安全。針對此類問題,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特別推出廣州市標準地圖服務平臺,覆蓋廣州7434平方千米的系列比例尺標準地圖,包括市級、中心城區、市轄區、街鎮共237幅地圖。
  • 《重慶市級傳統村落地圖》出爐!讓我們一起去探尋詩意古樸的傳統村落
    7月8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發布了「每周一圖」《重慶市級傳統村落地圖》(以下簡稱「《地圖》」)。在日前公布的首批重慶市傳統村落名單中,有22個村落上榜,《地圖》推薦了5個傳統村落,請大家跟隨《地圖》一起,去探尋詩意古樸的重慶傳統村落。